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戏文或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在处决那些犯人时,朝廷的那些命官总会这样说:“午时三刻,推出去斩了!”
尤其是犯人被押送在法场,如果时间不到“午时三刻”,还得等,等时辰一到,才能开刀问斩。
为什么行刑总是选在“午时三刻”?这里面是有讲究的。
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一点:古人是如何看时间和记时间的?
时辰,是古代常用的一个时间单位,又叫大时,对应现在的小时。
自从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钟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渐渐不再用大时了,小时被沿用至今。
1天有12个时辰,但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生肖动物作代表,这样比较好记。
比如:
子(鼠)时是晚上11到1点,以12点为正点;
丑(牛)时是夜里1点到3点,以2点为正点;
寅(虎)时是夜里3点到5点,以4点为正点;
卯(兔)时是早上5点到7点,以6点为正点……
以此类推。
“时辰”以下的时间单位,叫“刻”。那么,这个单位是怎么来的呢?
古人在用陶器取水、储水的时候,难免出现漏水现象,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注意到漏水容器水面下降的高低和时间有一定对应关系,从而发明了专门用于计时的漏壶。
最晚在距今3000年前的时候,我国就已正式使用漏壶了。
漏壶上有刻度,用来计时。最开始,古人把一昼夜均分为100刻,也就是在漏壶上刻100个格子。
“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后来,我们之前讲的“时辰”这个单位出现了,由于100刻不能与12个时辰整除,所以经过多次变更,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96刻,每个时辰为8刻,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5分钟。
我们经常在古装片里看到某犯人午时三刻开刀问斩,根据我们之前讲的知识,你应该能算出,午时三刻就是现在的中午11点45分。
那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行刑呢?
古人认为,处决犯人是“阴事”,被杀者的鬼魂会缠着判官和刽子手,所以问斩犯人的时间要选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这时鬼魂便不敢出现。
而什么时候阳气最盛呢?“午时三刻”接近地方时12点,这时太阳高度角接近一天中的最大值,物体的影子长度接近一天中最小值,这当然是一天中再理想不过的“阳气”最盛之时。
阳气最盛,则阴气消散,对罪大恶极之人,应该在这个时间行刑,让他“连鬼都做不得”。
比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
这里,选择“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足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
除此之外,“午时三刻”问斩犯人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午餐酒足饭饱,身体大多器官(包括大脑)都在协助胃部进行消化,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大脑缺血、产生睡意。
同时,正午烈日当空,人体水分蒸发加快,导致新陈代谢减速,势必令人产生强烈的困倦感。
再者,加上之前游街示众活动造成的疲劳,往往使得犯人意识模糊。
在这种情况下行刑,不仅降低了罪犯怕死意识,而且从某种程度说也减轻了犯人的痛苦。
如此看来,选择这样的时间来处决犯人,也有一些体谅犯人的考虑,体现了古代严酷法治下尚存的一丝人道主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