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打更人,他们都主要做哪些工作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3 19: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任何时代,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生命元素,所以古人不仅计算了二十四节气,还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作为时间单位,帮助人们从事各种生产劳动。

但是古代的计时工具非常有限,使得人们很难随时随地得到准确的时间。尤其是晚上,长夜漫漫,没有办法争取时间,于是更夫这个职业就应运而生了。更夫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人们在夜间获取当前时间的需求,还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不得不说,虽然技术落后,但古人的智慧还是很惊人的。

在封建时期,由于人们的科学知识极其有限,因此为了解诸多无法理解的现象,人们便将神明和鬼怪的概念,引入到知识体系当中,以此来为各种现象找到合理的解释。正因如此,在人们繁衍生息的过程中,这些迷信观念也被传承下来,成为人们意识中挥之不去的内容。所以人们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鬼神一直保持着敬畏的态度。

夜晚总是给人带来莫名的恐惧,使得人类经常在夜间受到野兽的袭击,对黑夜感到恐惧可以让人提前防范危险,继续生存下去。

虽然后来的人们早已摆脱了野兽的威胁,但对黑夜的恐惧却一直存在。所以当初更夫的主要作用就是驱赶所谓的邪灵和人们内心对黑夜的恐惧,以求晚上睡个好觉。有了更夫的存在,夜晚不再是漫长寂静的夜晚。人在晚上休息的时候,心里更踏实。久而久之,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更夫。

随着更次的确定,更夫便又担负起在夜间报时的责任。人们常说的三更半夜,指的便是古代的计时单位。古人将夜晚分为五个更次,所谓五谷天明,便是说当最后一个更次敲响时距离天亮就不远了。而其余四个更次,分别为19至21点,21至23点,23至1点和1至3点,三更天刚好是23点到凌晨一点的时间。在古人的观念里,夜晚刚好过了一半,因此被称为半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时间。一方面,人们在总结生产经验后,探索出了一套如何有效从事生产劳动的成熟规律;另一方面,人们习惯了这样规律的生活。这样,如何准确计时就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虽然我国早已发明了日晷、铜锅滴漏等计时工具,但由于携带不便,价格昂贵,很难在人民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白天,人们仍然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粗略地估计时间。在晚上,人们很难获得时间信息。所以,这个时候更夫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焚烧香烛等有立竿见影效果的物品,更夫可以大致估算出大致的事件,大概的事件,然后打更报时。根据所打的节奏,与更夫喊话内容的不同,人们便能够知道当前是什么时间了。虽然这一做法无法做到准确报时,但对于古代人的进食方式,直到当前的更次已经足够了。

所谓“朝臣待漏五更寒”,封建时期最重要的早朝,也只是要求五更天准时到齐,,其他生产劳动自然不会受到影响。这样,一个地区或城镇的居民只需要由更夫查看香烛的燃烧情况,在需要打更的更次将信息告知人们,人们就不用家家户户点蜡烛了,既节约了成本,又大大降低了火灾风险,可谓一举多得。

更夫可以被人们看到的利用价值,便是为一定区域内的百姓报时。然而他存在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背后隐藏的意义比告诉人们时间重要得多。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夜晚使用蜡烛作为照明工具,这种使用明火作为光源的做法持续了很长时间。而古人当中又不乏刻苦攻读之人,想要在夜晚读书也只能使用蜡烛。因此,古人在夜晚想要读书是十分辛苦的一件事,微弱的光源会让眼睛十分疲惫,因此长时间在蜡烛下阅读书籍便会十分困乏,而周围摆放的书籍和纸张,则是极容易引发火灾的物品。更夫在打更时,除了敲打更刺之外,口中还会喊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以此来警戒人们要留意家中的蜡烛,避免引起火灾。

除此之外,由于古代没有路灯,因此人们在夜间的行动能力大大受到限制。但是对于训练有素的盗贼来说,夜色却是十分有力的掩护,因此古代夜间经常发生凶杀盗窃的案件,这也是在某一历史阶段,会出现宵禁政策的原因。

所谓宵禁是指天黑后禁止人们外出。一旦被夜间巡逻的士兵抓住,就会被当成强盗,可见当时的社会治安有多糟糕。更夫的设立也是为了一定程度上震慑小偷。俗话说“做贼心虚”,就算是武功再高的贼,做坏事也是非常害怕被发现的。更夫在打夜班的时候需要沿着一定的路线行走,同时也起到巡逻的作用。一旦发现小偷,还可以敲响手边的锣,叫醒熟睡中的人,这样小偷就很难得手了。而皇宫或者王府里的更夫,甚至还要有一定的武艺,这也是为了防范由强盗出没会对主人不利。雍正《剑侠图》里的佟林,便是在贝勒府中打更时以一敌五立下大功,才得到了雍正的赏识。

此外,更夫的设立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在封建时期,社会提供的工作是有限的,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很难从事这些工作。更夫的工作相对轻松,也给这些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样一来,这些人有谋生能力,社会就少了安定的因素。如果没有打更人这一职业,不仅人们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这些无力谋生之人也可能会走上歧途。封建时期虽然科技受到时代的局限,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当时的人们运用有限的手段去解决诸多实际问题。更夫的出现便是当时人们智慧的体现,更夫不仅解决了报时的问题,还节约了不必要的物资消耗,更起到了维护治安,解决就业等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4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人深夜若没人打更后果很严重,古人的智慧让人叹服
...就行了,看起来十分的轻松。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这个工作不仅全年无休,刮风下雨都要进行,而且不能有错,薪水也很低,所以几乎没人愿意做这样的工作。据史料记载,元朝之前的打更人都是
2023-02-02 14:22:00
为何古代深夜要打更,若没人打更后果很严重,古人的智慧让人叹服
...判断出当下的时辰。而“更夫”这一称谓,也因其打更的工作而得名。更夫的三项主要职责:报时、守护防盗、防范火灾。如前文所述,更夫的主要职责就是报时。那么,他们是如何报时的呢?古人
2024-09-09 11:39:00
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睡觉不好吗?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物归宁,人们纷纷进入梦乡之际,更夫们却开始了他们的工作。每隔固定的时辰,他们便会敲响手中的更鼓,那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穿透了夜的寂静,仿佛在向沉睡中的人们温柔地提醒:“时间又
2024-08-25 12:36:00
更夫会不会影响到古人的睡眠呢
...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大多数都是在白天进行的。也就是白天工作,晚上休息,而这个休息的时间,自然也是相当漫长的。漫长的黑夜时间,人处于昏睡状态,没有时间流逝的感觉,因此需要有外界条件
2023-05-20 15:11:00
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夜晚,如何计时呢
...方式。在每个城镇中,都会有专门的更夫负责夜间的计时工作。他们根据观察天象,以敲击更鼓的方式报告时间,每过一个时辰(即两小时),就会敲一次。这就是古代人们常说的“打更”。除了更
2024-09-29 21:56:00
古代打更难道只是为了报时吗?其实还有这几个功能
...很多职业,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尤其是现在,职业分类很多,选择性也比较广。要说在古代,有这样一份职业,他们是夜晚工作,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就有体
2023-07-15 09:05:00
古代打更人为何要在人睡觉时打更
...,古人是如何确定时间的呢?方法很巧妙;看着打更人的工作,咱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打更人一开始从工作的地点出发时,可以得知准确的时间,那么他们要走几个小时,在此期间,他们
2024-02-10 10:41:00
古代的“鸡人”是一种什么职业?
...可见鸡人的主要职责便是负责守夜和报时,也就是更夫的工作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后面的几个朝代,更夫的作用增加了不少,除了报时之外,还需要负责防火防盗。在这种时候,更夫的
2022-12-17 16:46:00
聊聊古代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打更
...代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由此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更夫也俗称打更的。打更是个较为普遍的职业。在古代,人们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农村城
2023-07-06 06: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