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张居正的传奇首辅之路:从荆州秀才到内阁首辅
...,只要摆平了万历皇帝和李太后这对孤儿寡母,那整个大明朝就他说了算。终于!张居正可以施展自己多年的抱负,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了。若不然,连续经历了明武宗、明世宗和明穆宗三代庸主后,明朝真的已经...……更多
明朝洪武十三年,胡惟庸逆案爆发,牵连甚广。胡惟庸作为明朝最后一位宰相,此人阴险狡诈,骄纵跋扈,甚至意图谋反,他的死是必然。但是,在这场大案中有一个叫宋慎的人,让太子朱标如坐针毡。朱标认为,宋慎虽然参...……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谋士,推翻了一个政权,又参与重建了一个政权
...吧。这一年,他70岁。《永乐大典》是1403年(永乐元年)由解缙主修,次年竣工,书名《文献大成》。但明成祖认为全书过于简略,便于1405年(永乐3年)再命姚广孝、解缙等人重修,姚广孝抽调了文苑名士、高僧、名医、书画家等218...……更多
为何说明朝内阁加强了皇权,但其实留下了祸患
...,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朱棣当上了皇帝以后,即命侍读解缙、胡广,编修黄淮,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胡俨,“并直文渊阁,预机务。内阁预机务自此始”。从此以后,阁臣的设置成为常制,成为一个稳定的官...……更多
...心”,纷纷选择迎接朱棣。例如“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解缙,前一天还在同僚面前发誓自己要以身殉国,第二天就出现在迎接朱棣的队伍中。这种“群臣夹道欢迎”的场面,让朱棣十分愉悦。正在朱棣享受这种愉悦时,突然有...……更多
曹操的儿子曹冲是公认的神童,为什么在13岁的时候得了重病?
...中外,但是有些也只是短暂地露出光芒,就有公认的2位神童,智力超群却遭天妒英才,无一人活到成年,却在历史上刻下了自己的故事。第一个就是曹操的儿子曹冲,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曹冲称象”的典故,当时东吴孙权上贡...……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早逝天才:项橐、甘罗与曹冲的传奇人生
...后一个个的去世了,真是让人感到遗憾。春秋时期有一位神童,他的名字叫项橐,他是一个鲁国人,他在七岁的时候就被孔子称作是老师,这足以看出项橐的过人之处。据说在他们直接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有一年冬天的时候...……更多
朱棣创造了哪些历史唯一
...孙万代,有了想法重要的是如何实施。 因此他让大学士解缙主持编修,这个人是儒家子弟出身。本来的思想带有很强的局限性,一年后修完之后朱棣不满意,刚开始叫文献大成。自己的心腹大臣道衍和尚姚广孝貌似很懂他,跟...……更多
揭秘明朝宦官:皇帝的秘密武器与制衡文官集团的力量
...官专权的现象屡见不鲜,但若要评选出其中之最,必然是明朝。明朝宦官,可谓是权倾朝野,风光无限。但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面对如此嚣张的宦官势力,明朝的大多数皇帝竟然都很“佛系”,似乎完全不在乎。这究竟是为什...……更多
从危城孤守到仁宗盛世:朱高炽的传奇人生
...高炽:皇族中的淡泊君子朱高炽出生在权力与荣耀并存的明朝皇族,他的父亲是明成祖朱棣,母亲是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朱高炽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性格,他淡泊名利,喜静好学,与父亲朱棣的武勇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多
10岁的杨溥究竟是如何做到巧对拆字联救父的呢
...借自己后天的加倍努力,终得成才,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明朝最强内阁组合“三杨”之一的杨溥就是第一类人,他在10岁时就曾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对拆字联,从而救下自己的父亲,堪称神童!那么,10岁的杨溥究竟是如...……更多
北宋宰相晏殊是著作等身的杰出词人〔196〕
...未来的微茫希望:“夕阳西下”无法阻止,但可寄希望于明朝,而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了,表现出诗人细密委婉的心理状态,以及深层次的人生思考。下阕融情于景,意在伤今。首先,紧承上文,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更多
明朝的灭亡埋下祸根为什么和邹元标有关
明朝历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其中也不乏一些年幼时就显露自身聪明才智的人,比如:陈洽,杨慎等,但这些人物的经历对于明朝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影响。而在明朝中叶历史上,却有一位并不太为人所熟知的神童,...……更多
从才子到贬谪:杨廷和与杨慎的人生起伏与坚守
...赋,努力的去学习,来完善自身,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明朝时期就有这样的一对父子,他们的才华横溢,并且自小比常人聪明。杨廷和,在他四岁的时候,便已经能够通晓音律,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在,这样的孩子都是十分优...……更多
...被推为清代学界领袖、文坛泰斗,此言非虚也。明代才子解缙是《永乐大典》的总纂官,论才情可与纪晓岚匹敌,但他43岁惨死于囹圄;而纪晓岚却因《四库全书》而一生享尽荣华富贵。此中原因当然与解、纪两人面对的皇帝有关...……更多
文臣杨荣手无缚鸡之力,却敢拦住朱棣的去路
...更多文人了。别说杨荣这种成绩优异型的,就算是盛名如解缙,在当时初入仕途,也不过是翰林院的一位待诏,备受朝廷冷落。所以在“靖难”之后,同样在翰林院赋闲的杨荣,很快就投奔了新皇帝朱棣。这并不难以理解,因为...……更多
聊聊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东林党”
...在百年之后还是走向了穷途末路。1644年,李自成攻入了明朝的都城北京,崇祯皇帝无奈在煤山自缢。大明王朝为何会走到最后那一步?一直是众人热议的话题,部分学者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因为国家遭遇了小冰河时期,导致农...……更多
古代神童甘罗:政治舞台上的短暂绽放
前言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天才儿童往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焦点,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引起了人们的瞩目。然而,除了文学和智慧领域的天才,政治领域也不乏儿童奇才。本文将介绍一个在古代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的天才儿童...……更多
大明女中豪杰:张皇后的传奇人生
...天起,张氏便开始参与朝政。朱棣十分信任张氏的谋略与政治手腕,在重要决策中常常求问她的意见。有些部属甚至直接向皇后进言请示。由此可见,张皇后的政治地位已经与君主肩并肩。张皇后温婉亲民,为政宽厚仁慈。她十...……更多
从神童到废太子,揭秘司马遹的人生转折与晋宫权力斗争
这个人小时候很聪明,五岁时,宫中晚上失火,晋武帝登楼远望,他拽着晋武帝的衣襟到暗处。晋武帝问他原因,他说:“夜晚仓卒之间,应该防备非常变故,不应让火光照见陛下。”还有一次他跟着晋武帝观看猪圈,对晋武...……更多
古人的含蓄与文化:程敏政的仕途沉浮
...不小心就落得人头掉地,他们的含蓄里也出现了圆滑劲。明朝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儒在请自己女婿吃饭的时候,突然指着一道菜道:“因荷而得藕。”女婿想了想,红着脸答出了让人拍板叫绝的下联,就连见多识广的大儒都捻着胡...……更多
简介明朝官员程敏政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更多
...认为太子,或者是说百官对他有异心。其中明朝著名大臣解缙,就是因为朱棣和朱高炽的父子“矛盾”而被牵连致死。可要真是废了朱高炽,朱棣自己就坏了“嫡长子”继承的规则,他知道朱高煦和他是一个性格,大明最需要的...……更多
晚清政治改革的代表人物陶澍,被誉为“晚清人才第一”
...其用功,天赋异禀,很快以才思敏捷闻名于乡,被称为“神童”。当时才9岁的除夕夜,陶澍的祖父点了许多灯来增添喜庆气氛。陶澍很好奇,问祖父点这么多灯是为什么。他的祖父用联句回答他:“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替...……更多
...乐二年,登上太子之位的是朱高炽。他能当上太子,也有解缙的功劳,解缙不仅说了句“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他还说了句,“好圣孙”。这儿的好圣孙,说的是朱瞻基。朱棣也不想挑战嫡长子继承制,朱棣自己的皇位都有...……更多
从张白圭到张居正,未来全靠自己一步步往上爬
说起明朝,除了像朱元璋、朱棣这样赫赫有名的开国建业的皇帝为人们周知外,万历皇帝也是经常被人们提起。倒不是因为他的功绩有多大,而是因为在他执政时期国家发生了许多有意思的事,自然演员必须到位。张居正就是...……更多
曹冲称象被后世夸是神童,为何司马懿说他蠢?
...就与众不同,聪明过人,善于观察,五六岁时就是出名的神童。当时东吴的孙权为了讨好曹操,就千里迢迢给曹操送了一头大象,中原无象,曹操第一次如此庞大的大象,很好奇,想称一称这头大象有多少斤,可是所有的人都束...……更多
明朝影响力最大的能臣,文武全才,能和孔孟比肩
明朝是一个政治比较黑暗的朝代,但是总有这么几个人,可以拨乱反正,济世安民。而阳明先生王守仁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思想、学术理念影响众生,包括东南亚各国。王阳明的弟子徐阶则是用《心学》最终斗倒了奸臣严嵩。...……更多
天下奇书《永乐大典》到底有多珍贵
...通过后,修书任务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正式开始,解缙成为了该任务的第一任负责人。修书之前,朱棣还专门向解缙提出了要求。包罗万象的“万书之书”朱棣要求,但凡是从古至今的经史子集,不论是天文地理、或是阴...……更多
揭秘于谦的传奇人生与明朝的变迁
于谦,一位明朝名臣,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永乐十九年,他登上进士榜,从此踏上了仕途之路。宣德元年,他在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中斥责朱高煦,赢得宣宗的赏识。他的政治生涯曲折坎坷,因言官职而受排挤,但他敢于为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
“康熙擒鳌拜”,影视剧已经多次上演,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用“诡道”擒获鳌拜的,若是光明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
2024-06-25 18:16:00
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虽然顺治之死在历史上充满争议,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病逝。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
2024-06-25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