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人的含蓄与文化:程敏政的仕途沉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1 14:55:00 来源:戏说三国

国人骨子里有着说不尽的含蓄,古人从不如同西方国家一样直来直往表达自己内心世界。西方人习惯给一切事物下定义,而国人则更喜欢把事实证据摆在你面前,让你一点点参悟其中道理。

文人喜吟诗,就连讲道理都是引经据典,唯恐辱了自己君子形象。科举制的形成给了这些文人墨客一个全新的舞台,这个舞台深如海,一不小心就落得人头掉地,他们的含蓄里也出现了圆滑劲。

明朝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儒在请自己女婿吃饭的时候,突然指着一道菜道:“因荷而得藕。”女婿想了想,红着脸答出了让人拍板叫绝的下联,就连见多识广的大儒都捻着胡子乐呵呵的点头。

古人的含蓄与文化:程敏政的仕途沉浮

糊涂大案葬天才

这个女婿就是程敏政。程敏政何许人也?他和明朝风流倜傥的唐伯虎有着说不尽的关系。程敏政受父亲影响,在官场上一副宁折不弯的形象,这固然受到君主喜爱,也为他招来不少麻烦。

他官至内阁大学士,除了以学识渊博闻名于世,他同样也是一个劳动模范。勤勉是他刻在骨子里的特征,正因如此,他才能从一个翰林编修,步步高升,一时间风光无限。

程敏政身上光环远不止于此,他同样还是一个从小就备受关注的“神童”,关于这点稍后再论。总而言之,程敏政的仕途光明无限,但是看似光明的道路,却滋生了无限的黑暗。

古人的含蓄与文化:程敏政的仕途沉浮

程敏政是一个绝对的天才,天才的光芒吞没了许多籍籍无名之人。但是他们也是在官场打滚多年的老手,太懂得如何打压这个风光无限的人了。遭人嫉妒的程敏政不懂辩解,也不屑于同这些人讲道理

在弘治年间,他多次遭到同僚的攻击,最荒谬的一次竟然把天灾所导致的闹饥荒归结到他的头上。程敏政同样置之不理,虽不理会流言蜚语是好,但是他却料到暗箭难防。

程敏政自认一辈子好官,却没料到他身为礼部右侍郎主持的一场会试,直接葬送了他的官途。那次会试上,程敏政录取了一位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却被有心人污蔑舞弊。

古人的含蓄与文化:程敏政的仕途沉浮

舞弊这个罪名这在古代可是大罪,这个糊涂案证据又是说的有鼻子有脸。程敏政被迫含冤入狱,但是他展现出绝佳的气度风骨,最终得以脱罪出狱。那位才子亦是受到影响,他是野史常谈的唐伯虎。

当时唐伯虎未曾追求仕途时,曾闻程敏政才学斐然,前往求学。程敏政给出了一个题目,当时的程敏政并非考官。可是后来做了考官又给出了同样的题目,才被人误会是透题舞弊。

小小程家出神童

那么如此风光的程敏政,该是出生在一个怎样的书香门第呢?其实程敏政的父亲不过是一个小小言官,年龄资历方面跟明朝大儒根本不值一提,但是他却是个出名人物。

古人的含蓄与文化:程敏政的仕途沉浮

他是出了名的什么都敢顶,别看他说话经常很冲,人家可是有真本事的。不仅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在军事火药方面也有涉猎。说好听点,程信就是个敢喷人还敢真动手的狠人。

他程家喜提爱子,很多人都好奇程信能把儿子教出什么样子。在这样一个狠人的教育下,程敏政也不会太差。从小学业有成,写起文章来文思泉涌,更值得称奇的是他笔下文章风格特殊,就连程信都十分震惊。

十岁以前的程敏政只是让自家人惊叹,十岁之后被父亲带出去见到巡抚。巡抚问什么,程敏政都能对答如流。就连巡抚刻意刁难给的一些问题,在程敏政看来都是小意思。

古人的含蓄与文化:程敏政的仕途沉浮

这等文采把巡抚惊得直呼:“假以时日,必成大器!”深知自己见证天才的巡抚赶紧给皇帝写信:“皇上还记得大明湖畔的那个喜欢顶嘴的倔脾气程信吗?他家有个小孩才思敏捷,乃大明朝少见的神童!”

皇帝也好奇这个人,赶紧把小朋友接到京都好生打量一番。攀谈之下,皇帝也被程敏政的学识给震惊到,直接拍板:“学费国家给你包了,去翰林院好好深造吧!”

学士赏识嫁女儿

这在当时大明可是掀起了一股风波,这个小神童一下子闻名天下,人们都在议论这个天才会不会因为捧太高而折掉。没想到程敏政是个踏实的人,受到父亲的影响他虚心请教,从不把自己名声挂嘴边。

古人的含蓄与文化:程敏政的仕途沉浮

正因如此,他受到当时明朝大儒李贤的关注,并且成为李贤门下的弟子。得此恩师三生有幸,程敏政更加勤勉对待自己,在二十岁那年一举刷新明朝最年轻中榜记录,成为一名进士。

当然,在日常生活里程敏政作为李贤门生经常能接触到李家大小姐。李小姐早早就对这位才学斐然的神童暗许芳心,但是她始终守着自己的矜持,并未向程敏政透露自己小心思。

程敏政自然也不是傻小子,他察觉到了李家小姐对自己的爱慕。但是他与自己老师地位差距过大,实在是没本事向李贤开口提亲,他只能把这份感情藏在心里。

古人的含蓄与文化:程敏政的仕途沉浮

李贤当然没被蒙在鼓里,他老早就知道自家闺女对那个程家小子有意思,一次宴请宾客上,李贤对着盘中藕片若有所思。他指着藕片看向程敏政,“因荷而得藕?”

程敏政明白自己老师是要自己接下联,在场宾客都停下了筷子,好奇这对师徒能对出怎么样的神作。没想到程敏政张了张口,话没出人先红了脸,但是还是给出了下联,“有杏不须梅。”

李贤满意的笑了,不久之后程家上门提亲,众人都等着看程敏政的笑话。毕竟李家可是拒绝了好多门婚事,其中不乏有高官贵族。没想到李家居然与程家结亲了,李贤本人还乐呵呵的拍了拍红着脸的程敏政。

古人的含蓄与文化:程敏政的仕途沉浮

这对师徒其实在那段对对子里,就已经确认了姻亲。“因荷而得藕?”问的就是你程敏政有什么本事做我女婿呢?

“有杏不须梅。”答的就是能得老师赏识,哪还需要什么媒人呢!

这一段问答也被后世文人经常拿来品味,程敏政确实有自己的本事在。很可惜他在那场冤案里一蹶不振,一向爱惜名誉的他因为这件事生了旧病,很快就离开了人世,留给世人一个遗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明朝大儒请女婿吃饭发生的趣事
古时神童并不少见,程敏政便是其中之一,他很早就开始在翰林院当中读书,也积攒了一身的本事,成为了享誉大江南北的才子。在对联方面,程敏政也从不在话下,据说,他当年用寥寥数语便成功折服
2024-05-16 14:06:00
明朝科举的“泄题风波”,两个考生因此改变历史
...许多震惊后人的历史大事件。其中有一件事被后人称为“程敏政泄题案”,说的是程敏政在科举考试中将试题泄露给了某些考生。那么程敏政到底泄没泄题呢?历史并没有说清楚,我们也无从考究。
2023-04-20 15:42:00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真的是风流才子吗?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了自己乡试时的“座师”——时任礼部侍郎、侍讲学士的程敏政。明清时期,举人、进士经常将自己的主考官尊称为“座师”,自称为门生,以期将来入朝做官,二者之间能结成牢固的政治同盟。程
2023-01-09 21:47:00
你是怎么认识唐伯虎的呢
...,对其文章颇为赞赏,并把唐伯虎的文章推荐给朝中学士程敏政,程亦赞叹不已。不久,程敏政出任会试主考官,江阴有一徐姓富户通过买通程家仆人,偷出考题作弊。此事败露后,御史弹劾程敏政
2023-10-26 11:08:00
江南才子唐伯虎的坎坷人生
...的第二年,唐伯虎去参加会试,当时的主考官为李东阳和程敏政。两位主考官都是文才兼备,所以出的考题也十分刁钻,很多人都答得不尽人意。可有两份试卷,引起李东阳和程敏政的注意。这两份
2023-10-30 14:50:00
唐伯虎才情无双,为何却没能够金榜题名呢?因为他的一句话
...注意,他把唐伯虎的文章保存了下来,还拿给了一个叫做程敏政的人。 程敏政是当时当之无愧的神童,十岁的时候就被举荐进入翰林院学习,后来平步青云。公元1499年,唐伯虎收拾自己的
2023-05-10 10:55:00
真实的唐伯虎是命运多舛的苦命人还是电视剧里的风流才子
...客高祖父)入京参加会试。在会试前,二人去拜会主考官程敏政,徐经送给程敏政许多见面礼,唐寅也用一个金币为自己的伯乐学政梁储(梁储曾点唐寅为解元)向程敏政乞要过文章。程敏政提拔后
2022-12-25 19:29:00
婚姻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才能够创造出幸福的未来
程敏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会背叛婚姻,还落得如此下场,如果不是男人背叛自己在先,自己又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呢?程敏从小到大,就很痛很背叛婚姻的男人,因为她的父亲就是这样不要她们母女俩,这件
2023-08-13 17:42:00
...、王鏊、应天府主考官梁储、吏部尚书倪岳、礼部布侍郎程敏政和大文学家李东阳等。徐经和唐寅常常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受到其他应试举子的妒恨,在朝廷其他大臣中也引起了非议。是年京
2023-08-30 16: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
七千年前一颗稻,如何长成“江南”
“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开幕,三百八十八件(套)文物带你穿越数千年七千年前一颗稻,如何长成“江南”玉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观众在参观
2025-08-13 07:45: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⑦|谁给南瓜浇的水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孙玉 李春炜 鲁雅琦制作:赵燕杰 王悦
2025-08-12 0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