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青岛观海二路49号:王统照的文学故乡
...岛市观海二路49号,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安静院落,现在为王统照文学馆。从1927年起,著名作家、诗人王统照断断续续地在这里生活了近三十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岛会聚了一大批中国文坛响当当的人物,如老舍、沈从文、梁...……更多
前有杆后有树,车咋停?青岛老城一单行车道现奇葩停车位
...以前后同时停放两辆车,而有的则只能停放一辆小车。在王统照故居附近,记者找到了韩先生所说的停车位,车位上正停放着一辆黑色轿车。车位前方有一根电线杆、后方有一棵树,占据了车位一半的空间,轿车只能将车身的一...……更多
老舍在济南的日子——专题片《老舍与济南》赴京拍摄采访追记
...集《烙印》,当时他还是青岛国立山东大学的一名学生。王统照充当这本诗集的发行人,闻一多为之作序,老舍写了评论。老诗人说,那时一个无名小卒想出本书,比登天还难。正是因为当时影响很大的《文学》杂志,一期刊登...……更多
度假在青岛,“慢”步山海城
...游客来历史城区感受蝶变风采。“我们将带领学生们走进王统照文学馆、赵太侔故居、华岗故居,让他们与文化名人进行一场跨时空对话。在经典建筑的门道与热闹中,学生们将通过建筑的语言,深入理解城市的发展脉络。”研...……更多
山东大学潍坊日丨山大百年校史中的潍坊名人
...大师、美术教育家。1949年任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教师。 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作家、编辑家、诗人、新文化运动先驱。1935年在青岛与老舍、臧克家等创办《避暑录话》。1946年任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更多
第二届上街里·逛春天旅游艺术季正式拉开帷幕
...岛,文化名人荟萃,以康有为、老舍、闻一多、梁实秋、王统照、沈从文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名人先后来青定居、执教、寓居、旅游。他们在这里工作生活,书写岁月,成为岛城文化史上的一抹亮色。黄岛路沉浸式时尚秀从岛城...……更多
王统照墓修缮保护工程顺利通过初验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修缮后的王统照墓。12月1日,记者从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该局组织文物保护专家于11月30日对王统照墓修缮工程进行了初验,认为工程程序符合文物保护工程的规范要求,工程效果、工程质量符合行业...……更多
采撷春色,悦启韶光,第二届上街里·逛春天旅游艺术季踏青而来
...展现了寻常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赵太侔故居、王统照文学馆、华岗故居、中山路城市记忆馆、回澜阁、游客服务中心开放时间延长,暖心服务,守护游客的“诗与远方”。悠游上街里,街角绿意蔓延,花朵争奇斗艳,...……更多
2023年日照马拉松临时交通管制通告!
...→山海路→(左转)北海路→水杉路→黑松路→槐花路→观海大道(折返)→碧海路→悦海路→海天二路→碧海路→终点(万平口景区一号门)。2.半程马拉松路线:起点(日照市政府人民广场)→泰安路→烟台路→山海路→(...……更多
青岛:流量变“留量” 老城正年轻
...上街里一片还串联了如是书店、城市记忆馆、老照片馆、王统照故居、赵太侔故居等,对孩子也是一种熏陶。”漫步里院,不但能欣赏风情独具的古朴建筑,还能感受传统的历史印记,探索青岛独特的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城区是...……更多
...岛印记宣讲青岛故事青岛印记征文大赛落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本报12月17日讯 青岛印记征文大赛颁奖音乐会日前在李沧区文化馆音乐厅举行。本次征文大赛有力推动了青岛文学力量,用青岛印记宣讲青岛故事。市政...……更多
当“尔滨”的老铁来青岛……
...接待过不少文人雅士。康有为、老舍、闻一多、梁实秋、王统照、沈从文、郁达夫、苏雪林、萧军、萧红等一批文化名人先后赴青,留下如今的一座座名人故居,串连起青岛的文化底蕴。此外,作为知名海洋城市,赫崇本、童第...……更多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本报3月18日讯 18日下午,刘知侠长篇小说奖启动仪式暨座谈会在青岛举行。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姜巧珍出席启...……更多
...开工,建成后可年产汽车零部件产品600万件□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本报10月29日讯 在广盈精密智能智造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忙碌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即墨区集仓储、加工、配送、销售四位于一体的高端加...……更多
这两天去台东,别忘拍拍这座玻璃房子!观海新闻直播间惊艳亮相“亿惠青岛消费年”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4日讯 2月4日,2023迎春消费季暨全国“老字号嘉年华”活动在台东步行街举行,“惠享山东消费年”“亿惠青岛消费年”同步启动。活动现场,观海新闻搭建起60平方米直播间,举办...……更多
茅奖作家乌镇说 | 杨志军:再一次为故乡的雪山大地而写
...道的北方人,杨志军曾经在青海生活了四十年,后来又在青岛生活了二十八年。故乡,是杨志军书写的永恒主题。“我深深眷恋着故乡的一草一木。作为一个作家,我只能用写作回报高原和海洋对我的滋养。”本次茅盾文学奖获...……更多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观海好物·龙年大吉2024青岛外贸城年货大集将于1月5日至14日举办□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本报12月25日讯 为迎接龙年春节,“观海好物·龙年大吉 2024青岛外贸城年货大集”将于2024年1月5日至14日在青岛市外...……更多
对话潍水先贤|诗酒趁年华 有一种境界叫超然
...士,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革命志士路友于等先驱英杰,王统照、臧克家、陶钝、孟超、崔嵬、王愿坚等文学巨匠,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这里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千古名篇。苏轼于熙宁七年...……更多
青岛地质院承担的观海文化产业园勘察项目顺利完成
鲁网1月17日讯近日,山东省地矿局青岛地质院承担的观海文化产业园勘察项目顺利完成。观海文化产业园效果图该项目是由青岛日报社和崂山区政府平台公司共同开发搭建的全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致力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更多
...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对大港二路、大港纬三路、大港一路道路工程规划方案进行社会公示,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公示项目基本情况:1、建设单位:市北区城...……更多
青岛这些人擦亮服务窗口,释放城市文明温度
来源:极目新闻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30日讯乘客不慎将手提袋遗落,两位驾驶员携手工作人员将失物完璧归赵;手机如何快速扫码支付?公交驾驶员自制操作指南;学生专列上,有轨电车乘务员热情服务,家长送来锦旗致谢...……更多
青岛西海岸图书馆新馆进入内测阶段
...市民在西海岸图书馆新馆内挑选图书阅读。□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晓婷本报1月22日讯 窗明几净、时尚感满满、全年龄层友好……近日,记者从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获悉,青岛西海岸图书馆新馆已进入内测阶段,定时...……更多
爱潍坊的100个理由
...政理事。4.潍坊近代涌现出了王尽美、陈少敏、王愿坚、王统照、臧克家等一批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是潍坊人。5.潍坊近年来在国际和平城市建设、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多
“清”润校园 “廉”铸师魂 青岛延安二路小学清廉校园建设工作剪影
... 李霞 青岛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青岛延安二路小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将清廉教育融入学校建设的全过程,从党支部建设、教师队伍管理和学生核心价值观塑造三个层面入手,打造清明政风、清净校...……更多
传播量破2亿次!日报抖音打造“顶流”
...报抖音打造“顶流”本报讯 日前,青岛日报社(集团)观海新闻启动“青岛60秒,精彩看青岛”短视频创作大赛,全网征集记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探索城市生活、展现城市风采、体现城市形象的竖屏短视频。大赛启动以来...……更多
...路工人大罢工,沿着铁路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有文化名人王统照、老舍、蔡元培等在胶济铁路青岛中学留下的教育足迹;更有无数平凡又坚韧的铁路工人,怀抱“以己为身,担天下重任”的坚定信念,默默奉献一生。好的作品会...……更多
青岛把最好的风景线给了“品牌”
...岛品牌市集第四季在五四广场“开集”。□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王国钰11月10日至12日,正值“双11”电商促销大战期间,“金花绽放 亿惠青岛”2023青岛品牌市集第四季——工赋青岛·智造强市品牌体验展在五四广场火热“...……更多
潍坊与山大,跨越百年的相拥
...学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潍坊籍新文化运动先驱王统照,1946年任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是我国新文学诗坛上的第一代诗人,是社会公认的新文学运动开拓者和奠基者,对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有着功不可没...……更多
文化类综艺节目近年来频频进入大众视野,凭借极高的内容价值赢得观众喜爱。然而,随着同质化节目竞争加剧、创作市场遇冷、连续减产等问题的到来,文化综艺亟须破局之作。在此背景下,江苏卫视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更多
182万人次“沉浸式”打卡青岛老城
...人墨客的街区》,展现文艺名家眼中的青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曹森 余瑞新本报5月5日讯 在老城的街头,遇见未知的“浪漫”。“五一”假期期间,青岛历史城区化身剧场、舞台、秀场,上演一出出沉浸式大戏、一场场精...……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我们的节日|杜兴成:家有春晚
每年回老家,腊月三十的团圆饭后,我们这一大家人都要举办一次“杜氏春节联欢晚会”。参加的人数近90人,全是以我为老大的8兄妹各家的亲人
2025-02-05 02:04:00
三千村民行族谱 楼厂欢喜过大年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胡武龙摄影报道:“咚咚!咚咚锵!”1月30日,大年初二的清晨,冬日暖阳下的南昌高新区昌东镇楼厂村一片喜乐安宁
2025-02-05 06:50:00
演员冯楚涵的父亲冯殿学先生在春节来临之际带来新年祝福。
演员冯楚涵的父亲冯殿学先生在春节来临之际带来新年祝福。冯殿学先生给我们带来了他写的文章《龙年春节献辞》和七言律诗《龙年说龙》
2025-02-04 09:33:00
父母先后遇弑,朝臣尽投黄河,九兄弟全被“酣醉诛戮”的至哀天子
在古代华夏被庙号和谥号冠以“哀”字名号的君主或帝王,无一例外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哀伤之人”,最早的“哀主”应该是西周时的齐哀公姜不辰
2025-02-04 11:48:00
祭司等级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在村落里,什么占据主导地位?
对祭司等级何以首先在美索不达米亚兴起的原因人们作出一些推测,但看来有可能的是,到了公元前3500年左右,经济需求和社会复杂化都已达到非常高的程度
2025-02-04 11:55:00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47岁娶29岁女医生,唯一的儿子现在发展怎样?
我国的传统数学至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然而随著西学东渐,晚清时期的统治者们,又不让普通民众接触这些西方文化,长此以往
2025-02-04 12:18:00
朝鲜王朝朋党政治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朝鲜王朝是朝鲜半岛上历史最悠久的封建王朝之一
2025-02-04 12:19:00
溥仪真的没有子嗣?长春老人说生母是婉容,透露了不为人知的秘密
溥仪的特殊身份想必大家都知道,他的很多事情也被大家当做饭后闲谈的笑料。其实让溥仪一生最释怀不了的事情就是他一生都没孩子
2025-02-04 12:20:00
水浒中从梁山座次排名,揭露谁最适合当老大,没几把刷子都玩不转
咱们中国从古到今就是等级森严的国家,等级分明早就成了人心心中不可磨灭的的根基,就是在当初起义的时候也没有落下等级分配。尤其是在革命战争胜利之后
2025-02-04 13:17:00
陕西有块田地,百年不长庄稼,却意外发现中国“五最”之墓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前言:古代的许多高权重墓地都具有深远的探究价值,专家们通过对这些墓地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
2025-02-04 18:44:00
西夏军事制度的发展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西夏军法是指西夏王朝在军事制度
2025-02-04 18:53:00
皇上对华妃能有多偏心?一个月花费183.2万,眉姐姐丧命也比不上!
排版丨九月清宫编辑丨墨枫大胖橘你还说你不偏心?给华妃放的水都够填满太平洋啦!大家重刷甄嬛传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一处细节
2025-02-04 19:27:00
请先否定《出师表》,我们再证明南阳就是“南阳”
#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地#?“襄阳说”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今南阳东汉、三国叫宛,不叫“南阳”,所以诸葛亮躬耕地在今天的襄阳“古隆中”
2025-02-04 19:27:00
飞沙走石!蒙古国“出产”的污染,正在毁掉中国人40年的努力
蒙古国位于我国以北,与我国出口或进口贸易因为距离较近而变得快捷便利。但其经济状况仍然处于发展之中,曾经的工业发展大时代
2025-02-04 19:33:00
荒谬而严肃的中世纪动物审判,“袋鼠法庭”真的有意义吗?
文|胡叔引言中世纪世界的人总能脑洞大开:动物可以像人一样接受审判。在中世纪,关于对动物的审判可以说非常流行,而且它们被视为是合法的
2025-02-04 1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