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让历史烛照未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6 08: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

让历史烛照未来

——读《胶济铁路风云》有感

王伟彤

胶济铁路不仅有历史深处的风云,而且有和我们、和当下的情感联结。作者既在追问历史,也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展开对话,从而在时间的脉络中展现一代代铁路人如何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胶济铁路是山东省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近代较早的铁路。自1904年通车以来,它穿越时光的风雨,见证着齐鲁大地的百年发展历程。

如果说胶济铁路是一座历史的富矿,那么《胶济铁路风云》便是在这座富矿中寻宝,挖掘一条条“矿脉”,开采出一片片“锦绣”。书中,胶济铁路化身一个文化符号,串联起一个又一个历史现场。书中珍贵的图片与史料让往昔人物鲜活起来,读来仿佛可以感受到历史跳动的脉搏和胶济铁路的百年风云。在作者于建勇笔下,历史不仅是文字实录,而且如涓涓之水,流淌于人们的生命意识与文化建构之中。

在作者饱含深情的书写中,我们看到一些令人动容的瞬间:有王尽美、邓恩铭领导的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沿着铁路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有文化名人王统照、老舍、蔡元培等在胶济铁路青岛中学留下的教育足迹;更有无数平凡又坚韧的铁路工人,怀抱“以己为身,担天下重任”的坚定信念,默默奉献一生。

好的作品会打动人心,而最打动人心的往往是细节。在翻看《探寻遗迹听足音》一章时,我被济南站大钟永远准时的秘密所打动。在那个手表、怀表都紧缺的时代,无数旅客只能仰望车站的大钟来把握自己的行程。而在济南站,有一位负责钟表维修的铁路工人——曹立沛。他对待时间的态度极为严谨,为了让这座大钟精准无误地报时,曹立沛自费购置了收音机。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曹立沛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守望。他会在收音机“北京时间7点整”的报时声中校准自己的怀表,然后毫不迟疑地奔赴岗位。他仔细看大钟分针移动的瞬间,如果快了几秒,就立刻爬上钟表楼,将巨大的木质摆件暂停下来,只为让大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与标准时间同步。长年累月,风雨无阻。近30年如一日,他对大钟的时间核对从未有过丝毫差池。而因大钟没有保护层,极易被腐蚀,每次维护保养时,曹立沛更是展现出他匠心独运的技艺:先是用细砂纸耐心打磨每一个锈迹,再巧手涂抹保护漆,就连表盘上那60个白底黑线的小格,都是他用铅笔勾勒、毛笔细致描绘的成果。曹立沛的故事,是对时间的尊重,是对职责的忠诚,更是一种追求精确到毫厘的铁路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他那一丝不苟的身影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时间的敬畏和对工作的执着,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回顾历史,胶济铁路建设的艰辛可想而知。在技术条件有限、资源匮乏的时代,工程施工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在困难面前,铁路工人没有退缩,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破解一个个难题,一寸寸地推动钢轨的延伸。胶济铁路不仅仅是交通要道,还是联结人们心灵和情感的纽带,它见证了无数人的奋斗和付出,成了一个地方的骄傲。回首中国铁路走过的风雨历程,铁路人会感到骄傲与自豪。胶济铁路不仅有历史深处的风云,而且有和我们、和当下的情感联结。作者既在追问历史,也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展开对话,从而在时间的脉络中展现一代代铁路人如何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掩卷沉思,胶济铁路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的建设也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种信念的坚守。让历史烛照未来,我们责无旁贷。胶济铁路的故事将被人们铭记,激励我们在铁路事业中不断前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6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济南育秀中学小学部五(10)中队开展“探访胶济铁路博物馆 感受百年老商埠”研学活动
...路之一。胶济铁路博物馆的主馆为1915年建成的胶济铁路济南站旧址。在博物馆内,队员们跟着着讲解老师的脚步,先后游览了主题展区和专题展区,全面了解了胶济铁路的修建背景过程、胶济
2024-05-11 17:06:00
奋进新征程!国铁济南局联合济南铁路公安处举办主题团日活动
...,激发队伍活力,增进感情交流。近日,济南局集团公司济南站团委、济南客运段团委、济南机务段团委、集团公司机关团委、济南铁路公安处团委联合举办“青春心向党,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
2023-06-26 12:56:00
170余名师生乘7053“慢火车”研学专列,探索齐鲁文化源流
...生 陈文卓 许继豪5月26日,济南市博文小学170余名师生从济南站乘坐K8279出发,到达淄博站接续乘坐7053次列车
2023-05-28 10:47:00
“菏泽南站”出圈,它见证了菏泽46年的发展!
...,1980年第一列火车开进了菏泽,结束了菏泽不通铁路的历史,也承担起菏泽货运的重担。随着菏泽南站的没落,菏泽物流运输开启了新的篇章。 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开通,菏泽
2024-05-12 16:44:00
济南站五一假期运输启动,济南站全站预计发送旅客205万人次
...道铁路五一假期运输自4月29日起至5月6日结束,为期8天。济南站全站预计发送旅客205万人次,日均发送25.6万人次
2024-05-01 12:55:00
纵享国庆丨济郑高铁开通后首个十一长假,如何引燃鲁豫两地游?
...沿线文旅又有哪些推动作用?(10月2日 到济旅客陆续从济南站南广场出站)列车趟趟满载假期重现“双向奔赴”10月2日,济南站、济南西站等铁路客站进出站区域人头攒动。假期第二天,
2024-10-03 11:13:00
假期火车票“秒光”怎么办?候补购票有门道→
...以选择从济南的三个车站中转,包括济南西、济南东以及济南站,而济南西站与济南站之间还有地铁相连。为方便旅客中转换乘,铁路部门目前已在100个主要车站设立了站内中转换乘便捷通道,
2023-09-18 10:38:00
“铁路刑侦题材”年代大戏《南来北往》央视热播坊茨小镇
...火车站是来往济南与青岛的必经之路,也是胶济铁路上与济南站、青岛站和张店站齐名的四大站点之一。游客可到此免费参观游玩、拍照打卡。潍坊市坊子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坊子区博物馆馆
2024-03-01 22:10:00
...同比增长277.8%;到达旅客33942人次,同比增长274.9%,均创历史新高。经前期调研了解,当前我市市民出行存在车次少、购票难的问题。为满足群众期待和出行需求,市交通运
2023-04-21 15: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