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历史中的复辟现象:从反清复明到反吴复唐
...被金兵俘获,辽朝灭亡。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史称“西辽”。1218年,西辽为蒙古帝国所灭。反元复宋 1135年,黄河发大水,元朝强征大批民工治理黄河,由于工期紧,在加上官吏残暴,民工是怨声载道。韩山童、刘福通这俩...……更多
...取堂弟意见,率兵外出,效仿耶律大石,能否建立类似“西辽”的王朝,与清朝抗衡。从时代环境看,李秀成并非没希望,清朝压力很大。1863年11月,李秀成从苏州离开,他无法阻止郜永宽等8大将领的叛变,而谭绍光也不愿意...……更多
庙号背后的故事:揭秘三位德宗皇帝的辉煌与陨落
...心杀贼无力回天。 第二位:辽德宗耶律大石耶律大石是西辽的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耶律大石能说契丹和汉文双语,非常擅长骑射,在公元1115年也就是天庆五年考中进士,先在朝中任职,后来升迁为辽兴军节度...……更多
...被划入了甘肃和宁夏,而呼伦贝尔一带划给了黑龙江,而西辽河流域则划给了吉林和辽宁。为什么要划小内蒙古呢?因为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中国边界陈兵百万,严重威胁到了中国北方的安全。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我们也...……更多
...吐蕃各部必须臣服于蒙古,这样才能安定下来。他举出了西辽、维吾尔、金国、西夏的例子,谁负隅顽抗,谁就遭殃,哪个地方顺从,哪个地方就保持安宁和繁荣。后面主要提到蒙古和吐蕃的义务,吐蕃要向蒙古提供各种贡品,...……更多
...。辽国灭亡后,契丹族西迁,又建立了称霸西域和中亚的西辽帝国。在蒙古到来后,契丹族就基本融入了蒙古族和汉族,消失在了历史上。分子人类学兴起后,人们通过检测古人骸骨的基因,就能够得知一个民族的基础身份以及...……更多
“燔柴”是什么礼仪,辽朝数百年间,为何契丹贵族都抢着烧柴火
...项制度,自唐末创立一直延续并影响着辽朝300多年(包括西辽)的历史,这便是燔柴礼。燔柴礼是如何由来,这还要从辽朝立国前说起。由白马青牛的传说到阿保机夫妇 根据契丹人自己的历史,契丹国志记载,契丹最早源自秦...……更多
历史上的太上皇,有没有可能废掉当朝皇帝?
...有留学回来之后,就被关进小黑屋的明英宗朱祁镇,以及西辽的耶律直鲁古。这些太上皇,除了朱祁镇成功反杀,最后真的废掉了皇帝之外,剩下的那些自己不被废,那就相当不错了,更别说去废皇帝了。第三类:逃避责任的太...……更多
蒙古帝国传奇名将:术赤的出生争议与西征功绩
...旧都玉龙杰赤(今乌兹别克共和国乌尔根齐)。西征后,得西辽旧境为封地,在此基础上建察合台汗国。铁木真死后,拥戴窝阔台即汗位,率诸王百官首执臣属之礼。后派本部兵随窝阔台征金。在蒙古第二次西征(长子西征)时,...……更多
南宋为了报靖康之耻手段有多狠?拼着灭国将百万金人弄到只剩十万
...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后,迅速向外扩张,先后灭掉了西辽和西夏。蒙古与金国之间的战争持续了23年,金国虽然顽强抵抗,但终究难以抵挡蒙古铁骑的强大攻势。1232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决定从三路进攻金国的都城开封,但金...……更多
...。前燕,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政权。慕容鲜卑早期生活在西辽河一带,是东部鲜卑中的一支。289年,慕容廆被西晋册封为了鲜卑都督。294年,慕容廆徙居大棘城(辽宁省义县),开始向内地迁徙。西晋时期的人口迁徙中原大乱后...……更多
成吉思汗的故事与影响
...的历史概念,总共包括了三个部分,分别为北匈奴部分,西辽部分,以及成吉思汗部分,其中最让欧洲人胆寒的,莫过于成吉思汗部分。这位天之骄子曾经一度将欧洲人驱赶到了地中海边缘,甚至要作势进攻非洲,当时可谓叱咤...……更多
元朝时期四等人制度的误解与真相
...。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首先色目人里也是有汉族人的。西辽和西夏这两国被蒙古征服后,这两国所有居民都是算色目人。西夏国是多民族国家,该国有党项、藏族、汉人等民族,其中汉人比例还不小。把宋神宗打得哭鼻子的西...……更多
成吉思汗:一代天骄的传奇人生与众多后妃之谜
...,成功和南宋接壤。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向西扩张,灭掉西辽和花剌子模,占据了中亚地区的大片领土。在他死后,黄金家族的子孙开始了大扩张,不断向西,向南发起进攻,灭亡了南宋,印度北部,甚至东欧草原的一些国家,...……更多
...了蒙古汗国后,就不断对周边的国家发动了战争,消灭了西辽、西夏,打残了金国、花剌子模等强大的帝国,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帝国。成吉思汗能够不断取得胜利,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其天时地利也不可忽视。当时的金...……更多
盘点历史上的太上皇们,此人7岁就成为太上皇
...宗李诵、宋光宗赵惇、西夏神宗李遵顼、明英宗朱祁镇、西辽耶律直鲁古;4、厌倦政务主动内禅的太上皇2人: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5、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太上皇3人:后主高纬、北齐幼主高恒、宋徽宗赵佶。第一种太上皇...……更多
...征讨葛逻禄,五战五捷,葛逻禄首领阿尔思兰投降蒙古,西辽失去了重要盟友。可惜,忽必烈班师途中病逝,后来征讨西辽的重任交给哲别。05、者勒蔑,蒙古名将,“四獒”之一,与弟弟速不台一样,善于冲锋陷阵,也懂得谋...……更多
...率领大军去攻打契丹遗族,也就是由辽国皇族分裂出去的西辽,郭宝玉也一同随行。在前去西辽的路上需要经过古徐鬼国讹夷朵等地方,人家跟成吉思汗并不是很熟,自然就没有借道的说法,于是不准成吉思汗的大军通过,而成...……更多
宋孝宗:南宋英明宽厚君主的典范
...宗室耶律大石在西域风生水起、重建契丹国(即历史上的西辽王朝)。宋孝宗甚至还派人去西夏打听,看看能否打听出关于西辽的情况,但最终归于失败。当然,宋孝宗虽然考虑联系外部力量打击金朝,但孝宗朝廷君臣十分清醒...……更多
耶律大石:辽国的最后英雄
...,逐个将这些部落征服。到了1311年,大石称帝,建立了西辽。然而,由于内部不团结,周边有很多中亚国家觊觎,特别是塞尔柱突厥帝国,对这个新国家充满敌意。塞尔柱帝国联合中亚三十多个国家,组成了十多万人的军队,...……更多
辽国骑兵:北宋时期的噩梦
...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耶律阿保机成立辽国到耶律大石重建西辽这段时间内,骑兵一直都是作为辽国最主要地面打击力量而存在,强悍的骑兵战力也是辽国可以在四战之地的地理位置上,长期称霸和立国之根本。辽国骑兵制度契丹...……更多
为何中国历史顺序总是唐宋元明清,没有金呢
...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我们常常以一段时间内存在的小政权来划分历史时期。在晋朝之后,隋朝之前的一百多年历史中,涌现了许多存在时间较短的小政权,这一时期被统称为南北朝。而隋朝之后,我们熟知的“唐宋元明清”...……更多
...成了一大片“成祖弃地”,这一片土地就包括非常重要的西辽河流域和河套地区。可以说,明朝丢失土地从永乐开始。 当明朝防线南撤后,朵颜三部就要求进入西辽河流域一带游牧。朵颜三卫原本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如果...……更多
...史学家一般认为东北主要有三大民族,分别是大兴安岭—西辽河流域的东胡系,松花江流域的肃慎系以及辽东到长白山一带的濊貊系。但这种归类显得太过于简单,而且充满争议。从分子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东北的各部族基本是...……更多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何放弃蒙古沿用多年的律法
...,却始终怀揣着更大的征服宏图。他在世时,已经征服了西辽、花剌子模、西夏等国。成吉思汗也明白,想要有效统治这些不同于蒙古草原的地区,必须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法制。所以自1206年建国之始,蒙古法制就面临着从“...……更多
契丹人为什么是石姓?现在这几大姓氏,证明很有可能是其后代
...,但是每一次都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最终耶律大石建立了西辽,而西辽经过西迁融入了吉尔吉斯族,现如今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东部居住,更是成为了当地的十大部落之一的契丹部落。而有一部分没能进行西迁的契丹人不...……更多
伪楚政权为什么不被当时的正统王朝和后世所承认呢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临时政权,而伪楚政权便是其中之一,它是由非汉族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建立的一个短暂政权。这个政权为什么不被当时的正统王朝和后世所承认呢?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民族和文化因素。伪...……更多
宋朝到底算不算大一统的王朝
...中国”,尊辽为正统。尤其是辽国灭亡后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可以说大大增加了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现在很多民族语言(如俄语)中,“中国”一词的发音是“契丹”的音译。因此,宋朝,无论是南宋还是北宋,都不能算是...……更多
...在东北,其中居住在呼伦贝尔的为室韦(失韦),居住在西辽河的为契丹。实际上,“室韦”一词就是鲜卑的不同音译,伯希和认为鲜卑、室韦的真正发音都是“Serbi”,和现代词汇“锡伯”发音一致。 《魏书·失韦传》记载了...……更多
成吉思汗病逝之后,为何有500名亲卫世代守护着他的陵墓
...军事家,在他的带领下蒙古军队所向披靡,征服了西夏、西辽等国。在建立蒙古帝国之后,为稳固政权和统治地位,他又进行了多次改革和扩大疆域。正是由于成吉思汗的努力和付出让蒙古迅速崛起,最后成为疆土辽阔的蒙古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季宇《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举办
大皖新闻讯 7月19日上午,由皖新传媒文化服务总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 “皖人说皖事”系列活动之《不朽——刘铭传在台湾》读者分享会
2025-07-22 09:35:00
近日,当《寻古中国·寻周记》的镜头扫过周原遗址的三重城垣,当AI技术复原的何尊在屏幕上亮起“宅兹中国”的铭文,我们与三千年前的周人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2025-07-22 09:40:00
孙佳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对古人来说是天堑一般的存在。想要涉水渡河就得靠船,而“渡口”就是渡船停靠的河港码头
2025-07-22 10:36:00
晋绥八分区军民抗战纪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晋绥八分区根据地抗战“殉国烈士纪念碑”。(资料图片) 1937年开始,八路军120师先后创立晋西北
2025-07-22 07:04:00
160岁一得阁 绵延千年的墨史文脉
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在京城琉璃厂古雅的街巷间,一得阁的墨香悠悠飘散了百余年。如今,这家诞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的老字号
2025-07-21 12:10:00
范明公《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出版 解读《诗经》智慧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潜心编著的《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由广东新兴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新作以古老的《毛诗》(即《诗经》)为基础
2025-07-21 14:11:00
范明公新作《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出版 解码千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的新著《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由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聚焦中国古代治国智慧的力作,通过创新性的现代解读
2025-07-21 14:11:00
路洪明:我书即我思——李思峰的艺术人生与创作境界探析
当代书坛,因中国高校书法教育与国家、省、市各级书协组织的展览赛事推动,当代从事书法事业的专业人员不断增加,可谓规模空前
2025-07-21 14:36:00
首都图书馆举办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
7月19日,由首都图书馆、中国书店主办的“重读经典的意义——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在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举办
2025-07-21 15:54:00
海报|西夏陵×海龙屯 在世界遗产中寻迹中华文明
2015年7月,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在德国波恩荣列《世界遗产名录》的盛景犹在眼前;十年后,宁夏西夏陵于法国巴黎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再续华章——中国世界遗产名录至此镌刻下第60个名字
2025-07-21 16:04:00
AI|当西夏陵遇见海龙屯
贺兰山的黄土陵台——西夏陵,古播州的军事城堡——海龙屯, 相隔千百年的时光,始终跳动着中华文明多元融合脉搏,如今,它们以世界遗产之名
2025-07-21 16:04:00
合肥大蜀山密林里“藏”着日本侵华罪证
大皖新闻讯 大蜀山位于合肥西郊,夏日这里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放眼望去都是绿色。殊不知,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山上乱砍滥伐
2025-07-21 20:50:00
血色丰碑丨十二岁的永恒呐喊
十二岁本该是在阳光下追逐嬉戏的年纪可在东北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有个女孩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国大义她就是被称为战地“小百灵”的金锦女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守口如瓶最终以生命为代价谱
2025-07-21 10:47:00
青年作家景步航南京签售新作 携《汴京客》《临安客》对话两宋文脉
7月19日下午,南京锦创书城洋溢着浓厚的文学气息——青年作家景步航携最新散文集《汴京客》《临安客》在此举办新书分享与签售会
2025-07-20 18:0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早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深刻形塑着彼此的面貌
2025-07-20 09: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