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元朝时期四等人制度的误解与真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3 08:57:00 来源:戏说三国

许多人对元朝四等人的理解就是民族歧视,尤其是针对汉人的歧视。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元朝时期四等人制度的误解与真相

首先色目人里也是有汉族人的。西辽和西夏这两国被蒙古征服后,这两国所有居民都是算色目人。西夏国是多民族国家,该国有党项、藏族、汉人等民族,其中汉人比例还不小。把宋神宗打得哭鼻子的西夏女强人梁皇后就是汉族人。

元朝时期四等人制度的误解与真相

西夏梁皇后

所以西夏被蒙古灭亡后,该国境内的所有人包括汉人跟着被划入色目人里。

西辽也是同理,尽管西辽大多数居民都是当地葛逻禄人,但也有随耶律大石迁移到这里的东北契丹人和汉人。

所以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同样是契丹人和汉人,原来西辽境内的契丹人和汉人就被划分到色目人了。原来在金国境内的契丹人和汉人却算成三等汉人。

所以四等人是地域概念,而不是族群概念。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四等人就是按照蒙古征服各民族时间先后顺序来排。但结合史实情况来看,四等人排行跟征服时间先后也没有关系。

众所周知,1234年蒙古打灭金国。但拔都西征在1234年才开始,按照蒙古族史料说法,拔都总共征服了西方十一个民族,其中包括钦察、康里等民族,将他们纳为了蒙古帝国的臣民。

后来钦察、康里等比金国征服的民族都成了色目人,不但在元廷任职高位,还能掌握京畿要地的禁卫军。权势最大的色目权臣当是钦察人燕帖木儿莫属,关于燕帖木儿的事迹可以看我其他文章。

元朝时期四等人制度的误解与真相

钦察军士

燕帖木儿的祖先是钦察玉里伯里王室班都察,玉里伯里所在今天俄罗斯的境内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流域之间。拔都西征时,班都察举族投降拔都的部将蒙哥。

《元史》:自曲出徙居西北玉里伯里山,因以为氏,号其国曰钦察。其地去中国三万余里,夏夜极短,日暂没即出。曲出生唆末纳,唆末纳生亦纳思,世为钦察国王…而宪宗(蒙哥)受命帅师,已扣其境,忽鲁速蛮之子班都察举族迎降。

元朝时期四等人制度的误解与真相

波斯细密画里的蒙哥(图中端坐者)

蒙哥东返时将班都察和他这支钦察人带了回去。后来蒙哥成为了大汗,班都察及钦察人受蒙古黄金家族器重,到忽必烈继位时设立钦察卫军,命班都察之子土土哈统领钦察卫。钦察卫到燕帖木儿这代位极人臣,甚至架空元朝皇帝。

《元史》:土土哈,班都察之子也。中统元年,父子从世祖北征,俱以功受上赏。班都察卒,乃袭父职,备宿卫。

元朝时期四等人制度的误解与真相

忽必烈非常重用钦察军士

不光班都察这支钦察人受黄金家族器重,还有诸多钦察大臣这里就不多举例。

总而言之,色目群体划分不但与民族无关,也与征服时间先后没什么关系。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四等人排行是根据各个民族的军功的来划分。蒙古人以武立国,是十分重视军功的。像西征欧洲、消灭金国、平定南宋,甚至黄金家族内战中都可以看见钦察人的身影。

《元史》:(班都察)率钦察百人从世祖征大理,伐宋,以强勇称。

《元史》:十五年(1278年),大军北征(蒙古),诏(土土哈)率钦察骁骑千人以从。追失烈吉逾金山,擒扎忽台等以献。又败宽折哥等,裹疮力战,获羊马辎重甚众。还朝,帝(忽必烈)召至榻前,亲慰劳之。

西夏人亦是如此,西夏宗室李桢在伐金战争中出任皇子阔出的军事顾问。

《元史》:李桢,字干臣。其先,西夏国族子也。金末,桢以经童中选。既长,入为质子,以文学得近侍,太宗(窝阔台)嘉之,赐名玉出干必阇赤。从皇子阔出伐金。

元朝时期四等人制度的误解与真相

西夏武士

后来李桢又参加了平宋战争。李恒在平宋战争中升任蒙古汉军都元帅,他从至元七年(1270)开始到宋亡,参加了10年平宋战争,从两湖直打到广东,在最后的崖山之战中与张弘范南北合击宋军,彻底打垮了南宋小朝廷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全国声最高的军事统帅。

元人姚燧纪评价李桢:

“平生小大百战,下城邑有五十,为户三万。拔都西征欧洲的多民族联军中的东亚部队,除了蒙古,就只有西夏人,根本没有女真人和汉人。说起纵弛战场的西夏铁骑,或许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好水川之战中的西夏铁鹞子,殊不知西夏铁骑还曾纵马欧洲,打下过位于莫斯科东南的梁赞城。

《元史》:昔里钤部,唐兀(西夏)人,昔里氏…钤部从诸王拔都征斡罗斯(俄罗斯),至也里赞城(梁赞),大战七日,拔之。

对于西夏人的能力,元世祖忽必烈都有很高的评价。

《元史》:帝(忽必烈)以西夏子弟多俊逸,欲试用之。

总而言之,北方和南方汉人在蒙古大征服中军功不足够高,所以不能排在一等和二等人中。

当然蒙古贵族也给过南北汉人建立军功的机会,在征讨越南、日本、爪哇等国战斗中,北方汉军和原南宋降军充当主力,但蒙古针对这几国的征讨均已失利告终,不像之前三次西征那般气吞万里如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宋真的独自抗蒙40年?南宋并没有如此强大的实力
...角度思考问题,也没有探讨现象内部的本质。一,窝阔台时期1234年,金国灭亡,从此蒙古帝国就和南宋王朝全面接壤,宋蒙战争全面爆发。那么南宋真的是以一己之力抗衡蒙古吗?我们来看看
2023-02-12 14:51:00
蒙古灭国四十余个,征服七百多个民族,建立的元朝为何如此短命?
...经有一支强大的铁骑,纵横亚欧。历经数代,终于在蒙哥时期,蒙古帝国走上了巅峰,西征捷报不断,而东方只剩一个弱小的南宋,但是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蒙哥死于在钓鱼台一战,南宋也因此
2023-04-13 06:55:00
古代牛人郭侃3年打下700座城,战绩却受到质疑
...在了自己的身上。可尽管不够真实,但郭侃的形象在明清时期被不断演绎,他和父亲、祖父的经历后来成为小说家们演绎的对象。
2023-07-04 13:29:00
揭开元朝汉人摔子传闻的真相
元朝是蒙古族统治的一个时期,在我国历史上,但凡少数民族当道的朝代,汉人的生活都比较凄惨。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人便在网上宣称,在元朝时期,汉人因为地位太低,便有一个出人意料的习俗,那
2024-02-16 13:15:00
历史上唯一的状元皇帝,李遵顼的科举之路与统治传奇
...来的各朝各代都延续了这一制度,并将其日益完善,宋朝时期,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少则几万人,多则数十万人,而开科取士的大概也就一千人左右,可见科举考试难度之大,到明清时期,科举
2023-09-10 16:53:00
郭子仪的后人郭侃:带领炮兵远征,吊打阿拉伯和十字军
...建议建元改制,立都汉地的大都城,仿造汉人的政治军事制度,还提出平宋的策略。忽必烈也采取以汉制汉的策略,郭侃此时也得到了重用。1261年升任江淮大都督,主持南下攻宋事宜,并且在
2023-12-06 14:08:00
王保保:明清时期的争议与真相
这里放一个名字,傅立叶,如果你不了解物理学和数学,这里也不告诉你他全名叫做让·巴普蒂斯·约瑟夫·傅里叶,你会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中国人名,就比如明初的元庭名将王保保,乍一听,这就是一
2023-11-15 14:15:00
为何蒙古人在印度建立的莫卧儿帝国长达300年
...掠。尤其是在进攻中东国家后,对那些地区实行种族灭绝制度,还将末代君主塞进毯子让乱马踩死。固然这种征服的方法十分残忍,但是蒙古人却早习以为常。他们的思维中,征服往往伴随着残暴杀
2023-10-28 17:56:00
郭侃:从唐将后裔到蒙古西征的将领,三次西征的辉煌历程
...了整个亚洲。虽说当时打完就走缺乏管理,但不得不承认蒙古军队的效率以及战斗力,就连当时的阿拉伯国家与十字军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则是一位汉人将领。这位汉人
2024-01-10 17: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