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开元朝汉人摔子传闻的真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6 13:15:00 来源:戏说三国

元朝是蒙古族统治的一个时期,在我国历史上,但凡少数民族当道的朝代,汉人的生活都比较凄惨。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人便在网上宣称,在元朝时期,汉人因为地位太低,便有一个出人意料的习俗,那便是要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摔死。而这种理论,信的人还是很多的。

揭开元朝汉人摔子传闻的真相

首先,听到这件事,通常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不可信。可宣称这种理论的人,有一系列的歪理,诸如因为礼教的因素等。礼教的因素和当时汉人的地位密不可分,因为汉人的地位实在是太低,经常守护不住汉族女子的第一次。

揭开元朝汉人摔子传闻的真相

为了保护血脉的纯净,在娶妻后生的第一个孩子,因为很有可能不是自己的,很多汉人便将它摔死。但因为元朝贵族虽然比较荒唐,但终究不会对已婚妇女下手,因此,后面的孩子便可以放心。

揭开元朝汉人摔子传闻的真相

这种说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根据元朝历史著名的研究专家萧启庆考证,元朝的人口在一亿,其中蒙古族人不过30万人。在这个数据下,就算剩下的不全是汉人,也至少有九千多万。咱们不要太小瞧自己的祖先了,如果真的遇见大规模被抢第一次,早就爆发了起义战争。礼教既然能让人将自己的血肉摔死,也绝对可以鼓舞人们奋起反抗。

揭开元朝汉人摔子传闻的真相

此外,还有一种理论,便是在元朝时期,为了体现蒙古族人的尊贵,汉人的女子便主动将自己的第一次献给他们。先不说人口比例问题,单单蒙古人的分布也不过大都、河南、云南等地。江南附近几乎全部都是汉人,再往南走的广州蒙古人的数量就更加稀少了。在这种分布之下,就算真的有人这么做,也绝对不能说这是一种风俗,因为并不具有普遍性。

揭开元朝汉人摔子传闻的真相

另外,自古以来统治中原的若非汉族,必然需要贿赂或者讨好汉族人的士大夫。这一个群体的人们还是很大的,口诛笔伐之下,几乎没有君主能扛得住可能成为千古罪人的压力去得罪他们。这样完全违背汉人礼法的事情,若是真的发生,这群饱读诗书的士大夫绝对是第一个坐不住的。

揭开元朝汉人摔子传闻的真相

最后,在元朝,蒙古人也害怕自己的血统被汉人通化,因此禁止蒙汉通婚。这件事是正紧写在史书之中的,可信度还是很高。所以,摔死孩子这样的言论,就算不是假的,也是极少数人做的事情,要将其称之为风俗,就有些太夸张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6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元朝时期四等人制度的误解与真相
许多人对元朝四等人的理解就是民族歧视,尤其是针对汉人的歧视。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首先色目人里也是有汉族人的。西辽和西夏这两国被蒙古征服后,这两国所有居民都是算色目人。西夏国是多民
2023-12-03 08:57:00
满清统治汉人276年,为何无人反抗
...不过百年。反观同为少数民族政权的清朝,为什么能统治汉人276年,而没有遭到反抗呢?暴烈统治,激化矛盾公元1235年,窝阔台的蒙古大军兵分三路南下正式开始侵宋。历经三代人共四十
2024-07-22 15:53:00
清朝为什么下令禁止汉人“闯关东”
...到蒙古草原,继续做元朝的皇帝,主要在于当时元朝严禁汉人到北方蒙古草原搞开发。因此,蒙古人回到北方仍能够坦然的做皇帝。满清政府给自己留下后路,一旦遇到汉人的强烈抵抗,可以随时回
2023-07-19 21:32:00
古代最没人权的3个朝代,在那个时代被称为两脚羊
汉人,也就是现在的汉族人,一直都是华夏大地上最主流的民族,人口众多,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人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截至目前,汉
2023-05-12 08:58:00
秦始皇、冉闵、隋文帝、朱元璋:汉族的守护者
...了自然之事;但历史上的大浩劫却显得格外醒目,其中“汉人”就曾几度差一点被灭绝。在今天看来,“汉族”人口似乎占到了全国大部,同时“大团结”的号角也将56个民族紧紧的团结在一起;
2023-11-24 08:25:00
元朝和清朝,仅因为这一个政策的差别,就导致了结果的截然不同
在我国的历史上,除了汉人之外,有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朝廷,一个是元朝,由蒙古族创建并且主导,另外一个是满清,由满人创建并且主导。两个同样强盛一时的民族在建国之后的命运却各不相同。元
2023-08-02 21:06:00
聊聊元朝对中原“杀人诛心”的5种方式
...建立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从晋朝以后,朝代更迭的规律是汉人与游牧民族交替登场,甚至从五代十国到两宋期间,出现汉人与游牧民族并立的局面。细数那些曾经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有鲜卑族建立
2024-04-21 13:50:00
最先提出中华一统的国家,全面融入汉族后抛弃民族风俗,自称汉人
...南宋分庭抗礼之势。在征服中原的初期,金人对待国内的汉人文化是一种排斥的态度,强迫统治下的汉人剃发易服,遵从金人的衣着打扮,但此举却遭到了汉人的强烈抵抗。另外,这一时期,名将岳
2023-09-25 14:37:00
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何下令蒙古女子和汉族男人通婚
...活着很多民族。当然一直以来,王朝更迭大部分时间都是汉人掌握着国家的政权。宋朝的时候北方的蒙古部落开始崛起,他们最后不仅灭掉了金国,同时还南下灭掉了南宋。之后蒙古人建立了元朝,
2024-06-19 21: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
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丰碑屹立,英名永存。山东潍坊昌邑的饮马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之下更显庄重肃穆。阳光穿过繁密的枝叶
2025-08-27 19:08:00
大汉风华!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迎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一阙海昏侯,千年大汉风。8月27日,“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开幕仪式在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举办
2025-08-27 22: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