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敦煌历史:中原王朝与西域关系史
...探索以及寻求与西方对话——敦煌历史:中原王朝与西域关系史郑炳林《敦煌通史》郑炳林 著 甘肃教育出版社古代敦煌是中西交通的枢纽、民族交融的乐园、多元文化汇聚的舞台。《敦煌通史》对敦煌地区漫长历史时期民族状...……更多
看见“不一样”的敦煌
...右风华□《敦煌通史》(七卷本) 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一路穿过河西走廊抵达敦薨之山,他将“敦薨”记为“敦煌”,汉武帝征讨匈奴,占领河西地区,“列四郡,据两关”。从此,敦煌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神秘...……更多
匈奴:古代中原的威胁与变迁
...和北方各族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流逝,匈奴这一游牧民族逐渐消失在史册当中,那么,这个曾经令古人头疼的胡人部落,到了今天会是哪个民族呢?匈奴的演...……更多
中国唯一延续了1200年的王朝,从战国到北宋
大唐高僧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一个小国:“中叙述于阗:“自兹已降,奕世相承,传国君临,不失其绪。”这个国家就是于阗国,是古代有名的西域佛教王国,当年玄奘西行传播佛教时,曾途经此地,对这个地方的...……更多
前凉是如何经营西域的
西域作为中国领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受到了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其中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就是其中经营西域的佼佼者,前凉经营西域的这一时期在西域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那么,前凉是如何经营西域的?...……更多
烽火映山河: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883件文书还原唐代戍边生活
...学、历史学等方面的这些重大收获外,还大大丰富了民族关系史、社会生活史、交通史、文献学、书法艺术史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与谈环节,焦天然结合自身研究谈了关于汉唐烽燧的一些思考。她以居延遗址中的地湾遗址和肩水...……更多
...不同时期佛教、摩尼教、景教的兴衰历程。对于关注中外关系史的笔者来说,吐鲁番盆地本应有更多的有关西域(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中亚)地区的记录,但相对来说,我们过去从吐鲁番文书中得到的信息甚少。《大慈恩寺三藏法...……更多
古代屯垦戍边为啥不成功
...征失败的教训,开始“置校尉,屯田渠犁”,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条件。公元前60年统一西域后,西汉在西域的屯田又进一步扩大,屯田士卒亦兵亦农,亦耕亦战,不仅为军队提供了粮草,保障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且发展了生产...……更多
为什么古代帝王都拼命要拿下西域
在我没来新疆之前西域一词只是在同历史相关的一些书中看到过,也没有想过要多去了解西域对中国的重要性。来到新疆几个月之后慢慢的才发现西域对古代的中国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失去西域对古代中国来讲犹如自断一臂。...……更多
经略西域,开启一场贯穿华夏历史的“千年之计”
...重点说说,由这次地理开拓引出的一个重要事件——经略西域。在我看来,对于中国人来说,经略西域也许是比第六波地理大开拓,影响更加深远的战略。那什么是“经略西域”呢?狭义的西域,指的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广义...……更多
于阗:一个古老王国的沉浮录
...中原的“战国时期”,终于中原的“北宋时期”,它就是西域于阗(tian)国。西域是个可广可狭的地理概念,从狭义上说就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包括如今新疆许多地区,而广义上讲呢,通过这块地...……更多
聊聊河西走廊上的几位佛学大师
在我国大西北有一条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从西汉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得到开凿,那就是河西走廊。西汉初年对匈奴一直都是以和亲作为换取和平的砝码,可是汉武帝时期,完全改变了这种态度。为了与传说的月氏国联合起来...……更多
从多种维度来看元朝时期的安南诗人群体
...了元与安南之间的宗藩地位,从而揭开了二者之间的百年关系史。元朝与安南陈朝的交往十分频繁,两地之间来往的使者与商旅络绎不绝,在文化方面,突出表现为大量描写元与安南两地交流与风俗文化的诗人群体涌现出来。《...……更多
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的变化。1.汉武帝派遣张謇出使西域早在先秦时期连接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就已经存在了,但这一时期中原大地正在忙于混战无暇顾及此道路,直至汉武帝登基后丝绸之路才开始慢慢产生。秦汉时期匈奴一...……更多
康熙的哪3个错误,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西方的通道一直没有被打通,直到汉武帝打败匈奴,占据西域走廊,开启了西域的贸易,各种外来的产品,才从西域不断进入中原,哈密瓜也才能被中原人所认知。距今为止,哈密瓜最早的记录应该是在东汉时期。根据宋朝人写...……更多
聊聊霍去病与他攻下的四大城池
...前哨阵地,而霍去病打下来的正是因为这个地方可以控制西域,是西域的咽喉之地!第四、张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张掖是丝绸之路中最为关键的咽喉要道,也是断匈奴最重要的地方:断匈奴之臂,张中原之腋。《马可波...……更多
历史上昙花一现的莎车帝国
...了这片土地,谁就在双方争霸中占据优势。于是,张骞通西域,傅介子斩楼兰,陈汤西征,班超威震诸国等诸多英雄故事,在这个舞台接连上演。汉朝设立西域都护,统领天山南北,大汉雄风吹拂西域,这段历史为我们耳熟能详...……更多
霍去病攻占河西走廊,汉武帝分别取4个霸气名字,使中国受益至今
...讲,匈奴占据了河西走廊就可北接草原,南连西羌,西控西域,东谋关中。对汉朝的威胁非常大。汉朝经过早期的修生养息,国家实力已经强大起来,恰逢一代雄主汉武帝,想改变以往和亲的屈辱政策直接采用军事手段。张骞就...……更多
西域三十六国:丝绸之路上的璀璨遗产
...部波澜壮阔的古代文明史。这片地域,便是被后世称为“西域”的地方,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西域三十六国”。这些小国虽在历史长河中历经兴衰变迁,但它们的存在及其相互关系,不仅对当时东西方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更多
...元前113年,张骞已经去世了,他于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西域,到达了乌孙国,从那里带来了乌孙国王向汉武帝进献的数匹乌孙马。汉武帝在张骞归来后的公元前115年初见乌孙马,大喜过望,曾赐这西域良马为“天马”,也曾作...……更多
楼兰弹丸之地,为何让大汉朝这般看重
...罗布地区和楼兰地区。《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通西域时,从各方了解到楼兰国是个“临近盐泽、邑有城郭”的地方,《汉书·西域传》载其“王治抒泥城”、“国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周书·异域传》载其城“方一里...……更多
是谁左右了汉与匈奴的关键之争
...中原王朝的西北部,“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是西域诸国中的最强国。夹在敌对的两大政权大汉和匈奴之间,乌孙自然而然地卷入了两个强国的斗争,它的向背决定了两大强国之间的战争结局,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更多
聊聊甘肃的地缘重要性
...理位置和地形结构上的重要性,出现了“节制三秦,怀柔西域”的美誉。进能够经略西域各地,退能够依托有利地形防御。从西汉开始,历代中原王朝都会全力打造甘肃,例如唐朝的陇右道。关于甘肃等地的盛况,司马光在《资...……更多
河西走廊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为何汉武帝不惜代价也要拿下?
...走廊位于现在的甘肃省,在古代历史上是由中原腹地通往西域、中亚的必经之路。河西走廊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地处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这个地方,东周春秋时被西...……更多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中原王朝很少经营东北,却较为重视西域?
在中国古代史上,中原王朝曾多次在西域建立统治,而且态度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对东北的经营却较为粗放。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史上,中原王朝对东北和西域的态度截然不同?1、不一样的东北其实说到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更多
揭秘楼兰:西域小国如何成为中原王朝的眼中钉?
在中国古代诗人的作品中,常常描绘出一个令人敌视的西域小国——楼兰。从王昌龄的“不破楼兰终不还”,到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楼兰一直是古代封建王朝的眼中钉。那么,楼兰到底干了什么缺德事呢?一...……更多
这份一千年前的公务接待用酒账单,见证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
...四方宾客,于阗的太子在这里醉过;甘州、西州、伊州等西域部族的使者也曾在这里。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曾是“华戎所交一大都会”,各色人等在这里经过、驻足、留恋,构成一幅繁华景象。在敦煌众多古籍文献中...……更多
从汉武帝到左宗棠,历代王朝为何都要争夺西域?
...主要发力方向都是我国的西北地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西域这个中原人少有涉足的地方逐渐和中原政权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因为古代落后的交通条件与西域地区复杂的地缘形势,中原王朝想要真正控制这一地区并不容...……更多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在已然消逝的两千多年前,西域都护府是怎样的一个存在。汉朝与匈奴的恩怨秦汉时期,在中国北方大草原上,存在过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这个民族早在战国时代,就对赵国产生过巨大威胁,赵国在与匈奴的对决中...……更多
历史上的神秘国度楼兰与中原的深仇大恨
...人,国家版图也只有如今一个县城那么大,在汉朝时期的西域,楼兰也是属于一个没多少存在感的小国。在汉武帝之前,匈奴几乎是骑在大汉头上嚣张跋扈的存在,在大汉开国之初,刘邦意气风发试图动用30万这样一重兵集群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烟袋斜街接头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谍战·《夜北平1938》在烟袋斜街接头▌邱振刚 著第二天一早,穆立民就骑上自行车,出了燕京大学进了城
2024-06-18 14:22:00
朱元璋前去寺庙拜佛,问方丈:要跪吗?方丈如何回答
在历代开国君王当中,朱元璋是为数不多的“苦出身”,完完全全是从最底层奋斗出来的,他的这番经历在互联网上被戏称为“开局一个碗”
2024-06-18 15:10:00
李 鸿章告诫后人:如果想中国强盛,必须灭掉哪个国家
清朝末年的历史,读来总叫人心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李鸿章作为晚清宰辅之臣,却是以和外国人签署不平等的卖国条约而“享誉世界”的
2024-06-18 15:11:00
清朝哪位将军45岁滔天权势,47岁身死族裂
清朝的时候,皇室有过这样一条规定,皇帝的儿子,也就是皇子们长到一定岁数,都可以得到一个佐领来作为他的仆从。形式上是仆从
2024-06-18 15:14:00
嘉靖皇帝竟一度锐意改革,影响有多大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死后,因为无子可继皇位,皇太后张氏命太监张永、谷大用等到内阁与大学士们议所当立
2024-06-18 15:15:00
李自成兵败后,为何去向成谜
自古以来,每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个皇帝,基本都没有好下场,大多数要么就是被杀,要么就是被囚禁。但是也不乏有一些朝代比较特殊
2024-06-18 15:15:00
为何世人评论李世民与杨广截然相反
隋炀帝杨广以“昏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他的昏庸无能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是他嫉贤妒能的性格,拒绝纳谏的作风还是那荒淫无度的生活习惯
2024-06-18 15:16:00
贾探春为何公然要将薛宝钗撵出大观园
贾探春为何公然要将薛宝钗撵出大观园?其实不只是她一个想撵读过红楼梦的朋友们都知道,抄检大观园是贾府走向衰败的一道分水岭
2024-06-18 15:16:00
大明如果没有谁将早亡一百年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忠臣于谦写的一首诗歌,提起于谦或许了解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
2024-06-18 15:17:00
为什么当今中国人都只有“名”而没有“字”呢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社会时期,人们不仅仅拥有大名称号,而且还有字。在同龄人之间通常是以字来相互相称的!从而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尊重
2024-06-18 15:18:00
古代刽子手听到喊一声“刀下留人”,为何能停下来
说起古代刑场的情景,或许大家在大量的戏曲或者一些影视剧中,看到最多的就是这样的画面:一个高大魁梧的刽子手举着一把大刀,刀面寒光闪闪令人背脊发凉
2024-06-18 15:19:00
哪位名士追求女伶金玉兰被拒,却痴情不改
名士易顺鼎出生于1858年,他不但在清末为官员,还是诗人,被称为寒庐七子之一。易顺鼎字实甫、晚号哭庵,他是龙阳(今湖南汉寿)人
2024-06-18 15:19:00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谁比较倒霉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全国军队当中推行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极其特殊的军事改革:他命令赵国军队放弃以往战甲,全部采用胡人的服饰
2024-06-18 15:21:00
倘若小国不向中原王朝朝贡,必将面临宗主国的严厉惩罚。因此,当中原王朝势力强盛之际,周边小国无不俯首帖耳,顺从其意愿,以示臣服
2024-06-18 15:22:00
这两千八百位宫女因为什么原因被活埋
殉葬在古时候是很常有的事儿,如果你出生在那个年代,没钱没势没地位,运气再差一点,可能就会是其中的一员,想那明太祖去世后
2024-06-18 15: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