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经略西域,开启一场贯穿华夏历史的“千年之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8 15:02:00 来源:戏说三国

上一讲我给你讲了《史记》所记载的华夏第六波地理大开拓。这一讲,我给你重点说说,由这次地理开拓引出的一个重要事件——经略西域。在我看来,对于中国人来说,经略西域也许是比第六波地理大开拓,影响更加深远的战略。

那什么是“经略西域”呢?

狭义的西域,指的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了中亚的很多地区。而经略西域,就是对这些地区,进行战略筹划和治理。在历史上,西域是亚欧大陆东西交流、沟通的十字路口,更是检验大一统王朝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汉代以后,到唐太宗时期,中原王朝将西域都护府的治理范围再次开拓,实现了农耕、绿洲和游牧这三大文明区之间的深度融合。到清朝,中原王朝更是通过对西域和西藏的综合治理,实现了四大文明区块的深度融合。

经略西域,开启一场贯穿华夏历史的“千年之计”

因此,在我看来,经略西域,可以说是一场贯穿华夏历史的“千年之计”。而这个千年计划的第一笔,正是司马迁记下来的。在《史记》中,司马迁笔下第一个深入经略西域的人,就是汉武帝。

汉武帝在完成了多个方向上的地理开拓之后,不顾朝内反战的声音,执意发动对西域大宛国的远征。虽然汉军最终取得了远征的胜利,但王朝的国计民生却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最后,汉武帝不得不暂停对西域的经略,转而专注于恢复经济。

这就很奇怪了。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大宛国深入中亚,位于帕米尔高原的西面,距离中原万里之遥,很难攻打;从结果上来看,这次行动似乎也没有给汉武帝带来多少明显收益,反而掏空了汉朝的国力。

为什么汉武帝一定要远征大宛?远征大宛与经略西域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今天这一讲,我们借助《史记·大宛列传》和《史记·匈奴列传》,给你具体说说,汉武帝是怎么经略西域的。

反制匈奴:穷兵黩武的真相

按照传统观点来说,一般认为汉武帝在36岁之前的战争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他要反击匈奴对中原王朝的入侵。然而,36岁这一年,汉武帝已经打赢了漠北之战,重创匈奴。因此,36岁之后,汉武帝发动的这一系列军事行动,在很多人看来,就属于穷兵黩武。

经略西域,开启一场贯穿华夏历史的“千年之计”

可是在我看来,这个分析是不够严密的。

战争是双方面的事情。即便汉武帝没有出兵的想法,不代表匈奴也没有。而且根据《史记》的记载,当汉武帝控制住了河西走廊之后,匈奴一直没有放弃抢回河西走廊的行动。而且,为了夺回河西走廊,匈奴还联合了来自高原的羌人势力。汉匈双方围绕着河西走廊地区,又接着爆发了一连串后续的军事冲突。

在这种冲突之中,汉军陷入了被动。原因在于,如果汉军只守河西走廊,这就是被动防御。如果汉军想要主动出击,就要深入草原。但草原腹地辽阔,汉朝前去追赶,往往兴师动众,却没有什么效果,很难彻底消灭匈奴。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彻底击败匈奴,就必须控局西域。通过控局西域,来增强中原和绿洲文明的连通,并且分割开匈奴和高原羌人势力的联系。

但是当时中原王朝在西域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匈奴,西域各国,一方面会因为畏惧匈奴而不敢与汉朝交好,另一方面则认为,汉朝终究是个远方国家,不可能对自己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不把汉朝放在眼里。

结果就是,匈奴的使节所到之处,可以作威作福,而汉朝的使节却常常遭到刁难。对此,司马迁在《史记》中直接点出了问题的要害——“所以然者,远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汉朝遥远,西域各国对匈奴的畏惧,远远超过对汉朝的敬畏。

经略西域,开启一场贯穿华夏历史的“千年之计”

因此,汉武帝如果想要反制匈奴、突破汉军在西部边境的困局,那么控制西域几乎就是汉武帝当时唯一的选择。

威慑西域:汉攻大宛之战

那该如何控制西域呢?

根据《史记》记载,当时,汉军因为连续作战,战马的损失很大。汉武帝急于获取优质战马。这时,他听说西域的大宛国盛产千里马,于是汉武帝派出了一支使节团,想要以远超市场价格的费用,引进大宛的宝马来做种马。但当时,大宛国君臣看不起汉朝,傲慢地拒绝了汉朝使臣的要求,还杀死了汉王朝的使团成员。

于是,这场外交冲突迅速转变成军事冲突。汉武帝一怒之下,决定发动针对大宛国的远征,以此震慑西域。

这次远征声势浩大,但可惜的是大宛国离汉王朝实在太远,即便是以河西走廊为大本营,汉军的后勤运输也依然跟不上。而且行军途中经过的那些西域国家,迫于匈奴的威慑,也不敢给汉军提供支援。汉朝的远征军一路上饥寒交迫,很多人死于饥饿和疾病,远征失败了。

这一次的失败,给汉王朝的统治集团敲响了警钟——汉王朝的势力范围仅仅到达河西走廊是不够的,还需要继续向西深入,在西域建立一个牢固的根据地。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汉武帝启动了第二次大宛远征。

汉武帝为这一次的远征做了极为充分的准备,一线的战斗部队是三万人,后方沿途的保障部队超过了二十万人,动员了十万头牛,三万多匹马,以及数以万计的驴、骡子和骆驼。而且,随行的不仅有两个马类专家,负责甄别千里马,甚至还有水利专家,负责破坏大宛王城的供水体系。

这一次,汉军不依赖任何盟友,一路西进,翻越帕米尔高原,成功打败了大宛,带回了数千匹优良战马,名震西域。

经略西域,开启一场贯穿华夏历史的“千年之计”

可惜,汉朝低估了战马杂交改良的难度,从大宛带回的千里马并没能改变汉军战马的品质。但是,这次远征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西域各国对汉王朝的态度,证明了汉是比匈奴更强大的力量,汉王朝的影响力终于深入西域。

与此同时,汉王朝还发现了一个在西域驻兵的绝佳位置——博斯腾湖。博斯腾湖是新疆核心地带的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湖区的周边水资源丰沛,而且有适合发展农耕种植的土壤。对汉朝来说,这里可以说是一个绝佳的中转站。

一方面,汉军可以通过在博斯腾湖湖区屯田,就地解决粮食问题,节省远距离运输物资的高昂代价。另一方面,汉军也可以依靠这个中转站,实现低成本的驻军和移民,从而实现对西域的持久稳定控局。

于是,公元前89年,汉朝大臣桑弘羊等人上书汉武帝,建议在博斯腾湖附近,一个叫轮台的地方,戍兵屯田,以备匈奴。这就是华夏世界有史以来,第一次对西域的经略。

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即轮台)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而我们之所以能够了解汉武帝经略西域的这一次尝试,正是因为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记下了最开始的这一笔。

经略西域:王朝的试金石

但可惜的是,汉武帝的这个轮台囤兵计划却没能立即实现。因为当时,汉王朝内部,已经因为连年征战出现了巨大的亏空,民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无力去管万里之外的西域了。而且,经过大宛一战,汉朝的声望已经建立,形成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经略西域,开启一场贯穿华夏历史的“千年之计”

于是,汉武帝叫停了轮台计划,放弃了对西域的进一步控制,这就是著名的“撤轮台之戍”。

但是,汉武帝撤掉在轮台的驻兵,并不意味着中原王朝放弃了西域。

事实上,汉武帝的子孙们始终在做着经略西域的事情。到汉武帝的曾孙子,汉宣帝时期,汉王朝终于以轮台为战略支点,建立了西域都护府。

汉代以后,随着西域在经济、军事、战略、资源等多个方面的重要价值被逐渐挖掘出来,历代王朝无一不把西域作为重点经营区域。实力强盛的唐朝和元朝就不多说了,宋朝也有过熙和开边的壮举,明朝则在西域地区设立了关西七卫。到了清朝,更是有康熙皇帝平定准噶尔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

回看中国历史,你会发现,西域不仅是东西交流、沟通的十字路口,更是检验大一统王朝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治理好西域,代表的是跨文明融合的能力。做得好,就是一个能够整合绿洲、草原、雪域高原、农耕四大文明区的巨型帝国,而做不到这一点,就只能退回到单一农耕文明区的统治范围。因此,西域的得与失,治与乱,也可以看成是中国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而这个线索的开端,就是汉武帝。

总结

好,最后我来给你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经略西域,开启一场贯穿华夏历史的“千年之计”

这一讲,我们立足匈奴和汉王朝之间的纷争,给你讲解了汉武帝后期的西域经略。通过这次经略,汉武帝极大提升了汉王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并为日后西域都护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汉武帝之后,中国的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对西域的建设。西域的得与失,从此成为中国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

最后,在评论区,请你谈一谈,第一次远征大宛失败后,很多人建议终止军事行动,但汉武帝坚持打败大宛,对汉武帝的决定,你怎么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8 21: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一碗水盆羊肉里的汉朝气象
...为了将西北广袤的土地纳入大汉的版图,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难道不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吗?有胸怀天下的帝王,才有布武天下的勇气;有海纳百川的自信,才有威服四海的底气;有克敌制胜的
2024-04-29 16:05:00
带你认识不一样的张骞
...只有等到我们学习了地理和世界史之后,才发现张骞出使西域的伟大与传奇。《史记》:张骞“凿空西域”。一个凿字,道出了张骞的执着不懈与不世之功!西出长安无故人,关山去处万里遥远。当
2024-04-29 16:03:00
华夏五千年,每个朝代贡献都很大,各有所长
...们树立了榜样。班超更猛,“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经营西域多年,密切了中原内地与新疆的往来。汉宣帝时,设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新疆纳入版图。此前,汉武帝派霍去病收复河西走廊,设
2024-07-11 21:03:00
宋元明都无视西域,清朝却对它如此执着是为何?
纵观中华历史,西域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一般而言,中原王朝若是能将西域纳入到自己版图内,这个王朝应该算一个相当强大的帝国。中原王朝跟西域地区的关系,就像一对情侣,总是分久必合合久必
2023-06-06 11:22:00
楼兰的历史是怎样的?
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也叫鄯善国,从汉朝敦煌郡出玉门关之后,有南北两条路通往西域深处,以《汉书》的记载,楼兰位于南路,出玉门关后,经楼兰,沿着南山北面,顺着塔里木河往西走就能到
2023-08-25 06:48:00
浅山诗社丝绸之路专题(开创篇)(《浅山之韵》第29期)
...是故乡。丝路初开贾维维(陕西)汉武雄图震九垓,欲通西域扫氛埃。张骞持节风沙里,丝路初开远客来。丝路吟曹浩东(北京)驼铃摇远梦,客路邈云巅。汉使西行处,丝绸结绮缘。律诗咏张骞精
2025-03-08 08:09:00
昭宣中兴:汉宣帝的文治武功与盛世缔造
...五。匈奴大虚弱,诸国羁属者皆瓦解,攻盗不能理。囊括西域:匈奴倒了之后,西域的局面就立即明朗了起来。出头鸟都被灭了,其他先前嚣张得不行的国家,自然也都得瑟不了多久了。大汉军队开
2024-01-07 16:05:00
西域良驹与和亲公主:乌孙与汉朝的千年纽带
汉武帝在开拓西域时,除了对抗匈奴外,他还有一个重要目标,那就是获取优良的马种。当初,中原的马种在战场上表现欠佳,于是汉武帝决定向西域寻求更好的战马,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乌孙马。这
2024-02-14 19:30:00
真正灭匈奴把西域并入华夏版图的不是汉武帝,而是汉宣帝
...,老百姓富足了,各方面都安定了。汉宣帝开始彻底解决西域问题,打垮匈奴。在汉武帝时间虽然汉武帝一直发动对匈奴的战争,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灭绝匈奴,到汉宣帝的时间,匈奴已经恢复了元气
2023-02-16 22: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