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衣冠南渡是一个源自中国历史的典故,原指西晋末年,中原地区因战乱而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南迁现象。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原士族、士大夫等因避乱而向南迁移,并在此过程中,中原文明或中原政权也随之南迁。随着时间的...……更多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有什么目的
...。自三国东吴以来,尤其是因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东晋建立后,持续数百年来的发展,到隋朝统一中国时,江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隋书·地理下》:丹阳旧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贩,...……更多
古代不同朝代的汉服代表的社会环境
...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汉服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服饰的特点,在汉服的发展历程中,承载着汉服制作工艺的制作方式到如今的社会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多达三十多项传统技...……更多
...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为明朝服饰定下基调:“诏衣冠如唐制。”三年后,礼部进一步细化:“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赤色为宜。”单从法理角度理解,明朝对蒙元服饰似乎没有继承逻辑关系,朱元...……更多
南明兴衰:南北经济不平衡的背后
...北元、南明,甚至清朝亡国以后都两度复辟。其中第一次衣冠南渡的东晋和第三次衣冠南渡的南宋都是相当成功,南渡以后虽然偏安一隅,但毕竟都延续了国祚,立国达上百年之久。而明末清初之际手握一手好牌的南明,本来都...……更多
东晋衣冠南渡,为何北方士族不愿南下
虽然古代的交通与今天完全无法相比,但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引起广泛关注的包括洪洞大迁徙、湖广入川……这些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大多是古人为了生存而组织的,参与者主要是劳作的普通百...……更多
傅伯星:宋人以“不冠为耻”,出门必须戴帽子
... 就是文人,包括朝廷官员。由于官员上班时自有规定的衣冠,比较复杂,另文专述, 此处不谈, 文人除了官员和有身份如秀才举人外,亦为庶民。文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出外始终是长袍(夹)长衫(单),四季不变。袍衫分二式,...……更多
头饰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浅谈我国古代头饰文化的演变过程
...也渐渐的开始变得华丽精美起来。秦汉开始的日趋华丽的衣冠头饰便开始用宝石加以装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头饰风格的多元化,唐朝的头饰的雍容华贵到了宋代变得内敛简约,这些都显示着古代头饰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到...……更多
三国志11血色衣冠:你更喜欢项羽还是刘邦,又或者想替韩信翻身
...了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中大家公认最有代表的MOD:【血色衣冠】,当中有4个剧本,这回先介绍第1个剧本【三军夺帅】。正如上图所示,这个剧本相对形势比较清晰明了,就是“楚汉争霸”的三国志11血色衣冠版。只不过相比以往...……更多
聊聊唐朝宫廷服饰的艺术表现
...唐朝服饰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献记载隋炀帝对华丽衣冠的热爱,不仅限于宫廷,连出游时的大船纤绳、两岸树木,皆以丝绸装饰,足见当时丝绸产量之盛。到了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布全国,产量和质量均超过前代,这为唐...……更多
“衣冠禽兽”在古代形容的是有身份的人,后来为什么变成了贬义词
衣冠禽兽,汉语词汇中的意思是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衣冠禽兽”本来是褒义词,来源于明朝官员的官服。明朝文官官服绣飞禽,武官官服绘走兽。级别不同,对应的飞禽走兽也不同,...……更多
南北朝时期“北强南弱”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晋。接着便是如《史通》中记载的一般,“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继续统治着南方。北方则是各民族之间相互倾轧,更是出现了五胡乱华的惨象,并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最终由鲜卑拓跋部...……更多
清朝为什么会允许道士保留汉族衣冠发式
...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自古以来对于衣冠服饰身体发肤非常注重,剃发易服,无异于斩断文化之根,令每一个有血性的人分外不能容忍。然而,清朝统治者为了快速建立在中原的统治,打击汉人的民族自信,...……更多
朝代更迭,汉、晋、宋的分裂与重生
...的概念,但随着中原地区的战火不断增加,随后就出现了衣冠南渡的情况,那么什么是衣冠南渡呢。在一个地区常年爆发战乱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人口会进行大面积的迁徙,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闯关东”就是类似的情况...……更多
乾隆大力推行“护守成宪”是想做什么?为何没成功?
...大臣,谁如果荒废骑射,就将其父子兄弟一起问罪。对于衣冠服饰(当然还包括发辫),乾隆就更重视了,根据《乾隆实录·卷九一九》中的记载,他于乾隆三十七年时,对此深刻表示了自己的看法:衣冠为一代昭度,夏收殷冔...……更多
北魏建国初期强化王权与农业化政策的实施
...了“徙戎”等观点;永嘉以后,北方陷入民族厮杀之中,衣冠南渡,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南北朝对峙时期,南朝“专事衣冠礼乐”标榜正统,斥北朝为“索虏”,从而使得中原之人以南朝为正朔所在。这种情况自然不利于北魏在...……更多
聊聊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
...代道路交通路线提供了重要参考。根据文献“南陵桥坏,衣冠道绝”的记载,推测其可能为“南陵桥”,为进一步寻找文帝“顾成庙”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研究西汉衣冠道及早期陵庙制度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隋唐长安城朱雀大...……更多
八王之乱,混战了140年的五胡,是如何融入到了汉族之中?
...迁徙南下,最终导致“永嘉之乱”的爆发,以及大批士人衣冠南渡。从八王之乱开始,到北魏统一北方,一共经历了140年的战乱。可是这些在北方连年混战的部族,却后来迅速融入到汉族当中。尤其是慕容鲜卑和拓跋鲜卑所创立...……更多
仪式感拉满!千余名学生穿汉服行“拜师礼”
...行“拜师礼”,高年级学生和学生家长在现场观礼。 正衣冠、拜孔子、击鼓鸣志……现场,学校一年级学生们整理好衣冠,面向老师行三拜之礼。拜礼后,烹饪专业的老师则为同学们戴上了洁白的厨师帽,这顶厨师帽代表着对...……更多
识大美衣冠 扬华夏风采
...社区联合和平新星小学、街道团工委,近日开展“识大美衣冠 扬华夏风采”汉服传统文化体验进校园活动,通过手工制作,带领孩子们体验汉服的形制之美,感悟其精神内涵。(和平区香榭里社区供图) ……更多
着我汉家衣裳 兴我礼仪之邦
...服,是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和“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高超的工艺和美学。为让社区青少年体验汉服文化,演习传统礼仪,6月2日,由苏州工业园区社联会主办、苏州工...……更多
...人”生,沉醉国学之美。此次“开笔礼”仪式包括“端正衣冠”“朱砂启智”“击鼓鸣志”、书写“人”字、“感恩鞠躬”“赠书励志”等环节。孩子们通过自正衣冠、互正衣冠、师正衣冠来了解正衣冠而正人品,了解做大事要...……更多
盘点中国女子服饰
...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足以体现其地位的神圣。汉服自古礼服...……更多
清朝时期的道士,为何可以保留汉族衣冠发式?
主要十从十不从起到了重大作用,简而言之,道士可以保留汉族的所有意识和生活规律。事件回顾我们都知道满清在入关之后,有了大规模的剃发制度,而剃发制度最主要的一点便在于收拢天下的心。只不过从清朝的做法以及...……更多
开笔启智 礼润人生——临沂第九实验小学举行2023级一年级新生开蒙礼
...行”,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孩子们一一起立,自正衣冠,老师们也俯身为学生正衣冠。衣着整洁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格与典范,外在肃整衣冠,内心端身正意。先师孔子...……更多
宋仁宗赵祯死后,敌国皇帝都为其修建衣冠冢
...的手说:“两国42年没有发生战争,我要给宋仁宗建一个衣冠冢,以寄托哀思。”之后,辽国的皇帝将宋仁宗的画像奉如祖宗祭拜。 ……更多
闪耀吧!中华宝藏⑧丨千年前的神都穿搭今天依然潮
...唐代汉服“《年锦》中还有两套汉服是洛阳博物馆‘华夏衣冠系列展——时裳·武则天’主题展的同款。”谈起观众对节目、对汉服的喜爱,李珺介绍起她参与负责的“时裳·武则天”主题展,她告诉记者,“汉服为什么会这么...……更多
历史上发生过3次衣冠南渡,各发生在哪个朝代?
衣冠南渡,现在是个成语,有着特定的意义。衣冠,衣服和帽子。古代跟我们今天不同,衣服是分等级的,帽子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戴的,只有士才可以戴帽子。所以,这个衣冠还不是一般的衣服和帽子,是缙绅、士大夫穿...……更多
聊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姓的衣食住行
...区分的不同社会群体。一、百姓的服饰我国是礼仪之邦,衣冠服饰是礼仪的重要内容,穿衣不仅是为了御寒,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体现。因此对于各阶层人们的服饰有着严格的界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日常服饰与汉代相比,...……更多
古代的衣冠南渡使华夏文明得以传续发展
...感。南冠原本就有囚徒的含义,而在古代发生不止一次的衣冠南渡,其实就是华夏文明火种的传递,只不过在当时的人看来,背井离乡逃往南方,这跟囚犯也没有什么区别。衣冠南渡,特指在北方战乱的情况下,大批士族由北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