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晚唐暗杀事件:藩镇叛乱与朝廷的危机
...成河。而这起暗杀的组织者,正是名义上身为朝廷臣子的藩镇。唐王朝藩镇问题的由来、唐宪宗继位时的形势藩镇又被称为军镇,起初是唐玄宗为了经略外敌而在边境设立的几大节度使,他们享有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辖区...……更多
...在河北就藩,做为回报,四人自然以仆固怀恩马首是瞻。藩镇勾结,如此荒唐的提案,估计放在任何一个皇帝身上都会把仆固怀恩的屁股打烂了。然而,更荒唐的是唐代宗居然接受了,他下旨任命: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统领魏...……更多
唐朝时期蕃镇节度使在大唐的权力如何
...国之初就为其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小的隐患,这个隐患就是藩镇。随之发展来的藩镇节度使让整个唐朝陷入了争权的漩涡中,各种问题纷至沓来。唐朝后期时根本无暇解决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亡国。让人不禁好奇,这个节度使在唐...……更多
...,人事独立;财税自己支配,经济独立,人们管他们叫“藩镇割据”,节度使就是土皇帝。再后来,藩镇割据之风越刮越烈,尤其是黄巢起义后,藩镇都成了独立王国,大唐帝国也就进入了“倒气”的阶段。以我个人浅见,藩镇...……更多
安史之乱后田弘正的归顺与唐朝的命运
一场安史之乱,让整个唐朝节奏大乱,长安失、藩镇割据、西域得失以及边疆不稳都让唐朝政权陷入岌岌可危之中。虽说这样的造反安禄山只闹了一年、史思明闹了七、八年后就双双毙命,但是它给唐朝带来的动荡确实不可逆...……更多
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特别是河北地区的“河朔三镇”,尤为猖獗。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位皇帝执意以武力来讨伐藩镇,结果非但未能解决藩镇问题,还引发了更大的战乱,战火甚至烧到了长安城,他被迫...……更多
唐朝的灭亡:宦官与藩镇的共同作用
...至要了皇帝的命,但事实上对唐朝来说,真正要命的却是藩镇割据,而造成藩镇割据的罪魁祸首却另有其人。唐朝宦官专权的原因和本质有人说,唐朝的宦官专权起于高力士,其实不准确,高力士对唐玄宗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他...……更多
唐德宗的权力游戏:建中之乱的背后故事
...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原本唐德宗希望借此机会削弱藩镇势力,重振大唐的雄风,却因处理不当,导致了各地藩镇的相继叛乱,最终被迫逃离长安,这一事件被后世称为“建中之乱”。唐德宗的雄心与初衷唐德宗李豫即位后...……更多
李纯:元和中兴的开创者
...唐雄风。他改革弊政,勤勉政事,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唐朝虽然没有达到李世民、李隆基时代的盛世繁华,但也开创了唐朝的又一个辉煌局面,史称“元和中兴”。平定西川、夏绥...……更多
...干预朝政,杀害朝臣,还劫持天子。在这个时期,有一位藩镇将领却对朝廷忠心耿耿,他多次率兵勤王,解救皇室危机。即使是在唐朝灭亡后,他依然沿用唐朝的国号。那么,这位唐末最忠诚的藩镇将领到底是谁呢?一、镇压义...……更多
宰相武元衡遇刺背后的权力博弈:藩镇与中央的较量
...头刺杀割首,朝野震动!天下局势瞬时波诡云谲。失衡的藩镇为平定安史之乱,众多武将受封节度使管一方军、民、财,是为藩镇。藩镇掌一方大权并形成世袭制,对皇权产生重要的挑战,而武元衡遇刺就源于藩镇与中央的矛盾...……更多
...刀,被他们干掉的节度使不计其数。唐朝历史上的第一次藩镇士兵作乱发生在天宝九年,那年朔方军节度使张齐丘因为“给粮失宜”而遭到士兵们的围攻,若不是郭子仪出手相救,张齐丘将成为第一个死在“士兵哗变”中的节度...……更多
聊聊唐朝盛世背后那些狼狈逃离都城的皇帝们
...回,鹘人借兵,同时,也为后来危害李唐政权,留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 唐代宗剧照广德元年(763年),一直对唐朝不断骚扰的吐蕃再次向唐朝发起大规模攻击,并且很快就抵近离唐朝的都城长安不远的奉天(今天的陕西...……更多
...根本不敢交出兵权,因为有前车之鉴。安史之乱中后期,藩镇节度使与朝廷的矛盾越来越深,朝廷忌惮藩镇做大,藩镇不满朝廷处处掣肘,这种撕裂导致本该三四年就结束的平叛拖延了八年之久。当初,郭子仪在连胜的一片大好...……更多
唐朝没被安史之乱打趴,却间接亡于黄巢起义
...要去依靠别的军阀才能生存。此外,黄巢起义破坏中央与藩镇之间的平衡,这场战斗中神策军的损失非常惨重,之后北方契丹入侵,昭宗决策失误,把神策军都给搭了进去,这是唐朝政府唯一能够依靠的中央军力,之前神策军无...……更多
从古人的诗歌,探明晚唐藩镇,和朝廷的真实关系
...史之乱以后的唐朝,普遍有这样一种认知,就是从此以后藩镇林立,军阀割据对抗朝廷,好像朝廷完全失去了权威,地方完全被军阀所割据。其实这样的理解存在简单化和片面性。按照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的研究,唐代的藩镇可...……更多
唐代后期,随着时局的变动,困扰唐皇的三大问题都是什么
...后也成为了推动唐帝国走向覆灭的重要因素。唐皇与地方藩镇展开斗争在唐廷相继平定了许多地区的叛乱活动之后,一些参与叛乱的节度使选择归降朝廷。此时安史之乱虽然已经临近尾声,但这却并不代表唐廷已经拥有了能够绝...……更多
唐朝的藩镇割据:淄青节度使的崛起与归降
...有些皇帝也干过类似的事情,唐德宗就曾拒绝过一个大的藩镇投降。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陷入了藩镇割据的时期。各个藩镇里,地盘最大的无疑是淄青节度使。淄青节度使实际上算得上是老牌藩镇了,最初是唐玄宗在天宝年间设...……更多
...接班,朝廷只能干瞪眼。这就是安史之乱后的后遗症——藩镇割据。刘家三代人割据幽州36年,却在巅峰之际发生了父子兄弟相残的事件。谁知,害人者被“鬼魅缠身”,吓得出家避祸,却离奇暴死。刘家是如何走上割据之路的...……更多
...“冀王”朱滔的亲哥哥。当年朱泚率先入朝,打破了割据藩镇不奉召的先例,被树为“忠君典型”。他的这个义举却没有获得好结果,一方面他被亲弟弟捅刀,幽州回不去了,另一方面又因朱滔的谋反,朝廷不敢信任朱泚,剥夺...……更多
唐朝为何不用推恩令进行削藩
...乱后,曾盛极一时的大唐迅速衰弱下来,这与当时猖獗的藩镇割据势力有莫大的关联,毫不夸张的说,唐朝后期混乱的藩镇割据局面是大唐走向陌路的罪魁祸首之一。其实,藩镇割据局面出现,是地方势力过重后必然会形成的一...……更多
五千泾原兵引发的长安兵变:唐朝削藩政策的失败与反思
...当,致使李希烈、王武俊、李纳、田悦、朱滔等五名节度藩镇自立称王。五千泾原兵此去,正是为了协助在前方作战的神策禁军及朔方军。由于安史之乱加速破坏了唐朝的“府兵制”,使大多数自耕农沦为无地流民。为了重建唐...……更多
...辞,一溜烟跑了。堂堂钦差,弄得鼠头樟脑,难怪朝廷被藩镇轻视。但刘从谏毕竟已经死了,瞒也瞒不住,于是刘稹率领一万人将使者和监军围住:比照河朔三镇,我要继任节度使。监军吓得战战兢兢,在刘从谏的灵堂上,为刘...……更多
文天祥为何建议南宋恢复唐代藩镇制度
...,提出了一条“惊世骇俗”的建议,那就是重新恢复唐代藩镇制度,设置四路节镇,授予节帅练兵统兵之权,可以振奋军威,抵御外敌。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天祥。我们都知道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忠臣烈士,他在南宋灭亡后...……更多
刘备在四川称帝六百多年后,谁复制了他的成功
...节,前往东川,赐顾彦晖旌节,履行正式任命程序。唐代藩镇 但是,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趁机指使绵州刺史杨守厚发兵劫持了宗道弼,并发兵攻东川首府梓州,意在夺取东川。顾彦晖只好求救于王建,王建遣其将华洪、李简...……更多
唐德宗为何连续三次被救命恩人反叛
...,唐廷为了防止安史之乱之事再发,于是广封节度使赐以藩镇把守,期望以藩镇之力镇压叛乱,杀叛乱于萌芽中,但殊不知藩镇割据反而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软叛乱。藩镇的制立似乎是安史之乱的变质延续。各个节度使一看,既...……更多
唐朝节度使制度的兴衰:从军事需要到藩镇割据
...朝的兵源、后勤及军事管理等制度随之改变,最终滑向了藩镇割据。兵、财、权节度使制度的第一个弊端,就是允许节度使可以自行募兵。唐朝实行的兵制是府兵制。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受田的百姓不缴纳赋税,不...……更多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一把抓,如安禄山那种特大号节度使甚至可以连兼着三个藩镇的工作。后来安史之乱虽然是平定了,但是藩镇割据,节度使坐大这个事儿,却一直没能有效的解决。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节度使们往往是拥兵自重,不仅割据一...……更多
聊聊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奉天之乱”
...发动了削藩战争。唐德宗前期开战减藩,少数反对朝廷的藩镇节节败退,第一步减藩即将成功。然而,唐德宗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本来,斩藩这种事,要“温水煮青蛙”慢慢来,他却打算一步到位。于是,帮助朝廷镇压叛乱的幽...……更多
宦官当道与削藩之策:唐昭宗李晔的治国困境
...政的危机局面。只可惜,巩固了皇权之后的李晔,却使得藩镇势力开始人人自危,藩镇势力又开始搞事情了。但也正是李晔的削藩举动,导致了自己面临最大的危机。削藩失败当时很多镇守边境的节度使,都有可以独领当地政权...……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走读山东 感知菏泽| 韩国友人“逛郓城”邂逅非遗之美
大众网记者 李威 通讯员 李牧 崔如坤 苏亚 郓城报道2月22日,山东郓城县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对话。来自韩国忠清南道(省)武术散打队成员郑成勋一行走进郓城水浒好汉城
2025-02-23 17:41:00
无偿向美国捐赠183件国宝,却向祖国索要巨款,这个华侨是谁?
“对我来说,商业是小事一桩;爱、信仰、性格的真诚、人的志向,这些才是神圣之物。”——爱默生《爱默生随笔全集》人的劳动,尽管从削桩到修建城市
2025-02-23 12:40:00
李自成第15代孙,不愿隐姓埋名,想要重出江湖
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后,是死了还是逃了?若是死了,究竟死于何地?若是逃了,究竟逃于何处?三百多年来,正史野史,莫衷一是
2025-02-23 12:45:00
公审大会,新四军团长怒而上台砍死9人,群众拍手叫好
1940年5月,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江苏高宝县的牌楼乡成为了战火纷飞的前线。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却因为战争的蔓延而变得异常紧张
2025-02-23 12:46:00
小古文一直是中小学生头疼的地方。开学季,现代出版社最新出炉了一套“行吟小古文”。“行吟小古文”系列以国学大师唐文治选评的《高等小学国文读本》为基础
2025-02-23 08:24:00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居天下之中。夏朝在此建都,开启了王朝统治的序幕;殷商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让这片土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2025-02-23 08:25:00
2月26日,是中国“现代诗歌第一人”穆旦逝世48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翻译家,译林出版社最近特地推出了《穆旦传
2025-02-23 08:25:00
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
共工新闻香港2月23日专题电题:《还俗记》完成重编上共工新闻社中国近代文史顾问钮则坚讲述先父传奇过往共工新闻记者程晓兰发自香港今(21)日
2025-02-23 10:26:00
宿迁泗阳:盲人丁士云如何用琴书奏响时代之声
在泗阳县这片古老而深沉的土地上,曾有一位盲人艺术家,用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卓越的艺术才华,编织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琴书传奇
2025-02-23 11:35:00
庆余年结尾,范闲到底死没死?费介终于给出答案!
二皇子是剧中隐藏的很深的大BOSS,如果不是因为范闲到上京,可能从内库在上京的商号中发现账目有问题,二皇子可能还不会暴露出来
2025-02-23 11:42:00
中国有8圣,其中7圣世人皆知,唯独剑圣少有人知,他是何方神圣?
《说文解字》曰:“圣者,通也。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的先贤,他们往往在某一条道路上有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品德高尚受到人们的尊重
2025-02-23 11:49:00
原创1977年高考试题“蹿红”,看完题目,网友:我穿越过去也能上北大
有段时间撒贝宁说的一句话在网上非常红火,这句话只有4个字:北大还行。众所周知北大与清华是我国的两座顶尖名校,但对于学霸来说可以轻松考上的北大
2025-02-22 22:12:00
霍光一生忠诚,为什么后世却认为他的权臣,和诸葛亮截然不同?
霍光作为霍去病的弟弟,在西汉中期辅政常与“伊尹”相提并论。在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期间,霍光也可谓忠心不二,一心为汉室服务鞠躬尽瘁
2025-02-22 22:14:00
都知道他是著名的词人,其实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大多数人不知道
辛弃疾,众人对他的印象几乎都留在:他是著名的词人,一生写了很多首词。其中写的有关战争的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他是如何能作出这么写实的词
2025-02-22 22:33:00
他白手起家,年入百万后却执意出家,妻子劝阻无果:愿再无来世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新中国的经济有了质的飞跃,人们再也不用为温饱而担忧。然而快速发展的经济也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息
2025-02-22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