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自宋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汉的豪族、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的门阀士族、唐末五代的藩镇节度。 诸侯不同于之后的地方割据,来源于天子的血缘亲属关系,所以秦皇统一和汉武削藩,都有过短暂的平民政治时代,不过并不长久。隋唐历经战争和开始科举...……更多
安史之乱对历史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出将入相”到文武分途安史之乱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无疑是藩镇割据与武人专权。唐王朝为了迅速平定叛乱,无奈地进一步赋予平叛节度使权力,使这些节度使手中掌握着完全听命于将领的武装。此外,唐庭大量的诱降安史叛军,...……更多
宋太祖赵匡胤有什么丰功伟绩,能被提为五大伟帝之一?
...几乎没有说法的地方。在安史之乱之后,中国一直是处于藩镇割据、武人专权的情况之下。尤其是到了宋太祖时期,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潜规则”。甚至有一些皇帝都被武将要挟,惨死在武将的手力。在五代十国...……更多
...内侍省官及武选官,将领路分都监、缘边都巡检使以上。藩镇割据大事则禀奏,其付授者用宣;小事则拟进,其付授者用扎。先具所得旨,关门下省审覆。面得旨者为录白,批奏得画者为画旨,并留为底。惟以白纸录送,皆候报...……更多
唐朝藩镇并非不可解决,但方式却并不适当
藩镇追求的是自由自在、子孙相传,并没有取皇帝而代之的政治野心;皇帝削藩是要打仗、花钱的,是一件很麻烦、很费心思的事情,中晚唐大多数时候皇帝直接掌握的力量并没有对藩镇的压倒性优势,少数杰出帝王还没有把...……更多
这三个原因导致北宋积贫积弱,最终二帝蒙尘国家灭亡
...已喻矣。’”从上面这段史料来看,宋太祖赵匡胤为避免藩镇作乱从而保赵宋社稷之长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稍夺其权,二是制其钱谷,三是收其精兵。从结果来看,这三项措施非常有效。但是恰恰是这三点措施造成...……更多
唐朝为什么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中央不得不给予地方将军更多的实权,所以就形成了地方藩镇尾大不掉的局面。一直到唐朝灭亡,这个问题都没能解决。另外,因为藩镇开始做大,唐朝的土地制度也逐渐崩溃,土地兼并问题,开始愈演愈烈。安史之乱持续了整...……更多
唐代后期,随着时局的变动,困扰唐皇的三大问题都是什么
...后也成为了推动唐帝国走向覆灭的重要因素。唐皇与地方藩镇展开斗争在唐廷相继平定了许多地区的叛乱活动之后,一些参与叛乱的节度使选择归降朝廷。此时安史之乱虽然已经临近尾声,但这却并不代表唐廷已经拥有了能够绝...……更多
晚唐三大痼疾,哪个对唐朝危害最大
...灭亡的隐患。晚唐时期,形成了危害朝廷的三大痼疾——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这三大痼疾每一个对朝廷的危害都极大,但是,非要说哪一个对朝廷危害最大,毫无疑问是藩镇割据。因为,宦官专权和党争在其他朝代...……更多
后汉皇帝刘承祐,因为圣旨被改而走向终结
...命中央,实际已割据一方,唐王朝逐渐步入衰落。到了晚唐,藩镇割据已成定局,朱温更趁机夺取政权,建立后梁,标志着唐王朝的灭亡。这个时候的中原地区,简直就像一盘散沙,各地方割据的现象非常严重。唐玄宗开元时期的贞观之治...……更多
宋朝出现党争,与皇帝的放任和科考扩大有关系
...也是这样,党争作为导致唐朝灭亡的几大原因之一(还有藩镇割据和宦官擅权),再加上北宋重文抑武,文士兴盛,更容易有结党的趋势,所以赵匡胤更是竭力避免结党的事情的发生。赵匡胤对避免党争所做的努力,首先是在宰...……更多
唐朝的灭亡:宦官与藩镇的共同作用
...至要了皇帝的命,但事实上对唐朝来说,真正要命的却是藩镇割据,而造成藩镇割据的罪魁祸首却另有其人。唐朝宦官专权的原因和本质有人说,唐朝的宦官专权起于高力士,其实不准确,高力士对唐玄宗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他...……更多
唐朝没被安史之乱打趴,却间接亡于黄巢起义
...要去依靠别的军阀才能生存。此外,黄巢起义破坏中央与藩镇之间的平衡,这场战斗中神策军的损失非常惨重,之后北方契丹入侵,昭宗决策失误,把神策军都给搭了进去,这是唐朝政府唯一能够依靠的中央军力,之前神策军无...……更多
唐朝时期的藩镇制度是怎么产生的?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发生在唐玄宗末年的“安史之乱”,这次战乱证明了唐朝藩镇制度的失败。藩镇制度是在由唐玄宗时期形成的,唐玄宗设立藩镇原本是为了抵御外族入侵保卫边疆安稳,藩镇长官为“节度使”。唐玄宗后期的节度使独揽大权,不...……更多
李豫一意孤行,招降安禄山个史思明的旧将是为何?
唐代宗李豫即位后,在唐朝禁军、藩镇军和回纥军的共同努力下,席卷大半个国家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叛军首领史朝义被投降的范阳尹李怀仙杀死,包括李怀仙、薛嵩、田承嗣、李宝臣等人在内的叛军将领纷纷向唐军投降...……更多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为什么再也没有能力恢复从前的国力?
...作《长恨歌》的白居易形象。来源/电影《妖猫传》截图藩镇割据距离“安史之乱”平息不过短短一年,大诗人杜甫就绝望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原本以为,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平定...……更多
白马驿之祸导致无数朝臣被杀害,是唐朝灭亡的原因吗?
...人恨之入骨;一个屡次参加科举,却屡次落榜,最终流落藩镇。对于已被朝廷重用的朝臣们自然心生嫉妒和怨怼,而这种心理的存在,促使朱温拿这些朝臣来发泄自己压抑多年的怒气。这次的行动,从影响上看,唐王朝中的旧势...……更多
唐朝如此强大,为何无力平定藩镇之乱
...,整个国家陷入无休止的战争中。各地节度使接连自立,藩镇武装不听从中央命令,导致李唐王朝疲于应对,最后民怨四起,国家分崩离析。上面说的都是史实,可是内乱每个朝代都有,为什么强大的唐朝经不起一次武将叛乱。...……更多
唐朝历经8年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能“苦苦支撑”150年
...在安史之乱后,唐朝面临两个最危险的局面:一个是各地藩镇实力再次增强,因为朝廷平定安禄山依靠的是其他藩镇,消灭了安禄山,其他藩镇的实力却更强了;另一个是西北边疆的吐蕃蠢蠢欲动,安史之乱导致驻守边关的大军...……更多
宋朝初期文武之策的演变:从‘重武轻文’到‘重文轻武’
...,皆前代所无。”宋初统治者重文轻武主要借鉴于五代的藩镇之乱,故而提高文臣的地位,辅之以“欲令武臣读书”,希望改变自唐中期以来外重内轻、王朝更迭频仍的局面。可以说,作为奠定一个新王朝并同大多数王朝一样,...……更多
宋朝重视教育,设施设置受限,教育开支充满特色
...时期,虽然一直处在外族包围的风雨飘摇之中,国家政治局面长期不够稳定,后面更是被赶到南方。但正是由于统治阶级对教育的重视,让宋朝发展出辉煌灿烂的文化。 ……更多
唐朝时期蕃镇节度使在大唐的权力如何
...国之初就为其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小的隐患,这个隐患就是藩镇。随之发展来的藩镇节度使让整个唐朝陷入了争权的漩涡中,各种问题纷至沓来。唐朝后期时根本无暇解决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亡国。让人不禁好奇,这个节度使在唐...……更多
奉天之难为什么会成为晚唐败落的标志事件
...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唐德宗在位的时间点,正好是唐朝藩镇势力最为猖獗的一个历史时期。而藩镇势力猖獗的产物,便是发生于德宗一朝的“奉天之难”。历史上的“奉天之难”的发生,跟唐德宗有很大的关系。德宗继位后对...……更多
历史上这三个科举不第,仕途失意但名气却很大
...、黄巢大起义覆灭唐朝根基 首先说说黄巢,唐末时期,藩镇割据,外敌威胁,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但统治者不思进取,对于自己内部的党争以及宦官专权不处理,皇帝成为高危职业,沦为各方争夺的代理人,时刻面临被更换...……更多
揭秘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为何盛世难再
...练有素的二十多万边关军? 唯一的办法就是依赖其他的藩镇节度使,继续授予更大的权力才能调得动那些曾经不被看好并且没怎么好好磨过的刀。中央的权力在平定内乱中悄无声息地再一次被削弱。唐代宗平定叛乱之后,唐朝...……更多
宋太祖赵匡胤:从禁军将领到开国皇帝的崛起之路
...普咨询平息战争,使国家长治久安之策,赵普建议要夺取藩镇的权力,控制财政权,收夺地方上的精兵杯酒释兵权五代时期的起义,造成的悲剧,让赵匡胤时常寝食难安,于是终于决定收夺禁军将领的兵权961年,赵匡胤在宫中设...……更多
唐朝中后期,为什么宦官可以控制中央禁军?
...后,整个唐王朝国家,满目疮痍。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些藩镇上的节度使,让唐王朝中央政府,敢怒而不敢言,于是开始依赖起来自己身边的宦官。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东汉王朝、唐王朝和明王朝,都经历了宦官时代。一个朝...……更多
聊聊宋代司法制度——鞫谳分司的作用
...定,特别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朝的国力衰弱,藩镇割据的势力越来越大,藩镇割据拥有府兵的数量极多,拥兵自重。根据史书记载:“以金帛赂之,称臣借兵可矣,但以父事之太过,许其土田更是大患。”由此可以看...……更多
皇帝准备干掉将军,将军是如何解决的
...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王朝更替和多个藩镇政权并立的混战局面。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960年,宋太祖赵匡胤推翻后周,重新统一全国,才得以结束。乱世农村一方繁荣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大河北岸的农村一...……更多
探究终结唐朝百年藩镇割据的人
...确实是一把好手,也确实厉害,但要说他解决了唐朝百年藩镇问题,那就是有些夸张了。真相是什么?朱温在藩镇消亡的过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真正终结唐朝藩镇割据的人又是谁?我们就来一探究竟。01朱温时代的藩镇实...……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懿的兄长。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
2024-06-30 20:18:00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2024-06-30 20:18:00
南唐的开国皇帝名叫李昪,也就是后主李煜的祖父。此人出身寒微,父亲又在战乱中失踪,一度沦为流浪四方的孤儿。然而,李昪却在三十多年后成为南唐的皇帝
2024-06-30 20:18:00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2024-06-30 20:19:00
根据《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等史料的记载,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国的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七子
2024-06-30 20:20:00
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河内温县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八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对于司马敏来说,史料上的记载更加匮乏
2024-06-30 20:21:00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一度直逼明朝名义上的首都南京,但仅过三十五天,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即王守仁)平定
2024-06-30 20:21:00
受人蛊惑挑战嬴政,力不能及逃亡他乡
根据史料可知,嬴政(秦始皇)之兄弟们至少是四个(一奶同胞、同父或同母)。其中,两个被嬴政处死了,那就是嫪毐与嬴政母亲的私生子
2024-06-30 20:21:00
所有人都知道,小说《三国演义》不是一部神话小说,虽然书中也有一些神神怪怪的故事,但从整体上来说,小说和神话根本就不挨边
2024-06-30 20:19:00
为什么灭掉秦朝的刘邦却差点被匈奴活捉
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024-06-30 20:21:00
司马进,字惠达,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六子,司马懿六弟。在曹魏时期,司马恂担任中郎这一官职,封城阳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
2024-06-30 20:20:00
司马馗(生卒年不详),字季达,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四子,晋宣帝司马懿的四弟。相对于司马懿和司马孚,司马馗则比较低调
2024-06-30 20:19:00
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特别是许田打围之后,汉献帝简直是度日如年,朝中大臣也开始想办法要除掉曹操。办法倒是想了不少,大多都胎死腹中
2024-06-30 20:20:00
民间招募的宫女都是必要验玉女,那么是怎么样来查验玉女的呢
在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无异是秦始皇嬴政,怎么样来检验玉女的呢?都说了当了天子就有三宫六院,美人三千。那么三宫指的是故宫中的内廷
2024-06-30 20:23:00
吕布在白门楼被俘,曹操为何听刘备意见杀了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最强的武将,他弓马娴熟,号称“飞将”。在很多的战场上,都能够看到吕布的身影。他率领的骑兵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
2024-06-30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