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云南迪庆3月29日电 题:聆听三个藏族农奴“翻身”的故事中新社记者 缪超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纪念日。当天,中新社记者采访中共迪庆藏族自治州委党史研究室原副调研员祁继光,今年82岁的...……更多
...家》中文版即将重磅推出,通过一片古老牧场、一名普通藏族妇女的“四季牧歌”,展现世界的香格里拉“最后一代传统牧民”关于家人、家园和家国的故事。3月28日13时,中国新闻网全媒体平台,敬请期待! ……更多
翻身农奴讲故事|我的1959:系在糌粑口袋上的深情
...“亚西平康庄园”,达国杰的家族世代为奴,他的童年在农奴主残酷的压榨下度过。“支差役、干农活、服侍农奴主,换少许的糌粑糊口,这种苦日子循环往复看不到头,像太阳每天升起一样固定。”历史上,西藏长期实行政教...……更多
翻身农奴讲故事丨扎巴旺旦:一捧青稞,两种滋味
...的奢望。扎巴旺旦今年80岁,提起65年前的旧西藏生活,农奴主的压迫依然让他心有余悸。海报制作:新华社记者邱星翔西藏民主改革前,扎巴旺旦一家九口每天的果腹之物,只有小孩巴掌大的一碗糌粑汤。那碗汤,稀得可以照...……更多
从苦难到新生
...十五年记忆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三位曾是农奴的藏族老人讲述了自己65年的命运变迁。从旧西藏黑暗的日子,到民主改革重获新生的幸福,65年前的西藏民主改革打碎封建农奴制枷锁,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然一新。如今,...……更多
翻身农奴讲故事丨藏北草原上,斯曲旺姆和她的“百口之家”
...生活艰难得令人难以想象。斯曲旺姆曾是一名“堆穷”(农奴的一种)。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了。“那时候草原上没有医生,得了病就自己扛着,扛过去就能活,扛不过去人就没了。”斯曲旺姆说。斯曲旺姆和外婆...……更多
...地方参选率达到100%。目前西藏全区四级人大代表42153名,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89.2%。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边巴拉姆说,195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平息武装叛乱、进行民主改革,结束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更多
从农奴后代到全国劳模:西藏四世同堂家庭新年话家史
...说,她出生于1943年。那时,旧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作为“差巴”的她家,要向农奴主交名目繁多的赋税,还要支差役。这些几乎榨干了家里所有的收入,剩下的部分仅能勉强苟活。“农奴一整年的辛苦劳动,填...……更多
文艺复兴如何一步步瓦解中世纪封建西欧的奴隶制
导语:一说到农奴制度,我们可以完全认为这是一种由欧洲在世界历史上独创的制度。其实中世纪的欧洲要是从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来看,应该已经算是进入到了封建社会的时期,可就是因为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的...……更多
强钦庄园:昔日农奴主庄园,如今人民乐园
...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琼达卓嘎在西藏山南市,一座昔日的农奴主庄园改造成为公共文化设施,正式向公众开放。位于琼结县拉玉乡强吉村的强钦庄园拥有近200年历史,三层主体建筑在西藏农奴制度鼎盛时期管辖农奴38户,仅庄园...……更多
新华全媒+丨苦难与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格桑曲珍
...结县拉玉乡强庆村村民。她的父母曾是当地庄园的朗生(农奴),因此她一出生就成为庄园的农奴。“早晨天不亮上山拾牛粪,夜里捻羊毛到深夜”,然而最可恨的是他们还要忍受饥饿,“每天只给一小勺糌粑,根本吃不饱,只...……更多
一位翻身农奴的四世同堂幸福年
...的次旦老人,在民主改革以前是“差巴”(领种份地,向农奴主支差役的人)。各种名目繁多的差役、赋税榨干了次旦家的收入,剩下的部分只够勉强生活。那时候,次旦最害怕下雨下雪,因为家里住的低矮土坯房四面漏风,屋...……更多
天下苦秦已久,百姓所苦的是什么
...都属于犯法。除此之外秦国百姓做了分类,分为自耕农和农奴,自耕农就是通过授田制得到土地的寻常百姓,而户籍制度确定了他们的一生。其次则是农奴,农奴丧失了自己的自由,一生只能在国家管理的田地里工作耕种,所有...……更多
西藏林芝:铭记党恩跟党走  团结奋进勇向前
...主改革65周年。墨脱边境派出所联合墨脱镇政府,与辖区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70余名群众,在墨脱镇举行升旗仪式。巴安通边境派出所网格民警,利用驻村工作优势,组织辖区僜人群众,在村文化活动广场举行升旗仪式。派边...……更多
话剧《老西藏》连演三天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文艺演出启动话剧《老西藏》连演三天本报拉萨3月27日讯(记者 桑邓旺姆 张宇 见习记者 卓玛七林)26日晚,2024年格桑花演出季第一季文艺活动——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更多
priory公布《桎梏之下》上市计划
...新作品《桎梏之下》的上市计划。这款游戏是一款中世纪农奴家庭生活模拟游戏,预计将于3月28日在各大电子游戏平台上架销售,但目前暂不支持中文。《桎梏之下》的设定背景是在1085年到1335年间,玩家需要扮演一个处于社会...……更多
西藏樟木口岸:普法宣传到边关
...28日上午,聂拉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在樟木口岸开展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期间,聂拉木边检站民警结合群众需求,围绕《宪法》《民法典》《出入境管理法》《陆地国界法》等法律知识,运用生活小案例,以现场...……更多
战国七雄变法,为什么只有秦国笑到最后
...100亩,就认为税率就是1/10。在当时那种生产力条件下,农奴们把贵族的100亩耕完之后,他们共有的那900亩大概率是不能完全耕完的。地是不值钱的,当时真正值钱的是农奴的劳动时间,基于这一点,我们计算当时的税率,不应...……更多
藏历新年遇上农历春节 藏北人家“四世同堂”年味浓
...摄)。今年85岁的斯曲旺姆,年轻时曾是一名“堆穷”(农奴的一类)。在斯曲旺姆很小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她和外婆相依为命,靠打零工、放牧为生。“那时没有自己的牛羊,替农奴主放牧一整年,换来的糌粑也不够温饱...……更多
“跳梁小丑”降央卓玛名誉扫地,不再被世界原谅,刀郎:绝不宽恕
...,友情变成了诉讼的武器。究竟是什么让这段悲剧发生?藏族女歌手降央卓玛:从农村到舞台的音乐传奇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音乐界的小传奇——降央卓玛。她是一位藏族女歌手,小时候生活在四川的农村,家境一般,可她...……更多
2024年贵州老年大学舞蹈大赛圆满落幕
...依次走上舞台精彩演绎了《扇韵》《我们的家园》《翻身农奴把歌唱》等节目,隽美的舞步踏出了老年生活的幸福节奏,也充分体现了“学员编、学员演、学员看”的学员主体性,一幅同心共筑贵州老年大学美好明天的画卷在一...……更多
丽香铁路首个货运站投入运营
...供装卸搬运、仓储、配送和货物信息处理等服务,是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唯一的铁路货运站。“以前我们发往香格里拉的货物都是通过公路运输,运输时限受限制、费用也比较高,现在小中甸开办货运业务了,我们就毫不犹豫选...……更多
...课堂氛围推向了第一个高潮。“共产党来了变了天,百万农奴翻身做主人”环节。授课人精心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如: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民主改革的经过、自治区成立的意义等。师生之间通过一问一答的互动方式,将知识教...……更多
宋代之后,汉人战斗力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第三件事是放贷。这三件事弄到极致就是的吐蕃政教合一农奴制。这玩意,那真是扒皮挖眼就像呼吸和喝水一样简单。农奴的祖宗十八贷,黄世仁看了都要流泪,还是你们挣钱狠啊。宋代之后,汉人的战斗力越来越差原因跟这个...……更多
90岁游本昌出演《繁花》爆火,息影四年陪妻子抗癌,晚年出家为拍戏卖房
...用心思考每一个角色。尽管在《大雷雨》中他所扮演的“农奴”没有一句台词,出场时间也仅有短短的十几秒,但为了这十几秒,他看完了《大雷雨》19个译本,不断揣摩角色,最终他把这个人物设定成了一个又瞎又瘸的形象,...……更多
日子像花一样美好
...现在迅速发展的克松社区曾经被称为克松庄园,是旧西藏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多吉曲珍家世代都是克松庄园里的农奴,受尽了压迫。1959年,克松作为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成立了西藏第一个...……更多
哥萨克人究竟是什么呢?
...具体的民族类别。在15至16世纪的东欧大草原上,逃亡的农奴、亡命之徒、逃亡士兵以及各种大小游牧部落的成员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战斗团体,被称为哥萨克人。因此,这些成员之间并没有共同的母语、文化传统和背景。哥萨克...……更多
...。洛桑拉姆所在的村庄是朗通庄园所在地,她小时候曾是农奴。“我家是朗生,我小时候就给主人家放牛羊,住着小小的地下间,屋子里就一张毯子和一个碗。”洛桑拉姆说。达娃朗杰介绍,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奴被分为差巴、...……更多
齐桓公为何总共拜访了五次才终于见到稷
...大事儿,那就是土地改革。齐国从前是井田制,也就是说农奴除了封建领主的私田之外,还必须在国家的公田上劳作,等于是双重剥削,严重打击了农奴的积极性,于是他们消极怠工,造成公田大片荒芜。基于此,齐国开始土地...……更多
《繁花》结局封神!没爷叔,宝总少了灵魂
...都是在为未来积累表演经验。为了把话剧《大雷雨》中的农奴演的逼真,他读了整整19本书。因此对这个人物越发熟悉,对农奴也有了较完整的理解,比如形象、饮食习惯、内心活动等。女主人死后最后一场戏里,游本昌演的农...……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棋盘岭“一地两设伏” 战例经典写入解放军战术教科书
大皖新闻讯 棋盘岭在桐城县城南11公里处,安桐公路从岭下穿过。抗日战争爆发后,棋盘岭是日军的一条重要补给线,1938年9月
2025-07-08 16:54:00
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在集义青纱帐里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集义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位于县城东10华里处。早在唐代天宝年间
2025-07-08 07:04:00
“老八路”抗战史料入藏南京王云生前曾在南京工作十余年,获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7月3日,“老八路”、军旅剧作家王云生前留存的珍贵抗战史料
2025-07-08 07:51:00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方志大讲堂”再谈郑和:让航海精神融入城市血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祝东秀2025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
2025-07-08 07:51:00
厦门桂林两地党媒联动——今天我们为英雄寻根寻亲
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李治年、秦贤行等人北上抗日时的合影。1933年2月5日, 厦门大学师生欢送易元勋
2025-07-08 07:56:00
陈绍先,1920年出生,贵州省兴义市人。1920年,陈绍先出生在兴义县(现兴义市)泥凼乡岩凹一个贫农家庭,童年时,生母早逝
2025-07-08 01:50: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青砖镌烽火 均郧房县委旧址的红色记忆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通讯员 任紫薇)中原突围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以迎击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的首战壮举
2025-07-07 19:55:00
战地寻踪 | 五处遗存传承平北抗战烽火
这里是怀柔地区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的诞生地,至今仍旧保留着抗战中的5处革命旧址,这里传颂着一段段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头道梁村
2025-07-07 14:06:00
战地寻踪 | 人民第一堡垒焕新红色记忆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战》,唤起多少人对抗战岁月的回忆
2025-07-07 14:37:00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7月7日,全体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无数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2025-07-07 14:52:00
安次区图书馆:开展国防教育研学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刘建斌)“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人从此奋起进行全民族抗战……”7月6日上午
2025-07-07 17:54:00
华南细菌战重要铁证!“波第8604部队”完整名册首现国内
7月7日,在广东省档案馆,一份来自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波第8604部队”名册经由日本学者松野诚也捐赠首次完整出现在国内
2025-07-07 18:32:00
习语|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温总书记这番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2025-07-07 08:44: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徐光耀)准备把我珍藏了80多年的给父亲的一封信,捐献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2025-07-07 08:59:00
@小伢儿 来演绎心中的济公故事
虎跑公园推出“探寻济公传说,传承非遗之光”小小非遗传承人活动游本昌老先生捐建的石刻济公传奇故事朱辉为孩子们做讲解 “鞋儿破
2025-07-07 0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