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翻身农奴讲故事丨扎巴旺旦:一捧青稞,两种滋味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3-27 10: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酥脆的风干牦牛肉、热气腾腾的酥油茶、丰富多样的鲜果和饮品……这些今天西藏百姓家中的寻常饮食,却是扎巴旺旦年少时的奢望。

扎巴旺旦今年80岁,提起65年前的旧西藏生活,农奴主的压迫依然让他心有余悸。

翻身农奴讲故事丨扎巴旺旦:一捧青稞,两种滋味

海报制作:新华社记者邱星翔

西藏民主改革前,扎巴旺旦一家九口每天的果腹之物,只有小孩巴掌大的一碗糌粑汤。那碗汤,稀得可以照人影。“若你未曾见过镜子,不妨瞧瞧阿佳(姐姐)手中那碗清汤。”老人唱起儿时的歌谣。

时值三月,西藏各地迎来春耕。这个播种希望、期待丰收的时节,在过去,是农奴新一轮痛苦的开始。在封建农奴制下,占人口95%的农奴在生死线上挣扎。

农奴被分为差巴、堆穷和朗生,扎巴旺旦一家都是差巴。每年春种,青稞种子要向庄园主借;夏耕秋收,粮食被农奴主一粒不剩地掠走,自己的口粮还得向庄园主借。劳作年复一年,而债务日积月累。

“寺庙里的僧人管家会坐在椅子上,紧紧地盯着农奴们干活。他们在青稞垛旁立下牌子,记录高度;如果发现青稞少了,所有农奴都会遭到鞭打。”这就是旧西藏的秋收。

打包青稞也要向管家请示。“他们监督我们装青稞。袋子缝得严严实实,再用带有记号的铁夹夹紧。”老人说,“我们把这些粮食送到寺庙和其他贵族家里,最远的地方,得走上整整两天。”

“我们每天不停地干活,却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晚上回到那漏风的小破屋里去,蜷着身体睡觉;等到第二天,继续这样的苦日子。”扎巴旺旦说。

翻身农奴讲故事丨扎巴旺旦:一捧青稞,两种滋味

扎巴旺旦(3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195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掀起了民主改革。和众多农奴一样,扎巴旺旦一家打破封建农奴制枷锁,获得了土地、牲畜和住房,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一家人获得了15亩农田和木犁等农具。“我当时心情很复杂。又是喜悦,又是恐惧和怀疑——这一切真的属于我们吗?”那年秋收,粮食卖出500元,收入归他们自己。

“那时机关干部一月工资28元,500元是一笔巨款。”扎巴旺旦不再疑惑,这确实是属于自己的丰收。

“我们开心地去干活,干得可起劲!”扎巴旺旦说,民主改革让他找到了生活的希望。他参加农业技术培训,1997年试种小麦和油菜籽大获成功。

翻身农奴讲故事丨扎巴旺旦:一捧青稞,两种滋味

11年前,扎巴旺旦搬进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羊达村一所宽敞的新房,生活得更悠闲自在;3个孩子也都接受了更好的教育,长大成人。他不再为全家生计发愁。

西藏的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00万吨以上。这位见证西藏农业天翻地覆变化的老人,依然珍惜粮食。在扎巴旺旦家的餐桌上,从来不会见到剩饭。他说:“攥在自己手里的糌粑,是幸福的味道。”(参与记者:姜帆、普布次仁、邱星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苦难到新生
...牦牛肉、酥油茶,今天西藏百姓家中的寻常饮食,是80岁扎巴旺旦年少时的奢望。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奴被分为差巴、堆穷和朗生。扎巴旺旦一家都是差巴,每年春种,要向庄园主借青
2024-03-30 01:42:00
翻身农奴讲故事|我的1959:系在糌粑口袋上的深情
...“亚西平康庄园”,达国杰的家族世代为奴,他的童年在农奴主残酷的压榨下度过。“支差役、干农活、服侍农奴主,换少许的糌粑糊口,这种苦日子循环往复看不到头,像太阳每天升起一样固定。
2024-03-31 10:34:00
一位翻身农奴的四世同堂幸福年
...的次旦老人,在民主改革以前是“差巴”(领种份地,向农奴主支差役的人)。各种名目繁多的差役、赋税榨干了次旦家的收入,剩下的部分只够勉强生活。那时候,次旦最害怕下雨下雪,因为家里
2023-01-24 10:11:00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云南迪庆3月29日电 题:聆听三个藏族农奴“翻身”的故事中新社记者 缪超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5周年纪念日。当天,中新社记者采访中共迪庆藏族自治州委党
2024-03-29 13:58:00
翻身农奴讲故事丨藏北草原上,斯曲旺姆和她的“百口之家”
...生活艰难得令人难以想象。斯曲旺姆曾是一名“堆穷”(农奴的一种)。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因病去世了。“那时候草原上没有医生,得了病就自己扛着,扛过去就能活,扛不过去人就没了。”
2024-03-27 10:49:00
从农奴后代到全国劳模:西藏四世同堂家庭新年话家史
...说,她出生于1943年。那时,旧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作为“差巴”的她家,要向农奴主交名目繁多的赋税,还要支差役。这些几乎榨干了家里所有的收入,剩下的部分仅能勉强苟
2023-01-29 10:03:00
日子像花一样美好
...现在迅速发展的克松社区曾经被称为克松庄园,是旧西藏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多吉曲珍家世代都是克松庄园里的农奴,受尽了压迫。1959年,克松作为西藏第一个进行
2024-03-31 10:34:00
藏历新年遇上农历春节 藏北人家“四世同堂”年味浓
...摄)。今年85岁的斯曲旺姆,年轻时曾是一名“堆穷”(农奴的一类)。在斯曲旺姆很小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她和外婆相依为命,靠打零工、放牧为生。“那时没有自己的牛羊,替农奴主放牧
2024-02-12 11:22:00
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念增扎巴站在舞台的红色幕布前,用藏语生动地描述着生活里的细枝末节。他不时与前排观众互动,又不时甩出几个“包袱”,前排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观众席里爆发出一次又一
2024-02-20 02:2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
宁德8岁女孩含泪求手术:“妈妈,我要变漂亮,想和大家一起玩”
“你好丑,我不想跟你玩。”因为一双斜视的眼睛,宁德8岁女孩念念从小就成了小伙伴眼中“特殊”的存在。尤其是踏入小学后,同伴的排挤
2025-09-26 18:46:00
g260701.jpg
2025-09-26 07:31:00
260302.jpg
2025-09-26 07:31:00
爸爸在直播间笨拙跳舞为女儿筹治疗费:多播一分钟,可能多一份经济支撑
大皖新闻讯 每天,张运来会在医院地下室或电梯外的空地进行直播。镜头前,他用笨拙的舞姿跳近8小时,只为换取打赏,给4岁患罕见恶性肿瘤的女儿小沐程筹集医疗费
2025-09-25 1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