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武帝刘彻:千古第一帝的辉煌与决断
...成为统治意识形态,因为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统一。董仲舒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从此,儒家思想取代了法家、道家思想,统治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多
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大臣秦宓
...教化,司马相如为其师。’汉室得才士,那时最为繁盛;董仲舒之类,不明封禅之礼,司马相如制定了封禅的礼仪。能制礼作乐,移风易俗,难道不是以礼仪节度人们行为规范而补益社会吗?虽说他有卓王孙一事拖累,但就像孔子...……更多
春色正醉人 春耕正当时
...跳动。在古代,春分又被称作“日中”“日夜分”。汉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中提到:“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处的分,即半,因恰逢春季之半,故称春分。太阳在这一天直射赤道,昼夜持...……更多
历史揭秘:邓绥太后推动“男女同校”,女性教育启蒙
...中精力去打匈奴呢?于是,汉武帝登基之后,首先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汉武帝还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重新开设了‘太学’,作为汉朝的最高学府。而再之后,随着太学开设,各地的读书人在家里完...……更多
曹操的重臣荀彧为何自杀?这是个文化问题
...就在多种思想中找到了儒学作为自己的立国思想。于是,董仲舒出现了,独尊儒学成了真,不过当时的儒学,跟后世的儒学普别很大,叫做新儒学思想。 这新儒学思想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融合了不少孟子学派的精神...……更多
...“仁寿”二字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它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这或许与董仲舒曾在此地办过书院有关(书院遗址位于今麟游九成宫镇东5公里处,慈善寺附近)。 岁月流转,到了唐贞观五年,唐太宗李世民对仁寿宫进行...……更多
征辟,是察举制度的补充,为两汉政权选拔人才做出突出贡献
...起对豪强特权的冲击。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举贤良对策,董仲舒对曰:“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子弟选郎更,又以富,未必贤也。……是以有司竭力尽知,务治其业而以赴功。今则不然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更多
...帝刘彻也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他十六岁登基,提拔了董仲舒等有志之才,解决了大汉的人才危机。为了解决诸侯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文化上,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更多
“秋后问斩”制度:古代统治者的仁心与儒家“天人感应”的体现
在西汉时期,西汉大学者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说法。在后来董仲舒的建议下,汉武帝“独尊儒术”,在后来的历朝历代儒家学说也成为统治思想,被各朝各代被实行。在“天人感应”的说法中,国家的各项礼仪活动,...……更多
墨家学派是怎么从中国历史上消失的如此彻底呢
...力一代不如一代,人才逐渐凋零。到了西汉汉武帝时,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墨家不论组织还是学术,都彻底消亡了。 ……更多
知不同 致和合——五粮液《“和美”研究报告》讲好美好愿景大叙事
...顺,齐家之本”;从刘安的“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到董仲舒的“成于和,生必和也”……“和”伴随中华文明绵延至今,融入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核,“和美”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是在...……更多
从举孝廉到公平考试:东汉察举制的演变与争议
...初出现,是在汉武帝时代。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建议的同时,开始设立察举制。但实际上,早在当年文景之治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就都曾经组织过全国范围的策论考试。简单来说,就是各地推荐...……更多
景县有个贾岛村
...境界。一天,贾岛戴了幞头,换了俗装,到广川古镇拜谒董仲舒祠,之后西行,不大工夫来到张甲河渡口。两岸绿树成荫,草长莺飞,风光绮丽。当年董仲舒就常来此地读书吟诵,贾岛仰慕董子,不知多少次来到这里闭目静坐,...……更多
为何中国历史上每次分裂混乱之后,总有一方势力统一天下呢
...真正实现了大一统,中国历史进入一个新的篇章。《汉书董仲舒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秦始皇实现真正的大一统《春秋》推崇的天下一统,这是天地之间的永久原则,是古往今来的一致道义。《...……更多
揭秘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他被冤枉了两千多年
...都有所发展。但汉武帝中年以后渐渐迷信方士,听信大儒董仲舒的谗言,下令“独尊儒术”。此后,崇古复古的儒家思想重新成为正统,其“以古非今”的思维主导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方向。3、后世君主,误国误己 在此后的...……更多
汉武帝刘彻的辉煌人生:才智与胆略的传奇
...人的帮助。其一便是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点的董仲舒。这位董先生是个不折不扣的哲学家,在刘彻下诏征求治国方略时,将儒家思想结合其他学派的思想,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系列适应汉王朝发展的思想理论,使...……更多
康熙是如何在近百个孙子中发现弘历的
...汉书》。弘历的继任老师是翰林院掌院朱轼,讲授贾谊、董仲舒和宋代儒学,而后又请翰林院编修蔡世远继续为弘历教授四书五经、宋儒著述。蔡世远并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将这些理论与治国平天下结合在一起,探讨历史上...……更多
为何说汉景帝刘启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廉政皇帝
...大司马为止,才再次出现朝廷军事最高长官。本年,大儒董仲舒与汉武帝策论后可能被任命为江都国相,董仲舒在江都(今江苏扬州一带)一带大搞求雨和止雨的灾异阴阳术,因效果不好被贬职为中大夫。当时的国相是二千石高...……更多
武帝时期的儒道冲突:赵绾王臧事件的背后真相
...能放开手脚,大胆施政。也就是在窦太后去世的第二年,董仲舒就提出了流传千古的《天人三策》,奠定了武帝独尊儒术的基础。如此看来,赵绾王臧的死,就更显得悲壮了。 ……更多
先秦至西汉:宗庙祭祀的演变与四时祭制度的形成
...制度大致是在春秋、战国时才逐渐形成的。虽然西汉时人董仲舒论述四时祭名曰:“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但从有关文献记载来看,西汉时期皇帝宗...……更多
山东省儒商研究会德州联络处组织举办第一届董子文化研讨会
...桂起深入解读了董子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哲学精髓,剖析了董仲舒“天人感应”“大一统”等学说在古今政治、文化领域的深远影响。他指出:董子文化作为儒家思想发展的关键阶段,其核心理念“天人感应”强调了人与自然、社...……更多
明代儒生:迫于生活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从而走上商贾的道路
在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儒家思想就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而到了明代,明太祖更是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这使得商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一直不怎么高,可以说他们一直处于...……更多
探讨“秋后问斩”
...经典著作《礼记》中的一篇,儒家等到汉武帝时期,经过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发展,用自己所著的《春秋繁露》进行深入解读,说“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更多
...术”,抛弃了“无为”,选择了“有为”。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决心建立一个天下大一统的王朝,不仅仅是皇权一统,思想一统,还要江山大一统。董仲舒也劝汉武帝,“临渊羡鱼,不如...……更多
从一起离婚事件斑窥东汉末年的历史碎片
...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这套学说,正是汉武帝所急需的一套伦理治国规范。从历史上来看,汉武帝称得上雄才大略,在他执政期间,开疆拓土,武...……更多
汉宣帝刘病已为什么追谥刘据为戾太子
...型的恶谥。不悔前过曰戾;不思顺受曰戾;知过不改曰戾。董仲舒曾说:“有其功无其意谓之戾,无其功有其意谓之罪”。即使是董仲舒的解释,“戾”也不是一个好谥号。汉宣帝是戾太子刘据的嫡长孙,当了皇帝之后应该为自己...……更多
古代的灭族刑法残忍,为何家属等死也不肯逃走?
...后刚好差不多这个点。囚犯斩首秋后问斩是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他认为天地到了秋冬之时,一片萧瑟,此时处决死刑,既不会违反天道,又可以彰显法律的严格。另外到了秋季,农忙结束,人们时间变得更为充裕,更多...……更多
...擅序与记,陆贽、欧阳修擅章奏、书尺,苏东坡擅史论,董仲舒、匡衡、刘向擅注经,蔡邕擅碑碣文字,王安石擅序说与哀祭。袁昶说,就是本朝名家,也有方苞擅义理,姚鼐擅义理考据辞章融合,张惠言擅易经,恽敬擅博采众...……更多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历史,司马迁或许给了我们答案
...大儒为他讲学,其中包括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不知是父亲的殷切期盼,还是父子俩志趣相同,总之,司马迁很早就开始为继承父亲的理想做准备。19岁那年,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天下,前往江淮和中...……更多
汉哀帝改国号以避祸,结果却“自掘坟墓”
...、戕害生民的政策,进而对汉朝统治的合法性提出质疑。董仲舒 第一个公开质疑汉朝统治合法性的儒生,是大儒董仲舒的弟子睦孟。据史料记载,汉昭帝元凤三年(前78年),帝国境内发生一系列灾异现象,时任符节令的睦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正月理发死舅舅”到底怎么来的?
作者:清洁工我国很多地方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传说。从科学的角度讲,这当然是一种迷信——若真有这样一种谋杀舅舅的犯罪手法
2025-02-11 13:58:00
【墨香诗韵】诗人蒋宝贤祝朋友们蛇年大吉!诸事顺遂!
编者的话:“墨香诗韵”是逸苑雅趣公众号周一盛筵。在这里,诗人的灵魂轻舞于字里行间,绘就心灵的风景;画家的笔触,则在宣纸画布上细腻勾勒
2025-02-11 10:51:00
重庆地方文化学者范时勇讲述大夏国兴亡始末
2月10日下午,范时勇在渝州书房以《十年一梦大夏国——明玉珍建都重庆始末》为主题,向听众讲述了这个定都重庆的大夏国的创建者明玉珍传奇的一生
2025-02-11 11:39:00
原创他17岁结婚,与妻子感情甚好,三年后妻子去世,他一生未娶
他17岁结婚,与妻子感情甚好,三年后妻子去世,他一生未娶文|市井埃尘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感情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经不起考验
2025-02-11 13:33:00
范仲淹为母亲选墓地,风水先生指说:这是绝户地,范仲淹说就选这
范仲淹母亲去世之时,风水先生指着一块地说:“这是风水宝地,子孙多出贵人”。走出百步他又指一块地说:“这块是绝户地,人葬此处
2025-02-11 13:35:00
张居正爷爷被害,为报仇努力三十年,终于当上首辅,一上任就动手
大家好,欢迎来到吹牛的猩猩吹历史。中国有句老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果十年以后还是不能报仇怎么办呢?那就再努力十年
2025-02-11 13:31:00
古代最残忍的刑罚并不是凌迟处死,而是点天灯,远比凌迟残忍
说起古代的刑罚,我们知道最出名的就是凌迟处死。这个刑罚还有一个名称叫千刀万剐。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实施这个刑罚的过程中就是把犯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下来
2025-02-11 00:02:00
若三峡遭受“毁灭性”的攻击,被炸毁后,对中国造成多大的损失?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工程建设,共三段组成,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最早是由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
2025-02-11 00:07:00
原来我们所熟知的这位大唐皇帝是伪装高手,甚至可称千古一帝!
如果说起李治,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都是昏庸、无能等字眼。因为李治的一生都在被人控制,一生都如提线木偶一般,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
2025-02-11 00:14:00
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炒菜的?在此之前,他们如何烹饪美食?
文|斯文Talk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前言蒸炸烹煮一直都是我国在做饭时出现的一套方法,地区不同
2025-02-11 00:16:00
如果在落凤坡死的人是诸葛亮,庞统能打败司马懿吗?答案很明显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三国演义》中的四位谋士
2025-02-11 00:30:00
装疯卖傻30年,被太监推上皇位,第一道圣旨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1908年11月15日,清朝慈禧太后在仪鸾殿去世,去世之前留下了两句遗言:女人不可与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尤须严防
2025-02-11 00:5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张  静《人民日报》(2025年02月11日第 11 版)元宵节是每年正月初一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新的一年首次月圆的夜晚
2025-02-11 06:11:00
公主出嫁,送亲大臣偷偷将自己女儿换成公主,把公主远嫁他国当妾
晋国古老而辉煌,春秋时期,她曾是霸主之一,统御着中原大地。然而,在这个充满战乱与政治阴谋的时代,晋国的历史也充满了悲剧与荣耀
2025-02-10 17:12:00
关羽在韩国的影响:建关帝庙1000余座,其中一个金身是国宝
核心提示:关羽金身,高约2米,旁边陈列青龙偃月刀。一韩国有句话,叫“不要和没读过‘三国’的人说话”,韩国小孩从小就开始读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
2025-02-10 1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