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萧望之冤死,昭示着西汉已经滑向深渊
...,临终前他遗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太子太傅光禄勋萧望之、太子少傅光禄大夫周堪,三人兼领尚书事,共同辅佐太子刘奭。仅仅过了两年,萧望之在派系斗争中失败,自杀身亡。萧望之的冤死,是汉元帝一朝最惨痛的政治...……更多
汉元帝登基之后为何要杀萧望之
...及选用人才都由霍光一人决定。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叫萧望之的普通儒生,因为长史丙吉的推荐,得到霍光考核官员的考试机会。考试当天,萧望之和王仲翁等几个人来到霍光门外,被侍卫阻拦,要求几个萧望之等人要经过搜...……更多
西汉第一权宦石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让人防不胜防。对于汉元帝宠信石显,最开始反对的人是萧望之。 萧望之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职是太子太傅,原本以萧望之的能力,是应该能做到丞相的,但是萧望之在后期的时候,性格狷狂起来,犯了很多错,所以被汉宣帝...……更多
...祖,但萧何的子孙并非个个都一帆风顺,像他的第七世孙萧望之就因为性格刚直遭到了权臣霍光的冷遇,此后虽然得到汉元帝敬重,却在被奸臣诬告后愤而自尽,结局令人唏嘘。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因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更多
刘奭为何会让汉朝走向衰落呢
...汉元帝安排三位重臣辅政,由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汉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通音律,为人柔懦。当他还是皇太子时,眼看着父皇重用法家人物,动不动就用刑罚惩治下属,很不以为然。汉宣帝也对...……更多
汉元帝柔仁好儒为何被称为昏君
...汉宣帝给刘奭留下三位辅政大臣,以外戚史高为首,还有萧望之和周堪。萧望之曾经做了八年的太子太傅,汉元帝对他十分尊重,对他的信任和重用超过了史高。如此一来,史高就不乐意了,他和宦官中书令弘恭、石显同流合污...……更多
汉元帝在位期间西汉国力达到鼎盛,为何却遭到后人的批评?
...帝安排“三驾马车”辅政,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汉元帝即位后,对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特别信任,却冷落了乐陵侯史高,这导致三位托孤大臣之间形成了芥蒂。于是,史高与宦官里外呼应...……更多
西汉的衰弱,为何说汉元帝应该负这个历史责任
...侯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第二位是儒生、太子老师萧望之,受封前将军、领尚书事;第三位是儒生、太子老师周堪,为光禄大夫、领尚书事。自此朝中就形成了以史高为首的外戚派,和以萧、周为首的儒生派。元帝即位之...……更多
匡衡:从凿壁偷光苦读到贪污失势的人生
...认为匡衡可能真的有些学识,于是派太傅前去调查。太傅萧望之现场出题,匡衡答的头头是道,萧望之非常满意匡衡的学问,于是回禀汉宣帝,希望能将匡衡留在京中。听到太傅都这么说,汉宣帝更加好奇了,但亲自召见了匡衡...……更多
他信奉儒家,是西汉没落的始作俑者
...,临死前留给了儿子三个人,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汉元帝对他们非常信任,在元帝的支持下,萧望之等儒臣想推行仁政,可是史高觉得被冷落了,就联合宦官来抵制萧望之的改革主张,汉元帝对两...……更多
“腐儒”代表萧望之,连霍光都看不上他,最终被小人玩死
...这万钧重担?那个自己曾经看重过、也训斥过的太子太傅萧望之,到底适不适合成为“托孤之臣”?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人要说了:作为一直教导储君的帝王之师,太子太傅萧望之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辅政人选了;这还有什么...……更多
汉宣帝断言太子是败家子,太子继位后汉朝江山如何了?
...中展开了角逐。作为儒臣的首领,同时也是汉元帝师傅的萧望之率先出手,他按照儒家经典的说法,认为汉元帝应该远离宦官,不能够让宦官担任中书令这样重要的职务。萧望之要削夺宦官的权,宦官当然不高兴,于是宦官和外...……更多
汉元帝刘奭成为西汉由盛转衰的拐点皇帝
...汉宣帝临终前给刘奭安排了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的“三驾马车”辅政。之所以要以史高为主,萧望之和周堪为副,就是想让史高牵制萧望之等儒臣,以免大汉王朝在刘奭手里彻底走向了右倾主义路...……更多
汉武帝与史家的联姻:一段被埋藏的历史
...,留下了三个辅政大臣。这三个辅政大臣,分别是史高、萧望之以及周堪。这其中,史高是外戚,负责保护汉元帝的权力基础。至于萧望之和周堪,则是外臣的代表,负责干活。但是接下来,汉朝却发生了一场影响极为深远的政...……更多
...中书令,而石显则升任仆射。汉元帝即位之初,太子太傅萧望之主张进行改革,以削弱宦官自汉武帝以来逐渐膨胀的权力,这当然遭到了石显、弘恭的极力反对。于是,石、弘二人勾结位列托孤重臣之首的车骑将军史高,共同将...……更多
汉宣帝开创了孝宣盛,却又将西汉带向了毁灭的边缘
...朝逐渐由盛转衰。性格柔弱,坐视辅政大臣惨死元帝之师萧望之推崇改革以解决大汉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但元帝本人对此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致使萧望之被弘恭等人逼死。萧望之之死看起来和元帝并无任何联系,但是事实上却是...……更多
她历7朝,稳居后宫61年,后人恶语相向,亡西汉者,到底是谁?
...在汉宣帝时期,自霍光去世后,好像就没有什么重臣了!萧望之:汉元帝刘奭的辅臣,他是汉元帝的父亲汉宣帝给他安排的“三驾马车”辅佐大臣,也是汉元帝的老师,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因为宦官弘共和石显的诬告下...……更多
刘向多次警告汉成帝王氏外戚危险,为何却不得志
...则是他主动的行为。汉元帝登基后,刘向的才华得到太傅萧望之的赏识,被任命为宗正、给事中。宗正是九卿之一,给事中是参与朝政决策的内朝官,由此刘向平步青云,位居国家权力中枢。不久,爆发了萧望之、周堪与弘恭、...……更多
...刘奭即位。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28岁立刘骜为太子。萧望之自杀。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29岁刘奭废除了公元前110年汉武帝设置的海南珠崖郡。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33岁刘奭派兵镇压了陕西羌人的叛乱。元帝竟宁元年...……更多
汉元帝为何被认为是西汉由盛转衰的根源
...出一个很关键的点——汉元帝非常推崇儒术,受他的老师萧望之的影响。可也因为这样,他从小养成了软弱无能的性格,以至于自己尊敬的老师被宦官逼得饮鸩自杀,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惩罚。这要是放在汉武帝、汉宣帝时期,简...……更多
匡衡:道德与才华的矛盾交织,荣耀与失败的人生
...事引起了汉宣帝的重视,他特地让当朝的两个大学问家:萧望之和梁丘贺考察匡衡。回来后,萧望之如获至宝,说匡衡精通经学,“有师道”,已经自成体系了。时为太子汉元帝刘奭非常欣赏匡衡,可奇怪的是汉宣帝刘洵很冷漠...……更多
太子乱汉家汉宣帝没有废掉他,全是因为对太子生母许平君的怀念
...驾崩前,留下遗诏,替刘奭确立了三个辅政大臣:史高、萧望之、周堪。其中萧望之和周堪都是儒生。由此可见,汉宣帝不反对儒学。自汉武帝崇儒开始,儒生走向政治生态的主流,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这个大潮流无法改变。汉...……更多
汉元帝刘奭看似幸运,却一生都是悲剧
...官干政。汉元帝登基之初,对他自己两个儒生出身的老师萧望之、周堪十分看重。但好景不长,外戚派的史丹和宦官弘恭、石显等人联合除掉了儒学派,后来又演化成汉元帝只信任弘恭、石显等宦官,将朝政全部委托他们处理,...……更多
为什么刘奭能安稳的坐在皇位上呢
...他安排“三驾马车“辅政,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这几人都十分有才能,但刘奭本身是一个好儒学的人,所以继位以后特别亲近萧望之和周堪,史高意识到自己被冷落内心十分不平衡,于是史高和...……更多
揭露韩信、萧何、张良的后代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陵萧氏”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除了萧何之外,还离不开萧望之的努力。萧望之是萧何的第七代后人,因大将军霍光刚愎自用,所以没有投身于霍光的门下。霍光去世后,萧望之敏锐地意识到了霍氏的威胁,并且上书汉宣帝,得...……更多
史丹谏言保太子:汉元帝临终前的权力争夺
...多高官都被迫离职自保,更有甚者被宦官逼死,比如太傅萧望之。史家见到如此局面,生怕自己这个依靠汉宣帝起家的过气外戚被迫害,所以选择了急流勇退,史家做官做到了最高位的史高,在辅政五年之后请求免职,汉元帝多...……更多
...此次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应该加官进爵,赐他封地。唯独萧望之意见不同,出使西域的使者,本就大多不是正派的人。冯奉世此次虽然立功,却开了个矫改皇帝命令的先例。 如果加以重赏,冯奉世一定会成为以后使者效仿的目...……更多
汉元帝仁慈博爱却识人不清,被奸臣石显蒙蔽一生
...死。从这一点上来看,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石显害死萧望之的时候,已经漏出了马脚。纵使是智力中等的普通人,也能看出石显奸邪的一面。汉元帝却看不出,石显磕头谢罪,说:“是臣考虑不周,臣愿受处罚。”元帝一心...……更多
匡衡在职时都有哪些作为
...朝堂,更有甚者直接被石显给逼死了,比如汉元帝的老师萧望之。汉元帝非常宠信石显,所以在整个汉元帝时期,石显在汉朝都是横着走的,直到汉元帝去世,再也没有人保护石显了,汉成帝即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想要将石显...……更多
汉武帝去世以后,国家政权在汉昭帝时代就被大将军霍光彻底操控了
...丞相府中直接审问魏相夫人,被朝廷监察高官的丞相司直萧望之弹劾,之后,赵广汉以“摧辱大臣”罪名被汉宣帝下令处斩。前63年,汉宣帝元康三年三月,汉宣帝为报答当年保护过自己的廷尉监吏邴吉,将其封建为博阳侯。当...……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⑦:“我来自南京乌衣巷”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600年前,明朝廷于贵州广置卫所、开展军屯,彼时的贵州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屯堡”
2025-02-21 20:16:00
2025年2月24日至28日,伪满皇宫博物院书画楼闭馆维护,其他区域正常开放。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
2025-02-21 20:33:00
品味中国书法与古琴艺术展演中的琴声墨韵
书法与古琴尽管在表现形式上各有千秋,但它们同属于时间艺术的范畴,其内在的原理与精髓相互贯通,彼此映照,因此古琴艺术与美术界
2025-02-21 17:24:00
髹象生辉——青年漆画学术邀请展作品欣赏
漆画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漆画艺术也以其独特魅力和审美特质,在世界艺术百花园中绽放异彩。2024年11月在南通开展的“髹象生辉——新时代青年漆画学术邀请展”向人们展现了当代国内青年漆画家们的艺术成绩
2025-02-21 17:25:00
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残缺的碎片,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河南洛阳,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十三朝古都,早在遥远的夏商时期,这里就已经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来到洛阳
2025-02-21 12:15:00
时间真的是错觉吗?牛顿、爱因斯坦早已解释,世人不愿接受而已
大家都希望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做出更多的事情,不过有一种说法却认为,时间只是一种错觉,这是真的吗?牛顿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早已解释
2025-02-21 12:32:00
宁夏发现一开国将军墓,考古队挖到一半连忙撤出,请来当地驻军
文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载体,除去能够为浏览者带来文化魅力之外,还具备着不俗的历史研究价值。但是因为时代的变迁,很多文物被埋藏在了黄沙之下
2025-02-21 12:45:00
姚玉忠:现代版摸金校尉,将盗墓产业化,盗出高达五亿的文物
鬼吹灯以及盗墓笔记小说电视剧的火热,让人们认识到盗墓这个不同一般的黑暗行业。中国大地自古以来埋葬了无数的王公勋贵,他们的墓葬中往往埋藏着无数的珍宝
2025-02-21 12:52:00
吉尼斯纪录保持者哈吉:60年没洗过澡,全身像裹了层铠甲一样
《蝶恋花》有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世间之情,唯有爱情,令人疯狂。古今多少人,深陷爱情,无法自拔,甘愿憔悴
2025-02-21 13:02:00
夺命15秒,飞机超载空中停车,1988年山西临汾坠机事故46人遇难
我们都知道地面车辆也好,轮船也好,如果超载严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概率很高,而且这样的事例也层出不穷,大家在新闻媒体上已经司空见惯了
2025-02-21 13:04:00
此墓陪葬500吨无价之宝,只因一个原因,1300年无人敢盗
自从曹操设置了官方盗墓“职称”摸金校尉之后,盗墓的事情就屡屡发生,成为盗墓贼快速发家致富的捷径,发展到今天,除了未知的
2025-02-21 13:26:00
东京就有“京东”:我在大宋送外卖
外卖江湖,波澜不止。电商物流巨头京东最近高调杀入外卖行业,先是宣布今年“五一”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继表示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2025-02-21 14:22:00
编者按齐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5-02-21 10:08:00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陆放翁写这首诗时,他猜不到金庸的第一部小说《射雕英雄传》将在临安府牛家村拉开大幕
2025-02-21 11:30:00
【多彩文苑】芬芳偏岩
“庭院深深舍静,桂花点点村香。秀竹丛丛疏影,石径幽幽老巷。”秋雨连绵、秋色尽染的季节,走进偏岩,青瓦滴雨的老房,纵横交错的老巷
2025-02-21 1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