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残缺的碎片,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21 12:1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残缺的碎片,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河南洛阳,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十三朝古都,早在遥远的夏商时期,这里就已经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来到洛阳,当然不能错过著名的洛阳博物馆,在全国的地级市博物馆中,洛阳博物馆的藏品可以说是无人能比的,为数众多的国宝级文物让很多省级博物馆都羡慕不已。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龙区聂泰路,从外部看来,是一座线条简洁的现代风建筑,大气而端庄,通过锋利的直线条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鼎”的形象。

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残缺的碎片,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在漫长的中国的古代文明史上,崛起过很多伟大的城市,但其中能与长安并肩的,大概也就只有洛阳一个。辉煌的历史在洛阳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痕迹,所以洛阳博物馆中,存在着很多能被称为国宝的物件,然而,在其中占据C位的这件镇馆之宝,却并非来自于遥远的夏商,或辉煌的盛唐。

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残缺的碎片,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北魏佛面,被公认为是整个洛阳博物馆中最具魅力和人气的藏品,与保存完好的其他珍贵藏品不同,佛面仅仅是一尊佛像的残片,然而,在这残缺的陶土碎片中,人们却可以阅读出太多不同的内容。

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残缺的碎片,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非常兴盛,佛教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为后来的唐朝佛教艺术打下了基础。洛阳作为北魏的都城,自然也成了北魏的佛教中心,而城中最大的寺庙,就是永宁寺。历史记载中的永宁寺非常壮美,其中更是有一座高达百丈的佛塔,而北魏佛面,正是来自永宁寺塔。

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残缺的碎片,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永宁寺塔并非毁于战火,而是因为一次雷击而烧毁殆尽,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对塔基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这一张佛面。佛面原本是一尊佛像的一部分,根据佛面的尺寸推测,这尊佛像高度在三米左右,但发掘现场却并没有见到佛像其他部分的踪影,在对佛面进行研究后,考古学家们得出了结论——这尊佛像由泥土塑造而成,非常脆弱,很难在恶劣的条件下得以保存,而佛面,则是因为在大火中被烧制成了陶,非常偶然地幸存了下来。时隔一千多年,我们还能欣赏到北魏佛面,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

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残缺的碎片,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残缺,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美学,与断臂的维纳斯一样,北魏佛面因为残缺而打动了更多参观者。欣赏一件完整的艺术品,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欣赏一件残片,则需要打开自己想象力的阀门,站在北魏佛面前,除了细致地观看以外,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原本的佛像,究竟会是什么模样。

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残缺的碎片,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这块佛面碎片仅有面部的下半部分,从嘴部的线条来看,像是在微笑,比起让全世界都猜不透的蒙娜丽莎,佛面的微笑能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每一位参观者的脑海里,一定都会脑补出一幅不同的画面。从佛面的线条还可以看出,这座佛像的面部造型已经高度中国化,圆润的曲线与后来的唐朝审美非常相符,充满了东方式的美感。

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块残缺的碎片,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北魏佛面不仅是工匠的杰作,也是机遇的馈赠,在周边陈列的众多华丽器物中间,这块残片散发着独一无二的气质,让人惊叹,也让人沉思。

TIPS

洛阳博物馆每周一闭馆,周二到周日早9:00到下午4:30开放,凭身份证可免费进入参观。乘坐公交1、77路车到洛阳博物馆站下车即可抵达。

北魏佛面陈列于博物馆二楼珍宝馆,请提前了解其是否正在馆内展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真环保还是博流量?名画《蒙娜丽莎》被泼番茄汤,环保组织惹众怒
...28日,巴黎卢浮宫的三宝之一——达·芬奇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被所谓的环保人士泼了两保温杯的南瓜汤,幸好被玻璃罩当着,画作并未受损,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却值得人深思。(蒙娜
2024-01-30 10:39:00
巴黎奥运开幕式上小黄人“偷走《蒙娜丽莎》”,毕加索当年曾因此被拘
...河沿岸之外,舞台中央大屏幕上播放的一段小黄人偷走《蒙娜丽莎》的搞笑短片,其实演绎的是这幅世界经典名画的“成名史”。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播放的小黄人偷画片段没错,最初入驻卢浮宫的
2024-07-28 12:07:00
意大利学者基娅拉·德格·雷戈里奥:世界古典学大会为世界古典文明研究者交流思想提供了重要平台
...地,让与会嘉宾感知商代古城墙的宏伟壮阔,领略东方“蒙娜丽莎”的迷人微笑,读懂“甲骨卜辞”的文字密码,探寻中国精神的渊薮源起,在走读中国中切实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
2024-11-03 17:51:00
“蒙娜丽莎”一直在微笑吗?专家:暗藏玄机,你倒过来看看
...何一个角度都有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对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作,应当是世人最为熟悉的一张绘画作品,不仅美术绘画界的学子们对她进行研究,无数世人也对这一幅名画进行揣摩。这一幅
2024-06-29 13:53:00
《蒙娜丽莎》是怎样在戒备森严的卢浮宫丢失的?
众所周知,《蒙娜丽莎》是一幅享誉世界的名画,代表着达·芬奇的艺术最高成就,也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画中女主人那神秘而迷人的微笑,几个世纪以来都让无数人为之折腰。达•芬奇花
2023-08-12 14:38:00
《蒙娜丽莎》又遭“泼墨”
...当地时间1月28日,两名女性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向《蒙娜丽莎》泼洒灌装汤料,以表达对法国农业政策的不满。为防止破坏行为,《蒙娜丽莎》画作目前被保护在钢化玻璃罩内展出,该行为
2024-01-29 09:54:00
重磅!蒙娜丽莎连续六年晚宴冠名,绽放中国泳池温泉SPA行业盛会!
易商资讯携手蒙娜丽莎近日,行业权威平台易商资讯再度携手泳池设备行业佼佼者——广州蒙娜丽莎卫浴股份有限公司,以独家冠名身份鼎力支持“聚势同行,向新而生”2025第十届中国泳池温泉S
2025-08-07 15:47:00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丨“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之中原行”活动将于11月3日正式启动
...地,让与会嘉宾感知商代古城墙的宏伟壮阔,领略东方“蒙娜丽莎”的迷人微笑,读懂“甲骨卜辞”的文字密码,探寻中国精神的渊薮源起,在走读中国中切实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
2024-10-31 18:01:00
美好人居时代人物|蒙娜丽莎邓啟棠:做大陶瓷大板岩板自主品牌
...新未来、新模式。本期由家居新范式主编何六月专访对话蒙娜丽莎集团董事、副总裁邓啟棠先生,看陶瓷品牌背后的美好设计、美好产品与美好营销。紧跟消费需求引领陶瓷大板潮流Q1:“陶瓷大
2024-08-05 18: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