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个细节折射莫高窟呵护文物之道
新华社敦煌8月13日电 坐落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的莫高窟是久负盛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近日,记者第一次探访莫高窟,不仅为其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彩塑所倾倒,对于莫高窟管理的三个细节更是印象深刻。8月9日,游客在莫高窟参...……更多
莫高窟景区回应“窟内禁止拍照”:我错了
近日,一则旅游博主拍摄敦煌莫高窟内文物的视频引发关注和网友举报5月2日记者在第三方短视频平台该旅游博主个人主页当事视频依然可以正常播放该博主表示:“窟内禁止拍摄,我拍了两个就被制止。我错了,对不起大家。...……更多
敦煌研究院“数字藏经洞”首个“超时空参与博物馆”
...百科全书”。敦煌藏经洞,又名鸣沙石室、敦煌石室,即莫高窟第17窟。1900年,道士王圆箓在莫高窟第16窟清理积沙时,意外打开一个石窟,发现里面堆满了文书、经卷、绢画等文物。记者通过“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进入“数...……更多
...60公里的三危山空间,也纵贯樊锦诗60年(1963—2023年)的莫高窟研究岁月。如何取舍增删,成为最大难点。《吾爱敦煌》制片方在“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真实感情”的纪实性底色书写下,大胆采用国画美学独特的创作手法,从...……更多
9月5日,洋河股份保护敦煌石窟公益捐赠仪式在敦煌莫高窟举办。洋河股份携手中国敦煌石窟研究保护基金会共同推进“敦煌守护计划”,保护敦煌文化,守护国家宝藏,呵护世界遗产。致敬匠心礼赞文明 并肩守护世界文化瑰...……更多
中国官方:敦煌莫高窟不存在“湿度飙升、山洪和洞窟塌方”现象针对有媒体报道称敦煌莫高窟“湿度飙升、山洪和洞窟塌方已经在发生”,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邓超28日在北京明确表示不存在上述情况。中国国务院...……更多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海中心大厦举行,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在论坛上就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历程和莫高精神进行了主题分享。暑假期间,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体验了一场魔都云端的“莫高学堂”。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在论坛上介绍莫高窟的保护情...……更多
...科技在敦煌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中的支撑作用。千年古迹莫高窟依靠众多高新技术的加持,重新焕发出动人光彩。今年6月9日,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成都召开。论坛以“文物保护与价值阐释科技创新成果及应用”为主...……更多
...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表示,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文物局批复实施莫高窟本体保护、崖体加固、环境整治等文物保护项目51项。编辑:张淑卿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更多
科技何以助力敦煌莫高窟再续千年?
...华文明几千年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这里,是敦煌。敦煌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即第96号窟。敦煌研究院供图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1000多年间,一代代人开窟造像,成就莫高窟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至今仍存735个洞窟、...……更多
老戏迷有福了
...土房、睡土炕、吃杂粮、喝咸水,日复一日地在没有电的莫高窟中进行保护研究、断代记录、查找文献,历时几十年撰写了考古学术报告,为敦煌学回归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熬过了戈壁大漠的寂寞,熬过了夫妻分居的十九...……更多
“数字敦煌”在深圳举行
...,北京市民刘百惠和家人自驾两千多公里,终于抵达敦煌莫高窟。如今,她只需从市中心驱车30公里来到顺义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便能“重逢”这一千年古迹。正在这里举办的“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数字敦煌展”,用...……更多
敦煌研究院:让科技助力文物的保护和研究
...国内外最大的敦煌学研究实体。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敦煌莫高窟崖体顶部戈壁带和沙地上采用草方格、灌木植物固沙等综合治沙措施保障石窟的防风固沙安全。监测结果表明,经过多年对流沙的持续治理,莫高窟受风沙影响情况...……更多
如果只能参观一个丝路遗址,历史学家推荐这里
...才如是写道。身居沙漠绿洲、地处丝路咽喉的敦煌,坐拥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三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多元文明在这里汇聚交融。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沟通世界:...……更多
​敦煌壁画脱落、乐山大佛变黑,气候变化正在威胁我们的国宝
...缓慢但不可忽视的破坏。甘肃当地最多的遗址类型,是以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群。石窟内温湿度的变化与降雨密切相关,而温湿度的频繁变化则是导致酥碱、起甲、壁画脱落等病害的重要影响因素。简单来说,干燥气候会让壁画...……更多
敦煌研究院和腾讯联合推出“数字藏经洞” 游戏科技打造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
...的新“大门”。图说:“数字藏经洞”毫米级高精度复刻莫高窟“三层楼”和第16、17窟公众在手机上登录“云游敦煌”小程序后,即可进入高清还原的藏经洞中,近距离观赏洞窟里的壁画、彩塑和碑文等细节。同时,公众还可...……更多
...”的探索和数十载国际合作,不仅让“病患缠身”的敦煌莫高窟“转危为安”,在文物保护过程中还总结出了针对不同文物的各种保护技术。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交汇融合了世界四大文明印记,但以...……更多
一提到甘肃敦煌,人们便会想到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栩栩如生的飞天壁画、一望无际的鸣沙山……敦煌莫高窟依山而建、飞檐高耸,是敦煌最负盛名的文化名片。坚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赋能文旅伴随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更多
再捐1000万!这颗“星”以她为名
...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实习学生(樊锦诗:左三)在莫高窟大牌坊前。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已经整整60年。60年间,樊锦诗全身心投入敦煌文物保护事业,走遍了莫高窟的...……更多
国家文物局:8月19日在重庆大足举办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
...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介绍,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文物材质特殊,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敦煌研究院长期持续关注、监测、研究莫高窟所在区域的气候变化,30多年的监测数据表明,莫高窟...……更多
一辈子,一颗心,只为一件事
...率先在全国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因对莫高窟的保护,樊锦诗被季羡林称赞“功德无量”。然而这么多年来,樊锦诗一直很“神秘”。她单纯简朴、低调谦和,喜欢将自己藏于敦煌绚烂的壁画图卷之后。面对公...……更多
2022-12-22 07:22
跟着总书记学历史第二季丨凿空西行路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莫高窟考察了解莫高窟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并走进洞窟察看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习近平总书记接着来到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听取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更多
新技术 新潮流 新活力
...等岩彩进行填充。瞬间,一幅《双鸽纹》壁画便从遥远的莫高窟“走”出来,跃上电子屏“活”了起来。“第一次尝试‘画’壁画,觉得很好看、很好玩!更想去敦煌莫高窟旅游了。”张孟石神采飞扬地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更多
...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三维重建技术,对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等进行三维数字化建模,结合3D打印技术,完成等比例全景复原洞窟。得益于数字化工作者的技术攻关,游客走进展览馆便可将远在大漠的敦煌之美尽...……更多
“择一事、爱一人、终一生” 《吾爱敦煌》主创见面会在渝举行
...”、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坚守大漠,守护世界宝藏莫高窟的壮丽人生故事。扎根敦煌五十余载,樊锦诗与敦煌研究院的同事们一起,孤独地与西北的漫天风沙搏斗,抢救和保护莫高窟内的每一件文物;“绝不能让莫高窟在...……更多
“数字藏经洞”提供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新窗口
...以藏经洞出土文物为重要研究资料。游客在藏经洞所在的莫高窟三层楼前驻足(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摄利用数字孪生等技术,“数字藏经洞”将洞窟实体与所藏文物进行了复原。 用户可扮演不同角色,“穿越”至晚...……更多
...的壮美和千年历史的厚重,全面展示了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瑰宝,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走出影院,樊锦诗那句话还萦绕耳边:“我心归处是敦煌。上天赋予我们生命,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为这...……更多
“好像‘敦煌女儿’真来身边了!”电影《吾爱敦煌》上游新闻专场观众都看嗨了
...除了可以拍摄更多的素材,樊锦诗更亲自带着陈瑾走进了莫高窟的一个又一个洞里,挨个给她讲解。“那段时间其实我经常‘开小差’(笑)。”陈瑾回忆,当时自己心里其实更多是在感慨,“能有这种待遇,我是何等幸运啊。...……更多
“数字+文化”让你一秒穿越历史 数字技术赋能未来
...在服贸会场馆漫步北京中轴线,也可以让我一秒钟穿梭到莫高窟,感受敦煌藏经洞的前世今生。总台央视记者 孙艳:看,我现在就来到了虚拟世界的敦煌莫高窟。这里是整个莫高窟最具传奇色彩的藏经洞。这里毫米级高精度复...……更多
...崖壁上,上下五层的布满了洞窟。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放眼四外,此处南枕祁连,襟带西域;前有阳关,后有玉门。此处历史悠久,自汉代起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汉代,此地是辖六县的敦煌郡。东汉人...……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服务百万市民,济南起步区大桥水厂已具备供水条件
石晟绮 济南报道6月7日,记者从济南水务集团了解到,大桥水厂目前已经完成调试工作,具备供水条件,待项目正式投入运营之后
2024-06-10 15:37:00
@临沂市民,安全知识知多少?快进来测一测
赵彦辰 实习生 徐昊囡 临沂报道“今年6月是第几个安全生产月?”“我知道,选B:23。”“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近日
2024-06-10 16:10:00
组图丨2024年海南高考结束 三亚家长花式接考生
南海网6月10日消息(记者 沙晓峰)6月10日下午5点,为期4天的2024年海南高考落下帷幕。在三亚市第一中学考点外,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
2024-06-10 19:19:00
湖北棉伙棉伴袜业产业园二期预计9月试投产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郧阳融媒记者 郝周)湖北棉伙棉伴袜业产业园二期项目是郧阳区推动袜业产业升级,打造“华中袜都”的重要产业项目之一
2024-06-10 20:14:00
四川渠县2024“龙腾渠江”川渝龙舟精英邀请赛开赛
“咚!咚!咚!”鼓声骤响,龙舟选手们整齐划一地举桨、插桨、拉桨、提桨出水。蓄势待发的龙舟冲出起点,奔向终点线。6月10日
2024-06-10 18:38:00
潍坊诸城市滨河片区:“三强化”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网”
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邱萍萍 杜林霞 王亚君 潍坊报道夏日已至,气温渐高,居民玩水、游泳等行为逐渐增多,溺水事故也随之进入高发期
2024-06-10 18:42:00
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赵东雪 潍坊报道为切实有效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发生,全面提高辖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潍坊诸城市南湖牢固树立“生命至上
2024-06-10 18:42:00
“鸢都湖逐浪嘉年华”潍坊市第十一届龙舟大赛暨“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开幕
大众网记者 王世敏 潍坊报道万民欢聚庆端午,百舸龙腾耀潍坊。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6月10日,“鸢都湖逐浪嘉年华”潍坊市第十一届龙舟大赛暨“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在奎文区鸢都湖景区开幕
2024-06-10 18:37:00
潍坊青州:云门山街道面对面精准服务 用心用情助企纾困解难
大众网记者 刘臻臻 通讯员 王文豪 潍坊报道2024年以来,青州市云门山街道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
2024-06-10 18:42:00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新疆全景展示亮眼成就
主会场启动仪式现场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讯(记者李卫疆)6月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十二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主会场活动在新疆和田市举行
2024-06-10 19:09:00
潍坊诸城市相州镇开展“爱在端午节·情暖敬老院”志愿服务慰问活动
大众网记者 宋学敏 通讯员 王焕清 潍坊报道粽叶飘香、喜迎端午,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在端午节来临之际
2024-06-10 18:37:00
我们的节日·端午丨龙舟竞赛庆端午!荣昌濑溪河上演“速度与激情”
濑溪龙跃千帆竞,百舸争先浪花中。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承载着人们追求卓越、团结协作、勇于争先的美好品格
2024-06-10 19:09:00
大皖新闻讯 据三亚党建消息,2024年6月10日 ,中共三亚市委组织部发布公告,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有关规定
2024-06-10 19:22:00
我们的节日·端午|乱针绣、黄杨木雕、戏曲表演……重庆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非遗庆端午
6月10日,是中国端午佳节,磁器口古镇步行街热闹非凡。重庆沙坪坝区组织了系列的文化活动,为游客和市民送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2024-06-10 19:09:00
人气爆棚!端午假期荣昌安陶小镇游客量同比增6倍!
端午假期,重庆市荣昌区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各大景区人气爆棚。截至6月10日17时,全区接待游客61.16万人次,同比增长23
2024-06-10 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