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地评线】东湖评论:科技创新让莫高窟重焕光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04 20:38: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据新华社9月4日消息,科学技术部组织编写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一书,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专题系统梳理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思想脉络、内涵实质、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久前,经济日报《科技再续敦煌飞天神话》一文,重点报道了记者随科技部青年干部“根在基层”调研团赴甘肃敦煌调研,实地了解现代科技在敦煌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中的支撑作用。千年古迹莫高窟依靠众多高新技术的加持,重新焕发出动人光彩。

今年6月9日,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成都召开。论坛以“文物保护与价值阐释科技创新成果及应用”为主题,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旨在促进研究成果交流、加强沟通合作、激发文物科技创新活力。论坛上,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带来的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墓葬壁画分布多、保存难度大等问题。“坚持科技支撑,典型示范”是保护石窟文化基本原则之一,敦煌研究院探索80年、踏遍我国16个省区,在文物保护领域上取得了多项重要科技成果,抢救了大量珍贵文物。得益于科技支撑,莫高窟经历千年风霜仍容貌依旧,树立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先进科技手段使文物保护修复水平实现飞跃性提高,揭开文物“老化”的神秘面纱,为文物“祛病益寿”,让我国文物宝藏在历史画卷上挥下经久不衰的壮丽一笔。

文物作为历史的物质遗存,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要载体。但在对其保护的过程中,也面临多重挑战。科技的作用不仅在文物保护,也在文物利用,为文物“活”起来赋能。譬如,北京举办的“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数字敦煌展”,用数字技术将莫高窟按原大小复制到了现场,使得游客不用再远行千里就可以近距离“触碰”这一千年古迹;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上的“藏经洞”功能,让人们随时随地“穿越时空”,身临其境般漫步于莫高窟景区,自由地游石窟、赏壁画、听讲解。数字科技让文物活化、具象化,推出兼具新颖性、观赏性和互动性的全新场景体验,不仅为文物单位“解压”,更能提升参观游览感受,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11月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规划》首次将科技创新纳入题目。把文物科技创新摆在了突出显著位置,将文物考古整体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坚强支撑。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近年来,文物“保护第一”深入人心,各文博单位、科研院所等纷纷通过科技创新为文物保护和利用注入源头活水。譬如,2016年开放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依靠“互联网+”将莫高窟文化推向世界大舞台,飞天神女衣袂飘飘、翩若惊鸿的动人风姿让无数中外艺术爱好者为之痴迷。“瑰丽辉煌尽收眼,敦煌飞天如梦间”,如今的莫高窟神女“穿新衣”“飞出去”,让敦煌故事在全球传颂,让中华风采在世界展现。

飞天神女重焕风姿,反映了我国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见证了许多科学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现如今许多历史文物也像莫高窟一般,依靠科技赋能“涅槃重生”,将它的昔日面貌、文化传承与不朽精神重新向世人展现。科技创新助推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让国人在历史之美中坚定文化自信,让跨越千年“善”与“美”的种子再次向阳而生,让我们在迈向文化强国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昕悦(宜昌夷陵区)

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5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中心城市,武汉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以其科技创新能力引领着现代化进程。从黄鹤楼的千年传说,到光谷的“光子号”空轨;从户部巷的历史街区,到智慧城市的现代实践,武汉正以
2025-02-15 14:57:00
...游+”,不仅要“有机结合”,更要“强强联合”。敦煌莫高窟作为饱经风霜的千年古迹,近期依靠科技加持重焕生机活力,“数字敦煌”让飞天神女在互联网上自由起舞,这种“旅游+数字”的有
2023-09-16 18:30:00
...女儿”樊锦诗大胆构思了“数字敦煌”,利用现代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所以为往圣继绝学,终究是要落到实践中去,宜昌原创剧目《天问》的获奖,让我们看到仅有传统的威严不足以让文化
2023-09-08 18:02:00
...推出“实物呈现+深入解读+数字延伸”新展陈模式;敦煌莫高窟掀起“跟着课本去旅行”热潮;南昌滕王阁“古风游”吸引众多游客前往;等等。新场景、新“夜”态,新体验,文旅产业“新”欣
2024-06-28 10:22:00
...文物+数字”让“古城”迸发“新活力”。从敦煌的数字莫高窟到福州的“数字古厝”,科技赋能历史文物用一次次的实践证明了古文物保护不止传统方法,“云游武昌古城”、AR参观故居、体验
2023-09-06 17:47:00
...六十年间,樊锦诗全身心投入敦煌文物保护事业,走遍了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看遍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守望着莫高窟里的历史沧桑、文化纷繁。从青丝到白发、从上海姑娘变成“敦煌女儿”
2023-07-21 10:25:00
科技何以助力敦煌莫高窟再续千年?
...华文明几千年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这里,是敦煌。敦煌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即第96号窟。敦煌研究院供图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1000多年间,一代代人开窟造像,成就莫高窟这座
2023-08-17 17:03:00
...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三维重建技术,对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等进行三维数字化建模,结合3D打印技术,完成等比例全景复原洞窟。得益于数字化工作者的技术攻关,游客走进展览
2023-07-09 05:38:00
以科技融通古今 千年石窟展新颜
...拟场景”视频打卡,希望把虚拟体验留在现实。近年来,科技创新赋能石窟寺保护传承工作持续深化,“寻境敦煌”便是鲜活例证之一。今年恰逢敦煌研究院成立80周年。80年来,敦煌研究院在
2024-08-25 11: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现场机械轰鸣,热火朝天,一片繁忙。建设者们全力以赴拉满项目建设“进度条”
2025-10-03 08:36:00
9月30日,市交通运输局发出《致全市广大出租车(网约车)司机朋友的倡议书》,倡导全体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规范运营、文明待客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潘书婷)新鲜采摘的蔬菜,手工制作的漆扇,沉浸式AR体验,巡游式英歌表演……近日
2025-10-03 08:37:00
便捷交通体验 厦门“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集美区在农村公路方面加大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养护机制,提升运营成效。图为集美区乡道321。海沧区通过优化农村公路布局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昨日,记者从厦门公安公众服务网获悉,因周边项目工程建设需要,思明区和集美区部分路段限行
2025-10-03 08:37:00
厦门地铁4号线、6号线:27处风雨连廊全部完工
风雨连廊投用后可为市民遮阳挡雨。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昨日,记者来到位于集美政务服务中心公交站附近的地铁6号线官任站
2025-10-03 08:38:00
厦门之美 | 缤纷鹭岛正精彩
音乐剧《英雄厦儿》以中山路为舞台展开首演,带来沉浸式观演体验。(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 摄)厦港送王船文化活动举行,本土乐队献上演出
2025-10-03 08:38:00
助推不动产登记“跨省(城)通办”厦门携手四市,构建以“全程网办”为主要办理方式、线下帮办为辅助支撑的一体化服务机制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昨日
2025-10-03 08:3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潘书婷)近日,厦门市职工手机摄影展在厦门五一艺术展览馆拉开帷幕。开幕式上设置了互动教学环节
2025-10-03 08:38:00
黄河之畔聚人气,济南起步区“活力首秀”迎“开门红”
鲁网10月2日讯10月1日,济南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正式开放,拉开了8天23场活动的序幕。随着首批游客有序涌入
2025-10-03 08:51:00
鲁网10月2日讯10月1日,济南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区(一期)内的泉韵LIVE与鹊华中新园正式向市民游客开放。为让大家拥有更顺畅的游玩体验
2025-10-03 08:52:00
山水人文共舞——长清多元业态引爆假期首日游
鲁网10月2日讯金秋送爽,柿果飘香。国庆假期首日,济南长清区文旅市场喜迎八方来客,从非遗体验、禅意活动到田园度假、农事研学
2025-10-03 08:55:00
贵州思南:“非遗花灯”在与时代对话中“活传”新篇
明月映乌江,红韵耀思南。10月1日,2025多彩贵州“大地之声”系列文化活动——“舞动多彩贵州?传承非遗花灯”花灯戏文化交流展演暨思南县花灯
2025-10-03 09:04:00
贵州铜仁:三江月圆映家国 古城盛宴庆华诞
中秋的明月辉映锦绣山河,国庆的礼赞响彻时代长空。10月1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6周年华诞,恰与传统中秋佳节浪漫邂逅
2025-10-03 09:05:00
张家港高铁新城市政项目桥梁主体结构全线贯通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29日,由驻津央企中国铁建大桥局承建的张家港高铁新城市政项目桥梁主体结构全线贯通。 项目建成后,将快速连接杨舍核心区和塘桥副中心,加强城区与高铁站枢纽的联系,对张家港经济社会
2025-10-03 09: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