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以科技融通古今 千年石窟展新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25 11:5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

戴上VR眼镜,穿越到1400多年前“刀林剑雨”的壁画世界,与高捧莲花的飞天、手敲连鼓的雷公相遇……这个暑假,敦煌莫高窟“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让游客流连忘返。在游览结束后,还有人来到虚拟拍摄区进行“真人+虚拟场景”视频打卡,希望把虚拟体验留在现实。

近年来,科技创新赋能石窟寺保护传承工作持续深化,“寻境敦煌”便是鲜活例证之一。今年恰逢敦煌研究院成立80周年。80年来,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科技方面取得不少突破和成果,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石窟艺术保护、弘扬、传承等方面提供了“敦煌经验”。

弦歌不辍 守护敦煌文明

8月19日,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敦煌召开。摆放在论坛现场的显示器上的内容吸引了与会嘉宾的注意——敦煌莫高窟各开放石窟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客流量等数据实时更新,榆林窟、西千佛洞、麦积山、炳灵寺和北石窟寺一同呈现。

以科技融通古今 千年石窟展新颜

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召开当日西千佛洞的实时监测情况。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在敦煌,文物保护是一个动态过程。2022年,敦煌研究院启动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系统(第一期)项目,运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等技术,监测了115个莫高窟的洞窟,并接入了敦煌研究院管理的甘肃省内多个石窟的部分数据,实现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管理一体化,有效支持保护研究和管理决策。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接受采访时表示,“为实现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我们建立了一整套风险管理体系,并从90年代就开始了文物数字化的工作,借助技术再现和保存珍贵的敦煌文化。”

多年来,敦煌研究院探索多种创新手段,实现了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预防性保护。同时在数字采集、图像拼接、色彩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实现了高精度、高清晰、高仿真采集敦煌壁画信息。

如今,1∶1实景洞窟三维模型的构建,将远在大漠中的千年瑰宝展现在世人面前;“数字敦煌”上线,全球网民只要轻叩鼠标,就可以浏览超高清壁画图像;进入“数字藏经洞”,用户可“穿越”至晚唐、北宋、清末等时期,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古老的敦煌,正在绽放青春的芳华。

数字赋能 还原历史风貌

目前,我国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共5986处,其中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在世界遗产的石窟寺门类中,我国石窟寺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用好科技手段,可以让石窟更好地讲述背后的故事,让沉淀的时光重新流淌。

盛开的莲花上,光影交织出斑斓的图案;六边棱形镜体中,莫高窟壁画纹饰绚丽夺目……国家博物馆“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自开展以来便吸引着不少游客的目光。艺术家们结合数字绘制、数字3D Mapping影像和AI算法技术,构建出全景沉浸体验环境,让石窟艺术得到全新演绎。

以科技融通古今 千年石窟展新颜

“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现场。国家博物馆供图

“丝绸之路·黄河:长河灵岩”主题展日前在郑州博物馆亮相,展览将1∶1比例高精度复制的云冈石窟第12窟“搬”到了馆内,重现气势恢宏的洞窟、形态各异的雕塑与绚丽多姿的壁画,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以及承载千年石窟艺术的视觉盛宴。

如今,利用三维扫描以及虚拟修复平台等技术,不仅让石窟的保护修复工作如虎添翼,也让石窟寺珍贵数据能够以更立体、更真实的面貌与观众相见。

在洛阳龙门石窟万佛洞,有一尊工艺细腻流畅的观世音造像。历经岁月风霜和人为损坏,这尊观音发髻下部至鼻子以上部位已损毁,令人叹息。但如今,游客只需拿出手机,通过App对准像龛进行AR扫描,眼前便会浮现这尊观世音像原本的风貌。

据悉,龙门石窟研究院以20世纪初的照片为依据,融合三维数字化技术、颜色检测分析技术、传统雕塑艺术等,对众多雕像进行造型和色彩的虚拟复原。“数字技术让不可能变为可能,这也是现代科技手段为文旅融合打开的新维度。”龙门石窟研究院信息资料中心主任高俊苹说。

以艺为媒 呈现千年文化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文艺创作大有可为。近年来,文艺工作者针对人民群众的观看习惯、精神需求等,有效利用科技手段,以当代的审美表达开掘石窟寺的丰富内涵,让石窟艺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怀抱乐器的伎乐天从洞窟中飞出,在大佛的注视下翩翩起舞……河南卫视曾推出以龙门石窟石刻图像飞天和金刚为素材创作的实景舞蹈《龙门金刚》,除了在龙门石窟实地拍摄外,还使用了包括AR、三维建模、电脑着色等数字化技术手段,让龙门石窟的舞乐图像更加鲜活。

“石窟艺术与现代舞美设计的结合,为舞台艺术带来了新的创意和表现力。”河南卫视三维视效组组长宋乐表示,通过技术创新与跨学科合作,能够为艺术创作和观众体验提供更多可能。

在近日大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中,制作团队借助实景扫描技术,一比一还原了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的千手观音、西方净土变、地狱变相等石窟造像,让全球玩家在虚拟世界中也能领略到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从动画短片《九色鹿》到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敦煌这座艺术宝库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我们将继续支持文艺工作者对敦煌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将古老的敦煌文化与现代文艺相接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说。

知所从来,方明将往。经过70多年的努力,我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在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卓有成效,石窟寺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期待科技的进步能为文物事业发展提供更多解决方案,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绽放新的光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5 14: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技何以助力敦煌莫高窟再续千年?
...敦煌”资源库平台上线,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2020年,“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上线;2022年底,“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
2023-08-17 17:03:00
9月5日,洋河股份保护敦煌石窟公益捐赠仪式在敦煌莫高窟举办。洋河股份携手中国敦煌石窟研究保护基金会共同推进“敦煌守护计划”,保护敦煌文化,守护国家宝藏,呵护世界遗产。致敬匠心礼赞
2023-09-06 20:54:00
...”,以敦煌文化艺术为核心,将200余幅艺术家重绘的敦煌石窟壁画,借助3D光雕数字技术进行全新演绎,营造沉浸式的氛围体验。震撼的效果让市民游客惊呼“绝美”!记者在展厅内看到,不
2023-01-03 07:54:00
敦煌艺术文化走进长春 与一汽红旗共同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旗创新大厦正式开幕。中国一汽与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倾情策划本次展览,为观众、粉丝呈现一场民族品牌与艺术瑰宝交相辉映的文化盛宴。“行知敦煌·一眼千年”敦煌壁画
2023-07-19 21:25:00
守护石窟 守护美
守护石窟 守护美 修丽可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联合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敦煌研究院以公益之心助力文化遗产保护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是连接世界文明的纽带,而敦煌石窟文化是
2023-08-29 18:54:00
敦煌艺术大展升级版来了!“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七大石窟艺术全球首汇
...特别项目等,国内最具代表性、不同艺术风格的经典复制石窟艺术将在全球美术馆系统中首创同台展示,横向对比、绝无仅有!展厅效果示意图 史上最大规模丝路艺术大展——文明的融合“驼铃
2023-12-24 13:31:00
敦煌莫高窟、大足石刻首次联展!这场“千年对话”大展6月落户三峡博物馆
...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另一个则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当敦煌莫高窟遇上大足石刻,会擦出怎样的灿烂火花?即将于下个月亮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这场大展
2025-05-26 21:12:00
活力甘肃|千年敦煌“焕新”记
...网记者 王金雪摄“你们看,这套轨道设备就是用来拍摄石窟壁画的。通过软件控制,用电机驱动支架在轨道上移动,按照设定的参数和次序分幅拍摄,就能把整个壁面信息拍摄记录下来。”敦煌研
2024-07-16 10:23:00
千年壁画“活”了 麦积山石窟壁画艺术巡展亮相武科大
...在武汉科技大学沁湖美术馆铺展开来。3月28日,“麦积山石窟壁画艺术巡展”正式启幕,130余件珍贵临摹作品与数字技术碰撞出火花,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东方微笑”的魅力。本次展览由
2025-03-31 20:2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养老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烟台市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共同指导
2025-11-12 19:36:00
王正谱在沧州市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调研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尹翠莉)11月11日至12日
2025-11-12 19:45:00
11月12日从小店区教育局获悉,刘家堡乡洛阳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烹饪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烟火气中感受劳动的快乐与魅力
2025-11-12 19:47:00
莒南县板泉镇中心小学举办国防教育演讲比赛
鲁网11月12日讯为厚植少年儿童的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强国必有我”的远大理想,11月12日,莒南县板泉镇中心小学举办以“童心向国防
2025-11-12 16:32:00
鲁网11月12日讯平邑县郑城镇作为著名的"药材之乡",近年来依托金银花、山楂、党参等特色中药材种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2025-11-12 16:32:00
徐家楼街道宅子村背街小巷硬化工程续工 补齐民生道路短板
鲁网11月12日讯“以前这条小路坑坑洼洼,下雨天根本没法走,现在终于要修了,以后出门可方便多了!”看着施工队进场划线、清理路面
2025-11-12 16:32:00
大皖新闻讯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怎样提升,产业培育有哪些创新举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安徽工业如何绿色低碳转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怎样发展壮大……在11月12日上午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
2025-11-12 16:33:00
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东方御园社区开展“文化惠民 情暖社区”文艺汇演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拉近邻里情谊,近日,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东方御园社区联合九歌梆子剧团开展“文化惠民 情暖社区”文艺汇演活动
2025-11-12 16:34:00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师生在2025年山东省“技能兴鲁”研学旅游指导师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2025年山东省“技能兴鲁”研学旅游指导师职业竞赛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落下帷幕,学院财经系教师郝天齐
2025-11-12 16:34:00
雨污分流“小切口” 托起万家庄村“大幸福”
鲁网11月12日讯近日,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的街头巷尾多了一道道忙碌的施工身影,挖掘机有序作业,工人们正加紧铺设地下管网
2025-11-12 16:34:00
鲁网11月12日讯为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近日,济宁市汶上县苑庄镇组织工作人员以入户走访的方式深入开展排查矛盾纠纷与普法宣传工作
2025-11-12 16:34:00
鲁网11月12日讯“这张‘食品经营许可简易续证’的明白纸,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生意一忙,真容易忘了证照到期这回事。”在青岛市崂山区海信·财智谷食百味美食城
2025-11-12 16:35:00
信阳:委员下沉网格 居民幸福满格丨贯彻落实省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
大河网讯(记者 祝传鹏)从争论不休的“飞线充电”难题,到引进第三方公司新建11处充电桩;从搭建政企平台,到推动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信阳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2025-11-12 16:35:00
全会精神“声”入人心 泰安高新区石灰官庄社区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10日,石灰官庄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学思践悟全会精神 凝心聚力共建社区”主题宣讲活动,用“接地气
2025-11-12 16:36:00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子在首届山东省大学生消防安全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鲁网11月12日讯11月8日,首届山东省大学生消防安全技能大赛在日照落幕。山东服装职业学院组建的参赛队伍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
2025-11-12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