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以科技融通古今 千年石窟展新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8-25 11:5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

戴上VR眼镜,穿越到1400多年前“刀林剑雨”的壁画世界,与高捧莲花的飞天、手敲连鼓的雷公相遇……这个暑假,敦煌莫高窟“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让游客流连忘返。在游览结束后,还有人来到虚拟拍摄区进行“真人+虚拟场景”视频打卡,希望把虚拟体验留在现实。

近年来,科技创新赋能石窟寺保护传承工作持续深化,“寻境敦煌”便是鲜活例证之一。今年恰逢敦煌研究院成立80周年。80年来,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科技方面取得不少突破和成果,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石窟艺术保护、弘扬、传承等方面提供了“敦煌经验”。

弦歌不辍 守护敦煌文明

8月19日,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在敦煌召开。摆放在论坛现场的显示器上的内容吸引了与会嘉宾的注意——敦煌莫高窟各开放石窟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客流量等数据实时更新,榆林窟、西千佛洞、麦积山、炳灵寺和北石窟寺一同呈现。

以科技融通古今 千年石窟展新颜

2024·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召开当日西千佛洞的实时监测情况。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在敦煌,文物保护是一个动态过程。2022年,敦煌研究院启动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系统(第一期)项目,运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等技术,监测了115个莫高窟的洞窟,并接入了敦煌研究院管理的甘肃省内多个石窟的部分数据,实现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管理一体化,有效支持保护研究和管理决策。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接受采访时表示,“为实现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我们建立了一整套风险管理体系,并从90年代就开始了文物数字化的工作,借助技术再现和保存珍贵的敦煌文化。”

多年来,敦煌研究院探索多种创新手段,实现了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预防性保护。同时在数字采集、图像拼接、色彩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关键技术和工作流程,实现了高精度、高清晰、高仿真采集敦煌壁画信息。

如今,1∶1实景洞窟三维模型的构建,将远在大漠中的千年瑰宝展现在世人面前;“数字敦煌”上线,全球网民只要轻叩鼠标,就可以浏览超高清壁画图像;进入“数字藏经洞”,用户可“穿越”至晚唐、北宋、清末等时期,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古老的敦煌,正在绽放青春的芳华。

数字赋能 还原历史风貌

目前,我国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共5986处,其中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在世界遗产的石窟寺门类中,我国石窟寺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用好科技手段,可以让石窟更好地讲述背后的故事,让沉淀的时光重新流淌。

盛开的莲花上,光影交织出斑斓的图案;六边棱形镜体中,莫高窟壁画纹饰绚丽夺目……国家博物馆“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自开展以来便吸引着不少游客的目光。艺术家们结合数字绘制、数字3D Mapping影像和AI算法技术,构建出全景沉浸体验环境,让石窟艺术得到全新演绎。

以科技融通古今 千年石窟展新颜

“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现场。国家博物馆供图

“丝绸之路·黄河:长河灵岩”主题展日前在郑州博物馆亮相,展览将1∶1比例高精度复制的云冈石窟第12窟“搬”到了馆内,重现气势恢宏的洞窟、形态各异的雕塑与绚丽多姿的壁画,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以及承载千年石窟艺术的视觉盛宴。

如今,利用三维扫描以及虚拟修复平台等技术,不仅让石窟的保护修复工作如虎添翼,也让石窟寺珍贵数据能够以更立体、更真实的面貌与观众相见。

在洛阳龙门石窟万佛洞,有一尊工艺细腻流畅的观世音造像。历经岁月风霜和人为损坏,这尊观音发髻下部至鼻子以上部位已损毁,令人叹息。但如今,游客只需拿出手机,通过App对准像龛进行AR扫描,眼前便会浮现这尊观世音像原本的风貌。

据悉,龙门石窟研究院以20世纪初的照片为依据,融合三维数字化技术、颜色检测分析技术、传统雕塑艺术等,对众多雕像进行造型和色彩的虚拟复原。“数字技术让不可能变为可能,这也是现代科技手段为文旅融合打开的新维度。”龙门石窟研究院信息资料中心主任高俊苹说。

以艺为媒 呈现千年文化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文艺创作大有可为。近年来,文艺工作者针对人民群众的观看习惯、精神需求等,有效利用科技手段,以当代的审美表达开掘石窟寺的丰富内涵,让石窟艺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怀抱乐器的伎乐天从洞窟中飞出,在大佛的注视下翩翩起舞……河南卫视曾推出以龙门石窟石刻图像飞天和金刚为素材创作的实景舞蹈《龙门金刚》,除了在龙门石窟实地拍摄外,还使用了包括AR、三维建模、电脑着色等数字化技术手段,让龙门石窟的舞乐图像更加鲜活。

“石窟艺术与现代舞美设计的结合,为舞台艺术带来了新的创意和表现力。”河南卫视三维视效组组长宋乐表示,通过技术创新与跨学科合作,能够为艺术创作和观众体验提供更多可能。

在近日大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中,制作团队借助实景扫描技术,一比一还原了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的千手观音、西方净土变、地狱变相等石窟造像,让全球玩家在虚拟世界中也能领略到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从动画短片《九色鹿》到民族舞剧《丝路花雨》,敦煌这座艺术宝库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我们将继续支持文艺工作者对敦煌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将古老的敦煌文化与现代文艺相接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说。

知所从来,方明将往。经过70多年的努力,我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在石窟寺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的探索研究卓有成效,石窟寺保护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期待科技的进步能为文物事业发展提供更多解决方案,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绽放新的光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5 14: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技何以助力敦煌莫高窟再续千年?
...敦煌”资源库平台上线,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2020年,“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上线;2022年底,“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
2023-08-17 17:03:00
9月5日,洋河股份保护敦煌石窟公益捐赠仪式在敦煌莫高窟举办。洋河股份携手中国敦煌石窟研究保护基金会共同推进“敦煌守护计划”,保护敦煌文化,守护国家宝藏,呵护世界遗产。致敬匠心礼赞
2023-09-06 20:54:00
...”,以敦煌文化艺术为核心,将200余幅艺术家重绘的敦煌石窟壁画,借助3D光雕数字技术进行全新演绎,营造沉浸式的氛围体验。震撼的效果让市民游客惊呼“绝美”!记者在展厅内看到,不
2023-01-03 07:54:00
敦煌艺术文化走进长春 与一汽红旗共同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旗创新大厦正式开幕。中国一汽与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倾情策划本次展览,为观众、粉丝呈现一场民族品牌与艺术瑰宝交相辉映的文化盛宴。“行知敦煌·一眼千年”敦煌壁画
2023-07-19 21:25:00
守护石窟 守护美
守护石窟 守护美 修丽可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联合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敦煌研究院以公益之心助力文化遗产保护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是连接世界文明的纽带,而敦煌石窟文化是
2023-08-29 18:54:00
敦煌艺术大展升级版来了!“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七大石窟艺术全球首汇
...特别项目等,国内最具代表性、不同艺术风格的经典复制石窟艺术将在全球美术馆系统中首创同台展示,横向对比、绝无仅有!展厅效果示意图 史上最大规模丝路艺术大展——文明的融合“驼铃
2023-12-24 13:31:00
敦煌莫高窟、大足石刻首次联展!这场“千年对话”大展6月落户三峡博物馆
...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另一个则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当敦煌莫高窟遇上大足石刻,会擦出怎样的灿烂火花?即将于下个月亮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这场大展
2025-05-26 21:12:00
活力甘肃|千年敦煌“焕新”记
...网记者 王金雪摄“你们看,这套轨道设备就是用来拍摄石窟壁画的。通过软件控制,用电机驱动支架在轨道上移动,按照设定的参数和次序分幅拍摄,就能把整个壁面信息拍摄记录下来。”敦煌研
2024-07-16 10:23:00
千年壁画“活”了 麦积山石窟壁画艺术巡展亮相武科大
...在武汉科技大学沁湖美术馆铺展开来。3月28日,“麦积山石窟壁画艺术巡展”正式启幕,130余件珍贵临摹作品与数字技术碰撞出火花,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东方微笑”的魅力。本次展览由
2025-03-31 20:2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祝贺!凤冈代表贵州拿下全国农耕健身大赛第二名
多彩贵州网讯 近日,笔者从贵州省体育局政务网获悉,此前在2025年全省乡村趣味体育运动会(村运会)总决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凤冈队代表贵州省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农耕健身大赛
2025-11-11 17:51:00
习水县小獐村:800余万元资金注入 助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多彩贵州网讯 入冬后的习水县小獐村,晨雾轻笼山峦,细雨淅淅沥沥。项目施工现场热潮涌动,巨型吊车伸展长臂,将建筑材料精准送达作业点
2025-11-11 17:51:00
乡愁照进现实 赤水女子林下养鸡闯出致富路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新农人”。90后段小林便是其中一员。从异乡打拼到家乡创业
2025-11-11 17:51:00
赤水:下“竹”功夫撑起百亿产业
多彩贵州网讯 赤水市拥有132.8万亩竹林,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赤水市围绕竹产业,持续下“竹”功夫,积极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
2025-11-11 17:51:00
隆尧县县直幼儿园开展消防进校园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潘志方、耿翠翠)11月6日,隆尧县县直幼儿园联合隆尧苇三路消防救援站开展消防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专业赋能+实景体验”推动幼儿安全教育落地见效
2025-11-11 17:55:00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文明修身与禁毒教育共筑青年安全防线
“伪装成奶茶粉、巧克力的新型毒品,往往就藏在看似日常的社交场景中。”11月6日,在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明德楼4楼报告厅内
2025-11-11 17:59:00
广宗县创业大道消防站开展“消防站开放日”活动
11月7日,广宗县消防救援大队创业大道消防站,消防员在向小朋友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1月7日,广宗县消防救援大队创业大道消防站
2025-11-11 17:59:00
河北新闻网讯(苑耀光)11月5日,河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高速交警六支队七里河大队借助无人机,发现在京港澳高速北行407公里处行人误入高速
2025-11-11 18:00:00
合肥近千市民“登高蜀山”
大皖新闻讯 登高蜀山,心随景阔。11月11日,“登高蜀山”2025年合肥市重阳节登高活动暨蜀山区第十二届“登高节”在大蜀山森林公园举行
2025-11-11 18:00:00
广宗县医共体总院为消防指战员送健康
河北新闻网讯(邓国训)11月6日,广宗县医共体总院组织多学科义诊团队,走进当地消防救援大队,为全体消防指战员送上健康服务
2025-11-11 18:00:00
张家口怀来:候鸟飞抵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
11月10日,一群候鸟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栖息、觅食。立冬过后,张家口市怀来县官厅水库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大批迁徙候鸟
2025-11-11 18:02:00
隆尧县第一中学为高三学生举办成人礼
河北新闻网讯(潘志方、王朝晖)11月4日,隆尧县第一中学为高三学生举办成人礼。活动以“十八而志承大任,誓师砺剑跃龙门”为主题
2025-11-11 18:04:00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 李春炜)记者从石家庄交投集团了解到,因西柏坡高速公路胡庄互通实施改建工程,经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批准,自2025年11月15日至2026年2月10日
2025-11-11 18:04:00
石家庄市幼教研修班聚焦主题意愿画赋能园本教研新发展
河北新闻网讯(陈晓鹭、赵寒冰)近日,由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石家庄市第一幼儿园承办的王燕玲教研员工作坊暨“践行课程”项目二期研修班顺利开班
2025-11-11 18:06:00
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数智赋能 推动基本医疗领域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胶东在线11月5日讯(通讯员 迟浩运)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通过一系列信息化、智能化举措,显著优化就医流程
2025-11-11 18: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