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敦煌莫高窟、大足石刻首次联展!这场“千年对话”大展6月落户三峡博物馆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5-26 21:12:00 来源:上游新闻

敦煌莫高窟、大足石刻首次联展!这场“千年对话”大展6月落户三峡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文科(中)在推介会上介绍展览情况

一个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另一个则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当敦煌莫高窟遇上大足石刻,会擦出怎样的灿烂火花?

即将于下个月亮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这场大展,也许可以给出答案!5月26日,上游新闻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获悉,该馆的年中大展“从敦煌到大足:石窟艺术中国化流变”将于6月18日正式同广大市民、游客见面。这也是中国最早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两座石窟首次通过联合展览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希望这次展览可以进一步提升河西走廊与川渝石窟寺资源的社会知名度,形成一定的文化品牌效应,助推文旅融合,为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线路的设计提供新的增长点。”26日下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文科在做主推介时这样说到。

国宝级文物、整窟复制 一个都不少

表面上看,敦煌莫高窟和大足石刻相隔万里,物理联系并不紧密,那为何本次大展能让它们实现首次“联手”?

在本次展览的推介发布会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文科首先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它们代表的是石窟艺术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高潮与尾声。”文科说,敦煌莫高窟和大足石刻一北一南、一先一后,在打破时空的并置对比中,使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发展进程更加明晰,也勾勒出了石窟寺艺术自西域传入中原的清晰线索。

文科说,本次展览让敦煌莫高窟与大足石刻展开“对话”,大家可以看到两大石窟的艺术之美与人文底蕴,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外来与本土”“神圣与世俗”“传承与创新”这三组文化命题的回应。这也很好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敦煌莫高窟、大足石刻首次联展!这场“千年对话”大展6月落户三峡博物馆

展览展陈设计效果图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资阳市博物馆、安岳石窟研究院、广安市博物馆、重庆两江贝岭博物馆等11家单位共同策划推出。

“届时,展览现场共将展出展品200余件/套,其中国宝级文物2件、国家一级文物15件、国家二级文物10件、三级文物8件。”文科表示,“展览精选的都是敦煌、大足以及丝路沿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石窟艺术珍品。现场有实物展示、整窟复制、数字化呈现、沉浸式体验等多种方式,带领观众感受千年石窟穿越时空对话的宏伟与震撼。”其中,像整窟复制就达到了6座,它们都会被精准复制后搬至现场同观众见面。

见证丝路的国宝实物首次亮相重庆

那么,到底有哪些国宝级文物会亮相本次展览的现场?

首先值得推荐的就是高善穆石塔。它铸造于公元428年,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佛塔实物,此次为重庆地区首次实物展出。该石塔通高44.6厘米,底径15.2厘米,塔身的黑色玄武岩历经千年而光亮如新。

敦煌莫高窟、大足石刻首次联展!这场“千年对话”大展6月落户三峡博物馆

高善穆石塔

据介绍,在这座不足半米的石塔上,藏有多个丝路文明融合的线索:如石塔出土于甘肃酒泉石佛湾子,是佛教沿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传入中原的实证。同时,塔身汉字铭文有“北凉承玄元年”“高善穆为父母报恩”字样,显示出河西地区民族政权、儒家观念、佛教信仰相互融合的历史。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享誉世界,此次展览中自然也少不了。在本次展览中,观众们将会看到的是《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其原作位于莫高窟第156窟(特窟),长度达到了8.55米,高1.08米,全景再现了晚唐名将张议潮率部历经十年征战,终于收复河西走廊、重开丝绸之路的历史场面,在敦煌壁画中具有开创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敦煌莫高窟、大足石刻首次联展!这场“千年对话”大展6月落户三峡博物馆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众所周知,莫高窟壁画多为佛教题材,而《张议潮统军出行图》首开历史题材壁画先河。它对真实历史事件进行了直观呈现,不仅是敦煌儿女保家守土、浴血十年的珍贵记录,更开启了敦煌壁画以图录史的风潮。同时它将军队、舞乐、车马等场面以及上百个人物形象有序穿插排布于横卷之上,是现存画幅最大、人物最多、绘制最为精致的一幅唐代出行图卷。

与此同时,作为国人最为熟悉、喜爱的观音形象,水月观音一直享有盛誉。本次展览也首次集合了敦煌榆林窟、大足北山石刻、安岳毗卢洞、张大千临摹作品等多种水月观音文物实物或图像资料,代表着唐宋时期以及近代水月观音造像艺术的最高水平,观众可一次性饱览这一经典形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丰富面相。

这些大足石刻宝贝将被“搬”至现场

敦煌莫高窟、大足石刻首次联展!这场“千年对话”大展6月落户三峡博物馆

大足石刻北山佛湾石窟第245号-观无量佛经变龛

而在整窟复制搬至现场的展陈方面,曾被梁思成盛赞的石窟遗珠:大足北山观无量寿经变相龛,以及宝顶山小佛湾毗卢庵都会在展览中同大家见面。

大足北山观无量寿经变相龛高4.7米,宽3.6米,深1.2米,于山顶一块突出的山石上凿出,龛内完整详细地雕刻了《观无量寿经》内容。其整体构图与敦煌莫高窟同题壁画相似。龛中的亭台楼阁,均为据实雕刻,是记录晚唐建筑的重要史料。本次展览将展出原比例复制龛,这也是该龛首次走出深山,来到更多观众的眼前。

敦煌莫高窟、大足石刻首次联展!这场“千年对话”大展6月落户三峡博物馆

大足宝顶山小佛湾第9号毗卢庵

宝顶山小佛湾毗卢庵则是大足石刻的创始人、总工程师赵智凤晚年为自己搭建的秘修场所,秘不示人,空间狭小,仅能容一人打坐,却装饰繁复,满刻佛象与偈语。此次展览中,它也将被复刻到现场,这也是毗卢庵避世千年以来的首次面世。观众可通过预约进入庵内,真实感受大足石刻最核心的秘密。

此外,展览期间,三峡博物馆还将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工坊体验、石窟研学等社教活动。另外,还专门策划“与传统同行——张大千书画作品展”,作为衍生配套展览。

“敦煌与大足作为中国石窟艺术成就的南北两大代表,这次联展也搭建起了两地之间沟通对话的桥梁,有益于学术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研究部主任刘兴亮表示,此次联展为敦煌学和大足学的研究者提供了互动契机,希望能由此开拓新的研究思路与课题,深化石窟艺术的系列研究。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编辑:饶治美责编:蒋艳,廖异 审核:阮鹏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数字敦煌”在深圳举行
...科技力量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在重庆大足石刻文物医院中,年轻的研究人员正在对千手观音的实验手做髹漆贴金处理,这是正式修复前的准备工作之一。“我们组织了一个多学科
2023-06-14 13:30:00
古老石窟寺如何传下去、“活”起来?
...窟寺这一文化瑰宝传下去、“活”起来。8月19日,游客在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参观。新华社记者杨湛菲摄气候变化会对这些瑰宝产生怎样的影响?由于石窟寺在赋存环境、主体构成、建造材料等
2023-08-24 16:16:00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五山”石窟为代表,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
2025-05-22 16:51:00
...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主题。观众无须远涉千里,即可置身于壮丽石窟群中,近距离感受石窟艺术的魅力。混合现实(MR)和虚拟现实(VR)数字沉
2025-07-19 07:12:00
...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宣传部、大足石刻研究院、重庆市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大足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2025-01-21 16:29:00
以科技融通古今 千年石窟展新颜
...空》中,制作团队借助实景扫描技术,一比一还原了重庆大足石刻宝顶山的千手观音、西方净土变、地狱变相等石窟造像,让全球玩家在虚拟世界中也能领略到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从动画短片
2024-08-25 11:59:00
吃货看过来!在重庆大足 你真能“逛吃逛吃”
...酣畅淋漓的文化大餐。位于重庆市大足区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相齐名,此外,大足区还有重庆“小西湖”美称的龙水湖,还有麻辣鲜
2024-05-12 16:37:00
...要石窟上都做了文物保护工程,具有很多亮点。“比如说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保护,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保护,不只是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石窟寺毕竟是露天的,尤
2023-08-20 12:23:00
守护好中华文脉!100多人历时8年修复千手观音
...,“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走进重庆大足石刻博物馆。这里是继敦煌莫高窟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面对这5万尊穿越120
2023-11-07 18:08: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杨菁菁亲子散文集《无忧呀》出版
大皖新闻讯 作家杨菁菁近日推出散文集《无忧呀》,该书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无忧呀》是一部充满温情与智慧的亲子散文集,既是给孩子的成长之书
2025-10-15 17:21:00
电影《用武之地》定档
大皖新闻讯 10月15日,由宁浩监制,申奥执导,肖央、齐溪、任达华、郑恺领衔主演的电影《用武之地》发布定档预告与定档海报
2025-10-15 17:54:00
山东优秀廉洁剧目东路梆子《荐官记》成功展演
10月14日,第二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优秀廉洁剧目——东路梆子《荐官记》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于济南历山剧院成功上演
2025-10-15 11:18:00
西山居新一代经典武侠《剑侠世界4:无限》首次震撼公布
今日,西山居新一代经典武侠之作《剑侠世界4:无限》实机PV首次亮相,经典MMO玩法和无缝地图融合,打造一个极具沉浸感的国风新江湖
2025-10-15 11:0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一出戏中戏,一场生死局,一个经历战火淬炼的剧团,一段唱到世界之巅的旋律民歌《茉莉花》背后暗藏怎样的故事
2025-10-15 08:08:00
国庆档电影总票房18.35亿元,观影人次达5007万国产优秀影片引发我省影市观影热潮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15 09:01:00
《溯——赤湾的传说》朗诵音乐剧在深圳文博宫圆满举办
崖山忠魂映改革,赤湾传说谱新篇。2025年10月10日,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国庆大成文博庙会第十九场演出落下帷幕
2025-10-15 10:39:00
在商业洪流中守望人文之光——江坂冬雨影业以《成为大师》续写文艺信念
在商业大片充斥院线、娱乐化内容占据主流的时代,一家年轻公司却始终坚守“为文艺片与纪录片留出一席之地”的初心。随着文艺电影《成为大师》即将于10月18日全国公映
2025-10-15 10:39:00
“吴歌北衍·伶工更美”长三角民歌会在江苏南通精彩开唱
10月11日,由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南通市文化馆承办的伶工学社“百姓戏台周周演”第二十三季“吴歌北衍·伶工更美”长三角民歌会在南通伶工学社小剧场精彩开唱
2025-10-15 10:39:00
秦腔名家齐爱云献艺《中华有好戏》 十尺水袖演绎秦风戏韵
近日,齐爱云在《中华有好戏》中秋特别节目中表演秦腔《嫦娥奔月》选段。 洪 波摄近日,在河北广播电视台《中华有好戏》中秋特别节目舞台上
2025-10-15 09:11:00
《江南·十二场欢聚》《如梦之梦》《小王子》……央华7部戏剧集体亮相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欢聚江南·大戏看北京 戏剧行动”发布会,近日在北京中央歌剧院剧场举办
2025-10-15 06:28:00
军旅剧《猎豹》开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10月14日,庆祝建军100周年强军文艺重点选题作品——电视剧《猎豹》,在湖南卫视
2025-10-15 06:28:00
电影《带你回家》曝全新主题预告海报 中式亲子关系演变催泪引共鸣
今日,由喻言、郑洁担任总制片人,徐彬棋担任制片人,贺伯亚执导,贺伯亚、张璞编剧,王真儿领衔主演,李萍主演,李媛、赫林、蔡子伦
2025-10-14 11:28:00
十年风雨无阻,他用30次献血书写“热血先锋”担当
近几日秋雨淅沥,刘伟如约走进献血屋,完成了他的第30次无偿献血。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襟,却丝毫没有阻挡他兑现承诺的脚步。刘伟是一名党员
2025-10-14 22:51:00
你是否想过当面和名戏曲导演跨界对话、畅聊创作?或是手捧爆米花,看一场高清4K戏剧电影?又或是在西湖之侧邂逅一场千年戏曲之梦
2025-10-14 16: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