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作为科举考试最优者,他们在经过10年寒窗苦读,高中状元以后,到底会封什么官呢?这个在每个时期都不同。宋朝时期,一般会封个某州通判,这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皇权,亲自设立的一个官职,由皇...……更多
古代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人是谁
...格去参加乡试。换句话说,县试、府试和院试,就是古代科举的资格考试。县试是最基本的考试,一般来说都可以参加。在报名的时候,考生要填报姓名、年龄、籍贯、体格和容貌特征,这是防止有人代考。同时要填写祖上三代...……更多
...与300名优秀考生一起,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是科举最高级别考试,殿试通过则晋升为“进士”,进士第三名为“探花”,第二名叫“榜眼”,第一名是“状元”。从隋朝开科到清光绪结束,科举制度近1300年,仅仅出...……更多
年少成名、仕途坎坷、英年早逝,“诗鬼”李贺的一生令人唏嘘
...年的守丧。元和五年(810),李贺总算得以前往京城参加科举。然而,此时却有人指出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这与“进士”谐音,因此李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尽管韩愈极力争取,但李贺竟还是因为这一离谱的原因失去了考试...……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古代科举制,从隋文帝创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古代“高考”也不断在革新,其中有三大鼻祖,特别值得我们纪念。古代高考的“理论鼻祖”--孔子说到古代高考,先要从孔子...……更多
121位状元只有20位当官,这个朝代为何如此轻视读书人?
自从隋朝诞生科举制度之后,封建时期统治者们,每年会开设恩科。通过殿试考核,一甲第一名的人,便是本期的状元。宋朝之后,只要得中状元的人,便可以入仕当官。明朝得中状元,所获得的官品应该不低于正7品。然而五...……更多
此人中武状元皇上却给了别人,他一怒推翻一个王朝
...当时他考武状元的年代,那可是隋朝,隋朝不是号称要用科举制来还广大有才之人一个公平吗,这黄巢就去考取科举制里面的武状元了,没想到他这欸出色的武功,一举就拿下了当时的武状元,这可乐坏了他,没成想这皇帝唐僖...……更多
聊聊古代“高考”那些趣事,学子不仅文章要写得好还要“跑”得快
...考”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古代“高考”的那些趣事。科举源于隋唐,到了宋代,科举主要分两级,地方州县的发解试和中央的省试,宋代又将皇帝亲临的殿试变为定制,发解试第一名称“解元”,省试第一名称“省元”,殿...……更多
元朝状元赴任皇帝赐一物,600年后一将军题16字震动国人
...第四年、韩林儿称帝第三年。就在这一年,元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河南光山县汉人龚友福经过殿试考中状元。虽然元朝没落,但作为最后一任的元惠(顺)帝并没有放弃挣扎。就在这一年,元惠帝想招龚友福为皇姑爷(皇帝的...……更多
...教育下学习成长,学习上的发奋用功只为如其父一样早日科举成名,继承其父的伟光正的事业,做朝廷的大官,拿朝廷的高薪。1893年考上了秀才,这时其父年事已高,1904年参加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这时的慈禧太后依然把持...……更多
状元榜眼探花联名题刻重现乌山
...崖题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卢美松表示,福州历来科举兴盛,佳话连连,816年前福州人包揽科举三鼎甲,历史上仅此一次。这段摩崖石刻真实记录了这一盛事,尤为珍贵。乌山、于山摩崖石刻于2013年5月列入全国重点文物...……更多
古时候的状元很难考吗
...会因此发生巨变。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这就是古代科举的魅力所在,古代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就是当官,别无它路。当然,在古代致富还可以通过经商,但是商人在古代是抬不起头的,正所谓士农工商。商是末位,即使是...……更多
清林鸿年对联:清朝状元与琉球志士的忘年交
...途中便道省亲,对于家乡的学子而言,不仅意味着无上的荣耀,更刺激着他们对于出仕的期盼。使团留驻琉球国期间,琉球国备办七宴盛情招待册封使,并馈赠酬金。林鸿年廉洁自守,婉言谢绝琉球国王馈赠的“宴金”,并禁止...……更多
为何古代考上秀才的书生,参加完科举后还是很贫穷?
...的是社会最底层人士一样,明明也是一个文化人,参加过科举考试,为何秀才会过的非常清贫。以至于被很多人看不起的,所以说,古代的秀才到底年收入是多少,为何生活如此拮据?虽然说古代的科举考试是穷苦百姓唯一出人...……更多
梦幻西游:12技能个性马面上架16W被瞬秒,买家是不是看错了
...直接放到藏宝阁上,摆一两年还是有可能会卖掉的。原来科举状元这么值钱,找别人刷状元称谓得花三百多大家应该都知道本周日下午能够参与的活动玩法是什么吧,本周日下午可以参与的活动玩法就是科举比赛,绝大多数的玩...……更多
本文转自:今晚报天津历史上科举繁盛,但只有文进士,而无文状元;武科则不然,不仅有进士、探花、榜眼,还出了三位状元。其中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状元为武国栋,也是科举史上倒数第二个武状元。旧时武科考试,...……更多
中国末代状元的笔迹堪比印刷,还被印成字帖?看看试卷就知道了
...及古人。在我国古代能写的一手好字的人很多,在从前的科举制度中不仅仅考察的学生的文章水平,而且考察的也是文字书写水平,写的一手好字能给自己的试卷加分。从前的社会,人们寒窗苦读就是希望能够一举高中,可以说...……更多
...年也正逢慈禧七十大寿,清廷上下仍积极筹备。这一年的科举,为了庆贺太后的七旬万寿,称为“恩正并科”。当然,人们绝对想不到的是,这次科举将是千年科举史上的最后一次,这一科的会元,便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茶陵人...……更多
看看在青楼睡了30年的“风流才子\\\
...是国家和百姓的损失。于是,吴武陵找上了当时正在主持科举考试的礼部侍郎崔郾,他告诉崔郾,此番他前来,是为了向崔郾举荐一个堪当状元的人才。崔郾一听,来了兴趣,他很好奇能让老友亲自出马的人,到底有何本事,本...……更多
欧阳修自己的仕途坎坷,却还向朝廷举荐他人,其原因有三点
...朝廷举荐人才的机会。欧阳修50岁时,担任了礼部的主持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欧阳修因此就有了向朝廷推荐人才的资格。当欧阳修见到苏轼兄弟和曾巩时,毫不犹豫地推荐了他们。2、改革文风 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很多,能够录...……更多
...浙东集团分崩离析,但这并不是结束,因为自宋朝开始,科举伴生着文人士大夫阶层兴起,制度决定了这个阶层永远不会被打倒。宋朝官员打天下需要勋贵,治天下则需要文官,因此明朝建立后,文官们必然会和勋贵们不死不休...……更多
黄冈文科状元戴柳:被父亲偷改志愿错失北大,抛弃父母20年不回家
...痛楚。正文:在中国的教育背景下,高考状元往往被视为荣耀与希望的象征,他们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厚望。然而,黄冈文科状元戴柳的故事却让人感叹不已。她曾是众人眼中的佼佼者,却因父亲偷改志愿错失北大,最终导致她...……更多
范仲淹与徐霞客的科举往事,实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我们知道,中国的科举制度自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以来,千百年来确实在选拔人才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使得中国古代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科举生。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领略科举举子们的风采。范仲淹,北...……更多
索额图为何却被康熙称为“本朝第一罪人”
...人\",被康熙帝严厉惩治,最终在牢狱之中告别人世。从荣耀到耻辱,索额图的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他为何最终沦落至此?难道一个人的命运就如同鸡肋般脆弱,任人宰割吗?索额图的悲剧性命运,也许正是清朝权力游戏的缩...……更多
2016届选秀大会,前十顺位已经有五个人坐实了水货头衔
...甚至已经有五个人坐实了水货头衔,除了失望还是失望。状元本-西蒙斯,选秀时号称模板詹姆斯,有改变联盟格局的潜力。没想到职业生涯至今,最佳荣誉仅仅是一次三阵,而且投篮还迟迟练不出来。本赛季,西蒙斯场均只能...……更多
陈循:从孤儿到明朝不老松的绝世文臣
...官职。除了这些,他还派人前往其家乡为他祭祀致哀以示荣耀。陈循虽最终冤情得雪,但五年流放的身心创伤,已使他再无法享受应有的荣誉。一生最后阶段,无法圆满回归遗憾地走完人生,可谓国事可怜人事亦悲。笔者认为陈...……更多
唐朝的诗人为何从不缺钱
...了玉真公主这条线。有了玉真公主的提携,没多久王维在科举考试中,便一举夺魁,成了这一届的状元,那时候他还不到30岁。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年少有为的王维,本应该无灾无难到公卿的,结果他却不...……更多
历史上最老和最年轻的状元,竟然出自一个朝代
...,还需要你祖坟冒了青烟。最开明的时代那么哪个朝代的科举考试是最开明的吗?历朝历代帝王世家都希望能够选出更好的人才,所以在防作弊这方面还是有下过一定功夫的,不过就算是皇帝自己也会有一些娘家人跟自己的利益...……更多
唐朝“第一枪手”温庭筠 是如何把自己前途作没的
...去世了,温庭筠不得不提前告别段成式,北上长安,踏上科举之路。初来乍到,温庭筠却发现自己才子的名号,早已盛传京城。唐朝进士科要考诗赋,考生要按照试题所出的韵,押八个韵,且有时间限制。“三条烛尽,烧残士子...……更多
他是唐朝状元驸马,一生却充满戏剧性和反传统的色彩,令人唏嘘
...德的人,更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改革者。他着手整理历次科举考试的资料,并拜访历届状元和朝廷官员,征询他们的意见,最终为科举改革提供了完整的方案。然而,郑颢的前途并不如人意。尽管唐宣宗准备提拔他为宰相,但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