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长蘑菇的苹果”有后代了!暂不具备苹果味
还记得那朵从苹果上长出、后又送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果菌王”吗?最近,通过分离培养的“果菌王”已有了第一批“后代”。“果菌王”大名裂褶菌,也常被称为白参,是东南亚一带著名的食用菌。上回讲到,...……更多
苹果上为啥长蘑菇?专家揭秘“果菌王”
...这个长蘑菇的苹果起名“果菌王”。这段视频同样引起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关注,在联系邓女士后,得到了这颗“果菌王”。专家称,这种现象在桃子、李子等水果上都有出现,但是长在苹果上却很少见。苹...……更多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培育的白参。 受访者供图前不久,德清的邓女士因家中苹果上长出白色蘑菇,收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求购私信一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这朵被网友戏...……更多
...州德清的邓女士,家中苹果长出白色蘑菇。随后,她收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求购私信,这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收到这朵被网友戏称“果菌王”的蘑菇后,科研人员对其展开系列研...……更多
网友晒苹果长出大蘑菇,中科院专家“千里求购”
...还有网友说,“感觉这苹果有研究价值。”7月6日晚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业人员联系了小邓姑娘,想购买这只长蘑菇的苹果。小邓姑娘很大方,“这个长蘑菇的苹果在我手里是没用的,做个好事送给专业人士做研...……更多
苹果长出蘑菇,中科院博士求购!网友:这菇有苹果味吗
...,拍了照片发到社交媒体上,获得近3万点赞量,还收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读博士许容聚的私信,求购这只苹果做研究。邓女士网上发帖晒出长出蘑菇的苹果。受访者供图“感谢博主把苹果寄过来,我们已经切开观察...……更多
...邓女士将长出白色蘑菇(白参)的苹果分享到网上,得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关注。苹果上长蘑菇很稀奇,也具有科研价值,该蘑菇因此被网友戏称为“果菌王”。科研人员之后持...……更多
...还是好的,怎么会长出蘑菇呢?没过多久,邓女士就收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读博士的私信,称其想买下苹果做研究。后续邓女士按博士交代的,把苹果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到冰箱,第二天和冰袋一起放在泡沫箱,无偿寄...……更多
...,促进泛第三极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第二次青藏科考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分队队长孙航指出,近年来,我国在泛...……更多
云岭自然保护区发现菌类新种!网友:可以吃不?
...顶拟口蘑标本2022年8月云岭保护区开展第二次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团队在云岭自然保护区长岩山,以云杉和冷杉为主的亚高山针叶林中采集到一种全身黄色,菌盖中央有尖凸的菌子,2023年初杨祝良研究员...……更多
非洲黑犀起源于中国?中国科学院:原始祖先1000多万年前就生活在中国土地上
...,非洲犀牛与我国之间不仅关系密切,而且曾相依相存。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现存的非洲黑犀和已灭绝的伊朗犀,它们的远祖全部都起源于中国。作为一种古老的物种,犀牛家族拥有超过5000万年的演化史,彼此...……更多
云南又到候鸟迁徙季 科研人员集中开展鸟类环志和种群统计工作
...环志和迁徙鸟类种群统计工作。在云南洱源县的鸟吊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洱源县林草局组成工作组,首次开展当地鸟类环志监测工作。鸟类环志是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给鸟类佩戴金...……更多
苹果上为啥长蘑菇 专家揭秘果菌王
8月1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浙江邓女士家中苹果长出蘑菇,科研人员介绍,这颗蘑菇学名是裂褶菌,别名白参,不仅能吃,而且营养高,还有显著的药用价值。专家表示,白参为了繁衍后代,它要广泛传播它的孢子,随着大气...……更多
...网上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还被大家戏称为“果菌王”。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许博士联系她,想购买这只苹果,邓女士将苹果免费寄给了许博士。一个月后,邓女士收到了许博士寄来的“果菌王”后代。现场的观众们看...……更多
真有人买!超一万人在闲鱼挂售霉菌“随机拯救科研人”:北京武汉成交量最大
近日,浙江德清的邓女士因苹果上长蘑菇被中科院博士私信求购,内容被多家媒体报道后登上热搜,这个被博士专程买走的蘑菇目前已经繁育出下一代,而邓女士也已经尝上这个“果菌王”的后代——白参。近日,中科院博士...……更多
...》上。图为不丹大鼯鼠。(曾祥乐 摄)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权介绍,松鼠依据生活型分成了树松鼠、地松鼠和飞松鼠三类。飞松鼠在汉语中被称为鼯鼠(大体型)或飞鼠(小体型)。化石记录...……更多
青稞品种甘垦糯3号育成并进入产业化
...集的难题,是青稞品质育种的成功实践。青稞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地区,是海拔3500米以上唯一种植的粮食作物,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地都有种植。青稞属于“三高二低”作物,即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高蛋白...……更多
食话食说 | 野菌致幻有多炸裂?吃菌还需防“小人”
...要学会辨别食用菌并掌握好食用的注意事项。最后,附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样性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联合发布的《云南常见毒菌(毒蘑菇)2022版》,手拿毒蘑菇图鉴,愿能助您有效避雷。参考资料:1....……更多
春意春城知春从云南山茶开始
...是最具有红土高原特色的花卉,也是市花的最佳选择。”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王仲朗说。山茶位列云南八大名花之首。据相关史料记载,云南山茶有着1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就在金殿,一株“蝶翅”名闻遐...……更多
中国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主体已向东生长300公里
...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深地实验室)侯增谦院士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科研人员提出青藏高原东向生长新模式,解决了国内外学术关于青藏高原东向生长驱动机制的...……更多
踔厉奋发新征程丨更聪明的农业机器人
...方面,机器人可以降低人工操作中的病菌感染。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在未来智慧农业中,农业机器人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农业机器人具有广泛的需求和庞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巨...……更多
我国建成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
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在2021年建成的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微波辐射计观测网络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利用青藏高原及邻近周边地区的8个无线电探...……更多
青藏高原腹地5万年前已有人类居住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距今5万年前,青藏高原腹地已有人类居住。这是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青藏高原腹地首个史前洞穴遗址梅龙达普历时6年的...……更多
新华社拉萨8月19日电(记者 翟永冠 白少波)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18日在拉萨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自2017年启动以来,科考过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产出一批世界级原创成果,推动我国青藏高原地球...……更多
中国新闻网 记者10月23日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所)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组成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队,在昆仑山之巅海拔5896米的卧龙岗布设的多要素自动气象站22日已正式建成。该...……更多
...“走进青藏高原,守护地球第三极”为主题,届时将组织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水文水资源测...……更多
首次突破400米!我国大湖钻探探寻青藏高原自然密码
...具有重要科学研究意义。”纳木错湖泊科考负责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王君波介绍。这次采取的上千管湖泊岩芯,如同一部厚重的青藏高原地质历史长卷,将为全球湖泊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自然档案”。这...……更多
我国科学家揭秘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隆升气候史
...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和亚洲气候演变的关键区域。12月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全球和行星变化》发表最新成果,揭秘了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隆升气候史。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从早期炎热干旱的低...……更多
曾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91岁的他仍情系青藏高原
...白总台《吾家吾国》春节档专访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讲述他的科研故事受父亲影响从事地质工作从土壤分类中细分出黑土孙鸿烈一生都思念和敬仰的人便是父亲孙健初孙健初是我国著名的石油地质学家...……更多
多种古生物化石被发现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速看
...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两座著名的八千米级山峰。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组成的“巅峰使命”卓奥友峰与希夏邦马峰古生物科考分队,完成了野外调查。这也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内容之一。科考队员对这两座山峰进行...……更多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反向春运车票、机票“打骨折”,跨省只需10元+
作者:胡文静1月14日,为期40天的春运正式开启。今年春运期间,部分机票、火车票价格大跳水,让不少提前购买春运机票的消费者集体破防
2025-01-28 10:55:00
【天眼电台·流金岁月】春节不打烊:举一杯,敬时光!
收听本条音频仅需 04 分45 秒 这一年,我们走过千万条路,唯有那条最熟悉的却很久没有踏上的——回家路。即使风雪再大
2025-01-28 01:13:00
很多癌症不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是与日常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特别是一些本不该节省的“节省”,看似好习惯却可能是导致癌症的“元凶”
2025-01-28 06:28:00
桥隧巡查员 李佳明昨日一早,登云大桥下,身穿反光背心的李佳明,从桥东走到桥西,一路细致观察并拍照记录桥墩、桥台的情况。老家在河北保定的李佳明是西湖市政公司一名桥隧巡查员
2025-01-28 07:23:00
夜景灯光技能大师 钱所省今年春节,对西湖景区夜景灯光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钱所省来说,和过去30余年一样,坚守岗位,用心用情服务市民游客
2025-01-28 07:23:00
优惠规则不清晰 一些商品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年货节促销活动应当明明白白 本报记者 孙天骄“辛辛苦苦凑满减,结果还不如直接买价格划算
2025-01-28 05:58:00
家政服务进入“过年爆单模式” 价格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春节临近,你找到靠谱保姆了吗本报记者赵丽□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本报实习生冯越“年前找替班保姆太难了
2025-01-28 05:58:00
“不吃早餐危害大”有科学依据吗?答案是——春节假期即将到来,不少年轻人将再度重复这样的经历:因为玩到深夜第二天早上不想起床
2025-01-28 06:28:00
院前急救医生 冷毅伦“喂,120吗?这里有老人晕倒了”“好的,请保持冷静,救护车已派出,接下来我将告诉您该怎么做”……除夕前的深夜
2025-01-28 07:23:00
留守春运奖励多 错峰团圆也挺好
网约车司机 李凯昨日清晨6点半,李凯已穿戴好——下身西装裤,上身白衬衫打黑色领带,再套个短款素色羽绒服,就是“曹操出行”网约车平台专车司机的日常着装了
2025-01-28 07:23:00
聋哑外卖员参加晚会引争议,励志人物能不能有另一面
文|梅堂安徽卫视请“聋哑外卖员”参加晚会,引发的风波还在继续。1月26日,安徽卫视发布声明,提到2025年安徽卫视春晚关于“外卖小哥”的相关节目
2025-01-28 06:28:00
黄葛树丨袁鸢:守岁
守岁文/袁鸢记忆里的除夕家人都习惯集体守岁父母围着火炉我们围着父母即便夜太深孩子们也不肯入睡他们心心念念的压岁钱还没有装进口袋里大年初一起床并不着急吃一碗滚烫的汤圆
2025-01-28 07:00:00
【新春走基层】春节临近,贵阳各大超市“年味浓”
2025年春节脚步日益临近,贵阳市各大超市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在永辉超市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2025-01-28 02:16:00
春节假期,十堰城区文体场馆活动丰富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王逸雯 田晶晶)春节假期,十堰城区文体场馆正常开放,市民可趁着假期健身锻炼、品读书香,过一个不一样的蛇年春节
2025-01-27 19:4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茜为进一步提振居民汽车消费意愿,激发汽车消费活力,济宁将开展2025年济宁市迎新春消费季家庭乘用车零售购新(不含二手车)消费券惠民活动
2025-01-27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