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长蘑菇的苹果”有后代了!暂不具备苹果味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8-15 13:54:00 来源:上观新闻

还记得那朵从苹果上长出、后又送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果菌王”吗?最近,通过分离培养的“果菌王”已有了第一批“后代”。

“果菌王”大名裂褶菌,也常被称为白参,是东南亚一带著名的食用菌。

上回讲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收到从浙江德清寄来的苹果蘑菇后,对其开展了系列研究。分离培养的“果菌王”还和科研人员从青藏高原收集来的白参、“太空白参”,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实验室内进行了菌丝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对比。

欲知详情如何?记者再次联系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赵琪。

“长蘑菇的苹果”有后代了!暂不具备苹果味

通过分离培养的“果菌王”已有了第一批“后代”

目前收获20斤左右“果菌王2.0”

“相比青藏高原的白参和从太空回来的白参,‘果菌王’的长势并不是很整齐,经历20多天的培养,目前只收获了20斤左右白参。一般白参20天左右就可出菇。”赵琪说,在本次对比实验中,三种白参都选用了阔叶木屑作为栽培基质,前两者为经历多轮选育的品种,生长速度明显快于纯野生的“果菌王”。

“如果用开花程度来形容双方长势,青藏高原白参和‘太空白参’已经完全‘绽放’,但‘果菌王’还处于‘花骨朵’的状态,只有部分可采摘。”赵琪说。

对于这批率先“出炉”的“果菌王”后代,赵琪团队打算先给当初慷慨赠送“果菌王”的浙江德清邓女士,寄去一两斤“果菌王”后代尝尝鲜;剩余白参则主要用于团队开展营养成分分析,还有小部分打算留着团队一起品尝。

当初往昆明寄送“果菌王”的德清邓女士告诉记者,上个月下旬,赵老师团队便已联系过她,说等出菇后,便给她寄点“果菌王2.0”作为回馈。如今这么快便有了下文,让她感觉既惊喜又有些感动。

“我一直跟他们说,没关系的,别一直挂在心上,没想到这么点举手之劳,他们竟然一直记着。”邓女士说,对于接下来即将收到的白参,自己已有了些小小的期待。

“长蘑菇的苹果”有后代了!暂不具备苹果味

图为科研人员从青藏高原收集来的白参

首批“果菌王”后代应该暂不具备苹果味

那么,这批“果菌王2.0”会是什么滋味?

赵老师告诉记者,目前“果菌王”还处于驯化阶段,且栽培基质用的也是常见材料,因此,他估计此次的白参并不会有特别的味道。

而此前被众多“吃货”网友寄予厚望、接种在苹果上的白参,同样也显得有些“娇气”,目前长势欠佳,大多数子实体刚刚“冒芽”。

值得一提的是,白参是为数不多的人工栽培比野生要好吃的食用菌。赵琪说,接下来,团队将通过选基质、设定培养条件等方式,对“果菌王”开展进一步的品种选育。相信通过多轮选育,“果菌王”可以逐渐适应新环境,在产量和口感上,都将有更大提升;同时,这项研究也将为团队的后期育种工作提供更优良、更丰富的种质资源。

“育种是一项周期性很长的工作,许多品种都要经历多轮选育,才能获得更优良的性状。我们对‘果菌王’品种驯化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赵琪说。

来源:潮视频微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苹果上为啥长蘑菇?专家揭秘“果菌王”
...这个长蘑菇的苹果起名“果菌王”。这段视频同样引起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关注,在联系邓女士后,得到了这颗“果菌王”。专家称,这种现象在桃子、李子等水果上都有出现,
2024-08-16 10:53:00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培育的白参。 受访者供图前不久,德清的邓女士因家中苹果上长出白色蘑菇,收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求购私信一事,引发网友
2024-07-18 19:58:00
...州德清的邓女士,家中苹果长出白色蘑菇。随后,她收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求购私信,这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收到这朵被网友戏称“果菌王”的蘑菇
2024-08-17 15:42:00
网友晒苹果长出大蘑菇,中科院专家“千里求购”
...还有网友说,“感觉这苹果有研究价值。”7月6日晚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专业人员联系了小邓姑娘,想购买这只长蘑菇的苹果。小邓姑娘很大方,“这个长蘑菇的苹果在我手里是没用
2024-07-12 13:45:00
苹果长出蘑菇,中科院博士求购!网友:这菇有苹果味吗
...,拍了照片发到社交媒体上,获得近3万点赞量,还收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读博士许容聚的私信,求购这只苹果做研究。邓女士网上发帖晒出长出蘑菇的苹果。受访者供图“感谢博主把苹
2024-07-12 13:53:00
...邓女士将长出白色蘑菇(白参)的苹果分享到网上,得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关注。苹果上长蘑菇很稀奇,也具有科研价值,该蘑菇因此被网友戏称为
2024-09-02 06:10:00
...还是好的,怎么会长出蘑菇呢?没过多久,邓女士就收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读博士的私信,称其想买下苹果做研究。后续邓女士按博士交代的,把苹果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到冰箱,第二天和
2024-07-20 08:13:00
...国际前沿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办,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专题承办,
2023-08-29 18:06:00
不是动物也非植物,消失百年中国特有物种重现青藏高原
...分布状况如何?物种界定是否正确?……带着这些疑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地衣多样性与进化研究专题组从饼干衣属地衣入手,开展了深入研究。以韩马迪命名的云南特有种,汉氏饼干衣。
2023-06-06 14:3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今日启动,优惠多多!遵义电商消费季再添新彩
多彩贵州网讯正值遵义市2025年“双11”电商消费季火热开展之际,2025遵义电商消费季云上促销专场于今日在京东商城正式启动
2025-11-09 20:19:00
第六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2025丽水摄影节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如今,人们生活在一个图像真实性受到极大挑战的时代,我经常被问到摄影的未来在哪里
2025-11-09 21:50:00
西安建大助力中俄建筑文化交流 “现代乡土建筑作品展”亮相莫斯科
11月3日至7日,在第33届Zodchestvo国际建筑节上,由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分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主办的“传承与创新
2025-11-09 17:07:00
网友留言板|长春“人民咖啡馆”改名降价 咖啡跌破20元
近日,针对网友的建议,全国多家“人民咖啡馆”更改名字。对此,长春的一些网友向中国吉林网咨询,长春的“人民咖啡馆”名字有变化么
2025-11-09 16:12:00
匠心邂逅科技,张园进博展厅首发下的“双向赋能”
11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张园“静安会客厅”内,世界级的中国羊绒奢侈品牌沙涓(Sandriver)与VR魔幻音乐电影《摇啊摇·刺激1995》举行了双首发系列活动
2025-11-09 10:1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2025年11月9日,全国第34个消防日如约而至。这一天,城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标语
2025-11-09 06:13:00
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
2025-11-09 07:33:00
关注进博会|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
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11月6日,观众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河北省主题展区石家庄市矿区华康瓷业有限公司展位参观
2025-11-09 07:37:00
中国记者节海报丨初心如炬 执笔不负时代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魏向阳本期编辑 吴美慧
2025-11-08 07:39:00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创新,勇闯绿钢新赛道“我们产品的金属化率越来越稳定,铅、砷等有害元素含量很低,产业化的步伐更快了”“优化工艺流程
2025-11-08 07:57:00
深山紧急救援 火箭救援队找回九旬老人
东南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曾 程 林佳慧)“找到了!找到了!”10月30日14时20分,三明市建宁县黄埠乡龙潭村深山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呼喊
2025-11-08 08:15:00
今天的新闻主角 聚焦勤勤恳恳的你
编者按与时代同行,为城市写注脚。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记者一直奔走在路上,用镜头记录发展历程,以文字传递澎湃力量
2025-11-08 08:34:00
家人眼中的媒体人 闪闪发光的你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白天采访拍摄,晚上写稿剪辑。他们像一支笔,记录时代变迁,他们像一盏灯,点亮人间真情。生活中
2025-11-08 08:34:00
今天是记者节,身为记者的你是否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2025-11-08 08:35: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艺术家陈昱辰的作品《时代信号》,让电磁波“显形”,观众
2025-11-08 08: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