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苹果长出“果菌王”,科研人员千里求购,还尝了一口,结果…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20 08:13:00 来源:缘之心

2024 年 7 月,浙江德清县的邓女士在网上发帖称,她家里一颗遗忘多日的苹果“发霉”了,竟然长出了蘑菇!

来源:某社交平台@沛容

从她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到,苹果外表基本完好,但顶部却冒出了几朵白色的蘑菇。这一现象让人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大多数蘑菇只能在土壤和腐木上生长,以腐烂的有机质为营养。这个苹果看起来还是好的,怎么会长出蘑菇呢?

没过多久,邓女士就收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读博士的私信,称其想买下苹果做研究。后续邓女士按博士交代的,把苹果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到冰箱,第二天和冰袋一起放在泡沫箱,无偿寄到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看到这段跌宕起伏的经历,网友感叹这个苹果终于得以发挥科研价值的同时,评论区也是一片欢乐,有网友还戏称它是“果菌王”......

来源:某社交平台@沛容

那为什么之前没见过别的苹果长蘑菇呢?这种蘑菇到底有什么科研价值?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苹果上的蘑菇是什么?

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的测序鉴定,发现这个蘑菇是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它是裂褶菌属的模式种,也是该属最常见的物种,生命力极为顽强,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几乎全年任何时候,你都能在野外的树枝和木桩上发现它们的踪迹。

裂褶菌因其独特的纵向开裂的菌褶而得名,通常喜欢生长在枯萎、腐烂的木头上,具有很强的木质素分解能力,是一种腐生菌。此外,裂褶菌也被认为是一种植物病原菌,菌丝活性极强,可以侵染苹果、柑橘和橄榄等活树,导致木材腐烂、树皮变黑、叶片坏死。这种木腐病害主要发生在老化和抗病能力较弱的树木上,国内外都有苹果树感染裂褶菌的报道。

因此,一种合理的假设是,裂褶菌最初侵染了苹果树,使其携带了裂褶菌的孢子或菌丝,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如梅雨季节),便在苹果上生长出来。

野外生长的裂褶菌。来源:作者

随着“果菌王”引起热议,一些网友更是晒出了其他基质上生长的裂褶菌,其中最为独特的是大蒜上长出的裂褶菌。不少人就产生了疑问,大蒜不是杀菌的吗?怎么还能长蘑菇呢?

其实,这和大蒜为什么会发霉是同一个问题。大蒜的主要抗菌活性成分是大蒜素,但大蒜素并不是自然存在于大蒜细胞中,只有通过机械外力破坏大蒜的组织结构,其体内的蒜氨酸和蒜氨酸酶才能结合形成大蒜素。

真菌的菌丝侵入不会对组织细胞产生明显损坏,因此只能产生微量的大蒜素,并不足以抵御真菌的入侵。所以,大蒜的抗菌性并不能防止自身的腐烂,也不能防止裂褶菌的侵染。

图源:参考文献[5]

不易腐败的苹果为什么长蘑菇?

其实,将这颗长蘑菇的苹果切开之后可以看到,菌丝已经侵染了苹果的内部,并逐渐向外扩张地盘。这颗苹果内部已经明显的腐烂。仔细观察苹果顶部长蘑菇的地方,其实在表皮上还是能发现这个看似完整的苹果已经有了变质的痕迹。

来源:某社交平台@我真的不能再喝了

食品腐败是由细菌和各种真菌造成的,这些微生物在分解食物时,会产生各种废物,可能会对人体健康有害,例如喜欢在谷物上大量繁殖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其产生的黄曲霉素被认为是最具毒性和最强的肝致癌性天然化合物。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苹果是一种非常耐储藏的水果,有时放置几个月也不会变质,只是会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瘪。那这个苹果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苹果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一层果蜡,能够有效防止外界微生物侵入果肉。然而,苹果的果梗凹陷处是一个薄弱点,能够直接通向果核,因此最容易被微生物侵入,裂褶菌也选择了这个地方生长。

苹果的形态 图源:参考文献[6]

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自然界的蘑菇喜欢在木头的缝隙处生长,最好是有伤口的地方,这便于蘑菇菌丝侵入基质内部。因此有伤口的苹果以及其他水果都要尽快吃掉,不然更容易坏。在日常保存苹果的时候,可以将其放入冰箱中冷藏,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保存时间。

苹果是可以吃的,裂褶菌也是可以吃的,那么长了裂褶菌的苹果还可以吃吗?答案是否定的!食物的腐败是多种微生物参与的,尽管裂褶菌可能占据了主要优势,但很可能有其他的细菌和真菌存在,它们在代谢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有可能危害健康。

退一步讲,就算苹果中只有裂褶菌存在,食用布满裂褶菌菌丝的苹果那不相当于生吃蘑菇了?还是不推荐的。

原来我们早就吃过裂褶菌!

早在 2000 以前,我国云南民间就有采食裂褶菌的习惯,老百姓形象的称之为“白参”。经典的做法是“白参蒸鸡蛋”,也可直接炒食,美味又滋补,但口感偏硬,都需要提前泡发。

在墨西哥、印度等地的人也有食用裂褶菌的习惯。裂褶菌相比于其他食用蘑菇一个优势在于,它质地坚硬而有弹性,不容易腐烂,便于远销。目前,由于人工栽培的产量有限,裂褶菌的价格较高,干品售价能达到 50 元/斤。

腐木裂缝中生长的裂褶菌 图源:参考文献[7]

经过研究人员的亲自品尝,在苹果上长出的裂褶菌并没有苹果味。其实这个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蘑菇里面的风味物质包括非挥发性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呈味核苷酸等,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的含硫化合物及醇、酮类化合物、醛类、酯类等,这些物质的生成是由基因控制的,苹果中的风味物质也是如此。

在不同生长基质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差异,同一种蘑菇分泌的这些风味物质可能有多有少,从而影响蘑菇的味道,但不太可能导致产生这些风味物质的基因发生改变,更不要说定向拥有产生苹果风味物质的基因了。

举一个植物里面的例子:有一些西瓜会嫁接到南瓜的秧上,这是利用南瓜发达的根系,吸收土壤里面更多的养分以供西瓜生长,这样结出来的西瓜会更好吃,但是不会有南瓜味。

研究人员为什么收集

苹果上的裂褶菌?

食用菌育种的目标是为了获得高产、优质、高抗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高的优良品种。在自然条件下,一些野生的食用菌会发生变异,而有益的变异通过不断累积利用,就能获得人们需要的新品种。

这种重要的育种方式称为“人工选择育种”,优良香菇(Lentinula edodes)品种 7401、广香 5 号、241 和 8210 等均是通过人工选择法筛选得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做食用菌栽培的研究人员会广泛收集单一物种的野生食用菌资源。

目前可以明确的是,这颗苹果上生长的裂褶菌菌丝活性强,生长速度快,接下来需要进行栽培实验看是否高产。其实对于裂褶菌来说,可能更重要的还是选育出没那么硬的品种,那么接下来还需要评价下它的口感。

来源:某社交平台@我真的不能再喝了

在食用菌育种技术里面有一种更为高效的方法——辐射诱变育种,它是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细胞群体,提高其突变率,然后从群体中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突变株。裂褶菌的菌丝就多次上过太空,利用太空辐射来改变遗传特性,从而选育出了市场上口感更好的裂褶菌。

值得注意的是,裂褶菌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病原菌,它感染人之后和霉菌的形态是类似的。大多数病例涉及呼吸道,包括支气管肺疾病和鼻窦炎,无论是在免疫功能正常还是低下的人群中均有发生。这警醒我们在采集和处理裂褶菌的时候,不要放在鼻子下去闻,以防吸入裂褶菌孢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友晒苹果长出大蘑菇,中科院专家“千里求购”
...的小邓姑娘在家里惊奇发现,一只忘记吃掉的苹果,居然长出大蘑菇了!小邓姑娘说,整个6月感觉都在下雨,都发霉了,啥啥都快发霉了,这只被遗忘的苹果也发霉了,霉得长蘑菇了。她告诉橙柿
2024-07-12 13:45:00
苹果上为啥长蘑菇?专家揭秘“果菌王”
前不久,网络上一段苹果长出蘑菇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视频中,浙江湖州的邓女士讲述了由于当地出现连日三十八九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她家中一颗苹果逐渐出现腐烂迹象,并在顶部长出了白色蘑菇。
2024-08-16 10:53:00
...蘑菇。受访者供图上个月,湖州德清的邓女士,家中苹果长出白色蘑菇。随后,她收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求购私信,这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收到这朵
2024-08-17 15:42:00
无党派代表人士科技创新支撑石头旮旯里“长出”苹果产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昆明8月13日电 (记者 缪超)“西北勒乡现代农业苹果扶贫产业示范园创建党外知识分子服务基地,可以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加快推进品种改良和产业链升级,
2023-08-13 16:37:00
...放、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前不久,浙江省德清县的邓女士将长出白色蘑菇(白参)的苹果分享到网上,得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关注。苹果上长蘑菇很稀
2024-09-02 06:10:00
“长蘑菇的苹果”有后代了!暂不具备苹果味
还记得那朵从苹果上长出、后又送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果菌王”吗?最近,通过分离培养的“果菌王”已有了第一批“后代”。“果菌王”大名裂褶菌,也常被称为白参,是东南亚一带著名
2024-08-15 13:54:00
...白参。 受访者供图前不久,德清的邓女士因家中苹果上长出白色蘑菇,收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求购私信一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这朵被网友戏称为
2024-07-18 19:58:00
苹果上为啥长蘑菇 专家揭秘果菌王
8月1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浙江邓女士家中苹果长出蘑菇,科研人员介绍,这颗蘑菇学名是裂褶菌,别名白参,不仅能吃,而且营养高,还有显著的药用价值。专家表示,白参为了繁衍后代,它要广
2024-08-16 18:49:00
发霉的橘子一只能卖300元?有价无市背后,谁在哗众取宠
...”:去年梅雨季,浙江德清县邓女士发现家里的一颗苹果长出了白色蘑菇。她觉得新奇,就将照片分享到社交媒体,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
2025-03-25 09:0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