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曾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91岁的他仍情系青藏高原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1-28 15: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

从喜马拉雅山脉到藏北无人区

从横断山脉到阿里高原

他带着科考队员

几乎用脚步丈量了青藏高原全境

获得数以万计的第一手科学资料

填补了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空白

总台《吾家吾国》春节档

专访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

讲述他的科研故事

曾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91岁的他仍情系青藏高原

受父亲影响从事地质工作

从土壤分类中细分出黑土

孙鸿烈一生都思念和敬仰的人

便是父亲孙健初

孙健初是我国著名的石油地质学家

探明并组织开发了中国第一个

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

被称为“中国石油之父”

然而,1952年

一次意外的煤气中毒事故

让孙鸿烈永远失去了父亲

曾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91岁的他仍情系青藏高原

尽管父亲离开了

但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

却深深地影响了孙鸿烈的一生

让他从小在心底种下一个“土壤梦”

中学毕业后

孙鸿烈坚定地选择报考土壤农学系

想成为和父亲一样的地质工作者

曾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91岁的他仍情系青藏高原

1957年,孙鸿烈考入

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

他的研究课题是当时很少有人

进行的东北土壤地质研究

他前往黑龙江北部进行实地考察

在过去东北零散的土壤资料基础上

加上自己的考察结果

绘制了中国第一幅东北土壤图

曾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91岁的他仍情系青藏高原

此前,我国土壤学上

一直将东北的土壤称为黑钙土

并没有“黑土”这样一个分类

孙鸿烈在土壤分类中细分出

更适于农作物种植的“黑土”

这对于指导农业生产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

“青藏科考空白必须由中国人填补”

1961年,孙鸿烈进入中科院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他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进藏考察

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

西藏地区虽然有极大的科考价值

但之前那里的科学资料几乎一片空白

1973年,中国科学院

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成立

孙鸿烈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

他说,青藏科考的空白

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填补

曾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91岁的他仍情系青藏高原

第一次青藏科考的成果

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科学大发现”

比如,在植物分类方面

发现了7个植物新属

300多个新种和1000多个新记录

一共记录有5766种植物

而昆虫研究方面

发现了20个昆虫新属、400多个新种

还发现了一个新目——“缺翅目”

同时,他们对于青藏高原的成因

也做出了科学的论证

曾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91岁的他仍情系青藏高原

1973年到1976年期间

从喜马拉雅山脉到藏北无人区

从横断山脉到阿里高原

孙鸿烈带领团队几乎用脚步

丈量了青藏高原全境

虽然时刻面临危及生命的险境

他们始终不曾放弃

获得数以万计的第一手科学资料

填补了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空白

曾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91岁的他仍情系青藏高原

科考进入尾声时

孙鸿烈的母亲过世

尽管心中悲痛,他依然坚守岗位

而这也成为他人生的一大遗憾

91岁高龄始终情系青藏高原

青藏研究成为一生的追求

如今,已经91岁高龄的孙鸿烈

始终情系青藏高原

他在家里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挂着一幅喜马拉雅山的照片

那些在青藏科考吃的苦

已全都化成回忆的甜

曾担任第一次青藏科考队队长,91岁的他仍情系青藏高原

正如孙鸿烈那句

“探寻未知,一生追求”

他的名字

早已与青藏研究不可分割

而这也成为他

矢志一生的追求

更多内容,点击视频↓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8 16: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多支科考队正在青藏高原开展科考 一起探秘地球“第三极”
来源:极目新闻2017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这段时间,多支中国科学院科考团队仍在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考察。创新之源、启航新篇,今天我们就跟着青藏科考来
2023-07-19 14:40:00
站在巅峰的科学追问:卓奥友峰科考看点几何?为何选择它?
...揭示亚洲水塔冰冻圈变化过程和机理,为亚洲水塔保护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撑。”姚檀栋说。约6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在板块的碰撞挤压中隆起。这座依旧处于剧烈变化中的年轻高原
2023-10-01 21:09:00
卓奥友峰科考:希望解密高原生理适应机制
...对象,开展急进高原人群生理适应性数据采集和调查,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向山而行、勇攀高峰。朱彤院士和团队成员在卓奥友峰科考中肩负哪些使命?与此前的珠峰
2023-10-06 02:31:00
全球变暖 亚洲水塔正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次青藏科考揭开这些秘密→
...组织科考分队2600多队次,科考人员2.8万多人次开展覆盖青藏高原全域的科考。在成果发布会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代表科考队介绍了十大标志性进展。包括:
2024-08-18 15:14:00
一字说科考丨向山而行,勇攀高峰!
...这是我国科考队首次登顶珠峰以外的8000米以上高峰也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实施后第一次综合性科考活动跟着动图前往科考现场 2022年和2023年我国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连
2023-10-01 22:33:00
...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产出一批世界级原创成果,推动我国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研究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排头兵。第二次青藏科考开展七年来,全体科考队员聚焦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4-08-20 05:58:00
...流“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实践与思考。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敏感区。保护好
2023-05-30 02:35:00
...样性保护研究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泛第三极地区以青藏高原为核心,涵盖东亚、南亚、中亚和中东欧等地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和密集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加强交
2023-10-10 03:51:00
... 脱畅《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6日 10版)“同学们去过青藏高原吗?”看着台下青年学子面面相觑的样子,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笑着“解围”,“去一
2023-09-06 03:4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孩子阅读容易漏字错字,数学差,理解困难可能也是一种病!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就要注意了
萱萱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女孩,小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连续好几年都是班长,但进入初中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萱萱越来越不适应学校生活
2025-10-21 15:08:00
闽江畔,豆香长!一位台湾媳妇的“豆腐情缘”
姚凤燕是土生土长的闽清女儿,1997年,她嫁到台湾,成为“台湾媳妇”,夫家祖辈从事豆腐制作。2018年,怀着对父母的牵挂与传播台湾豆腐古法工艺的梦想,她毅然返乡创业。
2025-10-21 19:05:00
【天眼问医】宝子们,年轻人是真能忘事啊
宝子们!咱们今天必须好好唠唠压力和焦虑这对“搞事两兄弟”。平时咱们老说压力大、焦虑,实际上焦虑就是压力搞出来的“小怪兽”
2025-10-21 19:41:00
不只拼条件!珍爱网白皮书揭示当代青年择偶三大关键因素
在当下的婚恋话题里,常常能看到年轻人们热议:“找对象到底该看什么最重要?”有人认为,性格合拍才是走得长远的关键;也有人觉得
2025-10-20 11:49:00
遇良医终得子!宝妈携女专程感谢郭海英主任
近日,曾因不孕难题辗转求医的孙女士,带着1岁多的女儿重返济南红绘医院,特意向郭海英主任报喜。两年前,饱受生育难题困扰的孙女士
2025-10-20 15:59:00
一把幸“孕”钥匙开启两次好孕,点赞济南嘉乐生殖医院
"胡主任,我们一家子又来向您报喜了!"在济南嘉乐生殖医院的诊室里,来自山东的艾女士捧着鲜花,在丈夫和公公婆婆的陪伴下,向胡雪慧主任分享怀上二胎七个月的好消息
2025-10-20 16:41:00
做事与修心
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心性修炼得还不够,遇事容易急躁,情绪起伏如潮;欢喜时也藏不住,心随境转,难以自已。年岁渐长,步入人生下半场
2025-10-20 18:27:00
接亲路上被拦车要喜烟,新人无奈骑电动车回家? 新郎回应:都是朋友,大家为了热闹
大皖新闻讯 新人结婚被拦车要烟,新郎新娘无奈骑电动车回家?10月19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新郎官遇到要香烟的
2025-10-20 20:39:00
男子花近30万闪婚一月后人财两空 贵阳警方:涉事女子已被刑拘
大皖新闻讯 接触两次后就领证,一个月后女方提出离婚并失联,29岁的安徽太湖小伙何先生疑遭遇婚骗。据其所述,在支付近30万元彩礼与中介服务费后
2025-10-20 21:52:00
亲子“吐槽大会” 幽默化解矛盾
“我很认真了,妈妈却嫌我粗心。”“爸爸偏爱弟弟,陪我的时间太少。”孩子们坦然说出心里的委屈,家长认真聆听。10月18日
2025-10-19 17:08:00
17023.jpg
2025-10-17 14:29:00
g170801.jpg
2025-10-17 14:29:00
g17011.jpg
2025-10-17 14:29:00
珍爱网观察:快节奏的生活,让爱情正在被“等一等”消磨
“等我忙完这一阵”“等我们条件再好一点”——在社交平台上,这样的情感表态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感情似乎在“等一等”中渐行渐远
2025-10-17 15:27:00
古稀开启直播路
前段时间,年逾古稀的我,在挚友再三鼓励下,开启人生首场幼升小招生直播。这一次尝试,竟为我推开了一扇新窗,踏上有趣的新旅程
2025-10-17 1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