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棣册封八大国公助力夺天下,揭秘他们的英勇事迹与结局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刚即位就开始了削藩政策,他的五位叔叔相继被削掉爵位,危机也马上来到了燕王朱棣身边,为此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建文四...……更多
此人为建文帝旧臣,因姚广孝一句话被诛三族
...。于是他将卓敬关押起来,又天天派人去以管仲、魏征的事迹来劝说卓敬归顺。但不管怎样,卓敬就是不肯屈服,还哭着对朱棣说:“我身为人臣,就该以死报国。先帝本就没有过错,却被突然篡位,我恨不得马上死了去地下见...……更多
朱元璋留下三位治理天下人才,他们的结局如何
...地,怒不可遏之下直接将他凌迟处死。三位忠臣,一个个英勇赴义、壮烈成仁。他们忠心不渝,宁折不屈,始终没有选择向新主子低头。哪怕新王朝已经成立、大势所趋,他们也选择以死明志,绝不从命。正是这等坚贞不屈的精...……更多
明朝谋士李善长与姚广孝的迥异命运
...史上,有两位非常厉害的谋士,李善长和姚广孝,两人的结局截然不同。一位因为胡惟庸案,最终没能善终,一位在辅佐朱棣登基后,异常低调,最终得以安然终老。今天分析一下这两位人物。一李善长和姚广孝的性格不同李善...……更多
燕王朱棣因何发动“靖难之役”
...形势严峻,姚广孝(道衍和尚)力劝朱棣起兵。可是,整个天下都掌握在建文帝手里,如果起事,朱棣面对的将会是以一隅敌天下的窘境!没有实力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哪里来的底气呢?因此,朱棣不无忧虑地说:“民心向彼,奈...……更多
姚广孝临死前再三恳求朱棣释放一老头?此人究竟是谁
...即便如此,假如没有姚广孝,朱棣必然不可能笑到最后,结局可想而知。明代史学家李贽评价:“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作为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更多
明史中的姚广孝,卷入红尘为何却拒绝还俗
...,姚广孝不可能不知。既然能通古今之变,必然对功臣的结局洞若观火,姚广孝如果在朱棣称帝后,蓄发还俗,接受功名利禄,那么他的结局可能就和他想要的结局恰恰相反。 ……更多
明朝最大的乱世之臣姚广孝,他是如何助朱棣登上帝位的?
...臣子暮为僧,黑色僧衣常伴身。作为谋士,他助朱棣夺取天下,而又不图功名利禄;身为僧人,本应慈悲为本,却在太平盛世,大乱天下;身为学者,他又与方孝孺惺惺相惜,劝朱棣饶他一命。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个很矛盾的人...……更多
姚广孝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是什么
...奋起的愿望。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病逝,朱元璋在天下广寻高僧,分配给各个皇子,让他们在众藩国为马皇后诵经祈福。有人向燕王朱棣推荐姚广孝。“燕王与语甚合,请以从。”姚广孝随朱棣来到北平后,“常居(燕)府...……更多
黑袍妖僧为何跳出了兔死狗烹的铁律
...,要擒贼擒王,直取京师。朱棣依计而行,果然很快平定天下,登上了皇位。2、辅导朱棣的皇子皇孙两代。朱棣长年在外征伐,把守城的重任交给了姚广孝,同时又拜托姚广孝教育他皇家的后代,特别是朱棣命令皇孙朱瞻基9岁...……更多
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宁海大佳何镇人。方孝孺自幼聪明好...……更多
道衍回乡时,为何遭到吴中亲友的唾弃
...公元1382年)八月,马皇后病逝,朱元璋心痛不已,召集天下名僧进京,为亡妻超度做法事,道衍是其中一位。事后,朱元璋将众僧分配给各藩王效力,道衍便与燕王朱棣走到一起。一个是野心勃勃的藩王,一个是急于建功的僧...……更多
永乐盛世:朱棣的统治与明朝的繁荣
...,加强对外友好交往。对内则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终使天下大治。此时的大明朝国家富饶,幅员辽阔,朱棣的统治时期也是明初三大盛世之一,所以史学家将这一时期也称为永乐盛世。上下五千年,全是我小号 朱棣和李世民...……更多
朱棣是如何打败侄子建文帝的呢
...的朱棣手下只有10万人马,封地只有北京一隅之地。最终结局,朱棣绝地反击,夺得皇位。这个过程中,朱棣是如何打败侄子建文帝的呢?朱允炆登基后,他深感众多藩王难以管理,于是决定采取削藩政策。皇帝的宝座屁股还没...……更多
...因为他只关心自己能不能为百姓做事。从夏原吉接下来的事迹可以看出,第二种原因的可能性更大。三、“民劳,吾何忍独适”朱棣登基后,夏原吉升任户部尚书,制定了三十多条关于赋税、徭役的政策,朱棣悉数采纳。同年,...……更多
姚广孝为何拒绝朱棣赐的大富大贵,逼自己做个苦行僧
...”的旗帜,向着都城南京进发。这一战,朱棣豁出去了,结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64岁的姚广孝作为朱棣重要的谋士,也是心知肚明。屡献奇计在和叔叔的对抗中,朱允炆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朱允炆让李景隆挂帅,并慎重地交...……更多
姚广孝:化解不祥之兆,助朱棣成就大业
...大祸,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绪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予躬,实欲求死,不得已也。义与奸恶不...……更多
李景隆背叛朱允炆后他的下场如何?
...子叫李文忠,然后在这个孩子十二岁时,去世了。那时候天下大乱,到处在打仗,李贞带着李文忠到滁阳投奔小舅子朱元璋,老朱看到亲戚,自然欣喜不已,遂把李文忠留在身边调教,后来李文忠成长为一代名将。而李景隆正是...……更多
让妖僧姚广孝在临终前,成为他的遗愿的人究竟是谁
...炆孰高孰低。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朱棣已经在位十六年,天下江山已定,即使朱允炆出现,也不再可能翻起浪花,此时的溥洽和尚对他而言,已经并无重要可言。如今老友提出请愿,朱棣实在没有什么理由不同意,而且释放溥洽...……更多
建文帝:朱棣敬上,败者没有话语权,胜者为皇帝
...这些藩王中,实力最强的就是朱棣,朱棣这个人上马能打天下,下马能治国理政,因此,朱棣是朱家皇子中难得的全才。朱棣朱元璋大肆封儿子们为藩王的目的,就是让“羽翼王室”,保卫大明江山,而燕王朱棣,在与北元残余...……更多
姚广孝:黑衣宰相的权谋之路,辅佐朱棣登上帝位
...才是朱元璋指定的正统皇帝,他顾虑自己只是一个藩王,天下百姓并不会支持他,就说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不料姚广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这话回答得多有气势,字里行间,透露着他的信心和决...……更多
揭秘明朝三大幕僚,下场迥异
...朱元璋去世,殊不知这位当过和尚的皇帝驾崩后不久,这天下就因为另一个和尚再次风云变幻。建文帝登基后于元年(1399)六月,在削掉实力相对较弱的周王、齐王、湘王等五个藩王后,又着手对付实力雄厚的燕王朱棣。即使建文...……更多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三位人才,他们的结局如何?
...番威逼利诱,他态度坚决,态度恭敬而坚定地回绝,最终英勇赴义。临刑前他迎刃而上,高声呐喊自己问心无愧。 方相国最是痛心疾首,他大义凛然痛批成祖的残暴,态度坚决地拒绝投诚。离世之前他慷慨陈词,声色俱厉谴责...……更多
姚广孝:黑衣宰相的传奇人生与大明开国之智
...,往往文韬武略,纵横捭阖,凭一己之力就可帮君主安定天下,赢得生前身后名。道衍和尚并非善类,建文帝继位之初,削藩伊始,他就撺掇着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在儒家正统看来,治朱棣乱臣贼子的大罪,这个黑袍和尚首当其...……更多
明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功成不居的智者
...熟悉的放牛娃朱元璋,一个帮助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夺得了天下,他便是计谋近乎于“妖”的黑衣宰相姚广孝。那么姚广孝究竟有多牛?不仅帮助朱棣成功夺得皇位,还能功成身退,成为明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呢?姚广孝来...……更多
姚广孝助朱棣夺得帝位,晚年却众叛亲离是为何?
...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尝临阵,然帝用兵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功成名就,形单影只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年),姚广孝拜资...……更多
靖难之后姚广孝为何没有还俗当官
...近千人。方孝孺 以姚广孝的智慧应该能够料到方孝孺的结局,但他为何要为如此一个非亲非故之人求情,要说为了天下的读书人,恐怕没人肯信,姚广孝杀伐果断、是一个黑暗中的阴谋大师,有怎会为了一个虚名而得罪朱棣,...……更多
一生致力于劝朱棣造反的姚广孝,有着怎样的故事
...排忧解难,旁征博引,用古今成败得失说服燕王。他分析天下形势,力陈起兵的成功几率,并以术数预测燕王必为“后主”。经他一再渲染,朱棣终于下定决心。1399年,那场改写历史的战役悄然拉开了序幕。道衍调动旗下武将...……更多
...,他必须做足准备工作。于是,他决定装疯卖傻,以躲过建文帝的耳目。朱棣从此开始在燕王府过起了颠倒黑白的日子。他整日装疯卖傻,有时候还会裸体跑到猪圈里去住,让人看了都觉得十分怪异。 晚上,朱棣和姚广孝、儿...……更多
朱棣的反叛:靖难之役的爆发与影响
...夺取帝位的重要一环。三、靖难之役:朱棣与建文帝争夺天下 建文三年(1401年)正月,朱棣率军南下,势如破竹。建文帝不敌,仓皇出逃,明军土崩瓦解。建文四年(1402年)九月,朱棣的大军强攻南京城,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入主南京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晋文公回到晋国后,是如何向天下人证明自己的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回到晋国,在秦穆公的支持下消灭反对势力,然后奖励有功之臣,宽容有过失的旧臣,安抚百姓。经过一系列的措施
2024-06-28 13:13:00
有儿有女的孔子夫妇为什么会走到离婚这个地步呢
孔子是公认的大圣人,把他和离婚两个字放在一起的时候真的是违和感满满。关于孔子的夫人,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记载,我们无从得知她的相貌品行
2024-06-28 13:14:00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原因一首先,就春秋时期来说,比如楚国在一个一个消灭身边的小国时,往往就是把你打服就行了,然后还为这些君主保留一块祭祀先祖的地方
2024-06-28 13:15:00
长平之战后李牧被杀的真相是什么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
2024-06-28 13:17:00
聊聊春秋时期宋国第24任国君宋文公
宋文公为人贤明,礼待国人,好施舍。因其容貌俊美,他祖父宋襄公的夫人想与他私通,宋文公不肯,襄公夫人便帮助他在国人中广施恩惠
2024-06-28 13:17:00
长平之战中,怎么一开始没让白起指挥
长平之战中,怎么一开始没让白起指挥?1、撤掉廉颇,启用赵括廉颇在赵国还算是一个名将,后期换成了没有大战经验的赵括。临阵换将
2024-06-28 13:19:00
张良出生于贵族,他的爷爷曾经在韩国当了三年的宰相,父亲也曾官至宰相。等到张良长大的时候,国家已经慢慢的开始衰落了,伴随国家的灭亡
2024-06-28 13:19:00
之后因为张良与项梁之间有旧的交情,于是在项梁的帮助下,曾经韩国的公子横阳君被拥立为王,并且张良做了丞相。到这一阶段,张良复国的梦基本上实现了
2024-06-28 13:20:00
李牧被陷害去世后,赵国的命运如何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代表着春秋时代的结束战国时代的来临,春秋时代的一个特点在于乱,战国时代的一个明显特点在于变。战国四大名将有两位在秦国
2024-06-28 13:20:00
战国四大名将李牧有着怎样的经历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2024-06-28 13:22:00
聊聊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襄公
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宋襄公雄心勃勃
2024-06-28 13:23:00
道家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代表人物有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老子、列子、庄子、慎到、杨朱、王诩等
2024-06-28 13:24:00
马陵之战中庞涓中计来追,孙膑是如何安排的
桂陵之战后,魏国虽然战败,但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之后,魏国又逐渐恢复了对外扩张的脚步。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在逢泽(今河南开封南)举行会盟
2024-06-28 13:25:00
同样是名将,韩信真的看不起白起吗
白起是历史上尽人皆知的一位名将,作为历史上的名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白起最有名的战争就是谋划了长平之战,这一战让白起的名字印在了古代史的名将录中
2024-06-28 13:29:00
吴王阖闾在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公元前515年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后继位。他重用伍子胥、孙武等人,充实兵库,积聚粮食,实行强兵兴国之路。后持续派军攻楚
2024-06-28 1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