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道衍回乡时,为何遭到吴中亲友的唾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6 15:3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道衍回乡时,为何遭到吴中亲友的唾弃?

道衍回乡时,为何遭到吴中亲友的唾弃

元朝末年,吴中(今江苏苏州)一带,活跃着一批文人高士,诸如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王宾、韩奕等。在他们中间,时常出现一副另类面孔,此人身着袈裟,是个僧人,法号道衍。

道衍俗姓姚,十四岁出家。道衍名为僧人,却不甘撞钟念经,他志向远大,总想效仿元朝僧人刘秉忠,干一番事业,故此,涉猎广泛,孜孜以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皆有研究,且精通阴阳术数,希望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场。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马皇后病逝,朱元璋心痛不已,召集天下名僧进京,为亡妻超度做法事,道衍是其中一位。事后,朱元璋将众僧分配给各藩王效力,道衍便与燕王朱棣走到一起。一个是野心勃勃的藩王,一个是急于建功的僧人,二人很快就志同道合,单等时机到来。朱元璋死后,太孙朱允炆即位,朱棣很不服气,加之朱允炆急于削藩,朱棣在道衍的鼓动下,决定争夺皇位。

“臣知天道,何论民心!”道衍说的这八个字,成为坚定朱棣信心的法宝。靖难之役,打了四年,朱棣赢了,朱允炆失踪了,大明江山从建文变成了永乐。

一将功成万骨枯,朱棣为了这顶至高无上的帽子,悍然动粗,致使天下数百万苍生丧命,其灾难缘由,就是这位不安分的僧人道衍。“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算命先生袁珙当年看到道衍后,说的这话一点也不假。

道衍虽然没有亲临战场,没有亲手杀过人,但他运筹帷幄,决断战守机事,朱棣“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是他成就了朱棣。身为僧人,本应六根清净,无欲无求,尤戒杀伐,可道衍偏反其道而行之,造成生灵涂炭。在世人眼里,道衍哪像个僧人,分明就是个助纣为虐的刽子手。

为僧不守清规,修道不耐清静,学儒不讲仁义,为了功名,道衍僧不僧,道不道,儒不儒,违背道义、佛理、纲常,染指红尘,插手政治,密谋篡逆,道衍此举,能不让昔日那帮文友高士感到厌恶吗?日后,他们还能在一起玩耍吗?那么多无辜百姓因战乱蒙难,他们能夸赞道衍英明伟大,能给他送去鲜花和掌声吗?这是不可能的。估计,道衍老家的大门都该换了好几次了吧。

然而,成王败寇,道衍终究成名了,“论功以为第一”。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朱棣大封功臣,道衍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赏赐无数,复其原姓,赐命广孝,“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其身份和地位相当显赫,可谓位极人臣。当年六月,苏州、湖州一带出现灾情,道衍离京赈灾。路过故乡长洲时,道衍“以所赐金帛,散宗族、乡人”,颇有些衣锦还乡的意思。

除了“钦奉朝命,威声赫赫,车从甚盛”的风光,道衍也遇到了不和谐一幕,“及南行,有丑诋者,广孝若弗知”,现世报终于来了。当随从官员提出要惩治“丑诋者”时,道衍“遽止之”,说“岂无同名者耶?”算了吧,天下重名的人多的是,他们大概骂的是别人。自己做的孽自己有数,道衍很沮丧。

办完公事后,道衍回到老家,想看望一下自己的同胞姐姐,叙叙姐弟之情,结果“姊不纳”,连门也没让进。吃了闭门羹,道衍想到了好友王宾,亲人不理解,朋友总该能理解吧,结果“宾亦不见,但遥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没办法,道衍又跑到老家找姐姐,“姊詈之”,隔着门狠狠地臭骂了他一顿,“广孝惘然”,不知该何去何从。众叛亲离,让道衍迷失了自我。

关于道衍见王宾一事,《明史》给这位功臣留了面子,多有遮掩,但明人佚名所著《建文皇帝遗迹》记载颇详,“及公事毕,……暇日往谒郡中隐士王宾。宾素与广孝友善,至是愧其所为,拒不肯见。后广孝屏去骑从,乃衣短褐以扣门,宾闭户不纳。广孝哀请甚至,宾始问为谁,广孝曰:‘是昔日道衍也。’宾不应。广孝大声曰:‘光庵不弃旧曰之雅,容我老僧一见乎!’宾隔户谓之曰:‘吾在此剖薪,忙不暇见。’广孝于是哀鸣久之。宾怜其诚,因与之期而去”。

第二天,道衍早早地就等着王宾开门,“日出,宾方启门,遂相与再拜。坐定,宾语不及他,但连声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广孝大惭”。见面后,王宾不说别的,只说,你这个和尚大错特错了,你以前不过是个不起眼的沙弥,受太祖隆遇才有了出头之日,身为臣子,你背叛建文就是背叛高祖,你还有良心吗,“宗室伤残,血流漂杵,天下为之痛心,皆由汝佛口蛇心也”。一番话,劈头盖脸,字字戳中了道衍的要害,道衍实在坐不住了,“闻之面赤,赧然求退……乃怏怏自恨而去”。

此次见王宾,道衍内心触动很大,此后,他心性收敛,很少上朝,而是潜心著述。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三月,八十四岁的道衍病逝,临终前,请求朱棣释放因有藏匿朱允炆嫌疑而被关押十余年的僧人溥洽,算是稍稍救赎一下自己的所谓罪恶灵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姚广孝:黑衣宰相的权谋之路,辅佐朱棣登上帝位
...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臣只想向皇上要一个人。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出生于1360年的南京,当时的南京还叫应天。1360年,对于朱元璋来说,是险象环生的一年。因为就在那一年,陈
2024-03-28 13:41:00
朱棣与明朝的靖难之役:分封制度的兴衰
...代王朝也还有分封的事例出现,比如汉朝、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出于加强王朝统治的目的,先后把自己的子孙分封到各地为王,有的藩王还拥有军权,能够掌握大量的军队,显然
2023-09-17 15:29:00
朱棣与姚广孝上演明朝的权力游戏
...样的惊天秘密?它又预示了怎样的历史巨变?一、朱标之死,朱元璋难题重重1392年5月17日,是朱元璋最伤心的一天。在这一天,他最疼爱的儿子、明朝的太子朱标,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2023-09-09 18:19:00
姚广孝助朱棣夺得帝位,晚年却众叛亲离是为何?
...,他渴望像刘秉忠一样建功立业。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姚广孝就是其中之一,可见此时他已经对儒学的造诣已经很深。尽管这次应试没有下文,但此时
2023-01-09 23:03:00
姚广孝:辅佐朱棣登上帝位,开辟永乐盛世的传奇和尚
...人物,明朝有两位和尚改变了中国历史,一位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少时入皇觉寺为僧,建立了大明王朝,而另一位则是黑衣宰相姚广孝,辅佐朱棣登上帝位,开辟了永乐盛世,姚广孝本来是长洲人,
2024-03-25 20:58:00
大明第一谋士姚广孝,究竟做了什么,成为明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官
...行的方案。二、少年光头成心算高手当时正值元末明初,朱元璋已经建立大明,而他本人也深受佛教影响。姚广孝敏锐地察觉,皇帝选拔官员时偏重僧人。于是14岁那年,他便提出要出家为僧的想
2024-08-11 11:49:00
姚广孝:靖难之役的关键策划者与“黑袍妖僧”的传奇
...相遇开始说起。在洪武十八年,为提高几个皇子的修养,朱元璋挑选了十名僧人,准备为皇子们传授经典教诲。虽然对于出家人来说,世间名利应当视若浮云,然而能为皇子讲经说禅却意味着高待遇
2024-02-06 18:18:00
明朝第一奇人姚广孝,谋略胜过刘伯温,才学堪比王阳明
说起明朝,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佩服得五体投地,悉数历代帝王,几乎个个都是站在先祖肩膀上打天下的人,白手起家夺得天下的,唯朱元璋一人耳。再说刘伯温,他被朱元璋称为“吾之
2022-12-25 22:10:00
明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功成不居的智者
...多离谱?一个当了开国皇帝,也就是我们都熟悉的放牛娃朱元璋,一个帮助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夺得了天下,他便是计谋近乎于“妖”的黑衣宰相姚广孝。那么姚广孝究竟有多牛?不仅帮助朱棣成功夺
2024-01-25 13: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纸上烽烟|打响青岛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红色作家周浩然
编者按:八十年后,抗战的炮声犹有余响。回望那段生灵荼毒、国运飘摇的岁月,英雄的先辈们奋起抗暴,以血肉之躯抵御虎狼之师,守住了民族的尊严和生机
2025-08-27 06:43:00
抗战中的太原:血火王兴坪 忠魂护家园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兴坪惨案遗址(资料图片) 1938年2月,齐世铭的东山抗日游击队被整编成714团独立营,在王兴坪村建立了根据地
2025-08-27 07:04:00
铁骨铮铮响 血尽志未消——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三)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着这样一位烈士,贺龙元帅赞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2025-08-27 07:55:00
1951年上映的影片《新儿女英雄传》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水上猎户组成的传奇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
2025-08-26 09:23:00
中国空战史上对撞敌机第一人陈怀民,不要为我悲伤、不要为我难过,为了国家百姓,死的有价值!1938年,22岁飞行员陈怀民,不顾安危撞向日军飞机,壮烈牺牲,没想到女友竟纵身一跃,跳入
2025-08-26 10:42:00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动卢沟桥事变。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佟麟阁女儿:父亲不会变老,我想再抱抱他,父亲牺牲时那年我只有15岁……
2025-08-26 10:42:00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真正的君子,就算没人监督,也能守住本心,不会因为环境隐蔽就放纵自己。然而现实中
2025-08-26 15:04:00
读方志 行贵州 | 岩脚镇:繁华商埠和川盐集散的古驿道
在贵州西部,群山脚下、廻龙溪畔坐落着一座百年古镇——岩脚古镇。岩脚旧称羊场,位于六枝特区北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025-08-26 15:32:00
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烽火岁月精神 ——“信”火相传大学生退役士兵实践团红色寻访之旅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胜利丰碑
2025-08-26 16:56:00
泉畔寻踪,诗里访城—— 山师附小2024级8班雏鹰小队访泉研学记
鲁网8月26日讯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024 级 8 班雏鹰小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泉之旅。此次活动从充满古韵的百花洲出发
2025-08-26 16:56:00
大皖新闻讯 泛黄的纸张,铅印的文字,穿越八十余载时空,静静诉说着昔日的战火纷飞——这便是珍藏在安徽省档案馆的《抗敌报》
2025-08-26 21:08:00
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夹烟墙画,有人投诉认为不妥,理由是会误导青少年,并建议把鲁迅抽烟换成握拳动作。投诉是好心,但有些过度操心了
2025-08-27 01:56:00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