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朱棣册封八大国公助力夺天下,揭秘他们的英勇事迹与结局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刚即位就开始了削藩政策,他的五位叔叔相继被削掉爵位,危机也马上来到了燕王朱棣身边,为此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建文四...……更多
朱元璋留下三位治理天下人才,他们的结局如何
...地,怒不可遏之下直接将他凌迟处死。三位忠臣,一个个英勇赴义、壮烈成仁。他们忠心不渝,宁折不屈,始终没有选择向新主子低头。哪怕新王朝已经成立、大势所趋,他们也选择以死明志,绝不从命。正是这等坚贞不屈的精...……更多
明朝谋士李善长与姚广孝的迥异命运
...史上,有两位非常厉害的谋士,李善长和姚广孝,两人的结局截然不同。一位因为胡惟庸案,最终没能善终,一位在辅佐朱棣登基后,异常低调,最终得以安然终老。今天分析一下这两位人物。一李善长和姚广孝的性格不同李善...……更多
道衍回乡时,为何遭到吴中亲友的唾弃
...公元1382年)八月,马皇后病逝,朱元璋心痛不已,召集天下名僧进京,为亡妻超度做法事,道衍是其中一位。事后,朱元璋将众僧分配给各藩王效力,道衍便与燕王朱棣走到一起。一个是野心勃勃的藩王,一个是急于建功的僧...……更多
永乐盛世:朱棣的统治与明朝的繁荣
...,加强对外友好交往。对内则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终使天下大治。此时的大明朝国家富饶,幅员辽阔,朱棣的统治时期也是明初三大盛世之一,所以史学家将这一时期也称为永乐盛世。上下五千年,全是我小号 朱棣和李世民...……更多
姚广孝:化解不祥之兆,助朱棣成就大业
...大祸,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后创业艰难,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绪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予躬,实欲求死,不得已也。义与奸恶不...……更多
李景隆背叛朱允炆后他的下场如何?
...子叫李文忠,然后在这个孩子十二岁时,去世了。那时候天下大乱,到处在打仗,李贞带着李文忠到滁阳投奔小舅子朱元璋,老朱看到亲戚,自然欣喜不已,遂把李文忠留在身边调教,后来李文忠成长为一代名将。而李景隆正是...……更多
让妖僧姚广孝在临终前,成为他的遗愿的人究竟是谁
...炆孰高孰低。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朱棣已经在位十六年,天下江山已定,即使朱允炆出现,也不再可能翻起浪花,此时的溥洽和尚对他而言,已经并无重要可言。如今老友提出请愿,朱棣实在没有什么理由不同意,而且释放溥洽...……更多
建文帝:朱棣敬上,败者没有话语权,胜者为皇帝
...这些藩王中,实力最强的就是朱棣,朱棣这个人上马能打天下,下马能治国理政,因此,朱棣是朱家皇子中难得的全才。朱棣朱元璋大肆封儿子们为藩王的目的,就是让“羽翼王室”,保卫大明江山,而燕王朱棣,在与北元残余...……更多
揭秘明朝三大幕僚,下场迥异
...朱元璋去世,殊不知这位当过和尚的皇帝驾崩后不久,这天下就因为另一个和尚再次风云变幻。建文帝登基后于元年(1399)六月,在削掉实力相对较弱的周王、齐王、湘王等五个藩王后,又着手对付实力雄厚的燕王朱棣。即使建文...……更多
朱元璋为朱允炆留下三位人才,他们的结局如何?
...番威逼利诱,他态度坚决,态度恭敬而坚定地回绝,最终英勇赴义。临刑前他迎刃而上,高声呐喊自己问心无愧。 方相国最是痛心疾首,他大义凛然痛批成祖的残暴,态度坚决地拒绝投诚。离世之前他慷慨陈词,声色俱厉谴责...……更多
姚广孝:黑衣宰相的传奇人生与大明开国之智
...,往往文韬武略,纵横捭阖,凭一己之力就可帮君主安定天下,赢得生前身后名。道衍和尚并非善类,建文帝继位之初,削藩伊始,他就撺掇着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在儒家正统看来,治朱棣乱臣贼子的大罪,这个黑袍和尚首当其...……更多
明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功成不居的智者
...熟悉的放牛娃朱元璋,一个帮助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夺得了天下,他便是计谋近乎于“妖”的黑衣宰相姚广孝。那么姚广孝究竟有多牛?不仅帮助朱棣成功夺得皇位,还能功成身退,成为明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文臣呢?姚广孝来...……更多
姚广孝助朱棣夺得帝位,晚年却众叛亲离是为何?
...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尝临阵,然帝用兵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功成名就,形单影只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年),姚广孝拜资...……更多
朱棣的反叛:靖难之役的爆发与影响
...夺取帝位的重要一环。三、靖难之役:朱棣与建文帝争夺天下 建文三年(1401年)正月,朱棣率军南下,势如破竹。建文帝不敌,仓皇出逃,明军土崩瓦解。建文四年(1402年)九月,朱棣的大军强攻南京城,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入主南京城,...……更多
姚广孝:比刘伯温还厉害的奇人,一生干了2件大事
...。三、劝谏燕王玄学助其谋反到了1398年,明太祖驾崩,其孙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决心削弱藩王势力,直接导致燕王朱棣自身难保。此时40多岁的姚广孝,成为朱棣最重要的心腹谋士。建文帝频繁发布诏书,削减燕王原有的权力。朱棣为此...……更多
古代忠义楷模之臣方孝孺,因不配合乱臣被诛十族
...孺的生平,但并非是最早的方孝孺殉难的史料。关于殉难事迹的最早记录《奉天靖难记》最早记载了方孝孺的殉难过程,将其描写成一个贪生怕死之徒,而朱棣则是一个完全的胜利者。其中记载方孝孺的族人、门生都受到了诛连...……更多
姚广孝:辅佐朱棣登上帝位,开辟永乐盛世的传奇和尚
...棣已经谋划好了造反的计划,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建文皇帝登基后实行削藩政策,姚广孝劝说燕王起兵,燕王在姚广孝的支持下下定决心决定放手一搏,并暗中打造兵器,招募勇士,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发兵南京,彻底与...……更多
如果没有他,朱棣可能不会起兵篡位?
...面对再多的荣华富贵,都没有脱去袈裟。姚广孝二十岁时天下已经大乱,元朝即将灭亡,风云际会,能人志士得以施展抱负,此时宋濂和刘伯温已随侍朱元璋左右。就是这样一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姚广孝却什么名堂也没有。整...……更多
从和尚到帝王师:姚广孝的传奇人生与政治智慧
...能够灭亡蒙元军队,打垮南方各地起义军势力,最后统一天下,刘伯温出的奇谋是最关键的原因之一。而在整个大明王朝,能够和他相提并论的只有一人,此人同样是功臣,深受明成祖朱棣的信任,这便是被后世称为黑衣宰相的...……更多
姚广孝:明朝黑衣宰相的智谋与荣耀
...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朱棣即位后,准备加封姚广孝高官,还让他蓄发还俗,并“赐第及两宫人”,但这都被他所拒绝。姚广孝帮朱棣起兵,不是为了高官...……更多
朱允炆丢掉江山主要因为三个人
...饭皇帝自然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老四的他开局一个碗,结局却是坐拥天下!朱元璋从人人鄙视的小叫花子到华夷仰望开国帝王,他的能力,他的实力,足以让他随心所欲,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太子的文弱性格,朱元璋决定为...……更多
明初著名才子卓敬宁死不屈,朱棣惋惜:唯他不负君
...毫无疑问,朱棣是不忍心杀卓敬的,但卓敬宁死不屈,其结局是必然。卓敬一身才华,为官清廉,为人耿直,为臣忠贞。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靖难之役的大背景下,建文旧臣们有坚守忠孝节义的,也有更换门庭的,他们的选...……更多
方孝孺事件:一场权力与忠诚的较量
...们老朱家的家事。”并示意左右拿来纸笔,说道:“昭示天下,非由先生您来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纸笔往地下一扔,边哭边骂道:“死就死,诏书我是绝对不会写的。”这下把朱棣惹怒了,下令杀了方孝孺。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更多
...有些名字被尘封,有些事迹被遗忘,但有些忠臣的冤屈和英勇仍然让人泪目。他们一生忠心耿耿,为国家、为民众,却遭遇了命运的捉弄,成为了千古奇冤,而其中最冤的当属下面这5位忠臣了。一、比干的直言与残酷结局在商...……更多
杨士奇:以死尽忠的明朝重臣
...朱棣的统治持有不同的态度。一位老臣名叫杨士奇,他是建文帝的重臣,对于朱棣的篡位感到非常愤怒和失望。另一位老臣名叫姚广孝,他是一位著名的和尚,也是朱棣的谋士之一。在朱棣登基后,杨士奇和姚广孝都感到失去了...……更多
方孝孺:明朝的忠臣与学者,十族被灭的悲剧人物
...一定不会投降,希望朱棣不要杀他,因为杀掉方孝孺,则天下读书的人就绝迹了。朱棣听后答应了姚广孝,但结果并不是如此。朱棣占领南京后,方孝孺果然不降。朱棣想起当初答应姚广孝的事情后,便将他扔进了监狱。朱棣希...……更多
朱棣与朱权的恩怨情仇
...位觊觎已久了,找个理由打上京城,推翻皇帝,自己做这天下之主。朱棣虽然发动了这场战役,但实则实力与建文帝几十万大军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兵微将寡,即便他身边有算无遗策的军师姚广孝,也是很难有胜算的。建文帝看...……更多
铁铉的英勇:守护济南与对抗朱棣的传奇
...济南依旧是个硬骨头啊,所以他继续攻取,终于铁铉虽然英勇抗争,还是没有抵抗过皇帝,后来被俘虏。在狱中也是被割去了耳朵鼻子,最后受了磔刑而死,只活了37岁。 ……更多
铁铉:朱棣靖难之役中的英勇智将
明成祖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到建文四年(1402)靖难之役期间,遇到了让他一生又敬又恨的英雄——铁铉(xuàn)。铁铉不但铮铮铁骨,而且打仗善用谋略。在济南城下,不可一世的朱棣如果不是命大,差点命丧其手。建文元...……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懿的兄长。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
2024-06-30 20:18:00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2024-06-30 20:18:00
南唐的开国皇帝名叫李昪,也就是后主李煜的祖父。此人出身寒微,父亲又在战乱中失踪,一度沦为流浪四方的孤儿。然而,李昪却在三十多年后成为南唐的皇帝
2024-06-30 20:18:00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2024-06-30 20:19:00
根据《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等史料的记载,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国的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七子
2024-06-30 20:20:00
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河内温县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八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对于司马敏来说,史料上的记载更加匮乏
2024-06-30 20:21:00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一度直逼明朝名义上的首都南京,但仅过三十五天,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即王守仁)平定
2024-06-30 20:21:00
受人蛊惑挑战嬴政,力不能及逃亡他乡
根据史料可知,嬴政(秦始皇)之兄弟们至少是四个(一奶同胞、同父或同母)。其中,两个被嬴政处死了,那就是嫪毐与嬴政母亲的私生子
2024-06-30 20:21:00
所有人都知道,小说《三国演义》不是一部神话小说,虽然书中也有一些神神怪怪的故事,但从整体上来说,小说和神话根本就不挨边
2024-06-30 20:19:00
为什么灭掉秦朝的刘邦却差点被匈奴活捉
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024-06-30 20:21:00
司马进,字惠达,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六子,司马懿六弟。在曹魏时期,司马恂担任中郎这一官职,封城阳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
2024-06-30 20:20:00
司马馗(生卒年不详),字季达,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四子,晋宣帝司马懿的四弟。相对于司马懿和司马孚,司马馗则比较低调
2024-06-30 20:19:00
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特别是许田打围之后,汉献帝简直是度日如年,朝中大臣也开始想办法要除掉曹操。办法倒是想了不少,大多都胎死腹中
2024-06-30 20:20:00
民间招募的宫女都是必要验玉女,那么是怎么样来查验玉女的呢
在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无异是秦始皇嬴政,怎么样来检验玉女的呢?都说了当了天子就有三宫六院,美人三千。那么三宫指的是故宫中的内廷
2024-06-30 20:23:00
吕布在白门楼被俘,曹操为何听刘备意见杀了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最强的武将,他弓马娴熟,号称“飞将”。在很多的战场上,都能够看到吕布的身影。他率领的骑兵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
2024-06-30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