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难怪刘禅不战而降,绵竹之战中战死多少蜀汉开国功勋的后代
...了上来,直接慌乱了起来。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著名的绵竹之战。在这场战斗中,大量开国功臣的后代逝去。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张飞的孙子……全部战死沙场。而此时刘禅提出了投降。并不是刘禅不想迎敌硬...……更多
绵竹决战:诸葛瞻英勇牺牲,刘禅开城投降
...有竭尽全力,期盼重见天日。二、邓艾决定绕道,刘禅亲征绵竹这时,邓艾洞察姜维的计谋,决定改走小道,直取成都。他留下部分兵马佯攻剑阁,自己则率主力从阴平渡河,绕到姜维大军的后路,直取蜀汉的腹地。此举让姜维措手不及,他...……更多
蜀汉灭亡时,精准诠释了何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第一,诸葛瞻、诸葛尚战死绵竹。公元263年,邓艾涉险穿过阴平小道,诸葛瞻的绵竹,成为成都之前的最后一道屏障。《三国演义》的描述是,邓艾用几千疲惫之师打垮了诸葛瞻几万大军,这是不符...……更多
2022-12-20 17:25蜀汉
...会大军阻挡在剑阁,却没想到邓艾从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杀败诸葛瞻,刘禅一方面掉阎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议。谯周力排众议,劝刘禅投降。而姜维接到刘禅的敕令后,试图借钟会之手复国,但是计划泄漏,姜...……更多
盘点绵竹之战的殉国者
...瞻抗击邓艾,结果我们都很清楚,诸葛瞻壮烈殉国,但是绵竹之战具体过程如何呢?绵竹之战具体可以分为两个过程:首先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侄)督率军队前...……更多
蜀国灭亡时大批官员家人被杀,为何诸葛亮的后代没有?
...,也是得以幸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诸葛亮已死,而在绵竹一战中,诸葛瞻与诸葛尚父子更是战死,此时诸葛亮的后代也只剩下一个年幼的孙子——诸葛京了。当时的诸葛京年纪尚幼,留下他也并没有什么威胁。但若杀了诸葛...……更多
邓艾伐蜀与李昭仪之死
...诸葛亮的独子,虽然能力上并不被人认可,尤其是最后的绵竹一战中,他的决策性错误导致了绵竹失守,邓艾兵临成都,最终蜀国灭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诸葛家三代之忠烈,因为在这一战中,诸葛瞻以及19岁的长子诸葛尚...……更多
蜀汉尚有一线生机,谯周却劝刘禅投降的目的是什么?
...蜀军主力相持。邓艾趁机偷渡阴平小道,直入蜀汉腹地。绵竹之战,邓艾全歼诸葛瞻率领的蜀军,士卒直指成都。当时,成都已经大乱,许多人弃城逃亡。蜀汉君臣商议下一步行动时,谁也想不出好主意。不过,从刘禅的本意来...……更多
三国人物后代命运揭秘
...自恃,甚至擅自做主,以天子的名义,任命蜀汉官员,在绵竹修建高台,来宣扬自己的功劳。灭蜀之后,邓艾便开始策划灭吴国的计策,但在这其中他又擅自承制拜官,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这给了钟会口实。钟会本与邓艾不...……更多
刘备病死后整个魏国都在欢呼,唯有一人流下了眼泪
...这份仁德,最终也得到了回报。会艾长驱而前,瞻卻战至绵竹,崇帅厉军士,期於必死,临陈见杀。刘备去世40年后,那个罪臣的儿子,用他的性命报答了那份仁德。黄权的儿子黄崇,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同邓艾血战于绵竹。...……更多
张飞的儿子靠投降获得魏国列侯封爵,成为投降的代表人物
...,有主战的。张飞的孙子张遵是主战派,他追随诸葛瞻在绵竹与邓艾决战,以身殉国。(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於绵竹,与邓艾战,死)诸葛瞻战死的消息传到成都,季汉君臣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这次会议,投降派代...……更多
蜀汉建立后,有哪些武将战死沙场呢
...领。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北伐,汉中、广汉、绵竹地区山贼张慕等乘机作乱,张嶷以都尉身份领兵讨伐,用设宴计亲率伏兵将张慕等五十余人斩首,十日内就将山贼平定,张嶷也因功升为牙门将。延熙十七年(公元254...……更多
三国时期最“自作聪明”的家族,他们都是谁?
...中,诸葛瞻和他的儿子诸葛尚挺身而出,带领御林军前往绵竹,抵挡邓艾魏军。但是由于诸葛瞻能力有限,蜀汉大限已到,诸葛瞻大军惨败,最后殉国。他在临终前,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更多
从刘备的警示到马谡的失败
...字幼常,他与兄长一同随刘备入蜀,初期受到重用,历任绵竹令、成都令、越隽太守。然而,他的升迁之路在越隽太守时戛然而止。究竟是什么让刘备对这位才子产生了疑虑?又是什么让诸葛亮在北伐时选择重用这位被刘备警示...……更多
诸葛亮儿子和孙子都战死在绵竹,为何还有后裔
...月英的身上。他的孩子诸葛瞻及孙子诸葛尚之后领命驻守绵竹,当兵临城下之时,他不受威逼利诱而悲壮成仁,也同时殉节。公元263年,绵竹争夺战,诸葛瞻与儿子诸葛尚为国捐躯,孙子诸葛尚也壮烈牺牲,那么诸葛亮是否就此...……更多
邓艾大军逼近,刘禅不听他的劝一意孤行,最终导致蜀汉灭亡
...蜀汉主力。邓艾作为副统帅,率领两万精锐翻山越岭攻取绵竹,又会合钟会军攻打蜀军,进而灭了蜀汉。在钟会的带领下,魏军主力迅速突破阳平关直逼汉中。汉中守军本想坚守不战,钟会用计诱蛇出洞,大败。钟会轻而易举地...……更多
曾经挡住刘备一年的城池,为什么没挡住邓艾一天?
...因没有及时占领险地,被邓爱军打败。随后,诸葛瞻退守绵竹,又与邓艾交战。大军大败,诸葛瞻、诸葛尚父子被杀。从绵竹战役的描述来看(《三国志邓艾传》),邓艾也深知自己处境危险。邓忠(邓艾之子)、石钻(邓艾司马...……更多
刘禅投降司马昭,保住了自己,为何没保住后代
公元263年,司马昭杀入绵竹并且把诸葛瞻父子杀了,刘禅选择了投降,自此蜀汉宣告灭亡。刘禅被封为安乐公与他的一些大臣名义被迁往洛阳居住,实际上则是被囚禁于洛阳。那么他的后代都有怎样的结局呢?刘禅一共是有七...……更多
蜀汉灭亡时有十万兵马,其余五万兵马在哪里
...概还有两千守军,因此,马邈随后投降了魏军。邓艾兵进绵竹,在绵竹击败诸葛瞻父子,当时,诸葛瞻父子率军大概五千人左右,兵力不多,诸葛瞻父子兵败战死。至此,蜀汉在汉、乐二城,加上江油和绵竹,又去掉了二万人左...……更多
...,所提建议未被诸葛瞻采纳,蜀军错失战机,不得不退守绵竹,在与邓艾大战之时,激励部下,使部下都抱有必死的决心与魏军决战,而黄崇在乱军中奋战被杀。黄崇战死沙场,尽到了一个臣子应尽的职责,他的壮烈殉国,也算...……更多
蜀汉灭亡时,刘禅的儿子为什么会自杀
...伐蜀,钟会与姜维在剑阁相持,邓艾率军偷渡阴平,并在绵竹地区斩杀诸葛瞻父子,威声大震,不久邓艾兵临成都。刘禅惊慌失措,召集百官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譙周力荐投降,唯独刘禅第五子刘谌坚持抵抗,刘禅最终接受谯周...……更多
绵竹之战:蜀汉的最后抵抗
...结束,邓艾遥遥领先,蜀汉此时有亡国之危。三、惨烈的绵竹之战于是此战进入了第二阶段——绵竹之战。从当时的背景来看,蜀汉政权真正的善战之兵都在姜维这边堵着魏国主力,成都所留守的部队人数绝对不多,按照司马昭...……更多
虎将赵云的儿子为什么都是草包?
...心生疑惑,为什么诸葛亮就不肯用他们二人为将?是因为蜀汉在军事方面人才济济,实在没有他俩的位置;还是因为他二人能力平庸,根本不堪大用?其实,在抛开小说的情节渲染,和演义故事的剧情编造。在中国的整个古代史...……更多
诸葛京未被杀之谜:地位高、年纪小、无威胁
...维于剑阁与钟会周旋之时,邓艾乘机偷渡阴平,之后攻克绵竹,打到了成都城脚下,后主刘禅大惊,他在有能力抵抗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蜀汉灭亡。在刚投降之时,其实蜀汉内部还是相当安稳的。邓艾入城前就下令禁止烧杀抢...……更多
张飞生前爵位超过关羽,死后谥号也要高于他是为何?
...奖,他想都不敢想。死后40年,景尧三年(260年)九月,蜀汉皇后刘禅因追逐数位重臣,被追封为“庄妙侯”。由紫冠星继承。而张飞的封号原是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因他在当阳桥护主有功,刘备占领荆州后,任命他为宜...……更多
...后刘备又得诸葛亮、赵云、马超等文臣武将的辅佐而建立蜀汉,与曹魏、东吴成三国鼎立之势。创业多艰,为笼络人心,也为表彰诸臣功勋,刘备父子前前后后给很多人都封过侯。张飞因据水断桥,有护卫之功,刘备封其新亭侯...……更多
陈寿在写《三国志》的过程中,为何称刘备为“先主”
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更多
...263年),他留在蜀汉的儿子黄崇跟随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到绵竹抵御邓艾大军。黄崇劝诸葛瞻快速行军,占领险要位置,痛击邓艾军队。然而诸葛瞻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导致邓艾军队长驱直入,于绵竹死战。在诸葛瞻父子战死后...……更多
他不仅自己白手起家当皇帝,后代子孙也如此
...简单。第二位刘备,汉朝宗室,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是蜀汉的开国皇帝,很小的时候,父亲刘胜就去世了,家庭条件非常困难,他和自己的母亲靠卖草鞋和草席勉强的维持生活。虽然生活过得苦,但是刘备却有远大的志向,在...……更多
蜀汉四大奔臣,三人至今跪在诸葛瞻墓前
...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为了抵抗邓艾的进攻,双双战死于绵竹。后人在绵竹建立诸葛双忠祠,纪念诸葛瞻父子二人,与成都武侯祠遥遥相对,留下“三世忠贞”的佳话。为了与衬托诸葛父子的忠贞,后人在诸葛双忠祠前立下了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