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伍子胥是楚国人,为何协助吴国攻破楚国都城
...志复冤毒。霸吴起师,伐楚逐北。鞭尸雪耻,抉眼弃德。司马迁在史书中对伍子胥的评价总体来说就是两个字:同情。司马迁说:怨毒对于人来说实在是太厉害了!国君尚且不能和臣子结下怨毒,何况地位相同的人呢!假使伍子...……更多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他真的有管仲乐毅之才吗
...,故上下能哙亲也”。岂管仲之谓乎?这是《史记》作者司马迁对管仲的评价。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却轻视他,难道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只称霸主吗?古话说:要顺...……更多
宋襄公没实力没智慧,凭什么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
...中,有些好大喜公,还有点儿贵族遗风,这样一个人物被司马迁称为春秋五霸,确实有些勉强。也许司马迁是这样考虑的:首先,司马迁自认为是正统文化之身,他认为吴国和越国是蛮夷,不能代表中原华夏文明。因为就连楚国...……更多
...国家大义的“大仁”,正如《史记·管晏列传》中太史公司马迁的评价一般: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意思是孔子小看了管仲,他是无可争议的贤臣。说完了管仲的“仁”和“不仁”,我们接着就重点从管仲的生死观,来...……更多
齐桓公为何总共拜访了五次才终于见到稷
...位王子成父在历史上似乎没啥名气,不能称得上名将,但司马迁对他评价很高,将他与孙武并提,说:“晋用咎犯,而齐用王子(成父),吴用孙武,申明军约,赏罚必信,卒伯诸侯,兼列邦土,虽不及三代之诰誓,然身宠君尊...……更多
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历经十年,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他因此被奉为“千古文章之主”。后世对于司马迁的评价,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更多
管仲工作能力差、为啥还能得到齐桓公的重用
...现,亦或是为了保护公子纠。这些并非笔者胡编乱造,在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第二》中就有明确记载:“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更多
华夏两千多年前曾遭外族入侵,这三位英雄力挽狂澜挽救中华文明
...次的戏弄,最终犬戎攻破镐京,覆灭了西周。此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不论是传言还是事实,西周确确实实是由粗鲁的犬戎民族打败的,正所谓兵败如山倒,作为天下共主的西周都被犬戎占领了,诸侯各国人心惶惶,犬戎...……更多
晋楚争霸楚国为何屡屡败于晋国
...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由此可见,晋国实力,在春秋时代绝对是首屈一指。事实上,春秋时期的晋国历史可谓是纵横排阖,激荡人心...……更多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纪传体的史书,是历朝“正史”的第一部;同时,《史记》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著作之一,是我国写人文学的开创者,是我国传记文学与文言小说的始祖;此外《史记》集先秦与西...……更多
管仲与晏婴:春秋时期的两位杰出国相
...能出众、忠于国家,为齐国的强大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司马迁把两人列为一传。华夏第一相管仲管仲(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年),姓姬,管氏,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更多
项羽形象是怎么改变的
...术创作无不以此为基石。有关项羽的史书记载主要见诸于司马迁的《史记》中,除此以外,班固撰写的《汉书》和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中也有对项羽生平事迹的记载,但是它们中的文字书写与《史记》中相差不大...……更多
盘点战国时期秦国名将,让六国胆寒的名字
...,攻取楚国的汉北和上庸。司马错是《史记》作者太史公司马迁的先祖。三、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被奉为“战神”。白起是战国后期重要名将,也是秦统一六国最大功勋。然而,功勋背后是累累白骨——前293年,白起在伊...……更多
他是司马懿的祖先,与刘邦交过手,最后被项羽斩杀
...然的司马相如,汉赋辞藻华美,留下名篇无数。同时期的司马迁走遍千山万水,撰写人物传奇,记录中华风韵。三国司马懿攻伐谋略出其不意,其孙司马炎更是推翻了曹魏,建立了司马帝国,一统天下。后世司马光历经四朝,精...……更多
...么,为什么越王勾践要杀文种和范蠡?第一个解释来自于司马迁的记载,顺利逃脱勾践屠刀的范蠡在离开越国时给文种留了封信,在信中这样写道:“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即越王本人刻薄寡恩,可以...……更多
项羽并没有称帝,司马迁将项羽列在帝王之列的“本纪”,主要有四方面原因。其一,项羽是事实上的天下之主。项羽破釜沉舟,击破秦军主力后,当时参加援赵的各路诸侯,都尊奉项羽为联军统帅,项羽实际上已经成了诸侯...……更多
刘邦为什么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史书中,而且还是作为正面言论来书写的。背后难道只是司马迁的尊重史实?当然不会那么简单。陈胜起义后,有很多当时不算贵族后裔的人群站在了风口浪尖,他们成为了搅动时代风云的人物。陈胜身边的那些普通人也称王称...……更多
褒姒与西周灭亡:历史的迷雾与重构
...表了褒姒身世故事的两个并存传统。这两个版本自然都为司马迁所熟稔,但在《史记》中,他显然将史伯对褒姒身世的详细叙述与史苏关于褒姒导致西周灭亡的说法结合了起来。事实上,司马迁不仅复制了史伯的版本,而且还添...……更多
西周中期巨变:周孝王继位与司马迁的记述之谜
...在于,如此有作为的君王,按理说史书上应浓墨重彩,但司马迁在《史记》中却一笔带过,仅有“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一句,基本可以提炼为“孝王立、孝王崩”六个...……更多
统一融合的中央集权到魏晋时期的大分裂
...桓公的时候强大起来,是诸侯中第个称霸的。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遂霸诸侯”,一定天下。管仲教齐相公的策略有许多条,但其中最重要的点是“尊王攘夷”,“尊王”便是尊本周天子,号召诸侯仍然尊奉周天子这个“天下...……更多
司马迁为何会把韩信放在列传中呢
...当中,被同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张良远远地甩在身后,在司马迁的记录中,萧何、张良都被放在了“世家”行列中,为何司马迁会有这样的安排,难道韩信真的不如其余两人吗?《史记》的分类作为司马迁倾尽一生的著作,《史...……更多
...,下三十,以辅卫王室。”周朝分封诸侯究竟是多少个?司马迁也未给出确切数字。《左传》《史记》等正史记载的诸侯国,有人做了粗略统计,仅有一百多个。除此之外,见不到其他诸侯国国名。二众所共知,“公、侯、伯、...……更多
浅谈我国古代智囊制度的发展
...意思就是说樗里子被秦人称之为智囊。汉朝时期的晁错在司马迁的笔下也被称之为智囊:“太子家号曰‘智囊’”,那么智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定义呢?唐朝的一位学者给出了答案。“言其一身所有皆是智算,若囊橐之盛物也”...……更多
...。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更多
春秋战国:霸主的崛起与帝国的衰落
...公。借助齐国优良的自然水准和丰富多彩的资源,他选择管仲为丞相。齐国英人管仲为未来改革创新内政,改进学者、农民、工商管理方式,改革创新地方税收法规,推进军政融合,“一体化”兵农”,打造三军,使国家富强。...……更多
齐国历史上的奇女子:与父亲终生不见,司马迁两次称“贤”
...,称为君王后。君王后“自嫁”,太史敫与她终生不见。司马迁却称赞她“贤”太史敫是一个正统的史官,他知道当时的婚姻礼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君王后与田法章是在相互交往中产生的爱慕,没有禀明父母,更没...……更多
管仲临死明知三奸将乱政,为何不处置他们
...要是缘于一个人,这个人大家肯定都认识,就是千古名相管仲。管仲和齐桓公原本是仇敌,管仲支持的并不是公子小白,而是另一个公子,当年他还是刺杀公子小白的刺客,最后是效忠余齐桓公的鲍叔牙救下来,这就是历史著名...……更多
齐桓公五访小官,礼贤下士选贤任能,打造春秋强国
...后,明确建立霸业的目标,随后选贤任能,尤其是他重用管仲,推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又顺势而为,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对内扶助弱国,对外攘除蛮夷,最终成为可以号令诸侯、匡扶天下的中原霸主。选贤任能...……更多
东汉小皇帝频出为何却能维持190年
...有的程度。到汉武帝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已经非常滋润,司马迁为了写史记在各地考察的时候就发现,那些老人多年来没有经历过战火,他们嬉戏如小儿状。但是,人们也非常清楚这个安稳的生活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北方的匈奴...……更多
齐国称霸春秋,浅谈齐桓公的可赞之处
...霸业。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登上齐国君位,即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国力日渐强盛,在诸侯国中声望越来越大,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然而,管仲去世后,齐桓公却走向昏庸,任用奸佞,晚年凄凉。纵观齐桓公一生,既有...……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美安徽看亳州|“穿越千年”赴宴!沉浸式互动剧《王的宴》在亳州首演
大皖新闻讯 “各位贵宾,我家丞相请您们前去赴宴!”4月28日,在亳州曹操地下运兵道景区内,全国首个以曹魏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互动剧《王的宴》在这里举行首场演出
2025-04-28 23:10:00
李大中——百年巨匠书画艺术馆首席艺术家
李大中,甘肃省民勤县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人民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孔子美术馆副馆长,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
2025-04-29 00:08:00
为何古人吃完饭也不问价钱,留下一块碎银子就走,小二也不拦着?
我们在看古代的电视剧的时候,经常可以看见咱们的主角人物吃完饭以后呢,直接在桌上丢下了一块碎银子,也不稳老板这顿酒菜多少钱
2025-04-28 09:25:00
为什么骁勇善战的蒙古人打不过清兵?
蒙古人打仗厉害那是在前期,后期蒙古人就没那么厉害,比如元朝的蒙古人就被元末农民起义推翻了。到了清朝的时候,蒙古人控制的地盘就已经很小了
2025-04-28 09:26:00
夷陵之战吴蜀打得不可开交,本是魏国的好机会,曹丕为何不动手?
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因为孙刘联盟的存在,使得实力最为强大的魏国投鼠忌器,不敢擅自攻打任何一个国家,但关羽失荆州后
2025-04-28 09:49:00
三峡地区挖出神秘“太阳人”,已有7000年历史,内容至今无法解释
引言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恒星,如果失去太阳,人类就会瞬间灭绝,因此很多古文明对太阳的崇拜无以复加
2025-04-28 10:12:00
中国历史上那些有趣的轮回
#头号周刊#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分分合合,历经多少代王朝的兴衰荣辱。而分合之间,又发生着更多或神秘,或巧合,或必然的因果逻辑
2025-04-28 15:35:00
老人500万出售家传宝刀,专家却让他上交,老人:你有什么资格?
有些家庭日子很不好过,这时,他们会卖掉他们祖传的财产,有时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这样做。有一次,一位老人想在去世前给他的家人留下一些钱
2025-04-28 15:56:00
赵匡胤:路是走出来的,机会是创造出来的
明太祖朱元璋有言:“惟宋太祖皇帝顺天应人,统一海宇,祚延三百年,天下闻名。有君天下之德安万世之功者也。”他恢复华夏地区的统一
2025-04-28 15:56:00
从战略上讲,曹操和刘备在汉中打仗,基本上是不可能赢的
从战略上讲,曹操和刘备在汉中打仗,基本上是不可能赢的。曹操的补给线要比刘备远得太多。当时关中残破,曹操还得从关东调集钱粮过来汉中打仗
2025-04-28 16:12:00
湖南六旬老汉“去世”,家人花15万举办葬礼,3年后他又回来了
湖南地区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6旬老汉突然“去世”,家人花了15万为他举办“葬礼”。下葬三年后,“死者”又回到了村里
2025-04-28 16:19:00
典韦能够“逐虎过涧”的理由是什么?仅凭三点,吓退老虎
历史上的三国第一猛将,小编始终坚持就是“恶来”典韦,且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反驳。小编给出的理由有三点:第一,典韦“逐虎过涧”的本领
2025-04-28 16:24:00
八一九事件中,苏联倚重的几支精锐部队,为何临阵倒戈?
上世纪80年代,曾经强盛一时的苏联,逐渐走向了衰落。勃列日涅夫去世后,苏联国内所存在的体制僵化、经济停滞、利益集团、裙带关系等弊端
2025-04-28 16:36:00
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1952年最终判刑,揭发他们的李克才去哪了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放在了第一位。然而安稳的生活却催生了一批贪婪享受的人,有些意志薄弱又大权在握的政府官员钻起了制度的空子
2025-04-28 16:39:00
第一名将朱可夫,百战百胜,但为何每次战死的士兵比敌人还多?
朱可夫是二战的传奇人物,他临危受命,带领苏军在卫国战争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大家公认为战神,朱可夫一生指挥无数大战,都取得了不错的胜利
2025-04-28 16: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