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华夏两千多年前曾遭外族入侵,这三位英雄力挽狂澜挽救中华文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7 12:03: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距今约2600年前,率先出现在华夏人民视野之内的一场关于农业生产之争,随之而来的一种全新生产方式,游牧民族的出现形成了一种人类新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它的经济是一种专业化流动的经济类型,这些人擅于骑马用利刃,面对来势汹汹的游牧民族,不少其他民族都得移居其它处所。

华夏两千多年前曾遭外族入侵,这三位英雄力挽狂澜挽救中华文明

在这种形式驱使之下,戎狄民族,如同候鸟一般不得不来往华夏各国,从而带来了战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主人公周幽王,是历史上著名的荒淫无道的昏君,为了博得美人褒姒一笑,不惜想尽一切方法,竟然点燃烽火台,引来群臣,一次又一次的戏弄,最终犬戎攻破镐京,覆灭了西周。

华夏两千多年前曾遭外族入侵,这三位英雄力挽狂澜挽救中华文明

此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不论是传言还是事实,西周确确实实是由粗鲁的犬戎民族打败的,正所谓兵败如山倒,作为天下共主的西周都被犬戎占领了,诸侯各国人心惶惶,犬戎顺势又攻向河北平原并在此建立中山,在公元前661年的时候,卫国国君卫懿公被杀,卫国的覆灭使百姓们流离失所,流落其他更小的诸侯国,才得以艰难过活,游牧民族的迁移给华夏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

华夏两千多年前曾遭外族入侵,这三位英雄力挽狂澜挽救中华文明

齐恒公在宰相管仲的建议之下,举出以“尊王攘夷”的口号向威胁华夏的游牧民族打响了战争的旗号,得到其他诸侯国的认可,不断进攻,与其他各国同心协力,给百姓重新建立了安身立命的场所,就连之前被侵占的卫国也被重新建立起来,各诸侯国万众一心,不断打压侵略的戎狄的势力,齐恒公与管仲可以称得上是保卫了华夏,守护了人民。

华夏两千多年前曾遭外族入侵,这三位英雄力挽狂澜挽救中华文明

秦国在历史上也对驱逐戎狄进行了斗争,为了夺回本国的土地,自秦襄公开始,在讨伐戎狄之战不断取得胜利,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在秦穆公时期,秦国就开辟数千里的疆土,随即也称霸于西戎,除了齐国,秦国,就连楚国也对戎狄发动了战争,楚国一向与华夏不和睦,戎狄的入侵只能以失败结尾,春秋时期,齐晋秦楚也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四个国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7 13:12: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为啥叫中国?如果连祖国名字由来都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尴尬
...比蛮夷邻邦。在西汉初年,甚至还修建了蛮夷邱,将汉族和外族居民隔离开来,可见中国这个概念已经开始具有一种排他性的文化认同色彩。明朝统一中原后,朱元璋开始大量使用\"中国\"一词
2024-09-08 10:35:00
冉闵的铁腕统治与对胡人的报复
...一个多世纪的战乱,中原汉人仅有400万,汉族四分之三被外族势力屠杀殆尽,华夏文明险些毁于一旦。冉闵以铁腕打击入侵中原的游牧民族的气焰,在百年战乱中拯救了数百万汉族百姓的生命,
2023-11-17 17:37:00
汉朝名将驱逐匈奴,华夏族征服欧洲的未竟之路
匈奴这个民族,中国历朝历代都视其为外族,其凶猛异常,对中原构成了极大的危胁。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岳武穆诗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无不表达着中原
2023-10-25 05:03:00
秦始皇为中国取的哪个名字沿用至今
...的美好愿景。而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中原大地上出现了外族,如匈奴、鲜卑、羌族等等。而此时便有了“中国诸华”一词,大意是指中国诸圣人的后代,外族内迁正好说明了中原在他们的心中是非
2023-01-14 12:51:00
他是驱胡第一帝王,杀胡人保华夏文明
...,中原汉人仅剩下400万余,近两千万汉人中的四分之三被外族势力屠杀殆尽,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险些毁于一旦。 久经战乱的中原大地千疮百孔,此时,冉魏政权的建立,不仅给中原汉人一
2023-07-24 13:08:00
华夏文明守护者:三千年历史的忠义之士
...士出,一代又一代的忠义之士,前赴后继、血洒沙场,让华夏度过了一次又一次亡国灭种之危机,成为唯一传承下来的文明古国。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先后共有三次亡国灭种的危机,
2024-03-04 01:53:00
盘点古代4大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自古以来战争不断,外族入侵的次数很多。而且中华大地被很多外族入侵过,外族统治全国的就有两次。元朝的吗,蒙古族和清朝的满族都曾经统治过中华大地。虽然最后都让汉族同化,但是这是事
2023-05-18 10:04:00
...息。不论是洪涝干旱、地震冰雹、蝗灾瘟疫的天灾,还是外族入侵、内患侵蚀的人祸,中华民族都不曾消亡,文化血脉从未停止流淌,而是诞生了“以柔蕴刚,以刚蓄柔,刚柔并济,不折不崩”的智
2023-07-13 12:29:00
为何说妇好对华夏文明的贡献,可与明太祖相媲美
...些间接资料,说明这场战争的伟大意义:武丁时代征伐的外族,“与蹂躏印度文化的雅利安民族以及征服两河流域的迦塞族有极其相近的文化关联,并且有些血缘关系;他们虽没有文字,却拥有很进
2024-04-30 09: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