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华夏文明守护者:三千年历史的忠义之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4 01:53: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代刘向说苑:“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数千年来,江山代有忠士出,一代又一代的忠义之士,前赴后继、血洒沙场,让华夏度过了一次又一次亡国灭种之危机,成为唯一传承下来的文明古国。

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先后共有三次亡国灭种的危机,幸亏有三个大英雄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让中华文明最终又传承了下来。

华夏文明守护者:三千年历史的忠义之士

第一,齐桓公

周幽王时,狄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与姬伯服、掠走褒姒,天下为之震惊。但还没等诸侯反应过来,狄戎全面南下,开始肆虐华夏大地,比如将位于卫国杀的只剩几千人,将卫懿公分食到只剩肝脏等。

当时,关中、中原、河北等成为狄戎乐园,代国、中山国皆狄戎所建,陆浑戎在洛阳周边,列国周围也存在大量狄戎势力,其中中山国被誉为战国第八强。至此,华夏命悬一线,春秋公羊传记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更为可怕的是,狄戎入侵还带来“逆向同化”,左传记载平王东迁百年后,洛阳周边不少华夏先民披发祭祖,抛弃中华礼节,采用狄戎风俗祭祖。

华夏文明守护者:三千年历史的忠义之士

在这种情况下,齐桓公首先挺身而出,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列国保卫华夏文明,比如齐桓公救燕、救邢等。其中,救邢时管仲明确指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正因齐桓公、管仲奋力打击狄戎,故而孔子感慨“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齐桓公之后,晋文公、秦穆公等都打击狄戎,最终战国晚期时“中国无戎寇,唯余义渠种焉”。当然,齐桓公等肯定有私心,借机可以成为霸主,但客观上的确拯救了华夏。

华夏文明守护者:三千年历史的忠义之士

第二,冉闵

三国是中国最精彩的乱世,但“最精彩”是用普通人性命堆起来的,而在其之后不久,就迎来了中国最黑暗最暗淡的时代——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时的华夏,要比周朝狄戎入侵时更惨,华人沦为了“两脚羊”。比如,当时乱华的部族行军不带粮食,只抓女性华人,她们什么结果可想而知的。后赵(319—352)统治期间,中原华夏人口从西晋时的2000万,急速下降到400余万,几乎到了亡族的边缘。

在这种情况下,冉闵挺身而出,发出“杀胡令”,即“凡内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斩,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灭掉了羯赵,据说杀了百万羯族之人。更为重要的是,冉闵不是滥杀,而是明确指出六胡退出中原,“各还本土”,也就是让侵略者退回去,这个要求显然很正当。

华夏文明守护者:三千年历史的忠义之士

虽然冉闵最终兵败,虽然史书对他评价不高,但如果不是冉闵挺身而出,以五胡对华夏的态度,东晋都保不住,华夏文明真要被毁于一旦。至于指责冉闵的杀胡令与滥杀,其实是无良文人的“何不食肉糜”,因为和野兽讲得通道理吗?当时情况只能以杀止杀,而对五胡来说这也是一个因果报应。

除此之外,冉闵的绝地反击,让胡人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杀戮,因为他们担心那么做的话,可能出现下一个冉闵。毋庸置疑,这是冉闵的贡献。

总之,如何衡量冉闵,肯定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而应该从华夏的延续、维护华夏的利益等角度去看,因此冉闵就是一个救世大英雄。

华夏文明守护者:三千年历史的忠义之士

第三,朱元璋

与冉闵时代相比,朱元璋时代的华夏其实更加危险,因为当时华夏已经“沦陷”百年。更为可怕的是,从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到朱元璋时已有400余年。

首先,如果朱元璋不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那么一盘散沙的中国将很难再次聚合,尤其与中原王朝分别400年的幽云十六州、辽东等地,将更难归心中华。

其次,无论是元朝、还是清朝,都有大量“逆向同化”现象,用满蒙姓氏、行满蒙风俗等。一旦不能恢复中华,那么这种“逆向同化”将会量变引发质变。

华夏文明守护者:三千年历史的忠义之士

可以说,此时华夏文明岌岌可危,稍有差池就是文明断裂,难有复兴可能,但朱元璋恢复了中华政权,统一了中国,又延续了中华文明传统。其中,关于中华文明传承,《明实录》记载了一个案例:鉴于“军民行礼尚循胡俗,饮宴行酒多以跪拜为礼”,于是朱元璋就“乃命省臣及礼部官定为仪式,申禁之......其余一切胡礼,悉禁勿用。”

因此,朱元璋有“再造中华”之功,延续华夏文明之功,显然是一个救世大英雄。但可惜的是,如此一位大英雄,却被很多人抹黑,对他历史贡献只字不提,只能说不是蠢就是坏。

华夏文明守护者:三千年历史的忠义之士

余论

近代以来,中国还有一位救世大英雄,笔者说的是谁,相信大家都知道。若非此人,光靠蒋介石,国家主权都不完整,只能沦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成为他人菜单上的一道菜,如此还谈什么复兴华夏!

纵观中国历史,很多事情让人不可思议,因为每到危急时刻,总会出现一个救世大英雄,率领中华儿女延续华夏。大概,这就是中华文明的文明底蕴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4 12: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钱谦益的门生,打跑孔有德,害死无数忠义之士
...所最不齿者,无如故太仆谢三宾,其反复无行,构杀故国忠义之士无算。”谢三宾去世多年以后,他的孙子也一直以祖父的无耻行径而愧于和别人交往。
2022-12-29 22:38:00
四川剑阁:守护千年古柏 审计监督在行动
...政策措施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当好古柏保护“守护者”自明朝起,剑阁县就有古柏保护“官员离任交接”的历史惯例,做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将古柏数量及生长状况作为县
2023-10-10 15:34:00
华夏:“医”路前行做心灵之窗的守护者
...不遗余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科医生就是这扇“窗”的守护者。华夏一直心系群众,对宣传眼健康知识、近视防控工作和对社会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她非常重视关于常见致盲眼病和儿童青少年近
2024-06-07 11:12:00
管仲:华夏文明的守护者与内忧外患的解决
中国古代有一个词语叫做“内忧外患”,说国家一旦内部产生了纠纷变动,那么外部的压力也必然随之而来,这个词语出现在众多先秦思想家,推尊管仲之作的作品集《管子》里,主要说的就是管仲的一
2023-09-23 18:27:00
华夏文明的守护者:妇好与她的时代
历来各朝从不少巾帼英雄,明朝人秦良玉是唯一一个被记载于正史的著名女将,而我国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打败20多个国家,延续数千年华夏文明。1976年,妇好墓于河南省安
2024-02-27 17:42:00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王朝之一,土地只剩下关内十三布政使司
...续明朝国祚的南明,这两个王朝在灭亡时都涌现出了一些忠义爱国之士和悲壮的事迹。在南宋的臣民看来,蒙元与辽、金无异,因此,当蒙元步步南下之时,众多将士奋勇抵抗,即使宋都临安沦陷之
2023-01-24 21:18:00
肆拾玖坊义薄云天酒:“义酒”颂关公精神,敬华夏传奇
一提到关公,人们往往会想到他的忠义、勇猛和正直。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将领,关公以其忠诚和英勇闻名于世,被后人奉为忠义的典范和武圣。近日甘肃兰州的非遗表演“醉关公”便受到了众多
2024-03-08 17:14:00
...中华文明有独特作用,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传承者和守护者,让这份宝贵遗产得以永续传承。”“这次‘发现杭州’展览配套了不少精彩讲座,其中涉及吴越文化的有3场。”杭州市文物考古研
2024-08-22 06:56:00
...能够诉说曾经。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里的碑刻是学校的守护者,学校的历史见证者。”阅读过此书的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说,苏州海量的校园碑刻是一笔巨大的财
2024-05-30 22: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