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江南时报讯 近日,作为全国第一部城市校园碑刻集,《苏州校园碑刻集》正式出版。此书由苏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委特约研究员倪浩文编著、苏州百年老校协会编,是继去年《苏州百年老校》出版后,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又一部收录并展示百年老校深厚历史底蕴的新作。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教育之乡,历来崇文重教。古城内外,书院学塾星罗棋布,状元高士人才辈出。”倪浩文告诉记者, 苏州的校园碑刻是苏州文脉的重要载体,也体现着古城苏州悠远的教育传统。他从很早之前就开始注意搜集苏州的校园碑刻。据他统计,苏州存有碑刻或拓片之校园(含曾经办学之所),共近两百处;其中碑刻或拓片尚在校园原址内的,有一百三十多处。这些校园中,存世的碑刻总量达到一千三百多方。他所编撰的《苏州校园碑刻集》收录并释文了原存或现存于今苏州大市范围内各校园内古碑300余种、400多方,对搬离校园的碑刻,则以附录形式做了详细的说明。
苏州的校园内为什么会留存如此之多的历代碑刻?倪浩文分析,历史上苏州的校园,出现过私塾、义塾、义学、各州府县学、书院、公立或私立的新式学堂、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各类专科学校及临时办学点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各异的校园,有的是借民居园林而创办,有的是利用庙观庵堂办学,有的是有识之士将宗祠公所等改建为校园。这些当时未必尽善的校园环境,无意间丰富了校园碑刻的题材。这些碑刻或记录了学堂办校的经过,或追忆了教职员工奉献的辛劳,有的则与校庆相关或为毕业生所赠。从内容上看,这些校园碑刻可分为记事、示禁、明界、胪名、纪念、艺文等六类。
苏州人文荟萃,俊彦云集,很多校园碑刻的撰文者是古代科举名人,包括毛澄、申时行、潘世恩、翁同龢、洪钧、陆润庠等状元,冯桂芬、潘祖荫等榜眼探花,书写者则包括赵孟頫、刘墉、何绍基、祝允明、周天球等历代著名书法家。
“诗书是柔软的,可以照亮未来。碑石是坚硬的,能够诉说曾经。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里的碑刻是学校的守护者,学校的历史见证者。”阅读过此书的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说,苏州海量的校园碑刻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一条千年传承的文脉。保护好它们,需要天长日久的守护,更需要薪火相传的情怀。护碑、读碑,知校、爱校,弘扬苏州校园碑刻文化,将有助于引导广大青少年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深刻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进而激发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
(记者 于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