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雷峰塔遗址考古队队长黎毓馨的讲座“干货满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2 06:56:00 来源:杭州网

探秘吴越遗珍千年风华

杭州日报讯 四面书墙组成的杭州园林图书馆显得古色古香,慕名而来的市民从第一排一直坐到大门口,甚至连楼梯上都坐满了人!“没想到大家对吴越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兴致这么浓。”一名穿白衬衣戴珍珠耳环的优雅女士笑着说。

日前,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考古学会指导,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发现杭州”展览配套讲座之一“从现存佛教遗迹、遗物阐释吴越国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拉开帷幕,雷峰塔遗址考古队队长黎毓馨和市民朋友们分享吴越国西府的“前世今生”。

穿越千年迷雾 对话“吴越遗珍”

五代吴越国钱镠统治时,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又以越州(今绍兴市)为东府。“吴越故境,北至苏州,南到福州。”讲座伊始,黎毓馨老师就界定了吴越国的大致范围,距今一千多年的吴越国历经三世五王,始终奉行“保境安民、善事中国”的政策,在五代十国动荡不堪的乱世中,开辟了一片净土、护佑了一方百姓。

“以杭州为中心的吴越国,是当时佛教的复兴中心,其‘东南佛国’之名远播华夏。吴越国留下的佛教文化遗产,主要有刻板佛经图书、寺塔石窟建筑两大类,而吴越国建造的寺塔,最为著名的就是‘钱塘四塔’——六和塔、雷峰塔、保俶塔、白塔。浙江省博物馆是全球雷峰塔刻经乙亥岁刻本收藏最丰富的国有的收藏单位。”黎毓馨聚焦于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五代十国吴越国时期佛教遗迹、遗物,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以雷峰塔出土文物为例,以经卷、阿育王塔和经幢造像为代表,系统介绍了吴越国文化的重要性,展示杭州悠久的历史文化。

讲座中,一张张珍贵的吴越国遗址发掘过程及出土文物考古照片映入眼帘。他说:“当年,我们在这里发现了许多珍贵文物,包括钱俶亲书的《华严经跋》残碑、银阿育王塔等。”在讲述过程中,黎老师还不时穿插一些趣事,他提到,在雷峰塔地宫发现的两座银阿育王塔,一座已被压扁,但经过精心修复后,塔内的金瓶和金质舍利容器依然完好无损,展现了吴越国高超的金属冶炼和铸造工艺。

文物遗址与当代视角碰撞出“千年回响”

“与五代十国时期其他几个国家相比,吴越国遗迹遗物的丰富性、完整性和珍贵性都是首屈一指的,不仅有反映物质文化的金银器、秘色瓷器、投龙银简、玉器,还有反映精神文化的雕版印刷、雕塑艺术作品,另外碑刻也很多。”黎毓馨说,这些文物遗存,也成为吴越国文化、科技等方面成就的强有力证明;以临安为原点,吴越文化的根脉遍布长三角。例如,西湖出水的钱镠、钱元瓘、钱弘佐、钱俶投龙银简,表达了历代吴越国王祈求风雨顺时、军庶康安等心愿;吴越国的瓷器烧造技术炉火纯青,带动了青瓷之风尚,特别是秘色瓷制作工艺登峰造极,出土于钱镠母亲水丘氏墓的三件越窑顶级青瓷,如今是临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发现于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的秘色瓷莲花碗,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当下,科普宣传吴越文化很有必要,吴越文化已经不是本土文化了,它对延续中华文明有独特作用,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传承者和守护者,让这份宝贵遗产得以永续传承。”

“这次‘发现杭州’展览配套了不少精彩讲座,其中涉及吴越文化的有3场。”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说,后续还将推出更多吴越文化主题讲座;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美术馆“发现杭州——2023年度杭州考古成果发现展”将展期延长至9月8日,大家可去现场一探“吴越风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考古者郑嘉励:我们要让历史中的劳动者“开口说话” ■记者 许金艳 通讯员 杜锦智 摄影 冯玉坤
...际上恰恰是它地基的处理。在杭州或者其他地方造塔,像雷峰塔是造在山上的,造在基岩上的,只要把基岩凿平,它的塔就可以巍然挺立了。但是嘉兴是没有山的,(原来)是一片沼泽地,在一片沼
2024-05-24 07:50:00
田野中的历史人生——写在《考古四记》边上
...是“唯一”的,因为主持南宋吕祖谦家族墓地调查、参加雷峰塔地宫发掘、主持南宋赵伯澐墓的抢救性考古工作、在浙南山区组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整理《南宋徐谓礼文书》的生活,是唯一的。
2024-04-29 10:59:00
法海和尚用雷峰塔镇压白娘子的故事谁都知道,历史上还真就有这么一位叫做法海的和尚。不过他生活的年代是在唐朝,那么,他和白蛇又有什么关系呢?真实的法海是一位得道高僧,历史文献记载过他
2023-08-25 11:27:00
雷峰夕照 人间天堂
↑博物馆之夜相关阅读:100年前的昨天雷峰塔倒了 雷峰塔重生记1924年9月25日,一百年前的这一天,雷峰塔轰然倒塌。千年胜迹雷峰塔,是西湖山水的“门户”,是杭州城的标志性建筑,
2024-09-26 16:44:00
...角色,令人记忆犹新;陈曾寿、俞平伯、郑孝胥、鲁迅为雷峰塔作的记录评说,耳熟能详;轰然倒塌的宝塔、有“神奇药效”的藏经砖、神秘的镇塔之宝,这些在民国时期广为流传的故事,仍是导游
2023-10-29 08:30:00
...考古等方面取得重要收获,如捍海塘、东城墙、朝天门、雷峰塔、南高峰塔、圣果寺、净慈寺、文穆王钱元瓘墓等。走进今日的杭州,我们仍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千年前的文化脉动,引来有识之士探寻
2024-08-30 08:31:00
雷峰塔底下究竟有什么?白娘子?大蜈蚣?跟着专家去塔底看看便知
...明的守护者,其土地上散落着无数历史瑰宝。而西湖畔的雷峰塔,犹如一位身披神话外衣的守护者,静静诉说着千年的传奇。许仙与白娘子的情缘,为雷峰塔披上浪漫纱衣。但命运弄人,1924年
2024-08-26 11:57:00
...掘祭祀坑之后,在三星堆文化覆盖的12平方公里土地上,考古队陆续发掘了古城东面、西面、南面城墙,以及仓包包玉石器坑、仁胜村墓地、月亮湾城墙遗址、青关山建筑遗址,对三星堆文化总体
2024-09-29 13:27:00
“到考古工地去看看”渐成文旅新趋势
...南永城王庄遗址,也迎来多批次研学的中小学生。该遗址考古队领队朱光华认为,开放式考古,可以消除公众对考古发掘工作的神秘猜想,回应公众关切。位于河南安阳的曹操高陵曾引起争议,主持
2024-05-20 22: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