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文化似水源远流长 千年传承绵延不息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13 12:29:00 来源:苏州新闻网

□孙书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苏州时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对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传统文化传承作出指示。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2500多年过去了,平江街区格局如初,“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姑苏文化数千年延续犹如源远流长的水,始终生生不息,正如华夏血脉绵延至今,与中华文化如水般源远流长、贯穿始终密不可分。

在不久前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此次总书记走进平江路又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滴水成涓,千年积淀,代代相传是对历史连续性的最好解读,始自涓微的中华文明亦然,读懂个中奥秘,或许我们也就懂了“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

管子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因水而先后发祥。黄河、长江哺育华夏大地,子孙代代傍水而居、生生不息。不论是洪涝干旱、地震冰雹、蝗灾瘟疫的天灾,还是外族入侵、内患侵蚀的人祸,中华民族都不曾消亡,文化血脉从未停止流淌,而是诞生了“以柔蕴刚,以刚蓄柔,刚柔并济,不折不崩”的智慧结晶,哺育了无数千古绝唱。

水至柔则刚,韧性体现在坚忍不拔之中。历史上,中华民族多次遭受持续慢性压力或突然的灾害冲击,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这无疑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韧性起着支撑作用,正是有了这个伟大的韧性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在遭受重大挫折和灾难后,能够迅速恢复并持续发展,每一次涅槃、重生、复兴的过程,都是民族文化不断积淀、形成并丰富的过程。这种“韧”的精神,蕴含着强大的自我恢复和更新能力,呈现出变通的智慧和顽强的活力,构成“何以中国”之“源”。

沧海桑田间,水逐次凝聚、成涧成溪,荟萃精华、兼济天下,非一朝一夕之功。“盛世中华”沿着民族融合、文化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不断演进,创造出伟大的历史贡献、书写下丰厚的时代华章,离不开滴水石穿的韧性、耐心和始终如一的定力。纵观新中国74载历史脉络,从百废待兴之际的建设奋进,到改革开放热潮的奔涌实践,从民族复兴伟业的发展壮大,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意义的奋斗实践,无疑是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历史耐心持续推进的结果。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历史韧性和耐心,进一步增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战略定力,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让“盛世中华”从历史走向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3 14: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演变的载体,也是历史发展的脉络。上善若水,文化似水;长江不歇脚,文化不停滞。长江之流,浩浩荡荡;江苏文脉,绵延流长。江苏,正从长江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依靠长江聚合高质量发
2023-11-30 11:07:00
金湖县黎城街道:诗词探秘 相“阅”七夕
...典续传承。“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首首经典诗词,或清丽或婉约或恬淡或浓烈,穿越千年时光,被
2023-08-23 10:12:00
...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扑面而来。文化似水,润物无声。文明如歌,激扬力量。让我们透过星汉灿烂的文博会,感受新时代澎湃恢弘的文化气象,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强,勇
2024-05-26 10:46:00
总台新媒体《千古名篇》形式新颖,古今对话,一跃成为春节文化爆款
...实现跨时空心灵共振。首先是女性视角,细腻温润,柔情似水。如青年演员周静洋还原少女时的李清照,天真烂漫,沉醉于自然美景,写出《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024-02-28 15:41:00
...人的浪漫想象与当代情感表达完美交融,让七夕的“柔情似水”成为连接古今、融汇天地的当代浪漫情绪。“一半溪水一半画,一半古城一半诗”,拥有1800年历史的天台老城在今日容纳着天地
2025-08-25 16:03:00
...再到“长江文明之源”的三星堆遗址……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源远流长,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展现了厚重的历史担当。在新时代的激流之下,我们负担起新的文化使命,用自强不息,厚德
2023-12-15 23:52:00
天天学习|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千年坊巷焕新彩
【编者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思所行。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特别策划《守护文
2023-08-07 20:20:00
...识文物古籍展在民族文化宫展出。1500余件文物古籍穿越千年,铺展开一幅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长卷。百川归海,华夏同根。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铸牢中华民族
2023-09-14 21:06:00
江苏射阳:“粽情端午 诗韵射阳”诗歌朗诵会成功举办
...都做了精心的编排。比赛现场,他们或声如洪钟,或柔情似水,或抑扬顿挫,或气贯长虹。《粽情端午忆屈原 盛世赞歌献给党》《诗词里的中国》《千年寻踪,万世逐梦》《绝唱千古赞屈原,盛世
2023-06-21 17:0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河北石家庄:打卡织音1953
10月2日,游客在石家庄织音1953园区内观看纺织展览。国庆中秋假日众多游客来到省城新的网红打卡地石家庄织音1953园区在这里感受城市繁华和时尚的同时参观石家庄纺织展览感受石家庄纺织工业厚重的发展历史亲身体验古法织布的乐趣10月2日
2025-10-04 08:09:00
1—8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6%“链”就生态“圈” 产业栖“高”枝□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2025-10-04 08:13:00
无事不扰!683家“白名单”企业“轻装上阵”南京创新全省首个工业领域AEO制度,为企业送上“政策礼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实习生黄倩“成为‘白名单’企业后
2025-10-04 08:14: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医学中心高压氧疗:安全规范护航,“氧”护生命健康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高压氧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不仅成为危急重症抢救中的“生命方舟”,更逐渐成为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健康加速器”
2025-10-04 08:14:00
市总工会打造特色“工人大思政课”,超5万人次职工沉浸式参与——理论学习有“知”有“味”□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吴頔“南京白局是传承几百年的本地‘说唱’
2025-10-04 08:14:00
责任编辑:张山
2025-10-04 08:14:00
联通基站车开进明水古城 科技助力国庆通信畅通
鲁网10月3日讯联通驰援古城盛会,网络守护万众同享。随着国庆黄金周的到来,章丘明水古城再度成为市民与游客热衷打卡的热门景区
2025-10-04 08:14:00
以体育“开球”,以文旅“传球”“苏超”引力波,掀起南京“观赛+旅游”新潮流□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程锦欣“很幸运这次抽中了第一场淘汰赛的门票
2025-10-04 08:14:00
400多名志愿者助力游客“畅游钟山”
“红马甲”志愿者沿路提供指引服务。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储笑抒《钟山风景名胜区交通优化提升措施的通告》实施后的首个长假
2025-10-04 08:14:00
共庆双节、共叙情谊 社区中秋“家宴”联结两岸情谊
两岸“家宴”菜品评选“以食为媒、以厨会友”。(兴隆社区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柯笛)国庆中秋长假期间,由湖里区殿前街道党工委
2025-10-04 09:2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晓婷 王玉婷)今日19时至22时,王源2025宇宙超级无敌大狂欢巡回演唱会-厦门站将开唱,相关部门预计将有4
2025-10-04 09:20:00
五通金融商务区安置房(B09地块)项目确保如期封顶
外墙喷涂机器人正在进行喷涂作业。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徐婧如)国庆中秋假期,中建四局承建的五通金融商务区安置房(B09地块)项目现场
2025-10-04 09:20:00
项目攻坚热潮涌 厦金大桥(厦门段)建设稳步推进
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刘五店航道桥西主塔700余吨下横梁安装到位。(厦门日报记者 陈立新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通讯员 汪智齐)记者昨日从代建单位厦门路桥工程公司获悉
2025-10-04 09:20:00
厦门向餐饮行业发出倡议:以诚信守底线 让文明餐桌点亮长假
我市餐饮商家餐桌上设置的宣传标语。(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詹骐 陈星颖)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4 09:20:00
河北大名:穿越古今 乐享假期
10月2日,游客在大名古城观看演出,乐享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今年国庆假期大名县紧扣“北京大名府·运河夜未央”品牌深挖北宋陪都文化与大运河文脉以“我上大名府·小城故事多”和“北宋江
2025-10-04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