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唐玄宗的时候,有个大文人叫郑虔,在文学界有很大的名气,性格却非常闲散旷达,为人处事就很潇洒,这份名声很快就传到了皇宫里。玄宗得知自己治内有这么清雅之士,一道圣旨就把他宣召进宫,想要封他的官。
一开始,玄宗想让郑虔做礼部郎中,可郑虔以自己性格散漫为由拒绝了。所谓盛世无遗失,唐玄宗就特意置办了一个叫“广文馆”的衙门,专门负责和天下文人墨客写文章,安排郑虔做广文馆的博士。可以说是有钱有名却少羁绊,郑虔就走马上任了。
到广文馆商上任不久,郑虔的名气就越发得到提升,前来拜访他的人很多,门前车马络绎不绝,但都是风流俊士,往来无白丁。
河北沧州有个叫郑相如的人,刚好来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听闻郑虔的大名之后,很想去拜谒一番。
可两人的地位相差太远,最后还是朋友提醒,说你们不是都是姓郑吗,五百年前是一家啊,可以去试试。
于是,郑相如便以宗亲的身份前去拜访,郑虔倒是接见了他,叙了辈分之后,郑相如称呼郑虔为叔叔。
但郑虔见郑相如年龄已经很大,却还是个布衣白丁,虽然不至于怠慢,但言行举止之间相对还是少了点敬重之意。
郑相如也没有说什么,就这么过了几天,再次来拜访郑虔这个宗叔,聊着聊着就问起了他的才华和事业方面的问题。
郑相如自嘲地笑了笑,告诉郑虔,叔叔您不知道侄儿我的真才实学,现在问到这个事情,我也不敢隐瞒。
按我自己的估计,如果我能拜孔子为师,必定能超过子游和子夏,但如果叔叔您拜在孔子门下的话,恐怕就比侄儿我要差很远了。
但现实是这样,侄儿生不逢时,有这么一番波折也是命中注定,不久就当销声匿迹了。
郑虔原本是很自负的人,见郑相如这个便宜侄子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心里很是震惊,便很客气地让他继续说下去,态度比以前要敬重得多。
郑相如继续说道,孔子能预测自己死后将来的事情,我也能够知道大唐将来的变化。大概到开元三十年前后,皇帝的年号一定会改(古代更改年号意味着发生巨变,虽然不一定是改朝换代,但肯定是关系天下的大事)。
再过十五年,天下大乱,兵乱已成,朝中被乱臣贼子篡位。那个时候,叔叔您也被授予伪官,虽然位列六省,但最后还是因此被牵连。希望您到时候能够把握住分寸,或许能够免受贬斥。
侄儿我今年科考进士及第,五选之后会外放到浙江衢州信安县尉,但到第三次考核时,我应该已经死在任上了,这也是命中注定的。
郑虔见郑相如说得这么确定,心里虽然不至于全信,但也对他另眼相看了。
过后不久,科考放榜,郑相如果然中了进士,回乡报了喜讯之后,再回到长安拜见郑虔,这时候,吏部已经评选通过,将郑相如派去信安当县尉了。
郑虔见郑相如说的这一段已经完全应验了,对他更是佩服,很高兴地为他壮行,还说叔侄俩今后要多通音信。
郑相如到了浙江上任后,郑虔果然非常关注他。吏部第一次考核地方官的时候,郑虔特意去打听了考核结果,说他在当地官声很好,治理有方。
第二次考核的时候,吏部给他的评价是“很有古人风范,治内民风淳朴”。
这一切,都和郑相如当年向郑虔描述的完全一致。到了第三次考核的时候,吏部传回来的消息是,郑相如因为暴病不治,死在信安任上。
事情到了这里,郑虔才完全相信郑相如不是普通人,因为这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人家早就说得一清二楚了。
开元二十九年,玄宗果然把年号改为天宝,到了天宝十五年,刚好遇上安禄山造反,贼兵进了京城,把所有朝官都带到了洛阳,郑虔也在其列,并被封为著作郎,随后还擢升为水部郎中。
安史之乱被平复之后,郑虔因为做过安禄山的官而受牵连,被贬职去了衢州司户参军。一路车马劳顿,刚刚到衢州任上就死了。
这一切的经过,竟然全部被郑相如在三十年前说准了。郑虔临死前长叹,悔不该没有听取侄儿的告诫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8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