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医学科学界的科研产出大幅提高
...自:中国科学报《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中国医学科学界的科研产出大幅提高理查德·霍顿。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张思玮“与过去相比,中国研究者在《柳叶刀》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幅提升,特别是临...……更多
本文转自:健康报□本报记者 王潇雨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共同主办的2023第九届“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围绕《柳叶刀》200周年特别关注的健康焦...……更多
美国科技霸主地位要凉?Nature:中国急速赶超,物理化学论文数已逆袭
...之位,还能保持多久?近日,Nature的一篇文章揭示,美国科学界领袖已经在担忧美国让位于其他科研强国,在许多科学指标上,中国已经赶超了美国。美国的世界科学超级大国地位,还能维持多久?近日,Nature发表了这样一篇文...……更多
知名华裔科学家在美自杀,生前其实验室被关闭
...乐观的同事离开了我们,这位才华横溢的科学家的离开是科学界的重大损失。” 生前疑似被剥夺科研权利其实验室已被关闭吴瑛职业生涯的最后20年都奉献给了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她为这所大学产出了诸多成果,也带...……更多
全球医学界应紧密合作    预防大流行再次出现
...研究结果称,过去20年,有40多万篇研究论文与论文工厂产出的文章有很强的文本相似性;仅在2022年,就有7万篇这样的文章发表。该分析估计,在2022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中,1.5%—2%的论文可能是论文工厂的文章;在生物和医学论...……更多
【楚天评】东湖评论:创新赋能三大,百年发展闪光
...究与产业化等领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的难题,产出了一个又一个“从0到1”的创新成果。学校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不止育人更要育才。近年来,三峡大学深入实施“青年拔尖人才”“人文社科振兴计划”、雏鹰...……更多
...了科学和社会的利益增进科学合作和信息共享,并向传统科学界以外的社会行为者开放科学知识的创造、评估和传播进程”。“开放性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开放科学包含开放公平的全球科学体系、科学知识开放获取、开放科...……更多
向极综合交叉发力,驱动创新加速跑(新知·把握科学研究新趋势)
...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解决问题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支撑。科学界普遍认为,极综合交叉的科学研究,旨在利用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在解决科学技术问题过程中进行深度融合和极限交叉,推动研究范式变革,开辟新的学科方向...……更多
祝贺!山东大学于晓教授获“树兰医学青年奖”
...取得原始性突破创新成果,并经实践检验证实科学有效的中国国籍(含港、澳、台地区)杰出科技人才。“树兰医学奖”以严格的提名要求、高水平的专家评审著称,已成为我国医学高端人才奖项的典范,备受医学界、科技界及...……更多
内森斯:揭示视觉奥秘  “看见”多彩世界(科教人物坊)
...为已经取得科学成果感到自豪,就他所在研究领域而言,科学界对于视觉的理解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对重要细胞的运作机制已经比较熟悉,比如图片如何在视网膜上得到处理并最终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大脑。他热情鼓励演讲现场的...……更多
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再怎么说都不为过
...龄38岁,平均年龄48岁。他们正年富力强,他们更是中国科学界的翘楚。因为这个项目,就资助两个领域,数学和物质科学领域,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鼓励学科交叉研究。奖金丰厚:实验类不超过500万元每人每年,理论类不超...……更多
大江东|向诺奖看齐的顶科协奖,获奖者有怎样的故事?
...不仅首次与中国科研界建立了友谊,更在全球范围获得了科学界、企业界的关注。今年年初,格尔利希在欧洲斩获了有欧洲诺奖风向标之誉的2024 Louis-Jeantet医学奖。 “我对‘智能科学或数学奖’的希望,是持续寻找对新兴的社...……更多
树起心脏科学领域的“斯高”丰碑
...誉院士、牛津大学生理解剖与基因系主任大卫·帕特森,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崔占峰,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圣彩等国内外专家,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吕志华出席开幕式。 市委书记高建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市...……更多
上海封面,中国力量——从国际顶刊成果看中国创新
...志的中国原创学术期刊。主编李党生说:“我们要让中国科学界在世界上有站得住、叫得响的原创杂志,为中国科研的腾飞提供高质量的发声平台。”反映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及合作情况的自然指数显示,在国家和地区榜单中,...……更多
科学大家寄语年轻人:失败和错误值得被拥抱
...发现以及科学精神进行宣传,并且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到科学界,把他们的聪明才智用在科学研究上。“如今的诺贝尔奖得主平均年龄超过65岁。”2020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牛津大学韦恩弗莱特生理学教授吉罗·麦森...……更多
六院士联袂献学术盛宴
...精神心理健康服务实践与前沿临床研究成果。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宋伟宏,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刘芳,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安德鲁·格林...……更多
了解全球脑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库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脑科学前沿译丛”了解全球脑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库脑科学,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前沿学科之一,承载着人类对自我认知最深层次的探索。它不仅关乎我们对大脑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更是推动医...……更多
中医药治疗心衰科研成果登上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
...复合终点事件的3110例的临床循证研究,病例主要来源于中国大陆与香港特区的133家医院,疗程12~36个月。研究结果显示,芪苈强心联合标准治疗可降低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降低患者因心力衰竭住院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芪苈...……更多
“运行状况远好于预期!”
...标志着‘澳科一号’卫星项目的发展和潜力得到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关注和认可。”张可可强调。“习近平主席的回信,不仅写给澳门科技大学,也写给全体港澳高校的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澳门科技大学校监廖泽云指出,...……更多
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团队:为国育才,是奋斗的方向
...,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副教授史为博向记者展示手机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教授丛斌对他的研究指导内容,而发送信息的时间已是凌晨1点钟。“有时会更晚,大家也都习惯啦。要知道,丛老师作为多学科交叉型人...……更多
喜报!重庆道格骨科医院成为重庆市体育科学学会常任理事单位
...康复指定医院”称号;2023年11月,重庆道格骨科医院成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单位;2023年12月,重庆道格骨科医院成为重庆市首届运动医疗处方师培训班承办单位……医院持续推动体医融合。院方供图自重庆道格骨科医院成立...……更多
气·意识与人体生命科学论坛举行
...于实践,其真理性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检验,最终会被科学界认可、接受。会议设置中医气学说多学科融合创新发展研究专场、气功医疗与气功科研专场、青年论坛,会上为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授牌。会议由中...……更多
...结起来。昨天,在上海举行2024年全球罕见病科研论坛暨中国罕见病科研及转化医学大会上,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宣布上线特殊病例国际学术社区(UniCaseHub.com.cn),同期发布“探索生命科学的金星”资助支持计划。提出“...……更多
贵州为徐兵河院士授予聘书 培养面向未来的临床科学家
...行。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光红为著名肿瘤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教授授予援黔专家聘书。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光红为著名肿瘤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教授授予援黔专家聘书记者现场了解到,院士专...……更多
...综合实力。15年来,丁洪团队在量子材料和量子计算领域产出了多项具有国际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他的同事说,“老丁这个人,只要实验装置一开始运转,几天几夜待在实验室里不出来,那都是家常便饭!”可丁洪却极少...……更多
中国嗓音医学研究创新成果日益受到国际医学界认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厦门12月2日电 (记者 杨伏山)2023年厦门嗓音医学新进展暨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嗓音专家委员会学术会议1日至2日在厦门举行。当选新一届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更多
...进,原因是什么?昨天,在2024年全球罕见病科研论坛暨中国罕见病科研及转化医学大会上,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宣布上线特殊病例国际学术社区,发布“探索生命科学的金星”资助支持计划。TCCI创始人陈天桥表示,“这一...……更多
...与宏观的脑区功能变化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具体联系,目前科学界仍无定论。”毕夏安说,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但各种医疗数据的异质性和不平衡性带来了信息融合困难、数据挖掘效率低等问题。 毕夏安说,...……更多
探索构建中西医融合的完美医学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本报评论员 黄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自西医传入中国,以中西医汇通学派为代表的中国医学先贤开始了中西医融合的实践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赋予了中医和西医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团结...……更多
...公示》,中山一院贵州医院作为独立单位首次申报了26项科研项目。经过严格评审和激烈竞争,共获批16项拟立项项目,中标率高达61.5%。自成立以来,中山一院贵州医院一直致力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科研创新能力。本次获批的...……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者间的“微妙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并非是孤立的病症
2025-02-19 16:08:00
【天眼问医】久坐不动,小心血管被“拴”住
今年1月初,江苏南京23岁一男子连续数周每天久坐超8小时赶论文,导致左下肢肿胀、疼痛,经医生诊断,该男子为症状为左侧股静脉
2025-02-19 16:12:00
48h黄金期阻击病毒!奥司他韦凭什么成为抗流感首选用药?
近期,流感病毒的活跃传播引起广泛关注。随着气温骤降和季节交替,流感病例在全国范围内显著增加,特别是在冬季和早春季节,流感的传播风险加大
2025-02-19 16:20:00
原发性肝癌的两种常见治疗方法
肝癌,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它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大反派”。得了原发性肝癌,该怎么治呢?其实方法有不少,像手术切除
2025-02-19 20:30:00
探索关于肾癌的一些“秘密”,关于肾癌您了解多少?体检出肾癌该怎么办?
肾癌的发病相关• 病因不明:肾癌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存在一些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长期透析等,某些职业如化工
2025-02-19 20:34:00
红薯怎么吃可以减肥
营养学家称红薯为营养最平衡的保健食品,也是最为理想而又花费不大的减肥食物。红薯餐减肥期间的早晚食用为佳,可以搭配些蔬菜和糖分含量较少的水果
2025-02-19 20:37:00
江西靖安:做实田间警务 护航万象“耕”新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不误农时不负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江西宜春靖安县公安局紧扣辖区农业生产特点
2025-02-19 22:26:00
中药是否会影响女性月经周期?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分和作用特性确实可能对女性月经周期产生影响,但具体表现因人而异。中医理论强调"因人制宜"
2025-02-19 16:17:00
中医如何看待和应对儿童健康问题
中医将儿童视为"稚阴稚阳"之体,认为其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健康问题多与脾胃功能及体质特点相关。中医强调儿童“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2025-02-19 16:18:00
中医治疗慢性病比西医更有效吗?
中医与西医在慢性病治疗中各有特色,二者并非简单的优劣关系,而是互补的医疗体系。现代医学界普遍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模式更能发挥慢性病管理的优势
2025-02-19 16:20:00
成都肾结石治疗案例:拖了10年的肾结石几乎撑满左肾,肾脏健康岌岌可危
家住青羊区的曹先生今年47岁,是一名“带石”10年之久的“资深”肾结石患者,一直不治疗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结石很安静,在肾脏里不痛不痒
2025-02-19 16:21:00
武汉京鄂同普医院:以科室专长和专利手术守护生命健康
武汉京鄂同普医院以其独特的中医诊疗特色,成为守护民众健康的重要力量。凭借着专业的医疗团队、先进的技术、齐全的科室设置和贴心的服务
2025-02-19 16:23:00
新康芮品牌:补肽是健康新趋势
在时光的长河中,人类对于健康的追求从未停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对健康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曾几何时提及健康,人们的反应往往是“补钙”
2025-02-19 16:54:00
跌倒意外引出“不宁腿” 淄博世博高新医院助患者重拾安睡之夜
鲁网2月19日讯(记者 齐征)近日,患者刘女士原本只是因一次在家中的不慎跌倒,被家人紧急送往淄博世博高新医院进行治疗。然而
2025-02-19 16:55:00
GLP-1黑马依苏帕格鲁肽α正式线上首发 新一代网红降糖减重针来了
2025年2月18日,降糖减重新药——依苏帕格鲁肽α(商品名:怡诺轻)正式上线京东健康与阿里健康。依苏帕格鲁肽α凭借其卓越的降糖减重效果
2025-02-19 16: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