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2月9日,第十届“树兰医学奖”颁奖盛典在郑州举行,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于晓获“树兰医学青年奖”。
树兰医学奖由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以下简称“树兰人才基金”)设立,旨在发展我国医学教育、扶植新秀、奖掖群贤,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促使我国医学科学技术早日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树兰医学奖的评选对象是在医药卫生领域中取得原始性突破创新成果,并经实践检验证实科学有效的中国国籍(含港、澳、台地区)杰出科技人才。“树兰医学奖”以严格的提名要求、高水平的专家评审著称,已成为我国医学高端人才奖项的典范,备受医学界、科技界及教育界的普遍关心和瞩目,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被誉为中国医药卫生学界的“诺贝尔医学奖”。树兰医学奖每年评审奖励一次,包括树兰医学奖、树兰医学青年奖等奖励内容。
山东大学本次获此殊荣的于晓教授,是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生理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内分泌生理和糖尿病的研究,聚焦于胰岛内分泌组织的细胞间环路和GPCR跨膜信号转导对胰岛稳态的维持。带领团队聚焦于胰岛功能的稳态维持机制,在机制解析、靶点确证和发展糖尿病干预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阐明了跨膜信号转导对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稳态的精确调控机制,揭示了胰岛中δ-β细胞环路在胰岛稳态维持中的重要作用,开发了选择性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和PEST磷酸酶亚家族活力对胰岛稳态失衡发展新的干预策略。在该领域,在Science、Nature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4篇获杂志专题评论,3篇获Faculty Opinions推荐,2篇选为封面。
于晓教授心怀梦想、躬耕科研,用勤恳与努力书写了一幅奋斗的画卷。
一起走近她的成长故事吧~
少有凌云志理解发病机制才能克服疾病
1994年,15岁的于晓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十年之后,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分别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自2009年起,在山东大学担任教授、博导,并建立独立的实验室。长期致力于胰岛内分泌的研究工作,针对胰岛环路和胰岛稳态的研究取得诸多成果。她带领山东大学研究团队在胰岛δ-β细胞环路对胰岛稳态调控和GPCR在胰岛中的功能研究方面目前居于国际前沿水平。
于晓主要工作是内分泌和糖尿病领域的基础医学研究。她聚焦于胰岛稳态的维持和失衡机制的研究,针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为发现治疗糖尿病新的潜在靶点提供科学依据。“我从事科研的初心,就是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疾病出现的原因,在根源上对其进行抑制,从而对疾病起到治疗的效用。”
二十年来,于晓聚焦于胰岛稳态,先后阐明了胰岛β细胞自身稳态的维持机制,揭示了胰岛细胞环路对胰岛稳态的调控作用,开发了靶向胰岛稳态失衡重要节点的干预策略,为糖尿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团队的主要创新点包括发现了胰岛感知稳态失衡的质检系统,阐明了δ-β细胞环路对胰岛稳态的调控作用,实现了胰岛组织体外增殖和发现有先导作用的小分子等。”
名师育桃李实验室造就医学人才
2009年,于晓全职回国,在山东大学建立独立的实验室,长期致力于胰岛内分泌研究。经过14年的建设,于晓在山东大学建立了胰岛中多种细胞类型的谱系追踪系统,拓展了胰岛细胞环路研究手段,建立了胰岛中粘附类受体研究平台,在山东大学形成了聚焦胰岛稳态研究的特色团队。
这期间,实验室获得诸多荣誉与奖项。2018年实验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资助。“我们团队具有很好的科研平台和临床资源,依托教育部实验畸形学重点实验室以及山东省高校慢性退行性疾病的蛋白质科学重点实验室,临床资源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和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并且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四所高校建立了合作。”
于晓不仅在科研方面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在生活中亦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自己本身是很爱运动的,我经常与爱人在趵突泉校区小路上散步,或者在林间读书,不局限于专业书籍。生活向阳,人生向暖,轻安喜乐,次第花开,这是我向往的生活。科研工作是可以由自己掌控节奏的,所以我在生活中自由随性,工作里勤勉专注。”
回忆起她从事科研的过往,她说,“梦想是科研最好的摇篮”。“我们认为,实验室有一半的功能是培养人的。”作为导师,于晓将“传道”作为最终目标。不仅要教给学生们技术层面的方法,还要教为何做科研,如何做科研,希望能使他们终生受益。于晓经常告诉实验室的同学,科研探索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探究未知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有发现未知的喜悦,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亦有“匹夫有责”的家国担当。
于晓始终坚信,自己要作出表率,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润物细无声”。正因如此,于晓的实验室团队氛围极好,学子与老师共同协作又密切沟通,团队默契度极高,学生们每周召开组会和讨论会,随时更新汇报研究进展。实验室整体氛围团结向上,是学生口中“向着太阳生长的实验室”。
热血报家国,创新科研助力健康中国
于晓团队在前期研究中阐明了胰岛细胞之间的交流对胰岛稳态的调控作用,但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她们发现,胰岛细胞分布模式会发生改变,造成胰岛稳态失衡。在未来,她们拟开展粘附类GPCR如何调控胰岛细胞分布和胰岛稳态问题的研究。“我们的目标愿景是助力‘健康中国’代谢类疾病的研究,以及未来外太空中如何调节人类的代谢和内分泌,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目前主要是对力和平衡有一些涉及。”
何谓科学家、何谓科学家精神?于晓给出了她的答案。“科学家其实有一个共性,就是对自己热爱的事业呕心沥血。对坚持的事业竭尽全力;对科研创新执着追求;对家国情怀砥砺践行。我们的成果代代传承,在前人基础上更进一步,都是为了家国苍生,为了给患者带来一点希望。”于晓不仅立身行己,矢志不渝,更是注重培养年轻人不畏艰辛、攻坚克难的美好品格。“我认为科研工作是非常有趣的。科研会让我流连忘返,就像在浩瀚的海边捡贝壳,在戈壁的黑夜中看星空,沉浸其中,总会有所收获。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铭记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新,根本目标是为了报国。”
(来源:山东大学 文/董建聪郭笑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3 1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