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知名华裔科学家在美自杀,生前其实验室被关闭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9-03 14:00:00 来源:极目新闻

根据美国伊利诺伊州库克县官方记录,知名华裔分子生物学家吴瑛(Jane Wu)于7月10日在位于芝加哥的住所内自杀,享年60岁。当地时间7月17日,吴瑛被安葬在芝加哥玫瑰山公墓。

吴瑛的死亡不仅让她生前的同事、朋友们深感震惊,也再次暴露了美国政府对亚裔科学家们持续高压的审查。

杜克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王小凡认为:“调查基本上毁了她(吴瑛)的职业生涯。”

知名华裔科学家在美自杀,生前其实验室被关闭

吴瑛

同行缅怀:

“一个真正的榜样和温暖的人”

吴瑛于1963年9月23日出生在安徽合肥,她在上海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随后辗转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深造,拿到美国多所大学教职。她从2005年起担任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Dr.Charles Luis Mix研究教授。吴瑛主要从事神经发育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她对很多神经疾病成因的发现有着突出贡献。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与分子医学教授任兵认为,吴瑛是一位“真正的榜样”,她热情、关心他人、给学生带来启迪。任兵于1993年在哈佛大学直接接受吴瑛的指导,他表示吴瑛的教导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促使他选择科学研究作为终身事业。

纽约冷泉港实验室分子遗传学家安德利亚·克瑞恩回忆说,吴瑛是一个善良、温暖、关心他人的人,“她致力于在美国和中国培训下一代科学家。”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结构生物学家程亦凡回忆称,他2018年参加了芝加哥马拉松,吴瑛送给他一幅画作作为完赛纪念,他至今将这幅画放在办公室里。程亦凡表示:“我实在难以相信,这样一位积极乐观的同事离开了我们,这位才华横溢的科学家的离开是科学界的重大损失。”

生前疑似被剥夺科研权利

其实验室已被关闭

吴瑛职业生涯的最后20年都奉献给了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她为这所大学产出了诸多成果,也带来了不少研究经费。

不过,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吴瑛离世后,美国西北大学并未发布纪念文章或讣告,甚至删除了吴瑛的个人资料页面。按惯例,吴瑛的个人研究成果、出版和接受资助的记录等页面至少应该保存几年。现在在美国西北大学官网搜索吴瑛的名字,只能找到另一位名叫Jennifer Wu的年轻教师的信息。

美国西北大学在事发后多次拒绝回应媒体问询。有报道称,吴瑛的实验室在她生前已被关闭。

在美国医学界,实验室被关闭意味着全面失去学生和经费来源,且无法接触到前沿的科研项目。在失去研究基金资助后,如果学校不配合提供救助资金,被迫关闭实验室是美国大学的常规操作。即使吴瑛拥有终身教职,但实验室被关闭后在学校的教职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美国亚裔权利倡导组织APA Justice此前曾发布声明称,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一位著名的华裔神经病学和遗传学研究员的实验室此前已被关闭,该研究员于2024年7月10日去世。

王小凡教授对此表示:“她(吴瑛)是一位如此敬业的科学家,剥夺她从事研究的权利就像夺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美方审查步步紧逼

多位亚裔科学家职业生涯被毁

吴瑛的离世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唤起了美国学术界的关心,很多人对美国政府对亚裔科学家的态度感到非常不满。过去6年间,有超过250名美国科学家(其中大多数为亚裔)因各种原因被调查。这些调查最终只有3人被定罪,但有112名科学家因此丢掉了工作。

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2018年特朗普政府启动的“中国计划”,该计划因不公平地针对华裔人士,并对他们进行无关的过度审查而受到美国国内的严厉批评。2022年,该计划被拜登政府正式终止。

据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美国政府负责生物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的主要机构,也是吴瑛在西北大学研究的主要资助者,该研究院在“中国计划”实施的同时启动了一个类似但完全独立的调查项目。

该研究院外部调查办公室拒绝透露吴瑛是否为其调查目标,但有知情人士表示,他们确实正在对吴瑛进行调查。彼得·岑登伯格是一名驻华盛顿的律师,他曾代理过数十名面临美国政府起诉的华裔科学家。岑登伯格表示,吴瑛曾是他的客户。

美国华人联合会会长薛海培称,吴瑛的去世是“已不复存在的‘中国计划’造成的一个悲剧结局,这再一次证明了该项目给许多无辜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带来了难以承受的生命损失”。

(来源:红星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3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华人教授回中国,加入高超计划,自己留不住人才,英国怪不了别人
...有现行标准。其实,近年来,像张勇豪这样的华人、华裔科学家回国并不在少数。就在去年年底,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结构生物学家颜宁,也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回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
2023-05-15 14:45:00
事情正在起变化,越来越多华裔科学家被迫离开美国
资料图事情正在起变化,越来越多华裔科学家被迫离开美国。为什么?因为恐惧!《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不久前发表了一篇题为“夹在交火中:华裔美国科学家的恐惧”的研究报告。报
2023-07-19 15:16:00
\\\
...合作伙伴——中国,此举或伤及美国自身发展。许多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美国出于所谓“安全”担忧切断中美科研联系,可能拖慢美国在生物科技、清洁能源和电信等关键领域的发展。有美国专家
2023-08-18 11:40:00
燃油车再见!华裔科学家发明新电池,3分钟充满电,使用寿命20年
...现衰减,需要花费巨资换电池。针对这一问题,一位华裔科学家进行了研究,并且已经研发出了一款新型电池,可以在3分钟左右充满电,使用寿命长达20年。 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沃尔瑟姆的
2023-09-11 09:33:00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在美科学家“回国潮”还在加速。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3月22日报道注意到,屡获殊荣的人工智能专家和计算机科学家齐国君在美国工作了十几年后,已回国加盟位于
2025-03-24 10:06:00
...相谈甚欢,毛主席和李政道提起了自己青年时阅读的英国科学家汤姆逊所著的《科学大纲》,并赠予了李政道一本自己亲笔签名的《科学大纲》。·1974年,毛泽东主席会见李政道。1979年
2024-08-05 21:23:00
逮捕华裔学者,美对华攻势加剧,94个地区司法部出手,中方亮立场
...谓“中国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美87个科研机构的华裔科学家受到波及,其中246人被定性有问题,103名科研人员的职业生涯被毁。有相当一部分人仅仅因为是遗漏申报海外项目,或其他
2024-10-09 09:54:00
拿下量子模拟“圣杯”,首次实现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
...内部产生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的电压。这个效应由美国科学家霍尔在1879年发现,并被广泛应用于电磁感测领域。1980年,德国科学家冯·克利钦发现在极低温和强磁场条件下,霍尔效应
2024-05-08 10:54:00
美华裔科学家陈刚发现最佳半导体材料,却表态:不敢再和漂亮国合作
...漂亮国的土地求学。他们相信科学无国界,但是事实却是科学家有国界。几乎每一位在漂亮国学成的学子若是想要回国,首先就迎来漂亮国政府的谈话,还有一笔数额不菲的科研经费,如果依旧坚持
2023-01-23 10:0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