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事情正在起变化,越来越多华裔科学家被迫离开美国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7-19 15:16:00 来源:牛弹琴

事情正在起变化,越来越多华裔科学家被迫离开美国

资料图

事情正在起变化,越来越多华裔科学家被迫离开美国。

为什么?

因为恐惧!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不久前发表了一篇题为“夹在交火中:华裔美国科学家的恐惧”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从2010年到2021年,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人数不断上升,其中2018至2021年期间,科学家离开速度尤其快,很多人选择回到中国。

另外,在对1304名美国华裔科学家的调查中,尽管89%的受访者希望,能为美国科技领先地位做贡献;但同时,有72%的受访者坦陈,作为研究人员在美国感到不安全,61%的受访者说,考虑过在美国以外的工作机会。

恐惧来自哪里?

来自美国的种族歧视和反华冲动,尤其是特朗普时期推出的 “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也称“中国倡议”)。

所谓“行动计划”,以应对所谓的来自外国的“安全和技术威胁”,其实就是打击中美科技合作,尤其是针对华裔科学家。

很多在美国大学工作和学习的华裔学者被调查,其中20多人遭到指控甚至刑事指控和逮捕。

结果呢?

很多根本是莫须有。

以“陈刚案”为例。陈刚是麻省理工学院工程系前系主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21年1月14日他被逮捕,他的实验室被关闭,他的研究小组也解散了。但一年后,所有指控都撤销了。

一些美国人热衷于上纲上线,热衷于“抓间谍”,这种寒蝉效应之下,华裔科学家怎么可能不感到恐惧?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报告就指出:“美国的华裔科学家现在面临离开美国的动机更高,申请联邦拨款的动机更低。普遍的恐惧和焦虑感,导致他们考虑离开美国和/或停止申请联邦拨款。”

这种恐惧和焦虑感,甚至波及人文学者。

李成,曾多年担任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的主任。当年在华盛顿工作期间,我经常去这个中心拜访,也认识这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华裔学者。

但在这个中心工作了17年后,李成也选择了离开。

我看到,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现在的华盛顿,对他来说越来越陌生,麦卡锡主义正在美国卷土重来,像他这样的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生活变得不那么自在。

他说:“我的观察是,……在美国的华裔学生或者持有绿卡的学生,因为这种非常令人担忧的麦卡锡主义,尽管美国大学校长们都表现很好,强烈指责这种麦卡锡主义,但是已经造成了这样一种氛围,一些顶级的中国或华裔科学家要到中国或其他地方教书工作。”

在一次公开演讲时,李成说,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要求他澄清他是在为哪一方说话: “当我说‘我们’时,人们会问,‘我们’指的是谁?”

事情正在起变化,越来越多华裔科学家被迫离开美国

这种恐惧和焦虑,让他最终选择去了香港大学,并创建全新的“中国与世界治理中心” 。

也有很多科学家回到大陆,比如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去年宣布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回国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报告就指出, 2010年离美的华裔科学家中,有近一半迁往中国大陆和香港,而这些年来去往中国大陆的华裔科学家,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我总觉得,这是两股力量在起作用。

一是中国的吸引力。很简单,中国欢迎全世界的科学家,当然包括华裔科学家,中国越来越好的研究环境,以及发展前景,让这些科学家选择了回国。

更重要的,还是美国的排斥力。这样的种族歧视,尤其是针对中国学者的“抓间谍”行为,怎不让科学家们心中发寒?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不知道。看你站在哪个立场了。

我看到,美国一些媒体表示焦虑,美国《外交政策》一篇文章就警告说: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对美国的研究工作造成重大打击。

文章引述卡托研究所移民研究副主任David Bier的话说:“这绝对是毁灭性的。美国在先进技术领域所依赖的许多研究人员都来自中国,或者是外国留学生,这种现象肯定会对美国公司和美国未来的研究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会改变吗?

很难!敌视中国的大政策不变,这种对华裔学者的歧视就很难改变。

事实上,不仅华裔科学家被迫离开,美国也在收紧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一些所谓敏感学科甚至禁止招收中国留学生。根据卡托研究所的一个研究,中国赴美留学生的拒签率,在2022年达到了35%,这是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同时,因为这种压抑大环境,很多美国学生也不敢去中国学习。据说,现在在美国,好歹还有30万名中国留学生;但在中国,只有350名美国留学生。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前主任墨菲(Daniel Murphy)就警告:“我们正在失去一代对中国有了解的人。我担心美国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过分关注学术关系的风险,而没有充分考虑其益处。……而且,这种情况在两党都存在。”

事情正在起变化,越来越多华裔科学家被迫离开美国

最后,怎么看吧?

还是三点粗浅看法吧。

第一,美国已经不是原来的美国。

美国变了,确实变得有点不认识了。想起当年在美国工作时,也经常性和美国官员接触,甚至到家里做客。大家谈的更多是合作,是友谊,是共同应对危机。

但现在呢?

很多无法想象,甚至要在华裔科学家中“抓间谍”。原来的那个开放包容的美国,彻底不见了。

记得美国《大西洋月刊》也曾在一篇文章中感叹,美国越来越保护主义的做法,正将科技竞争中最宝贵的资产推向中国。

第二,中国也不是原来的中国。

不然,也不会有越来越多的华裔科学家,选择回到中国。当然,中国一定要吸取美国的教训,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差距,一定要更加开放。

这个世界,开放才是真正的自信。只有开放,才能吸纳更多的人才;只有更多的人才,才能创造新的奇迹。

不用回避,我们以前确实向美国输送了很多人才,但也别担心,只要有足够好的环境,人才总会回流的,也不仅仅是华裔人才。

第三,不由想起了唐太宗的那个故事。

唐朝初年,大开科举,唐太宗暗暗地来到端门,看到新科进士一个挨着一个往外走,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1世纪什么最重要?

人才!

真正的布局,是对未来的布局;真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我总觉得,现在不仅仅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而且,在全世界人才争夺上,我们要展现出魄力、吸引力,要有将世界英才纳入彀中的气魄。

这才是真正的大国胸怀、大国气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9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钞票前往美国。如今,他领导着一个支持全国数百名生命科学家的重要研究机构。听证会上,他试图让州议会公共安全委员会的议员们相信,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践行着“美国梦”。但他的疾呼,
2025-05-23 17:37:00
知名华裔科学家在美自杀,生前其实验室被关闭
...的同事、朋友们深感震惊,也再次暴露了美国政府对亚裔科学家们持续高压的审查。杜克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王小凡认为:“调查基本上毁了她(吴瑛)的职业生涯。” 吴瑛
2024-09-03 14:00:00
...促进国际科学合作。根据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一组政治科学家今年4月在同行评议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NIH是第一个、也是最频繁进行此类调查的联邦
2024-08-27 12:04:00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在美华人科学家“回国潮”还在加速。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12月23日报道注意到,著名顶尖华人生物学家王存玉已离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加盟北京
2024-12-24 13:28:00
美华裔议员敦促美国审计机构涉华调查“不要存有偏见”,“两党对华共识”松动?
...达罗(Gene Dodaro)的一封信中说:“来自不同背景的美国科学家和外国研究人员的贡献,使美国成为了一个科技强国。”美国政府问责局是美国国会的下属机构,负责调查、监督联邦
2023-12-12 14:32:00
海外网评:白宫首度谴责《排华法案》,却拔不掉种族歧视“病根”
...届政府制定所谓“中国行动计划”,对美国大学中的华裔科学家实施骚扰和迫害;2022年,一些美国议员和美国空军官员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迫使美国北达科他州大福克斯市取消了一家中
2023-12-20 13:56:00
\
...合作伙伴——中国,此举或伤及美国自身发展。许多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美国出于所谓“安全”担忧切断中美科研联系,可能拖慢美国在生物科技、清洁能源和电信等关键领域的发展。有美国专家
2023-08-18 11:40:00
钱学森侄子钱永健,获诺贝尔奖后:血统不能决定身份,我是美国人
...里,钱氏家族涌现出的名人更是灿如明月耀眼无比,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和钱学森就是钱氏后裔。而除了这两位科学泰斗以外,还有一个人物同样非常优秀,他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名字叫钱永健。如
2025-03-15 18:19:00
斯坦福报告:美国华人科学家正在流失,2/3去了中国。1.研究人员通过微软学术图谱,在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
2024-07-19 15:05: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敦促美方不要再走经贸关系紧张升级的老路死路
中国网10月15日讯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消息,2025年10月14日,谢锋大使应邀出席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并致辞
2025-10-15 15:21:00
“停摆”继续 美参议院未能推进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
当地时间10月14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未能通过程序性投票,无法推进共和党提出的一项临时拨款法案。该法案需要60票才能推进
2025-10-15 13:47:00
10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任命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担任总理。勒科尔尼曾于9月9日出任总理,接替因国民议会信任投票失利而下台的前总理贝鲁
2025-10-15 07:29:00
中国网10月15日讯 据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消息,10月14日,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发布关于中国游客在泰旅游涉导游事的提醒:近日
2025-10-15 08:00:00
马丁·雅克:全球南方已成为中国学发展的主要增长区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0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午,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开幕。开幕式上,英国知名作家
2025-10-15 06:28:00
中国网10月14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1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美方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
2025-10-14 09:25:00
中国网10月14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3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日前发布的关于稀土等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
2025-10-14 01:03:00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就对高通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立案调查事回答了记者提问
2025-10-12 21:44:00
澳大利亚航空公司12日披露,遭黑客窃取的该公司570万客户的隐私数据已被泄露于网络。澳航7月曾通报表示,有黑客通过攻击一个由第三方机构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2025-10-12 22:47:00
塞舌尔选举委员会12日凌晨宣布,塞反对党联合塞舌尔党候选人帕特里克·赫米尼耶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来源 新华社编辑 徐微微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12 13:24:00
Dennis Song高级珠宝2025特别系列在连卡佛发布
今年十月,由华人珠宝设计师Dennis Song于2017年创立的法国高级珠宝品牌Ming Song Haute Joaillerie在连卡佛独家发布2025特别系列-Abyssal Whispers(深海的低语)
2025-10-12 13:33:00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10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宣布针对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实施反制答记者问
2025-10-11 11:18:00
法国总统府10日晚发布公告,总统马克龙再次任命数日前辞去总理职务的勒科尔尼为新一任总理。公告说,马克龙责成勒科尔尼组建政府
2025-10-11 12:55:00
中国网10月11日讯 据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消息,2025年10月10日,新任驻泰国大使张建卫在曼谷安蓬王宫向泰国哇集拉隆功国王递交国书
2025-10-11 14:22:00
中国网10月11日讯 据中国驻智利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针对日前部分智利渔民对中国渔船进入智海域和靠港表达关切,中国驻智利使馆声明如下
2025-10-11 0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