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朝这两个倒霉的考生,因籍贯问题接连痛失会元
自隋唐科举制度实行以来,科举考试逐渐成为了国家取士的主要手段,它一方面为国家选拔人才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天下学习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入仕环境。任何人,不论出身如何,只要你有真才实学,都...……更多
看看这位状元当官10年后发展怎么样
自从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在明清时期逐渐成熟之后,状元的含金量便开始不断的上升。就从考试的难易度来说,要想得到状元,必须要经过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这一步步的关卡,最后才能得到第一名的位置。三年一次...……更多
清代一考生抱着装馒头的麻袋参加殿试,康熙说:你就是状元了
作为中国几千年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科举制打破了平民百姓出人头地的壁垒。为了选出真正的国家栋梁,科举制所谓困难重重。最终能跻身进士之列的,肯定是脱颖而出的人才。更别提殿试第一名的状元了,那绝对是人中...……更多
聊聊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
...存的范钦藏书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大量明代方志、政书、科举录、实录、诗文集等。“这些书在明代不怎么被人看重,因此流传不广,到了清代就存世稀少,到今天更是罕见。”饶国庆说,“比如流传至今的271种明代方志和大量...……更多
...会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他展现自己的舞台。殿试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考试,试题往往涉及国家大政,军政经济等重要议题。骆成骧深知国家的危局,他在策论的开头写下了八个大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八个字,...……更多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并将其收为弟子。不过,曾巩的科举之路颇为不顺。1042年,曾巩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当时骈文还比较流行,擅长古文的曾巩落榜。不过,欧阳修非常赏识这名弟子,专门写了一篇《送曾巩秀才序》,...……更多
洪武之治时期,在文化与社会方面有哪些内容
...习社会之礼。明朝设科取士,定期会试,三年一科。参加科举者必须是各级学校的生员。府(州)、县生员,即所谓秀才,先赴省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及格者称举人。隔年,举人赴京参加会试,及格者再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廷试(...……更多
他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三元及第的人,下场却如此悲惨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科举制度的建立不仅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朝堂的垄断,还吸收了大量出身于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科举制度在中国前后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在这期间,有...……更多
建文忠臣景清:卧薪尝胆,刺杀朱棣未遂引发“瓜蔓抄”
...小就刻苦努力学习的他,终于在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榜眼的好成绩,被授予了编修的官职,不久后便改为御史。事实上在此之前,景清就已经尝试过接连中了两届乡试解元,但他每一次都拒绝进入京城参加会...……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么一句话:“别把状元不当宰相,但也别把宰相当状元”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就相当于全国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名,说不厉害那肯定是假的,而且是很厉害。但是状元暂且还不是官,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当官的最高目标是...……更多
聊聊科举同年徐世昌、陈夔龙与陈志喆
...在本家私塾就读,最后才入官学,经历比较坎坷,也显示科举之不易。硃卷有潘祖荫、翁同龢等主考钤印,故陈志喆可视为他们的门生。本届科榜名人有:徐世昌(清大学士、民国大总统)、陈夔龙(清直隶总督)。陈志喆在光...……更多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脸...……更多
白圭:从神童到内阁首辅的传奇人生
...。白圭也顺利通过了考试,父亲欣慰之余,更加期盼他能在科举之路上一路高歌。科举之路一鸣惊人 第二年,刚满十三岁的白圭就跟随父亲去了邻县参加乡试,希望能够一举夺魁。出乎意料的是,白圭在这次乡试中并未能如愿。原来,...……更多
古代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的
...经存在了。那么古代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呢?我国的科举制是从隋炀帝时期创设进士科开始的。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汉朝...……更多
真·状元联盟:谁还不是个状元?
...博物馆。▶▶中国历史上先后诞生了600多名状元,这些在科举选拔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封建制度的稳定与社会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名人都曾高中状元,但以他们的光芒之闪眼,已经无需...……更多
...在位,祸害天下,而您却被摒弃乡村。我此行并不是为了科举功名,是想上书天子,请皇帝辨别贤臣与奸佞,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王恕笑笑没有应声。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邹智会试告捷,登进士第一。因文...……更多
为了营救左宗棠,胡林翼不惜舍去身家性命
...之家,他的父亲胡达源在嘉庆二十四年以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后走入官场,曾担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少詹事等官职。然而,尽管他的父亲曾经担任过一些重要职务,但他的官位并不显赫,之后还曾在贵州省地方学政...……更多
聊聊这位背一麻袋馒头应考的举人
古代选拔官员主要的方式有举孝廉和科举制,举孝廉得有人认可并推荐才能当官,得讲一定的人际关系。而科举则公平得多,不论出身、家庭,有钱没钱,在朝中有没有关系,都可以参加考试,只要考中就能进入仕途,改变卑...……更多
古代书生进京赶考没有盘缠该怎么办
...产生的制度在现在也能看见其延伸的身影,这项制度就是科举制度。从科举制度建立以来,中国人就自然而然的把读书看作是普通人当官的唯一途径。虽然现在已经不存在科举制度,但是在这个社会老百姓想当官的唯一途径还是...……更多
...全。前元待士甚优,而权豪势要……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第二年科考(洪武四年),录取120人。朱元璋“亲制策问,试于奉天殿”,主考官...……更多
他因颜值不佳痛失状元,却并未以势取国,最后为国尽忠而死
自隋朝以来,科举考试是天下读书人走上仕途,步入士大夫之列的必经之路。要想考取功名、步入仕途,考生们必须要以真才实学通过乡试、会试、殿试三道层层选拔才行,但光有真才实学还不行,因为殿试考试的主要是由皇...……更多
聊聊著名官二代兼富二代的杨慎
...的人生中只有三件事情最重要,第三件是搞事业,也就是科举,第二件是读书,而至关重要的第一件,是修身齐家。修身,就是磨炼自己的意志,齐家,则是处理好家族中的事务。《礼记·大学》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更多
邓钟岳的状元之路:机遇、书法与为人之道的完美结合
科举制度一出来就深受皇家喜爱,一方面通过科举制度选拨出来的人才大部分都是寒门子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官权垄断的现象,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都要过皇帝这一关,这样一来天地君师亲,皇帝...……更多
简介清代诗人沈德潜生平
...沈德潜热衷于功名,但这样一个满腹才学的读书人,竟然科举屡不中,康熙三十三年(1694)被录为长洲县庠生后,40年间屡试落第。在雍正十二年(1734)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又被朝廷斥贬,他的诗作被禁止流传。四十岁所作《寓中遇母...……更多
建文忠臣王艮,为何为朱允炆饮鸩而死
...,出生在江西吉水带源,在洪武末年的时候,他成功通过科举考试,在江西乡试中排行第一,后来又相继参加了会试、殿试,最终在建文二年的一场策对中获得进士一甲第二名,也是所谓的榜眼。按照发挥水平来看,王艮应该是...……更多
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个清官,他被百姓笑称为“于青菜”
...佩文天祥的爱国节气,一直都将其视为偶像。后来于谦在科举考试中了进士,由此进入到了官场。进入官场后的于谦先是将起兵谋反的汉王朱高洵怼的哑口无言,后又站出来帮国家铲除了建党。在做官期间更是一心为百姓着想,...……更多
在清朝,官员几岁能升正一品
...,汉人才有能够步入仕途的权利。不过即使他们能够通过科举考核进入官场,也是和满人不一样的,就连六部尚书也有满汉之分,各设六个部门,分别由满人和汉人担任,一共十二人,再加上协办大学士两人和都察院两人,合计...……更多
揭秘明朝的“南北榜”之谜
你知道吗?在明代的科举考试中,就设立过南北考卷,对我国南部,北部,中部地区分别录取,目的是为了取得地区间的平衡。这还要从朱元璋时期的“春秋榜”,也就是“南北榜”事件说起。在明朝初期政局还不太稳定,朱...……更多
聊聊明朝南北榜冤杀大案
...了朱元璋,朱元璋一直重视人才,洪武三年明朝就恢复了科举考试,为朝廷选取人才。朱元璋批示礼部官员重新审查考卷,其实是暗示录取一部分北方人。85岁的主考官刘三吾以正直著称。他解释说,在批改考卷的时候,是按照...……更多
曾国藩中进士的前夜,道光皇帝做了个什么怪梦
...十八年(公元1836年),曾国藩成为湖南举人。按照清代科举制度,举人要入京参加3场考试。第一场,是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中试者称“贡士”。第二场,全体贡士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生按成绩分为三等。一等三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强谏徒然罹一死,何如先事学鸿飞
已而,高洋嫌宫室卑陋,乃发工匠三十余万,修广三台宫殿。殿高二十七丈,两栋相距二百余尺,工匠危怯,皆系绳防踬,高洋登屋脊疾走
2024-06-30 09:09:00
古籍中为何会有“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的正确记载
据出土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
2024-06-30 09:12:00
宋词里最苍凉的一场雨,写尽人世悲欢离合
蒋捷,南宋末年的进士。宋度宗咸淳十年,蒋捷成功跻身甲戌科进士之列,可谓是搭上了南宋科举的末班车。两年后南宋覆灭,蒋捷的进士光环也随之黯淡
2024-06-30 09:14:00
古代第一个飞升之人是谁,被唐朝官方认证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传说和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着人们心中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其中,唐朝女道士谢自然的故事,无疑是那颗最耀眼的星
2024-06-30 09:16:00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公元1142年1月27日,是中国传统的大年除夕夜,正当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一代名将岳飞被害了
2024-06-30 09:16:00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明朝成书的《水浒传》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在对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大加赞扬的同时,对昏君宋徽宗和奸臣蔡京
2024-06-30 09:17:00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五月十日,已经被任命为知州两年多的秦熙祚,在经成都抚台、建昌监理厅和会川军民守备多次筹划下,终于带领士兵和随从
2024-06-30 09:17:00
前几天一连看了几篇大同小异的文章,都说诸葛亮之所以辅佐刘备而不投奔曹操,是因为诸葛亮跟曹操有仇:曹操屠戮徐州的时候,把琅琊郡的诸葛亮一家打得背井离乡到了荆州依附刘表
2024-06-30 09:19: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六百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
2024-06-30 05:55:00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