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殷周之变:礼乐文明的崛起与华夏民族的诞生
...、长幼、尊卑、贵贱被严格区分,周人重视祭祀,但只有嫡长子才拥有祭祀的特权,不管你是嫡长子的长辈还是兄弟,如果对嫡长子不尊敬,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从始祖的嫡长子开始,世代继位的都是嫡长子,庶子不能继位,就...……更多
西周:华夏文明的基石与儒家思想的摇篮
...经济交流与融合,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框架。二、礼乐文明的确立与儒家思想的源头西周时期,礼乐文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被尊为华夏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周公旦制礼作乐,系统地整理和规范了包括祭祀、朝聘、婚丧...……更多
从宗法分封制看周代的\\\
...是天下的大宗,同时也是全国政治上的共主。天子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当诸侯。诸侯在各自国内又是大宗,其君位也是由嫡长子继承,其余儿子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各自封...……更多
西汉皇帝哪个最厉害?不是刘邦和刘彻,而是他
...,就这一条路!其他的路,都是庶人干的,嫡子,尤其是嫡长子,是不应该干的,也不屑去干。还好,现在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它在中国灵活运用的时代。它跟儒家有根毛关系吗?所以,刘询是封建帝国时代,最有现代眼光...……更多
聊聊中国历史上孔子唯一的“偶像“周公
...一个繁荣期。首先就是在政治上建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个观点可以说是将宗法、血缘、政治、伦理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而这个制度所衍生的问题,就是继承人问题,...……更多
周公:从辅政到周礼,开创周朝辉煌的幕后推手
...面都治理的井井有条,从宗法制度的完善,再到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以及井田制等制度的完善以及形成。七年后将朝政大权交给周成王,并且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者,这一制度就是以血缘为纽带,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结...……更多
周公旦称为“儒学先驱”和“元圣”,开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出了多方面带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如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井田制。其中,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是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对后世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后来周...……更多
汉民族: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伟大民族
...塔,而我们的华夏先民统治者则忙于发展《八卦》、赶制礼乐规章制度,强调爱惜民力和天人合一的民族观念,我们的华夏先民不是不懂得建国,而是要在建国前确立一套“礼、义、廉、耻”的思想文化观念。而在公园前2070年...……更多
封建的出现,要从两千多年前分封制说起
...关系着江山社稷,所以便有了封建二字中“建”的由来。嫡长子继承制,也是从那时候演变来的。不管是士大夫还是国主,只能拥有一个妻子吗。虽然,在古代社会妇女的地位是及其低下的,但是一个男人只有一个妻子。妻子所...……更多
周朝的分封制是如何走向终结的,梳理从礼乐崩坏到变法图强的脉络
...封建国政策,促使天下归心。宗法制度、分封制的完善,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和井田制的执行,使得周朝建立了一整套社会礼法制度。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周朝所确立的这套封建社会开始出现礼乐崩坏...……更多
【地评线】东湖评论:在守正创新中赓续传统文化根脉
...,在历史与现实相互交映的文化盛宴里,感受炎帝文化、礼乐文化、祭祀文化和地方特质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盛大气象。文化因赓续而繁荣昌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从2009年到2024年,世界华人...……更多
从“东坡肉”溯源封建王朝的农业脉络
...码!今天,就让我们从一碗红烧肉,回溯和理清6000年的华夏农业脉络吧!一、大国农业: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渐行渐远红烧肉的主角是猪。人类养猪的历史,和人类的文明一样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更多
历史上大周才建立两年,为何周武王姬发就忧郁而终?
...制分封。除了“礼乐”以外,周公再次重申“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商朝就因为视为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了,传承环境混乱,最终底蕴尽失,周公重申了这种制度,看似周公在保护诸侯们内部的利益,让他们团结有序,实际...……更多
溯源华夏历史 体验中原礼乐——香港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公众开放首日侧记
...新闻网中新社香港4月3日电 题:溯源华夏历史 体验中原礼乐——香港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公众开放首日侧记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4月3日是香港历史博物馆“天地之中——河南夏商...……更多
为何唐玄宗没那么不堪,他还曾开创盛世呢
...立太子之际,曾在宋王和平王之间摇摆不定。宋王成器是嫡长子,而平王李隆基勘定国难立下大功,因此犹疑不决。宋王谦让说:“国家安宁时,应以嫡长为先;国家危难时,应以功勋为先。如果违背此理,恐怕四海臣民都会大...……更多
为何古人非要立嫡长子不立贤明的儿子
...继位皇帝在6位以上的朝代中,其中154个皇帝有63个是按照嫡长子继承的标准上位的,有91位皇帝是属于非嫡长子继位的。这说明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嫡长子继承制长期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视为选拔继承人的核心标准之一。...……更多
孔子泉下有知的话,会不会感激董仲舒
...的鼎盛,始于董仲舒;刘汉的终结,亡于董卓。董仲舒给华夏文明上了一把锁对汉朝来说,董卓是实至名归的董贼,但对华夏历史来说,董仲舒比董卓更可恶。董仲舒在主观上没有作恶的动机,但他为刘氏汉朝吹鼓抬轿所产生的...……更多
名垂青史:中国历史上十位传奇丞相盘点
...制定了一系列用以维护周王朝的典章制度,比如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度、分封制等等,这些制度的制订让周王朝正式进入文明的礼乐社会。周公旦制定的一系列制度统称为周礼,是周朝统治的根基,这些制度影响了后...……更多
从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这么多人口的民族有了汉族这个称呼
...不仅仅是一个称呼,也是一种国力强盛的一种表现。二、华夏族这个称呼的由来汉族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显示了中国的历史悠久。很多人都说,汉族不仅仅只有这一个...……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冲突不断杀戮频繁,但文学却蓬勃发展
...们也知道,和平、稳定、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始终都是华夏文明历史发展演进的主题,这也是今天多元一体华夏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力。也正因如此,在时代愈发混乱,民族矛盾愈发尖锐的时期,其背后酝酿着更深...……更多
周公旦:周朝制度的奠定者,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方面的带根本性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可以说,真的是功莫大焉啊!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朝代,连续七位皇帝都是明君
...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 汉景帝——刘启刘启,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刘启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更多
聊聊大明王朝景泰八年的诛心之问
...等敢乱法耶!”什么是法?法就是大明立国之初便定下的嫡长子继承制!英宗陷于胡,便应当由朱见深即位!怎么也轮不到朱祁钰。封建时代人们对于“法”“礼”“统”的敬畏是根深蒂固的,它不仅仅是一项制度礼法,更是人...……更多
唐朝为何能取得盛世繁华
...取得的成就是令人惊叹的。也正是因为汉朝的种种作为,华夏人才以“汉人”著称,可以说,汉朝是华夏文明发展传承的基础。汉朝之强大,令世人所瞩目,“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至今仍如雷贯耳。只不过,汉武帝...……更多
周孝王以祖夺孙的王位之争,使得周朝社会制度彻底崩坏
...,周公制礼作乐,以正规礼制法律的方式确立了父死子继嫡长子继承制之后,明确提出了王室、诸侯等各等级封建政权、爵位必须以父死子继来实行世袭的制度,《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记载: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更多
孔子的影响力,两千多年后仍照亮世界
...大呢?首先我们从孔子所处的那个时代说起,孔子生活中礼乐崩坏的春秋晚期,家道中落,一开始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中年时做过鲁国的中都宰、司空等职。不过他不逐名利,心系天下,勤于政事,乐于学习,立志恢复西...……更多
周朝做到的哪七个第一,后世王朝望尘莫及
...终形成。五,制度影响最深远。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影响深远。战国时期各国开始推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法家的律法制度也得到推广。六,灭国最多。西周时期,周武王和周公分封了300多个诸侯国,而此时的中华...……更多
260余件(套)文物展示中华礼乐文明史 “礼合中国——商周礼乐文明”开展
...,立于礼,成于乐。”11月3日上午,“礼合中国——商周礼乐文明”展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16展厅正式启幕。260余件(套)文物展示中华礼乐文明史的起源与发展脉络本次展览由河南博物院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西博...……更多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诗画赠别、敬茶拜别、礼乐送别,还有火炬熄灭方式……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剧透”来了□据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官网报道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将于2023年10月28日举行。昨天,杭州亚残运会闭幕式主创团队...……更多
中国文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雕琢、型铸等“物化基因”,以及修辞立诚、国家社稷、礼乐文学、经纬、精神等如何承载和体现文学起源因子、文艺观念萌芽;三是文明起源与文学起源、文化文本的“物象基因”与文学文本的“意象基因”如何互动对话,形...……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比如李绅吃鸡舌头的说法就很不靠谱,一顿饭六百只鸡,李绅即便不是天天吃鸡,在交通运输困难的古代,鸡的供应量也会很成问题。其实
2024-06-24 20:06:00
有一次,他特地来拜访李绅,刚在旅馆住下,家仆和一个市民发生了争斗。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然把那个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
2024-06-24 20:05:00
后人根据此处记载,认为这里的“李司空”就是李绅,从而从侧面证明了李绅家里的排场之大,生活的奢侈。因为诗中的李司空吃饭必有歌妓唱歌相陪
2024-06-24 20:05:00
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两家是世仇。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把吴武陵的侄子吴湘列为了报复对象,因而罗织罪名
2024-06-24 20:06:00
唐代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
2024-06-24 20:13: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许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0:08:00
袁崇焕攻击蕾蕾,为何会被崇祯帝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一个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认为袁崇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抗清大将,然而结果却死于自己人的手中,充满了悲情性
2024-06-24 20:07:00
于是他下令派人,联合湖北当地的官府,以及楚王府联合调查此事,看看这一千多万两白银到底能不能悉数捐给朝廷。可是当楚王朱华奎知道此事后
2024-06-24 20:09:00
公元1643年,张献忠率领军队攻打武昌,熟知楚王坐享万贯家产,富可敌国的武昌官员,全体跪于楚王府,恳求楚王朱华奎捐献部分家产
2024-06-24 20:10:00
可能这是武则天圈养大量男宠最初的出发点吧,武则天挑选男宠的标准也很简单,体格健壮,相貌英俊,无论是早期的薛怀义、沈南璆
2024-06-24 20:14:00
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抄家和搜书包等于两败俱伤的杀招,除非证据确凿,账本什么都拿到了,不然结局很难看。如果没有铁证证明这些大臣贪污
2024-06-24 20:08:00
当时建成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就定下了很多的军法,并且李氏兄弟二人,就以身作则,和士兵们的待遇是一样的。不仅和战士们一起吃住
2024-06-24 20:11:00
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大家都很熟悉,但在三案之前还有三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三案
2024-06-24 20:09:00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在巩县出生,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是他的元祖,杜审言是他的祖父。杜甫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
2024-06-24 20:16:00
《史记》里记载,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曾经一起做生意,管仲出的钱少,鲍叔牙出的钱多,结果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每次都要多拿一份儿
2024-06-24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