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了盐碱地丰收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为了盐碱地丰收——市农科院研究员徐玉鹏的故事本报记者 刘 杰前些天,渤海新区黄骅市种植的“土里捂”旱碱麦长势缓慢,徐玉鹏有点担心,经常到地里看看。“天气干旱,加上去年播种晚,影响了小麦...……更多
共话盐碱地苜蓿种植利用
...转自:沧州日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齐聚沧州共话盐碱地苜蓿种植利用本报讯(记者丁猛)初夏时节,在渤海新区黄骅市中重度盐碱地苜蓿保苗播种技术示范田里,成片的紫花苜蓿生机勃勃、长势喜人。8日,国家牧草产...……更多
科技助力,让盐碱地变“新粮仓”——春耕春管一线见闻一场春雨过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麦田更绿了,处处充满生机。“雨下得很及时,你看这株旱碱麦已出四个蘖,株高差不多20厘米,长势良好。盼着今...……更多
科技“唤醒”盐碱地 河北黄骅1000亩盐碱地探索改良新模式
...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沧州10月17日电 (王天译 李小可)盐碱地怎样“变身”大粮仓,如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改良创新模式?17日上午,在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用于改良盐碱地的喷淋作业正在紧张进行。此...……更多
龙年春天,一起出发|“90后”村支书:打造自己的盐碱地农产品品牌
制作/王怡文纵览新闻见习记者 王怡文“今年计划在盐碱地上种50亩试验田,如果成功,就向村民推广,带动大家一起增收。另外,还想给村里修个小花园,对街道进行硬化、绿化,把黄骅市里的医生请到家门口来给村民看病。...……更多
打造盐碱地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条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打造盐碱地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条——我市深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系列报道之四本报记者 王汝汀走进位于渤海新区黄骅市的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面点师傅们正忙着发面、揉面、蒸制……一道道工序完成...……更多
育出好种子 盐碱地里多打粮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育出好种子 盐碱地里多打粮——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专家下田“问诊”见闻本报记者 刘 杰眼下,正值小麦籽粒灌浆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耐盐抗旱新品种“小偃155”在沧州长势...……更多
外引内育集聚创新创业人才
...日,在位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的“京津冀沪渝苏农科院盐碱地改良与利用博士工作站”的试验田里,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正在开展中重度盐碱地上苜蓿种植新技术研究工作。近年来,沧州渤海新...……更多
“泊麦7号”,亩产561.57公斤!
...过专家组现场实收测产,示范田每亩地产麦561.57公斤!在盐碱地上种小麦,而且不浇水,竟能达到这么高的亩产量,着实让人们惊喜,甚至难以置信。当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省种子总站、河北省种子...……更多
破“碱”重生提产量、壮产业 盐碱地治理助力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采访中,我们发现,除了广袤的肥沃良田外,还有大量的盐碱地经过改良治理后,今年也迎来了丰收。接下来,我们先到河北沧州去看一看,那里的盐碱地由于土壤盐分高,种出来的麦田里会出现一块块的空白,农民把它们比喻...……更多
河北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良好成效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河北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良好成效粮经饲统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5月9日,河北省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会在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召开。从会上获悉,河北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初...……更多
盐碱地上“面花”香
...着一块块大碱场。荒碱地与庄稼地交织相伴,从春到秋,盐碱地上长满了黄菜(碱蓬)、芦草、红荆条;开垦出的庄稼地上,稀稀疏疏种植着小麦、玉米、瓜菜。作物的产能、产量让人心寒,小麦亩产不足百斤,没有水源浇灌,...……更多
河北将打造国内领先的轻度盐碱瘠薄耕地应用场景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进一步提升盐碱地科技创新水平河北将打造国内领先的轻度盐碱瘠薄耕地应用场景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5月10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华北平原轻盐碱瘠薄耕地产能提升与第二粮仓...……更多
盐碱地变“果蔬仓” 观光采摘好去处
...人。工人们麻利地采摘、装箱、打包,等待收货商到来。盐碱地中盐和碱性物质含量高,地力瘠薄,对植株来说,是不小的考验。眼前,碧洁农业的棚里生机焕发,让人不禁好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科学种植,精选好品种、...……更多
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管理……各地春耕春管正有序推进
...骅:标准化管理 助力旱碱麦稳产高产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数亿亩,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在河北沧州黄骅市,当地尝试在盐碱地里种旱碱麦,那里小麦的春管情况如何?在河北...……更多
...河北沧州黄骅团来到渤海新区黄骅市开展社会实践,围绕盐碱地综合利用、乡村振兴、红色教育、文明乡风等展开深入调研。期间,实践团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了解旱碱麦种植、加工、销售等情况,参观学习面花制作工艺...……更多
时政微观察丨如何搞好特色农业,总书记划重点
...家询问旱碱麦产量、价格、品质、收益等,指出要“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总书记考察的旱碱麦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是一块受自然条件制约、土壤盐碱化程度高的旱碱地。在沧州,当地老百姓口中的旱碱地,就...……更多
...碱麦特色农业,为农户、农企施好“税惠肥”,助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按照政策规定,您自产自销的农产品符合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在旧城镇旱碱地麦田,黄骅市税务局“旱碱麦”专家辅导团队成员张建新正为...……更多
三夏直击|黄骅83万亩旱碱麦开镰
...,以前种地都是靠天吃饭,如今受益于好技术、好麦种,盐碱地逐步变成“新粮仓”,种地尽显“科技范儿”。当天,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于荣艳来到田间查看夏收情况。“你看那台小麦联合...……更多
...淘来的“宝贝”之一。黄骅市地处渤海之滨,耕地以中度盐碱地为主,且季节性干旱严重,春季积盐高峰期土壤盐分含量最高达2%。为改良盐碱地,河北中心找到了极地藻(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的沙漠菌藻在新疆地...……更多
小花生种出新花样
...河间市花生产业协会、河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沧州滨海盐碱地综合试验推广站邀请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花生产业创新团队的专家老师,现场为种植户们培训花生新品种、新技术及机械化生产。一颗小花生,缘何获得...……更多
...自:沧州日报“云端”拓销路 麦香飘全国——渤海新区黄骅市新农人的旱碱麦“创富密码”本报记者 孙 杰 本报通讯员 任振宇近一年来,沧州旱碱麦的名头越来越响,与之相关的旱碱麦面粉、旱碱麦面花、旱碱麦挂面等产品也...……更多
...想的事。”村民刘玉双说,“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盐碱地上,这些年来,通过选用良种、改良土壤,曾经的盐碱地已成为丰收田。现在吃的面花就是用丰收的旱碱麦蒸的。我最喜欢吃的面食就是面花,又香又甜;我最喜欢...……更多
为盐碱地注入“金融活水”
...转自:农民日报邮储银行沧州市分行助力农业发展——为盐碱地注入“金融活水”朱逸凡旱碱麦,是一种可以生长在盐碱地上的小麦,有望成为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补充。近年来,邮储银行沧州市分行持续加...……更多
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已过六成 “丰”景喜人夯实“中国饭碗”底气
...,为小麦的高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在河北黄骅,种植在盐碱地上的旱碱麦也迎来了喜人的丰收。记者来到了河北省黄骅市的李子札村,发现在盐碱程度高的麦地里,斑秃数量越少,代表着盐碱地治理的效果越好。通过对比,记...……更多
联播+|抓好春耕备耕 总书记开出“良”方
...培育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改良生产栽培技术,盐碱地逐步变身“大粮仓”。2023年5月,总书记来到河北沧州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考察。△ 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沧州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更多
...旁就是绿树成荫的生态湖泊。港口究竟是如何保持整洁?盐碱地中的绿植又是如何拔地而起的?国能黄骅港的工作人员为我们一一解答。(王东宇 制作 刘鹏 部分视频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更多
40多位专家来沧 研讨旱碱麦育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多家单位的40多名专家走进渤海新区黄骅市的旱碱麦田,观摩、交流旱碱麦育种情况。这是由市农林科学院主办的2024年旱碱麦产业暨沧州市旱碱麦育种体系现场观摩会上的一幕。据了解,去年,沧州市农林科...……更多
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家亲切交流。现在正值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经过多年的盐碱地整治和小麦品种选育,仙庄片区的这片麦田平均亩产已经达到了450斤。总书记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更多
黄骅法院:延伸司法服务,护航旱碱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司法保护措施,以全闭环式司法服务与保障,为加速形成盐碱地特色农业“黄骅样板”贡献应有的法治智慧。 ……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昆明东大肛肠医院肛肠科黄主任介绍,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环境、遗传、饮食习惯,以及慢性炎症刺激等有关
2024-06-24 15:29:00
成都同神堂向明医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逐渐得到了国内医学界的认同和普遍应用。传统中医辨证施治与现代西医精准医疗相结合的特色治肝优势,对抗肝病内外兼调
2024-06-24 16:40:00
高考前摘镜,为梦想加分——北京茗视光眼科近视眼手术成功案例分享
近日,经过近视眼手术的患者李女士,分享了她的手术经历及术后半年的恢复情况。她表示,手术后不仅视力得到了显著改善,而且没有出现任何反弹或眼干现象
2024-06-24 16:40:00
双桥传人与针刀高手强强联手!详谈疼痛背后隐藏的秘密!
颈肩腰腿有问题您来这儿瞧!王成玉北京双桥正骨医学研究院院长双桥老太太罗有明亲传弟子出诊时间:每周一二三上午擅长治疗:颈椎病
2024-06-24 16:54:00
中医视角下的肺结节
刘培红主任医生简介: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培红主任,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
2024-06-24 16:54:00
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黄飞剑:打响鼻子保卫战,就靠他!
中医居然只用一句话,就能告诉我们所有疾病的来源,我们的老祖宗,已经有了很好的法宝,大家想要提高免疫力轻轻松松就可以办得到
2024-06-24 16:54:00
颈椎治疗别踩坑!
石景山这家中医院的骨科专家用独特手段巧治颈椎病!包寿乾副主任医师中医舒针技术创始人中医外科、骨伤科、疼痛康复科专家国际现代疼痛医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华舒针医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
2024-06-24 16:54:00
夏季养肺:呵护生命的“气之根本”
甄建华 医生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 甄建华医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在站博士后、中医学博士。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余年,师承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系温病学学术带头人谷晓红教授及脑病学专家陈志刚教授
2024-06-24 16:55:00
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刘志凌主任聊看东西有重影
刘志凌副主任医师医生简介:刘志凌,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临床工作45年,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针灸科主任
2024-06-24 16:55:00
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靖占元:夏季打响保“胃”战
炎热的夏季暑湿难耐,您是否正有这样的症状:反酸烧心、胃肠胀气、食欲不振?为什么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夏季脾胃病高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4-06-24 16:55: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西彭泽陶令古法酿造
1949年,彭泽县人民政府将当地零散的彭泽烧酒小型作坊组成陶令酒厂,综合各户的酿造技术进行改良,形成了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酿酒工艺
2024-06-24 16:56:00
四倍体野生稻快速驯化:新质生产力下的农业创新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2024-06-24 17:03:00
新成像技术揭示大脑神经元间深层交流机制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加拿大研究人员日前利用先进成像技术,揭示了神经元的深层交流机制和突触功能,这一发现为找到新治疗标靶
2024-06-24 17:12:00
复合种植+高产示范 四川乐至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宋豪新6月以来,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大豆也迎来了夏种关键期。连日来,四川乐至各地抢抓有利时机
2024-06-24 17:12:00
河南新县:中药材种植基地,来了一群助农专家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文豪骄阳似火。在河南信阳新县箭厂河乡杨冲村金兰山李塝种苗繁育基地,负责人王晓田接到一个电话,省农科院中药材专家团队要来进行技术指导
2024-06-24 1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