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沧州10月17日电 (王天译 李小可)盐碱地怎样“变身”大粮仓,如何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改良创新模式?17日上午,在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用于改良盐碱地的喷淋作业正在紧张进行。此前一天,利用沙漠微藻改良盐碱地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推进会在该市举办。
10月16日,农机在利用沙漠微藻改良盐碱地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实验基地上喷淋菌藻。李小可 摄
该项目在黄骅市仙庄片区规划了1000亩盐碱地作为示范基地,研究如何通过喷施沙漠菌藻对盐碱地实现生态修复,提升土壤品质,增加粮食产量。
10月16日,利用沙漠微藻改良盐碱地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推进会在河北黄骅举办。李小可 摄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极地藻(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艾山江表示,利用耐盐菌藻的离子交换与吸附功能,可以降低土壤盐分、弱化碱性,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农作物出苗率和成活率,使其健康存活、稳产高产。
10月16日,与会人员到项目实验基地参观。李小可 摄
推进会后,与会专家来到黄骅市仙庄片区示范基地,参观农机喷施沙漠菌藻作业,调研指导旱碱麦秋播。此前,该市曾通过种植苜蓿草来改善盐碱地,取得一定成效。
“我们从沙漠中选取了几种抗盐碱的菌藻,采用多种配比方案,开展中重度盐碱地治理实验,喷淋作业后会持续跟踪小麦的生长状况。到明年麦收时基地的亩产量将与往年相同地块的亩产量做对比,确定实验的最终效果。”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吴萌说,项目将在10月中旬完成菌藻喷淋,年底实现土壤盐分降低30%至50%,pH值降低0.2至0.8的目标,为来年春耕创造有利条件。
10月16日,农技人员正在配比喷淋用的沙漠菌藻。李小可 摄
据了解,该项目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组织,河北省国创京津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极地藻(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和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四方协作。
“多方协作、严谨合理地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科学实验,为将来大面积推广做好数据积累、信息积累、实物积累,形成特色模式,实现依靠科技创新服务粮食安全、让盐碱地‘变身’大粮仓的目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平台与基础研究处处长范庆书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