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西晋王朝的兴衰:士族势力与文人的影响
...魏晋时期的历史,很多人认为西晋之所以这么快就灭亡,读书人难辞其咎,这话不是没有道理,若是当时的读书人能有所作为,或许西晋不会那么快灭亡。一、西晋读书人多为门阀士族子弟,缺乏上进心1、九品中正制使得士族...……更多
一生只用了一场胜仗,就威慑西域的人是谁
...能写出一手不错的文章,名声也渐渐大了起来。在当时,读书人想要做官是需要被他人引荐的,而且要调查这个人的家庭、品行,然而,由于陈汤家常常借钱又不能及时还上,导致陈汤一家在当地的名声很差,品德不好,文章写...……更多
福建人怎么这么会读书?
...谦的诗歌,描述的就是他在福州见到的情形:在路上遇到读书人的概率高达90%;夜晚站在街头,哪哪都传出读书声。当时在整个福建,读书这件事都火得一塌糊涂。哪怕是偏僻的小山城,也没落下。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考中...……更多
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何名声差
...亲康熙和儿子乾隆那样用杀戮来解决问题,特别是对那些读书人,雍正反而喜欢用集体批评的手段来侮辱对方,搞所谓的“以理服人、以德服人”。70、80年代的港剧里在描述雍正、乾隆时期的历史故事时,经常有一位叫曾静的...……更多
清朝科举重赴鹿门宴有何作用?解析鹿门宴的积极意义
在古代,对于读书人来说,最大的荣耀莫过于考取功名。为此他们寒窗苦读多年,一旦考取功名,自然欣喜若狂。而为了奖励那些中举的学子,政府会在放榜的次日,举行一场宴会,专门宴请那些新科举人和内外帘官等,这种...……更多
在古代,劫匪不劫这几种人
...父母儿童他们是不会打劫的,一般都是让行2.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大家都听说过十年寒窗苦读之说,古代的一些寒门学子是非常辛苦的,而且也是十分受人尊敬的,那么就是苦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光宗耀祖,如果你将他拦下,...……更多
封建时期的状元含金量有多高?是什么水平的学历?
对于古代读书人而言,高中状元便是他们每个人渴望的事情。在历朝历代当中,能够成为状元的人,无一不是数万考生当中脱颖而出的。状元作为古代读书人的荣耀之一,那么这个称号的含金量又是怎样的呢?如果以现在的学...……更多
...公元1644年)抓住时机入关后迅速开设科举,收揽了中原读书人的归附之心,帮助这个原本偏居东北一隅的少数民族争权稳定关内局面,使清朝一举成为有皇帝以来中国最长寿的单一王朝,而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科举...……更多
秦惠王去世后,才华横溢的张仪为何会被秦武王弃用
...生神力,经常向人们展示他超人的力量,崇尚武力。但是读书人出身的张仪善于动嘴,经常通过一张巧嘴给人们讲道理。正是这一文一武两种观念的冲突,导致秦武王跟不待见对方。 按照一般的情况来说,他们一文一武两个人...……更多
科举的改革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两项与文才有关,其他则有关个人品德与体格。▲唐代读书人剧照 唐朝则只有六个常设科目,就本质而言都属于“文才秀美”和“学业优敏”两科的范畴,至于隋朝科举中有关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更多
明朝内阁与文官集团:君臣关系的演变
...重任。与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明朝的时期,读书人的地位到了顶峰时期。 从弘治朝开始,读书人只要有功名,那地位,当街大骂皇帝的绝对不是少数,只要不骂到想和皇帝身边的女性亲属们发生超友谊关系,随便...……更多
唐伯虎才情无双,为何却没能够金榜题名呢?因为他的一句话
...的才情依旧被世人知晓。随着科举制的诞生,对于很多的读书人来说是一个福音,不过在后来施行过程当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八股文,但是依旧不能够否认科举制是一项进步的制度。明朝时期虽然产生了八股文,却阻挡...……更多
武则天发明了一个制度,至今仍在使用
...在政治上还是不糊涂的,当她知道贫苦人家难以出现一个读书人以后,于是就发明了一个制度,这就是每一个考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编号,这个编号属于最高机密,任何人都不可以泄露出去。考生们在考试的时候只可以写自己...……更多
...考试,考中就是准进士,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会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主要是给通过省试的准进士们排名次,只要不出意外,差不多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都能成为进士。从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开始,宋朝科举制度就基本成熟...……更多
刘统勋位列清朝的“五阁臣”,他在皇帝心中占据何等地位呢?
...刘统勋刘统勋所在的家族,就是那种“满门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名门望族,祖父刘必显,顺治年间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品秩为从五品,基本类似于现今国务院部委的副司长。父亲,康熙朝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更多
从科举制度看明朝兴盛的原因
...朝,科举制度开始完善并且快速发展。当时,哪怕是普通读书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唐太宗时期重视人才,即位后加大了学校的规模,为科举考试创造了生源。在武则天当政时期,还开设了武举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为历朝所...……更多
明朝重臣杨荣:从科举状元到皇帝智囊的传奇人生
...能断者,他的名字叫杨荣。在他的一生当中,不仅为当朝皇帝朱棣提供了很多妙计,而且还被对方授予了太师的职位。因为杨荣的性格比较谨慎,所以他也曾经以小节而利全局,至今仍然被人津津乐道。作为大明时期的重臣,杨...……更多
古代中国的父亲节与文化背景
...科考金榜题名的纪念日——科甲日。这个日子值得所有的读书人一辈子铭记,而读书人的子女自然也不会忘记。到了每年的科甲日,朝廷官员的子女就会以各种方式庆祝父亲在\"历史上的今天\"金榜题名,比如,苏轼被朝廷贬官...……更多
聊聊唐朝诗人的读书生活
...,环境好,可以陶冶情操,诱发诗性。深山藏古寺,唐代读书人有与僧人交往的习俗,很多僧人都很有学问,可以与之切磋。同时,寺中的藏经楼往往有很多藏书,比市坊上还要齐全。唐代寺庙拥有大量的地产,经济实力比较雄...……更多
...里他们不仅把持社会经济、遥控朝廷,甚至在幕后决定着皇帝生死,是明亡的主因。那么江南士绅到底是个什么群体,真的有这么大的能力呢?很长一段时间里华夏是以中原为核心,把持政权的中原士大夫们不仅瞧不上南方(如...……更多
大器晚成跻身江南四大才子的文徵明,成就了一个庞大家族
...样的文化也影响到了诗词画作的内容创作。他的父亲是个读书人,做到一县之县令,虽然官职不大,但身上带着很重的文人风骨。文徵明小时候说话比较晚,所以旁人常常觉得这孩子可能智商不高,但他父亲却很看好他,认为他...……更多
在古代,新科状元一般可以担任什么官职?
...都极其推崇这个头衔。也可以说,考中状元,这才是一个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考中了状元,那么一个人就有机会大展宏图,甚至有希望权倾天下!不过,令人疑惑的是,一个人如何才能考中状...……更多
被诛十族的方孝孺到底为何而死
...听点为忠义慷慨赴死,说实在的,是愚忠、愚用,有时候读书人的坚守就是固执,就是教条化下的牺牲品。方孝孺或许可以选择自己为自己的信念忠义去死,但因此拖累如此多的亲朋好友,哪些人才是死得太冤了。 ……更多
明代的文官试职制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会去尝试,于是社会上便出现了一股“读书热潮”,这些读书人也是成为后来明朝文官势力的有利基础。当时明代的科举考试抽取的内容范围被要求从四书五经范围内抽选,考试的文体模式也变成了八股文,科举考试最终也变成...……更多
汉献帝为何不刺杀曹操夺回大权呢
...的朝廷利用东汉皇帝的名义与世家的影响力,号召了天下读书人与士族加入曹操所主导的朝廷,这是名正言顺,也是正统朝廷,因此这个朝廷中的人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壮大。曹操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并不是挟制皇帝...……更多
...和孟子家族传承已初具成型,两千多年来绵延至今。历代读书人尊奉孔孟之道,将其所作所为奉为圭臬,宗族祭祀也随之蔚然成风。楚国孤悬一隅,唯一的邻国秦国开化较晚,所以楚国文化另具一格,强烈的自卑中,还有宁折不...……更多
卷王之王,为什么是江苏省
...县之中。这些县很多是附郭县,也就是说,大部分出头的读书人生活在苏州、常州、镇江这些大城市及其郊区。如果从家族入手,我们可以发现江苏的进士也集中在几家几姓之中。比如长洲彭氏,在清代先后出了2个状元,1个探...……更多
...但是,范仲淹并没有夸赞张载,而是警告他:“你是一个读书人,应当致力于学业。为何要热衷于兵事呢?”在两宋时期,重文轻武是时代主旋律,许多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如狄青),照样被文官看不起。作为“政治完人”的范仲...……更多
两个宋朝落第考生投靠西夏,凭借奸猾博得高官
...化人\",让谏官畅所欲言所至。然而,在这个号称最重视读书人的朝代,居然就闹出了知识分子出逃到敌对国,并处心积虑对抗母国,还由此改变了大宋的科举制度的大事,那么这是啥回事呢?且让我慢慢道来。话说宋仁宗景祐...……更多
雍正临死告诫乾隆,不准动哪个人
...经不听他爹雍正的话。康熙皇帝的时候,有个叫做曾静的读书人,他当时在乡里当着教书先生,他在闲瑕的时候无意中读到了吕留良写的文章,就对他文章里的理论十分的佩服,于是还不辞辛苦地跑到吕留良的老家去拜访他,没...……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
2024-06-27 22:06:00
清代的奏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对清代的政治起了什么作用
清代从1644年入关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续了268年的国祚。清代作为一个和现代资本主义一起步、发展的封建国家
2024-06-27 22:06:00
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清朝会怎样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为了太和殿那个位置,互相都杀红了眼,最后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雍正皇帝。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倒推二十年
2024-06-27 22:07:00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为何是“才地平平”
曾国藩是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天资平常,却最终位极人臣,除了他的个人奋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项能力
2024-06-27 22:07:00
雍正上台以后,除了老十以外,为何只有老十三算善终
公元1722年,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在康熙在位的后期,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掀起了一件件大事。由于共有9个儿子牵扯了这一事件
2024-06-27 22:08:00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之姊。乾隆皇帝对其“敬服
2024-06-27 22:09:00
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什么一大喊冤枉刽子手就不敢行刑了
在看乾隆王朝的时候,山东巡抚国泰因为贪污被砍头时,大喊冤枉,监斩官阿桂就不敢行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国泰为什么不在审讯他的时候说冤枉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刑场大喊冤枉呢?为什么国泰一大喊冤枉
2024-06-27 22:09:00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
2024-06-27 22:10:00
皇贵妃高佳氏死后,为何哥哥和侄子立即被赐死
她就是乾隆皇帝第一个贵妃、第一个皇贵妃高佳氏。高佳氏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当了一名普通使女(没有名分的妾)
2024-06-27 22:10:00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慈禧就喜欢她
其实从照片上来看老年的慈禧太后就能了解她年轻的时候长得并不算是倾国倾城,她不算是能靠美色吸引住老公咸丰的女人,但是慈禧却能靠另外一招留住老公咸丰的心从而获得专宠
2024-06-27 22:11:00
嘉贵妃有多受宠?她死后乾隆帝时如何厚葬她的
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朝鲜女子,她初入宝亲王弘历的府邸,以侍女的身份伺候弘历。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帝,这位朝鲜女子被封为金贵人
2024-06-27 22:11:00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2024-06-27 22:12:00
年羹尧和雍正当初关系那么好,最后为何会被清算
杭州将军和原来的大将军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相差太多了,相差的关键点在于雍正皇帝。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
2024-06-27 22:13:00
清朝的议罪银制度是什么意思
议罪银制度指的是官员犯了罪,可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多少不一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这个制度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经和珅提议设立的一项用钱来买罪的制度
2024-06-27 22:14:00
清朝最得宠的皇后是谁,她有多全能
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她的曾祖父成德、祖父穆克登布和父亲颐龄都是清朝有名的将军。在钮钴禄氏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颐龄被派到苏州担任驻防将军
2024-06-27 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