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科举制度看明朝兴盛的原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7 14:06:00 来源:戏说三国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代政府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因为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寒门子弟能够通过科举跻身官员阶级,从而荣华富贵。

而朝廷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将选官的权利收归中央。科举制在明朝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并且进入了高潮。同时,明朝也通过科举制选拔出了大量的全方面人才为朝廷效力。

从科举制度看明朝兴盛的原因

考取状元

明朝前的科举制度

1.考试内容

在历史长河中的变化中,古代朝廷一直都对科举制的考试内容进行更改。两汉时期的分科察举制度,更多的是以推荐为主,考试分为考经学和考章奏,一直到唐朝之前都没有什么变化。

到了以考试为主的科举制时期,旧的考试内容丰富了起来,唐朝考试内容以诗歌为主,这样就让唐朝诗歌空前繁荣。宋元两个朝代,经学取代了诗歌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总的来说古代考试内容不外乎经学和文学。

2.历朝发展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最早始于隋朝,当时许多士人要求当官,而科举制度给了他们很好的契机,但在隋朝科举制并没有多大的发展,更多的是与两汉时期的分科察举法相同。

从科举制度看明朝兴盛的原因

而到了唐朝,科举制度开始完善并且快速发展。当时,哪怕是普通读书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唐太宗时期重视人才,即位后加大了学校的规模,为科举考试创造了生源。在武则天当政时期,还开设了武举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为历朝所沿用,可谓影响深远。

宋朝的科举制度在唐朝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宋朝“重文轻武”,所以对于科举考试也非常重视。宋朝增加了科举考试的名额,并且在考试内容也做了改变;元朝统治期间,统治者实行的科举制度带着明显的民族歧视。在考试内容汉人的题目更难,御试的时候回答问题也需上千字。

明朝科举制度的概括

在明朝,以选官论才的科举制度在前几个朝代的基础上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并且对明朝的经济、社会、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明朝初期,由于经过了数十年的战乱,科举制度被破坏殆尽。

明太祖朱元璋下诏:“遂罢免科举,别令察举贤能。”这期间科举制度不能选出符合明廷需要的人才,察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足。

从科举制度看明朝兴盛的原因

但朱元璋意识到科举制度能够更有效地选举人才,在1382年又重新设立科举考试。1384年开始,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伴随着明朝统治的巩固,明朝对于以发现人才为核心的科举考试被推到了主要地位。

明朝的科举制度十分完备,以进士科考试最重要。实行的是四级考试制,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这一程序一直沿用到了1905年才被废除。同时明朝还确立了八股取士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1.对于人才的重视

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朝的皇帝都对于科举考试的人才的标准发表了许多意见,朱元璋的人才观对于后面的明朝皇帝影响巨大。朱元璋出身贫寒,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在战争年代,只要攻克一地,他必马上访问当地的知识分子并且重用他们。

从科举制度看明朝兴盛的原因

至此,明朝的皇帝都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并且形成了一套对于人才的人才观,对于人才的标准有着独特的看法。首先是人才必须文武兼备,明太祖朱元璋在1370年举行科举考试的时候曾指出前朝科举制度的缺点,就是过于重视文学素质。这一思想对于后代的的皇帝都产生着影响。

《明史》中记载到,明成祖朱棣会面国子监监生的时候问到“能否出入将相,安定社稷?”。朱棣认为在没有战争的年代学生虽然专心于文学,但是也应该掌握一定的武学技巧,反对单一的人才。认为真正的人才应该是文武双全。

第二,是对于人才的年龄不受限制,认为人才不应该年龄老而不重用明朝许多名臣都是在中年才被发现,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

从科举制度看明朝兴盛的原因

明朝皇帝

明朝的皇帝大都继承了朱元璋这种对于人才的观念,对于科举十分看重,这对于明朝科举能够倍出人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学校教育的重视以及考试试题的全面性

明朝建立之后,皇帝十分重视学校的教育。明朝科举制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科举制度与学校的教育制度是一体化的。

从最高学府中央国子监到地方的县学,哪怕是基层的学校,每一级的学校教育都是在为了通过科举考试做功课。明朝的科举考试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治国理论、军事战略、文化教育、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伦理类。

考试的内容涉及到了各个方面,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选拔出全面的人才,也正是因为考试内容的五大类,明朝的士子都从这些内容进行学习,士子的素质逐渐提高,这为明朝科举总能出“全”方面人才奠定了生源基础。

从科举制度看明朝兴盛的原因

明朝的科举制度促进了明朝官府学校的发展,这在前几个朝代,哪怕是后来的清朝都是没有出现的。明朝学校体系发展很完备,学校是为了科举培养合格的考试生源,而科举是为了选出人才,两者相辅相成,将读书人培养成了一个全方面的、明朝需要的人才。

3.严格的公平性

作为全国性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人才辈出的是需要有着公平的保障。对于公平的调整以及追求,贯穿了明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明实录》记载明朝科举制度“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再加上严格的考试规则,使得科举考试十分公平,这样许多人才不会被埋没。

同时,明朝还有着严密的贡院系统,他们对于科举制度的公平追求也是到了极致。贡院是考试以及其他环节的主要场地,明朝对贡院做了许多严密的规定,可以说贡院越严密,为士子们改卷就越为公平,为人才的出现提供了公平的环境。

从科举制度看明朝兴盛的原因

贡院

可以说,明朝从考试的内容上一直到考卷的批改上都在防止出现作弊,力求公平。这使得许多人才可以放心考试,没有后顾之忧,使得明朝一代出现了许多名震天下的人才。

总结

明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朝代,人才辈出。这与明朝的科举制度是密切相关的,明朝科举制度作为科举历史上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和合理性。这对于人才的出现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同时,整个明朝廷当局都在不断让科举制度变得更加好,上行下效,重视人才。这让士子们更加踊跃学习,并且对于士子的要求涉及军事、文化、传统伦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使得他们成为了全方位的人才。最后通过科举考试,为己所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17: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举制度在明朝初期的暂停与恢复
...进入官场,报效国家。而这一历史问题一直到元朝覆灭,明朝接手时依旧无法完美解决,整个天下在朱元璋的手中打散重造,诸多问题有待商议,而最需要解决的便是国家缺乏大量贤才。众所周知,
2023-10-03 12:58:00
朱元璋把科举变成八股,他为何选择这种方式取材?
...没有文化,但朱元璋对科举制建立的构想并不是在他做了明朝皇帝以后,而是早在明朝建立前繁忙的军事战争中就已经有所考虑,说明朱元璋的脑子中对建国之后的政治建设上是有想法的。因此朱元
2023-05-05 05:57:00
在明代上国子监是种什么体验
...生的四大礼。所以可以看出教育在古代是受到重视的。在明朝时期,教育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一王朝,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已相当成熟,自然教育的
2023-06-27 22:07:00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状元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末。从建立至清朝灭亡,历经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六朝,而其中又以唐朝为最。科举制度自创立至清末的近一千五百年中,共产生了一千一百多位状元。那么从最初的隋唐时期开始
2024-01-29 10:14:00
历史上这个外国人参加科举高中,后来为何坚决辞官?
...且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晁衡”。无独有偶,在明朝的科举考试中也有外国学子参加的情况。那是洪武四年,明朝举行了第一次的科举考试。至于为什么朱元璋在明朝建立的第四年才开始启
2023-02-13 14:40:00
明朝科举制度与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
...导致座主门生的联系在政治领域空前密集,极大的影响了明朝的社会政治生活。在这么多的座主和门生关系之中,以乡试和会试产生的座主与门生的关系最让人重视。主考官录取试卷达标的考生,纯
2023-11-09 14:29:00
科举是封建社会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为何朱元璋要废止长达十年?
...于第二年(公元1371年)举行会试,开科取士,这一科在明朝历史上也被称为开国第一科。但是科举制度在明初仅仅只持续了四年时间,到了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宣布暂时废除
2023-05-14 17:49:00
朝鲜王朝的殿试,又与明朝殿试有何不同呢
科举殿试是明朝与朝鲜王朝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之一,其核心内容是策问。两国殿试策问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各自建国时就在继承前朝的基础开设、发展并完善。明朝与朝鲜王朝都是君主专制,儒家思
2023-02-15 16:19:00
科举制的隐形弊端:以明朝南北分卷制度为例
...科举制是存在着一定隐形的弊端,需要不断发展完善1.在明朝之前,科举制并没有发展完善科举制较为严格的真正发展,应该是在隋唐时期。但是由于隋唐时期是科举制度的初步变演以及发展,故
2023-09-04 12: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