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宣宗的《吊白居易》:一首永恒的悼亡诗
...最令人家喻户晓的大诗人,除了这两人之外,就要数诗王白居易了,他们三人又被合称为唐代三大诗人。白居易和杜甫一样也是现实主义诗人,写了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同时他还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在当时的文坛...……更多
据说白居易离开家乡外出游学时,曾带着诗作拜访当时的文坛大家顾况,顾况对他的名字打趣说:“米价方贵,居恐不易。”然后看到了这首诗,不禁眼前一亮,叹曰:“道得个语,居则易矣!”。虽有声名,但由于家贫又多事...……更多
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西湖今天的盛名与白居易有很大关系
...湖。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西湖之所以有今天的盛名,与白居易密不可分。公元822年,白居易被贬为杭州刺史,工作之余,白居易遍访山水名胜,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其中冷泉亭是白居易最爱的去处之一。尽管纵情山水,...……更多
伟大诗人白居易和他的古原草诗(172)
...典故及其处典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语义:原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句,意为不管烈火怎么无情的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蓬勃滋生,绿染大地,满山遍野都是青青的野草了,极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野草的顽强...……更多
唐代文豪白居易:天才背后的努力与坚守
提到白居易,我们最容易想到《长恨歌》、《琵琶行》,那首小学生都朗朗上口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他16岁的作品,足以见这位著名大诗人的才华横溢。白居易影视剧形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大诗人在临终选...……更多
白居易如何在官场沉浮仍坚守本心的
《新唐书》中这样评价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呜呼!居易其贤哉!白居易,唐朝中期著名的诗人,在文学方面成就颇高,...……更多
...,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世称“元白”。下面一起来看看元稹与白居易的关系怎么样。白居易与元稹是唐代齐名的大诗人,他...……更多
...实上,考中进士到成为“公务员”还有一段距离。我们以白居易为例,说说唐代的“公务员”考试。白居易从小就跟随母亲远走江南,寄居在亲戚家,但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背景的,不然,他这个祖籍山西,出生河南,户籍陕...……更多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遭遇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中间经历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年七十五岁。白居易一生的出处进退、政治生涯是与当时中唐的社会历史大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人...……更多
...字》编辑部发布“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第七个是误称白居易修建“白堤”。其中提道:“2023年9月至10月,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举办。杭州的各种人文胜景一时广受关注。不少文章和报道中称,白堤是白居易修建的。其实,白堤...……更多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爱情故事
从小就知道白居易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和李白、杜甫难分仲伯。他的不朽之作【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至今记忆犹新。我们也几乎都知晓牛郎织女与王母、许仙素贞与法海、少安润叶与福堂(路遥著【平凡的世界...……更多
白居易的一首诗,10天后名妓为何羞愤自杀
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王”。他热爱生活,与平民百姓能够打成一片,因此在百姓心中颇有名望。与别的诗人不同,白居易作诗从不使用华丽的辞藻堆砌,他的诗歌通俗易懂,即便是街头老妪也能看懂。...……更多
来杭州,白居易邀您一起赏梅
...客,在中国文学和艺术中承载了深远意义。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对杭州西湖梅花的喜爱,在三首诗中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第一首写杭州西湖梅花的诗是《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和薛秀才寻梅花同饮见赠》忽惊林下...……更多
...把洛阳城团团罩住。洛阳郊外一处清幽的院落内,75岁的白居易躺在病榻上,气息奄奄。他须发皆白,半身麻痹,早已神志不清。儿孙们罗列在堂,神情悲戚。忽然间,白居易口唇微微蠕动,儿子俯下身子仔细一听,原来是“素...……更多
白居易的哪首送别诗,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白居易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当时的元稹等人,一起发起的新乐府运动,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他本人同时也与元稹并称为“元白”,他们的诗作,大多都是重写实,提倡通俗,也就是说执照自己的内心...……更多
...,充满正气,为后人传诵称道。坦陈为官事项。唐朝诗人白居易做官比较廉洁,他曾任左拾遗,位虽不高,职在谏言,于此他坚守本分,主张“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病无不言”;他关心民瘼,常以诗诉...……更多
唐朝文人为何能够名气这么大
...人之间的诗歌交流完全依赖于古代的邮政服务。以元稹和白居易之间的诗帖为例。这两位诗人在贞元十年通过了正式考试,并获得了官位.从那时起,他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他们的友谊可以在许多诗歌中看到。有一次元稹生病...……更多
白居易一首诗,曾逼死了一位风华绝代的痴情才女,这是怎么回事?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为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少年时期的白居易,非但天赋异禀,且勤奋刻苦学习。据载:他白天做赋,夜晚练字,抽空还要写诗,很少休息,以至于时间...……更多
聊聊唐朝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的生死之交
...七年(801年),二十三岁的元稹,在长安结识了三十岁的白居易,他们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又加上政见相同,有共同的语言,便一见如故,从此,二人成为至死不渝的好友。元稹与白居易因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更多
元稹与白居易:生死相依的诗歌挚友
...唐贞元十七年(801年),23岁的元稹在长安结识了30岁的白居易。他们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政治观点相同,语言相同,一拍即合。从此,两人成了终生的朋友。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共同创立“元和体”,世称“...……更多
...事归京兆府尹裴度审理,裴度为官比较正直公允,也幸好白居易的邻居出来证实陈氏患有精神疾病,发病的时候闹得左邻右舍都不安生,而白居易兄弟孝顺有加,绝无虐待等不孝之举。裴度听后心生同情,维护了白居易。经此,...……更多
聊聊白居易这首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但是风雪在大,也抵不过有人在等你归家。于是,就有了白居易这一首冬日里最温暖的一首诗《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白居易这只是一个跟以前没有什么不同的冬日...……更多
“垂死病中惊坐起”的后一句,是白居易与元稹深厚友谊的体现
...如果说是两人友谊都各自深厚时,那就不得不说到元稹和白居易。两人一起提倡了“新乐府运动”又被人称为“元白”不过据后人考证,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仅限于此。元稹生于779年,白居易生于772年,按理说两人相隔了8岁...……更多
聊聊元稹和白居易之间的一往情深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元稹渣了所有妹子,却对白居易一往情深”。“元白情深”应该算是唐诗中的一大佳话,在元稹去世后,白居易曾写下感人至深的悼亡诗一句“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千年来感动了无数人。...……更多
...建皇帝做到这份上,容易吗?不容易!难怪以批评见长的白居易,也被感动了,给皇帝点赞!那时,没有微信,没有什么表情标。没关系,老白是个大诗人,来首诗吧!于是,便作了一首五言古体诗《贺雨》。诗有些长,恕不全...……更多
唐朝名伎在丈夫死后守身如玉15年,却被白居易活活逼死?
白居易,靠着才黄横溢闻名于世,可是有人说,他居然是个杀人凶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据说死者是一位名叫关盼盼的唐朝名伎,是徐州人士,本来家庭条件也不错,而且家里请了一个教她诗文和唱歌跳舞的老师,所以她不...……更多
白居易在一篇奏章中,为何痛骂元稹是大奸臣
...人就同一题材,互相作诗相赠。唐诗的应和唱酬作品中,白居易与元稹的最多。这是因为白居易和元稹在年轻时相遇,一同参加科举考试,一同进士及第,又是一同在朝为官,在文学主张、生活情趣以及政治态度上长期保持一致...……更多
欣赏元稹面对桐花思念白居易写下一诗
...弥补了读者们组CP的遗憾。这一对万年CP组合就是元稹和白居易,他们俩是同科中举的进士,自此开始一生的友谊,就算是元稹去世了九年之后,白居易还为他写下了“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这样痛彻千古的悼亡佳...……更多
杨紫长相思预告片新鲜出炉,浏览阅读量突破6000万
...曾有三首长相思,南唐后主李煜曾临窗独望一首长相思。白居易也曾按头伏笔,写下四首长相思。但小编觉得更有意境的是清朝纳兰性德与唐朝白居易的其中一首诗歌。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更多
杨玉环与唐玄宗之间真的存在爱情吗
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让世人了解到了在那段盛世繁华的唐朝历史中,还有那么一段哀转久绝的爱情故事,半截身子入黄土的李隆基看上了比自己小了34岁儿媳妇,二人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是世人传颂的经典,但在这一段...……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先敬罗衣后敬人,从古至今人们都习惯以貌取人,即使是孔子这样的人物依旧无法避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吾以言取人
2024-06-29 09:47: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